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時候,天才與瘋子只是一線之隔,一念成佛,一念成魔。選擇了什麼,你就會得到怎樣的結果。愛因斯坦是一位近現代著名的物理學家,他的許多理論已為人們所知,並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與其事業順風順水不同的是,他的愛情生活卻是一團糟,不僅與前妻分道揚鑣,還有兩個孩子都瘋了,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879年,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一個猶太人家庭,1890年他畢業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並加入瑞士國籍,隨後獲得了蘇黎世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因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而獲諾貝爾物理獎。他在瑞士蘇黎世的聯邦學校讀書時,結識了他的第一個妻子MilvaMalick。Milva1875年出生於塞爾維亞的Tittel,高中畢業後她進入瑞士蘇黎世大學攻讀醫學,之後轉到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攻讀數學和物理,那時,她與Einstein是同學。
那時候,女孩可是全校的「稀罕物」,而米列娃獨特的氣質深深地吸引著愛因斯坦,即使她長得醜,身體也有些殘疾。愛德華·愛因斯坦和米列娃很快就熱戀了起來,據說當時愛因斯坦給米列娃寫了很多情書,有些已經公開,但大多數還沒有公開。
他在一封情書中寫道:「我真幸運,找到了你,一個和我一樣,同樣強大和獨立的人,和我一樣!」但愛並沒有帶給他們理想的狀態,兩個人的成績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愛因斯坦只是中等水平通過了考試,而米列娃甚至沒能及格。另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米列娃懷孕了。
儘管愛因斯坦的智力超乎常人,但他對愛情的看法卻很簡單。同時,他也希望他的妻子能夠成為自己的靈魂伴侶,兩個人可以有共同的語言和追求,同時可以一起攀登學術高峰,米列娃也完全滿足了他對理想伴侶的要求,所以,他們就深愛著對方。
米列娃發現自己懷孕後,毅然回到父母身邊,因為她打算把孩子生下來,然後繼續自己未完成的學業。隨後,她生下兩個長女,取名麗瑟爾。但這個孩子出生時有先天缺陷,本該是一種精神疾病或其他疾病,後來便無音訊。
雖然所有人都說這個孩子已經死了,但是愛因斯坦確實從來沒有見過他的一面。但女兒的早逝對他們兩人來說卻是一個很大的打擊,畢竟那是他們第一個孩子。
那時,愛因斯坦的父母強烈反對他跟米列娃住在一起,但愛的力量卻能打破一切。有了女兒後的第二年,他們倆就結了婚。結婚後,米列娃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託付給了家裡,不僅包攬了所有家務,而且還為資助家庭辦了一家大學旅館。在1904年,這兩個人的大兒子出生了,他們的名字叫漢斯愛因斯坦。
可能是因為兒子的出生讓他有了好運,1905年,他發表了5篇論文,引發了自然科學的革命。愛因斯坦在蘇黎世獲得了1909年的教授職位。在1910年,他們倆的小兒子誕生了,名字叫愛德華·愛因斯坦。由於兩個孩子的出世無法彌補他們之間的隔閡,愛因斯坦的桃色緋聞傳遍了全校,米列娃也因此感到很痛苦。
剛滿一歲的小兒子,已是一位著名教授的愛因斯坦來到布拉格,隨後與他的表妹艾爾莎陷入熱戀中。
隨後,為了能夠保護自己的婚姻,米列娃竭力阻止愛因斯坦前往柏林,但他還是沒有成功。Milieva只能帶兩個孩子回到瑞士,而 Einstein和 Eltha住在柏林。隨後,他去了美國,以便更好地進行科學研究,而 Mileva留在了瑞士。
由於愛情的關係,愛因斯坦和米列娃走到了一起,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雙方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愛因斯坦甚至還移情別戀。但是二人的婚姻悲劇不僅給當事人帶來了痛苦,還讓兩個小孩遭受了折磨,特別是小兒子愛德華,終生未能擺脫這場悲劇。
這場不幸的婚姻對愛因斯坦的小兒子來說,比他的大兒子更加令人傷心。大的跟隨著他父親的腳步,來到了美國,在大學裡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小的則留在了瑞士。
Edward10多歲的時候,曾經因為對父親的崇敬而寫過一封信給他,但因為工作繁忙, Edwards一直沒有回信,導致了他長期的不滿和痛苦。長大成人後,愛德華成為一名出色的鋼琴家,同時他刻苦鑽研醫學和精神病學。
心境鬱悶,日積月累,終於無法控制地爆發出來,1929年,愛德華倖免於精神分裂。為父親的思念無處發洩,但愛因斯坦卻遲遲不來看望他,最後,在一次採訪中,愛德華憤怒地說:「有一個有才華的父親,對我一點用也沒有。」據說後來愛因斯坦拜訪了愛德華,也對他的健康狀況表示了哀悼,表達了他內心的痛楚,但為時已晚。為治病,米列娃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得靠教鋼琴謀生。
母親死後,愛德華被送到蘇黎世精神病院接受治療。他於1965年死於醫院,終年55歲,這一年正值愛因斯坦逝世1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