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個龐大的太陽系,而太陽系中由無數個天體組成,那你知道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是什麼嗎?
太陽系是我們最熟悉的一個星系,它以太陽為中心,由內到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圍繞在其周圍轉動。
在這些行星的周圍,還有為數眾多的衛星與彗星。如果按照天體體積的大小來排序,在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天體是彗星。
彗星,俗稱掃帚星。西漢馬王堆彗星圖說明兩千多年前中國已有了認真的天文觀測記錄。利用望遠鏡平均每年可發現十多顆彗星,但肉眼可見的卻不多。
彗星是由彗頭和彗尾組成的,其中彗頭又由彗核和彗發組成。彗核的直徑約有10千米,它周圍龐大的氣團為替發,彗發的直徑有幾萬到幾十萬千米彗尾則更長,可達數億千米。 1811年出現的大彗星,它的彗頭直徑超過180萬千米,比太陽的直徑還大四十多千米。不過,彗星體積雖大,重量卻很輕。
在古希臘神話中,太陽神阿波羅每天黎明都會登上太陽金車,巡視大地,給人類送來光明和溫,所以人們把太陽看做是光明和生命的象徵。
任何一個物體都是有生命的,同樣地球和太陽也一樣。荷蘭的天體物理學家萬.傑爾.梅爾根據最近幾年太陽核溫度變化的數據,得出讓人難以接受的結論:再過50億年左右,太陽燃盡燃料,那時,太陽就會發生爆炸。
太陽的外殼會由於溫度升高或其他因素物體的長度增加或體積增大,成一顆像天蠍座的大火星那樣的紅巨星,並且把地球吞沒。
太陽的核心部分會在強大的引力作用下向內坍縮
變成一顆像天狼星那樣的白矮星,但那時人類可能早已搬遷到其他的星球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