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裡鐵柱「千年不鏽」專家經過用高科技儀器研究,終於找到了理由

2020-12-03 歷史大解秘

眾所周知,鐵長時間被放置容易生鏽,所以人們會在鐵的表面塗上油漆或鍍上不容易生鏽的金屬,但在印度新德裡卻發生一件怪事,一根鐵柱竟歷經千年不鏽,難道這根鐵柱「成精」了?當專家用高科技儀器檢驗後,才找出真實的理由。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很多人對印度都有一種莫名的嚮往,它是一個自帶「神秘」氣息的國家,趁著假期很多國內遊客會去當地旅遊。新德裡是印度的首都,在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印度最傳統的生活氣息,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

在旅遊的過程中,相信大家都會做好路線規劃圖,有一個著名的打卡景點,相信90%的人會錯過,它就是德裡鐵柱。提到「德裡鐵柱」,很多人心中會想:鐵柱有什麼好看的,但小編想說的是,大家千萬別小看這根鐵柱。

「德裡鐵柱」位於新德裡南郊外的庫都布高塔牆內,它高約7.25米,直徑約半米,重達6.5噸。根據相關資料記載,德裡鐵柱並不是就地鑄造成的,而是在公元5世紀,從印度東部的比哈邦搬移過來的,當時社會運輸條件比較落後,所以運送的周期比較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傳說中,德裡鐵柱是為了紀念旃陀羅笈多二世修建的,他是公元420年前後的一個君主。仔細觀察德裡鐵柱,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有文字,這種文字名為「錢德拉」銘文。正因如此,部分印度人認為這根鐵柱是為錢德拉王建造的紀念碑。

德裡鐵柱準確的鑄造年代無法考證,專家們從人物以及雕刻的銘文入手,判斷鐵柱大概有1500多年歷史。這根鐵柱除了承載歷史文化外,還被當地人視為「聖物」,因為它身上隱藏一個「大秘密」。

德裡鐵柱露天聳立千年,歷經無數風水雨打,但它卻沒生鏽,當這一奇怪現象被發現後,眾多學者都想要破解這個謎團。德裡鐵柱被當地人視為聖物,想要截取一點鐵質進行研究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於是,一位坎普爾大學的材料工程師決定去實地進行考察,經過多方溝通,最後才獲得允許,提取了鐵柱上面的一塊鏽斑,並將其帶回研究室。

經過高科技儀器的鑑定,材料工程師發現鏽斑中的磷元素嚴重超標。在焦炭被發現前,古人會用木炭來煉鐵。在煉鐵的過程中,鐵中會摻雜過量的磷,「磷鐵」因為脆,就成了現代人口中的不合格產品,這也直接證明當時的製作工藝還不夠成熟,可是誰也沒想到,這樣的不合格產品卻誤打誤撞,成為「聖物」。

專家檢查了德裡鐵柱的「鐵鏽」,不等於檢查了德裡鐵柱的鐵質,如何才能檢查到鐵柱的鐵質?

正巧,專家們在印度中央邦的達爾城發現一根同樣不生鏽的鐵柱,它比德裡鐵柱還要重1噸,但該支柱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被分割成三截堆放在地上。所以,專家們直接對其進行取樣,進行專業的分析。最終的結果是支柱中也摻有雜質,其中磷的含量為0.693%-0.851%,此時,專家們終於可以確定,德裡鐵柱不生鏽的原因是因為含磷過高,磷成為德裡鐵柱的保護神,直接阻斷腐蝕反應的發生。

鐵生鏽主要有兩種原因:一是化學腐蝕,如鐵與空氣中的氧發生氧化反應,二是電化學腐蝕,兩種不同種類的金屬接觸後,自然而然發生的反應。

當代的科學家,為了防止鋼鐵生鏽,他們除了塗漆,電鍍等保護方法,還應用了陰極保護法,在鋼中加入鎳和鉻後製成的不鏽鋼合金等等的方法,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保護金屬不生鏽。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專家們一定會找到鐵防鏽的便捷又簡單的方法。如果各位讀者,你們去印度旅遊,千萬別忘記去看看德裡鐵柱,讓我們共同見證「千年不鏽」的奇蹟。

相關焦點

  • 「德裡鐵柱」為何能「千年不朽」?專家終於找到原因
    德裡鐵柱位於印度首都新德裡南郊的庫都布高塔牆內聳立的一根約高7.25 米、直徑約半米,重6.5噸的鐵柱。鐵柱在露天經歷了上千年的風吹雨打,卻居然一點不生鏽,堪稱世界奇蹟。我們常見的鐵器基本上都做了很好防腐蝕處理,可以用很久。要知道「德裡鐵柱」直接暴露在空氣中,與水、陽光和空氣直接接觸,這麼容易生鏽的環境中,它居然還能豎立千年!讓我們一探究竟。從鐵柱上刻著的梵文看,這根鐵柱並非就地鑄造,而是公元5世紀時,被統治德裡的伊斯蘭王朝從印度東部的比哈爾邦搬移過來的,傳說是為了紀念旃陀羅王而造。
  • 科學難以解釋的5個文物,包括地動儀,印度德裡鐵柱為何千年不鏽
    當「科學」一詞出現之後,「封建迷信」就陸陸續續消失,但是地球上的世間萬物並非所有都可以用科學解釋,這5個文物科學就難以解釋,其中包括中國的地動儀,印度德裡鐵柱為何能千年不鏽呢?>在印度的首都德裡南郊聳立著一根高達7.25米左右,直徑0.5米左右,重6.5噸的大鐵柱。
  • 印度「千年不鏽」鐵柱是外星人傑作?科學家:咋不說是金箍棒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德裡鐵柱」了。這隻大鐵柱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高7米多,最粗的地方直徑為40.6釐米,重量為5865公斤。這隻鐵柱最神奇的地方是,經過了1500年的時間,鐵柱表面依然沒有怎麼生鏽。印度人據此認為,自己的祖先在當時就掌握了冶煉不鏽鐵的技術,是一項偉大的成就。然而,在印度同時期卻沒有出現其他的不鏽鐵製品,這就非常讓人奇怪了。
  • 印度的德裡鐵柱為何能「千年不鏽」?
    德裡鐵柱,印度人的驕傲眾所周知,古印度文明是人類文明的最主要發源地之一。由於古印度人熱衷於拜神誦經,真正用於記載歷史的文字極為罕見,加之多次遭受外族入侵而隔斷歷史,留給今天印度人可以為之驕傲的文化遺產並不多。
  • 歷經千年而不生鏽,印度的「德裡鐵柱」為何如此神奇?
    假如你去當地遊覽,你會看到這根巨大的鐵柱雖然歷盡滄桑,但是整體來看,除了表面的一點點零星的鏽跡之外,它幾乎是完好的。大家都知道,暴露在空氣中的鐵製品是很容易生鏽的,而德裡鐵柱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按理講它應該是鏽得不成樣子了。但事實卻是,德裡鐵柱在基本上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歷經千年的風吹雨打還能保持現在這個樣子,這確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現象。
  • 千年老的德裡鐵柱有不會生鏽功能!
    德裡的Qutb Complex(一個擁有大量紀念物和古老建築的地方)佇立了一座世界上最神奇的金屬物體,這正是為人所知的「德裡鐵柱(Iron Pillar
  • 印度一鐵柱屹立千年不倒,表面鏽跡寥寥無幾,這是怎麼做到的?
    顯然在防止鐵器生鏽上古代的技術遠遠沒有現代技術先進且有效,但是古代也存在著一些「不鏽」的鐵器。以上所說的「不鏽」神器指的就是豎立在印度新德裡郊外的一根鐵柱,當地人為其取名為「德裡鐵柱」,它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它的表面看起來似乎很少受到生鏽的威脅,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 在印度德裡不會生鏽的鐵柱是誰製造的?
    德裡鐵柱,是一根高度7.21米的古鐵柱,位於印度德裡,是印度極富盛名的古蹟。位於奎瓦吐勒清真寺(Quw-watul Islam Mosque)中庭。因為它高度抗腐蝕的能力,屹立超過千年而仍然保持完整,得到許多現代考古學者與冶金學者的注意。它標誌了印度古代鑄鐵技術的高度發展。
  • 印度德裡鐵柱千年不生鏽,簡直太神奇
    不過,在印度首都新德裡,卻有著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鐵製品,它屹立在新德裡的南郊,已經成為當地的著名景點,這根鐵柱建成於1500年之前,歷經風吹日曬雨淋,絲毫不見任何的鏽跡,要知道,即使放在今天,人們也根本沒有辦法徹底的預防鐵製品生鏽,那麼,在1500年之前的印度,人們是如何製作出這根鐵柱的呢?
  • 印度這根6噸鐵柱1500年來幾乎無鏽,耐腐蝕性99%!
    直到現在,人們也沒有找到能夠防止鐵器生鏽的有效辦法。儘管從理論上說,純鐵是不生鏽的,但純鐵難以提煉,造價高昂。而且有些科學家分析了鐵柱的成份,發現其中含有很多雜質,絕非純鐵。照理說應該比平常的熟鐵更容易生鏽才是。
  • 這些發明竟然是遠古高科技,太不可思議了
    今天咱們就總結幾個讓人有點不可思議的遠古高科技。首先,咱們要說一說非常著名的德裡鐵柱。德裡鐵柱因位於印度的德裡而得名,是一根差不多7公尺高的古鐵柱,在德裡已經屹立了超過1600年了。德裡鐵柱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其超凡的抗腐蝕能力,現代考古學家和冶金專家都無法想像,人類竟然能在1600多年前煉造出抗腐蝕能力如此之強的金屬。經過檢測發現,德裡鐵柱竟是純度高達99.72%的生鐵,總重量預估有10噸。歷經一千多年,表面竟然幾乎沒有腐蝕的痕跡。
  • 阿育王鐵柱重達6.5噸,聳立1500年不生鏽,鍛造工藝早已失傳
    ——金箍棒,也叫做定海神針,憑藉著這個武器孫悟空一路上護送唐僧西天取經,一個棒子一個妖怪死去,也有很多妖怪,在他的金箍棒之下化出了原型,最終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很多人至今都沒有找到金箍棒,但其實在印度卻有一個鐵柱,他跟孫悟空的金箍棒非常相似,被稱為印度的黑科技,甚至被稱為世界的奇蹟。
  • 那些令現代人汗顏的古代高科技,難道人類真的遇到過地外文明
    我們普遍的認識認為,古代的科技水平是落後的,人類文明的進程也是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迭代而推進的,但是如果你看了下面這些古代的高科技,也許你會改變此前的想法,驚呼原來古代有這麼多現代化的高科技。海上用這玩意兒,會不會失靈啊?其實這個希臘火厲害的地方就在這了,希臘火遇水反而會燒得更旺,這也正是其威力大的原因之一。科學家研究認為,拜佔庭人製造希臘火的原料可能是石腦油、生石灰、硫磺、松脂等化學物質的混合物。雖然專家們還不能解開全部成分清單,但這並不影響其發揮巨大的威力。
  • 專家們在巴比倫遺址發現黏土板,經過破譯,竟揭秘彗星撞地球事件
    為了能夠揭開黏土板上的秘密,他們在工作的閒暇之餘對其進行探究,經過無數次的破譯和總結,兩個人最終發現,這塊看起來有些神秘的黏土板上,居然記錄了一次發生在5000多年前的巨大災難。一開始的時候,兩個人一致認為黏土板上的圖案應該是古代的星象圖,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他們還專門用計算機模型描繪了數千年前夜空中繁星的位置圖。
  • 蒙古發現漢文崖刻,中蒙專家翻譯後沸騰了:時隔千年終於找到
    人們在蒙古的漢愛山上發現了一個獨特的懸崖,並且在懸崖上出現了一個刻有漢字的石碑,看到這種石碑後,專家們突然感到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為什麼專家在蒙古的懸崖上發現漢字碑時會感到驚訝?這會導致什麼樣的歷史?實際上,帶有漢字的石碑並不是21世紀的獨特發現,早在1990年,兩個兄弟兄弟就發現了刻有漢字的石碑,當時,兩個放牧兄弟來到漢蓋山附近放牧,但天空開始下起毛毛雨,兩個兄弟不得不躲避雨水,雨過後,天氣晴朗後,他們將離開漢蓋山,不久,兩兄弟終於等待了晴天,但是他們發現漢字出現在他們周圍的一塊石頭上,他們向專業考古部門報告了碑石的主要信息,考古部門立即進行了現場調查,儘管專家無法確定石碑的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