看完《盜夢空間》,細思極恐:不知不覺間,夢已被盜走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經常會做夢,但是對夢裡的場景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很清楚這是在夢裡,雖然不想醒來,意識卻越來越清晰。今天我們來聊聊一部關於夢境的電影——《盜夢空間》。
作為一部享譽全球的「燒腦片」,《盜夢空間》有著超一流的特技效果與高超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及一波三折、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電影上映之初,使得它在一段時間內曾是「懸疑·燒腦」題材電影排行榜的榜首。甚至有人說這是萊昂納多繼《鐵達尼號》後主演的最好的一部電影。不可否認的是,這是標誌著萊昂納多演技真正走向成熟的一部電影,甚至稱他為下一個馬龍·白蘭度。
說實話,電影上映時,第一遍我是看的稀裡糊塗,一個感覺,有點懵。直到再次重溫,才有了清晰一些的概念。
《盜夢空間》 主要講的是一個經驗老道的竊賊兼盜夢師道姆·科布的故事。他能夠潛入別人的夢中,竊取潛意識中有價值的信息和秘密。一般情況下,他們會潛入被潛入者的第二、三層夢境,也就是在夢中做的夢,以達到保險獲取秘密的效果。
然而,「盜夢」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正常情況下盜夢者都會準備一個圖騰,利用這個圖騰來驗證自己是否在夢中。因為潛入的夢境越深,真實性也就越高,這會使潛入者分辨不清楚自己是否在夢境中。這是十分危險的,潛入者可能會因此而瘋掉。例如主角的圖騰就是一個陀螺,如果在夢境中,轉動的陀螺將永遠不會停下。主角就靠這個來辨別現實。
一般來說懸疑·燒腦的電影再怎麼難懂,總會有一個合理的結局。然而《盜夢空間》偏不,它有一個開放性的結局:當男主與家人團聚時,在桌子上轉動的陀螺一直在不停地旋轉,但好像馬上就要停下來了。仔細想一想,陀螺停不停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又有什麼關係呢?
總之,個人感覺《盜夢空間》對思維理解能力要求很高。從頭到尾的故事情節都非常難懂。但如果理解了整部電影的主要內容,就會發現整部電影其實非常精彩,細節很多,例如男主手上的戒指,實際上是男主真正的圖騰。
這部電影我也只是是看個熱鬧,人云亦云罷了。不過仔細想想,這些年看多了好萊塢的電影,思想被影響的很深,感覺自己成了羊群裡的一隻羊,總感覺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就是好的,然後無限推崇。就像有些東西即使實際上中國的已經有所超越,心理上還是認為西方的好。我也和很多人一樣,不知不覺間,夢已經被西方人盜走,留下的就是他們植下的想法。跨過電影,從文化輸出的角度仔細想想,不就是這麼回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