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新燕子李三》不忘西遊 六小齡童:《金箍棒》有創新

2020-11-23 鳳凰網

3月8日,導演王新民與武指桑林分別率領《新燕子李三》AB兩個劇組在無錫影視城內趕拍。從開拍地濟南轉戰上海,如今又來到無錫,劇組在歷時5個月的拍攝後,即將殺青。當日,在拍戲間隙,主演六小齡童、陳龍、李彩樺等接受記者採訪,對於新劇,眾主演都齊齊表示,新版別具特色,一定不會讓觀眾失望。 文/圖 記者 朱德蒙 無錫

導演王新民在監視器前

李彩樺用的大風箏

忙著分飲料的小群演

氣溫回暖熱壞

劇組7日,記者在無錫影視城採訪時,《新燕子李三》劇組已經在影視城內開工。劇組工作人員用長繩將拍攝區域與遊客區阻隔,防止遊客進入拍攝地打擾劇組拍攝。但仍有好奇的遊客會試圖進入拍攝區域內。導演王新民坐在一旁正仔細盯著監視器,記者站在湖邊的草棚中,聽到小麼哥飾演的說書人正在用濟南話講著「燕子李三」的傳奇故事,場內會不時地傳出陣陣叫好聲。

相較於不時有遊客闖入的文戲A組拍攝區,在桑林導演指揮的武戲B組區域,無論是遊客還是記者都沒能「近身」劇組。拍戲的整條街都被嚴密封鎖,記者站在外圍只能看到,四周站滿了扛著洋槍穿著軍裝的「士兵」,有幾位「軍官」正騎著馬從遠處走來,桑林導演正在對著對講機說著什麼。

之後,在影視城內,記者不時會「偶遇」穿梭在影視城路上的劇組車輛,以及忙著換裝的群演。在一處空地上,記者看到置景組工作人員正在忙著為下一場戲搭景。

8日,記者再次來到無錫影視城內劇組拍攝地,原本以為經過昨天一天的拍攝,劇組已經換了場地。然而,當記者趕到後,小麼哥依舊在大明書場內拍著和昨天同樣的一場說書戲,當日唯一改變的也只有導演王新民將昨天的羽絨馬甲換成灰色T恤。

隨著無錫市天氣回暖,儘管太湖邊並不是非常熱,但是在下午兩點氣溫最高的時候拍攝,不少群眾演員也開始鬧起情緒。一聽到導演喊卡,有的人就開始從擁擠的書場內以手做扇或是擦著汗疾步走出,依靠在湖邊樹蔭下稍作休息。一兩分鐘後,便會有工作人員大聲找尋這些「忙裡偷閒」的群演回去棚內拍攝。在草棚內,一位身穿白大褂的跟組演員向記者透露,一句臺詞自己已經來回說了十幾遍,嗓子都喊啞了。然而當棚外的導演喊開始後,記者看到,這位演員又開始賣力的喊起來。

相關焦點

  • 海瀾之家大鬧天宮系列正式發布,林更新六小齡童共話悟空精神
    海瀾集團總裁周立宸先生、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速達女士、國家一級演員六小齡童先生、海瀾之家品牌代言人林更新先生、《即刻電音》人氣選手齊奕同及董子龍等重量級嘉賓共同見證大鬧天宮系列的誕生。打破次元壁壘,影視漫三代「美猴王」跨時代同框此次發布會,熒幕經典猴王六小齡童與出演電影《西遊伏妖篇》的「高顏值猴王」林更新驚喜聚首,兩位甚至還與55年前的動畫版孫悟空驚喜同臺!
  • 六小齡童心PK陳道明,猴子的特性完全不同!網友:誰說的對?
    有很多演員因為入戲太深,拍完戲以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消化,慢慢的恢復到現實生活中。但是個人感覺六小齡童似乎是一輩子都走不出角色的樣子,看他在節目中大談悟空論,就有一種人猴合一的感覺。個人認為本身《西遊記》就是一個虛構的神話故事,古人用自己的意念和想法,構造了這個傳奇的故事!這就好比第一個製作衣服的人,他發明了外套,後人也因它而受益。
  • 六小齡童又招黑?(圖)
    六小齡童飾演的孫悟空是我們心中最經典的孫悟空,是我們童年美好的回憶,我們敬佩他做出的貢獻以及奉獻的這精彩表演。但是關於六小齡童的為人言行方面近年來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這些都是為什麼呢?
  • 六小齡童開始賣「孫悟空銅雕塑」,最貴的13萬,目測能賺8個億
    六小齡童也憑藉這部電視劇廣為人知,並且當他們年輕的時候成為許多網民的英雄。眾所周知,六小齡童一直都很喜歡孫悟空的形象。他們一直致力於在日常生活中推廣西遊文化,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參與。然而,六小齡童的西遊文化的推廣卻不能被許多網民認可。此後更是出現很多網友長期關於六小齡童所扮角色的吐槽,這也使六小齡童非常傷心。
  • 六小齡童演「玉皇大帝」:終於輪到我了
    原標題:六小齡童演「玉皇大帝」:終於輪到我了   《石敢當之雄峙天東》中六小齡童飾玉皇大帝導演兼編劇錢雁秋、主演六小齡童、張子健、賀剛等出席了儀式。記者楊潔發自泰安   「泰山石敢當」究竟為何物   「石敢當」三個字最早可追溯於兩漢,兩漢時期的《急就篇》寫道:「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 六小齡童年輕時候照片曝光,當年沒當小鮮肉,就演活了一隻猴子!
    現在說起六小齡童,絕對會提到他扮演的最為經典的孫悟空這個角色,不過也有遺憾的地方,那就是六小齡童和孫悟空這個角色已經完全扣緊了,提到孫悟空必有六小齡童,反之亦然,而這樣,就會讓六小齡童在飾演其他角色的時候產生阻礙,畢竟大家看到他自然而然聯想到了孫悟空,所以可以說六小齡童用一生為大家呈現了最完美的孫悟空
  • 600度近視200度散光的六小齡童,是怎麼練出火眼金睛的?
    孫悟空的每個表情,六小齡童都模仿的惟妙惟肖,尤其是孫悟空的火眼金睛,炯炯有神,能辨妖魔識鬼怪,盡顯本色,讓人拍手叫絕。六小齡童在一次採訪中說:「人家都說大聖有火眼金睛,妖魔鬼怪一眼就能看清。其實,觀眾才是有火眼金睛的人,是不是大聖,他們一眼就能看穿。」所以要讓觀眾透過眼神看到大聖的靈魂,他沒有捷徑可走,必須不停的練,拿勤來補拙。
  • 燕子李三大名鼎鼎,歷史上的他是怎樣一個人,最終有何結局?
    記得有段時間,燕子李三的電視劇橫掃整個寒暑假,那時候,他的鼎鼎大名真是讓人不知道都不行,而且他幹的事情也成為鄰裡街坊喜談的事情。都說燕子李三是行俠仗義的大俠,老百姓非常信任和喜愛他,那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 六小齡童秀冬裝,穿卡其色風衣系花色圍巾,60歲照樣很潮!
    六小齡童是我們很熟悉的一位演員,其扮演的孫悟空可以說是深入人心了,而今的六小齡童依舊繼續著自己的藝術事業,在生活中,六小齡童還是充滿童心的,這一點,從六小齡童的打扮上就可以看出來。
  • 闢謠老照片:圖2郭沫若並非在定陵,猴子給六小齡童敬禮是PS的
    第一張照片:香菸盒上的「光緒」這張照片被印在英國老牌菸草公司奧登的香菸盒上,上面甚至還「親切」地標註了「光緒」的姓名、身份、生卒年,生怕別人不知道這是「光緒」的照片,其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眼球,提高銷量,但根據資料記載,並沒有攝影師成功拍下過光緒帝的照片,每次他均如「閃電般地疾速」,
  • 鞏俐耍寶拍六連拍 自製金箍棒送《三打》劇組
    鞏俐耍寶拍六連拍 自製金箍棒送《三打》劇組 另外玩心大起的她還為劇組親手製作了一款紙質金箍棒,並手持金箍棒來了一組「絕美六連拍」,讓觀眾不禁感嘆女神耍起寶來竟也如此可愛。以下是鞏俐寫給《三打白骨精》劇組的祝福信全文      大家好:  我是白骨精鞏俐。
  • 有高度近視眼的明星,迪麗熱巴將近1000度,六小齡童遭網友調侃!
    有高度近視眼的明星,迪麗熱巴將近1000度,六小齡童遭網友調侃! 1、迪麗熱巴,小姐姐近視竟然將近1000°,這也太恐怖了,大家還記得跑男裡面看歌詞看不見,她說自己高度近視加閃光,看歌詞要眯著眼睛呢!網友們都替她心累。但高顏值的小姐姐再難看的眼鏡還是hold住呢!
  • 這版孫悟空堪比六小齡童,看了這麼多年沒認出來,網友:原來是他
    說起孫悟空,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他是所有版本中最經典最深入人心的孫悟空。但是有一版的孫悟空堪比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就是圖上這位,他叫丁健。再看看他和六小齡童站在一起真的認不出來,看下圖。這兩個一個是六小齡童一個是丁健。一個是真悟空,一個是假悟空。
  • 六小齡童回應西霸傳聞很不理解很委屈 作為演員有責任去表達態度
    六小齡童做客《魯豫有約一日行》正面回應外界質疑,直言很不理解、很委屈,從沒說過自己是孫悟空代言人,評價李連杰的表演卻被曲解。但是作為演員,他認為有責任去表達態度,「看到不是(孫悟空)人物時,不行就是不行」。
  • 金箍棒藏在耳朵裡為何不掉出來,或戳破孫悟空耳膜?
    (蝸牛看西遊第1113期)文 牽著蝸牛散步在西遊世界裡,神仙們的法寶總是藏在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太上老君的幌金繩,就纏在腰間;鐵扇公主的芭蕉扇,藏在舌頭下面;金毛吼的鈴鐺,掛在脖子下……而孫悟空的金箍棒,放在耳朵裡,這可能是獨一無二的放法了。
  • 六小齡童曬《王牌對王牌》錄製合照 西遊記重聚觸發網友集體回憶
    六小齡童、馬德華 、玉兔精李玲玉、萬聖公主張青、沈慧芬 、哪吒楊斌 、武術指導之一崔明偉、錄音師馮景山、菩提祖師關雲階、攝像師王崇秋、如來佛祖朱龍廣 、觀音菩薩左大玢、第一任唐僧汪粵 、 沙和尚劉大剛 、《除妖烏雞國》的太監李建成,都參與了節目的錄製。《王牌對王牌》轉發微博表示,看著記憶中一張張熟悉的面孔,仿佛兒時坐在板凳前守著觀看《西遊記》的時光還在昨日。
  • 金箍棒只能下到地十八層,原來十九層有著不為人知的存在
    在西遊世界裡,法寶數不勝數,其中如意金箍棒最為熟悉,大小如意,堅不可摧,上下貫穿天地五十一重,向上可抵達三十三重天,向下可抵十八層幽冥地府。在孫悟空的手裡如同如虎添翼般鬥戰神,斬妖魔,滅鬼魅,橫掃天地無敵手,就連元始天尊也敢鬥一鬥,然而金箍棒雖然可大可小,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無限制的變大變長,伸到三十三重天就是極限了,因為三十四重天是老君的離恨天,金箍棒是就轉鑌鐵煉,老君親手爐中煅,老君作為金箍棒的製作者,肯定不會讓金箍棒打擾到他的清修。
  • 61歲謝園去世眾人悼念,44歲妻子曾演《宰相劉羅鍋》《西遊》
    這些明星中,有曾經與他合作過的馮遠徵,劉曉慶,孫茜,關凌,伍宇娟。也有謝園的學生左小青,邢佳棟等人。謝園與葛優、梁天是多年好友,曾被稱為中國內地喜劇三劍客。遵照謝園囑託,家中不設靈堂,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和追悼會,不召開任何形式的追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