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鐵長時間被放置容易生鏽,所以人們會在鐵的表面塗上油漆或鍍上不容易生鏽的金屬,但在印度新德裡卻發生一件怪事,一根鐵柱竟歷經千年不鏽,難道這根鐵柱「成精」了?當專家用高科技儀器檢驗後,才找出真實的理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很多人對印度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它是一個自帶「神秘」氣息的國家,趁著假期很多國內遊客會去當地旅遊。新德裡是印度的首都,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印度最傳統的生活氣息,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
在旅遊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會做好路線規劃圖,有一個著名的打卡景點,相信90%的人會錯過,它就是德裡鐵柱。提到「德裡鐵柱」,很多人心中會想:鐵柱有什麼好看的,但小編想說的是,大家千萬別小看這根鐵柱。
「德裡鐵柱」位於新德裡南郊外的庫都布高塔牆內,它高約7.25米,直徑約半米,重達6.5噸。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德裡鐵柱並不是就地鑄造成的,而是在公元5世紀,從印度東部的比哈邦搬移過來的,當時社會運輸條件比較落後,所以運送的周期比較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傳說中,德裡鐵柱是為了紀念旃陀羅笈多二世修建的,他是公元420年前後的一個君主。仔細觀察德裡鐵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有文字,這種文字名為「錢德拉」銘文。正因如此,部分印度人認為這根鐵柱是為錢德拉王建造的紀念碑。
德裡鐵柱準確的鑄造年代無法考證,專家們從人物以及雕刻的銘文入手,判斷鐵柱大概有1500多年歷史。這根鐵柱除了承載歷史文化外,還被當地人視為「聖物」,因為它身上隱藏一個「大秘密」。
德裡鐵柱露天聳立千年,歷經無數風水雨打,但它卻沒生鏽,當這一奇怪現象被發現後,眾多學者都想要破解這個謎團。德裡鐵柱被當地人視為聖物,想要截取一點鐵質進行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於是,一位坎普爾大學的材料工程師決定去實地進行考察,經過多方溝通,最後才獲得允許,提取了鐵柱上面的一塊鏽斑,並將其帶回研究室。
經過高科技儀器的鑑定,材料工程師發現鏽斑中的磷元素嚴重超標。在焦炭被發現前,古人會用木炭來煉鐵。在煉鐵的過程中,鐵中會摻雜過量的磷,「磷鐵」因為脆,就成了現代人口中的不合格產品,這也直接證明當時的製作工藝還不夠成熟,可是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不合格產品卻誤打誤撞,成為「聖物」。
專家檢查了德裡鐵柱的「鐵鏽」,不等於檢查了德裡鐵柱的鐵質,如何才能檢查到鐵柱的鐵質?
正巧,專家們在印度中央邦的達爾城發現一根同樣不生鏽的鐵柱,它比德裡鐵柱還要重1噸,但該支柱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被分割成三截堆放在地上。所以,專家們直接對其進行取樣,進行專業的分析。最終的結果是支柱中也摻有雜質,其中磷的含量為0.693%-0.851%,此時,專家們終於可以確定,德裡鐵柱不生鏽的原因是因為含磷過高,磷成為德裡鐵柱的保護神,直接阻斷腐蝕反應的發生。
鐵生鏽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化學腐蝕,如鐵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反應,二是電化學腐蝕,兩種不同種類的金屬接觸後,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
當代的科學家,為了防止鋼鐵生鏽,他們除了塗漆,電鍍等保護方法,還應用了陰極保護法,在鋼中加入鎳和鉻後製成的不鏽鋼合金等等的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保護金屬不生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專家們一定會找到鐵防鏽的便捷又簡單的方法。如果各位讀者,你們去印度旅遊,千萬別忘記去看看德裡鐵柱,讓我們共同見證「千年不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