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準跑分測試:
▲參與測試軟體
作為一款家喻戶曉的CPU檢測軟體,CPU-Z支持的CPU種類相當全面,並且該軟體在啟動速度及檢測速度方面相比其他同類型軟體擁有較大的優勢。此外,CPU-Z自帶的Benchmark可以有效測試CPU的單核及多核性能。
▲CPU-Z測試成績
Fritz Chess Benchmark也成為西洋棋,是一開能運用電腦進行棋力測試的程序,通過模擬AI思考西洋棋的算法來測試被測電腦的西洋棋運算能力,並且由於採用的是大量的科學運算,因此這項測試對CPU的運算能力有一個全面的評議。
▲西洋棋測試成績
3Dmark是futuremark公司的一款專為測量顯卡性能的軟體,現已發行3Dmark99、3Dmark2001、3Dmark2003等多個版本。而現在的3Dmark已不僅僅是一款衡量顯卡性能的軟體,其已逐漸轉變成了一款衡量整機性能的軟體。
▲3D Mark測試成績
CineBench是一套很有說服力CPU和顯卡測試軟體,本次採用的是最新的R15版本,最多支持256個邏輯核心,還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對CPU性能的檢測更加準確。
▲Cinebench R15
作為全球最流行的視頻剪輯軟體之一,本次評測使用了Adobe Premiere Pro對相同視頻文件進行轉碼並導出,以測試CPU的實際編碼能力。
▲Adobe Premiere Pro測試成績
小結:從以上測試軟體的成績來看,AMD Ryzen5 1600的實際性能還是對得起大家的期待的。特別是對於入門視頻用戶而言,12線程帶給小編最直觀的的感受就是視頻的預覽更為流暢,並且轉碼所花費的時間也要更加少。如果單輪CPU的運算能力,小編認為R5 1600完全可以和目前主流的i7相媲美,甚至還能與同為6核心12線程的6800K一戰。
但是,說完好的還是要說下R5 1600的不足之處,小編認為,R5 1600相比1600X最大的劣勢就在於主頻,最高3.6Ghz的動態頻率雖然不是不能看,但在隔壁家懂動不動就4Ghz面前還是有些不夠看的。當然,有的小夥伴們又會說1600不鎖倍頻超超就好了。那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R5 1600到底能超頻到什麼程度。
超頻測試:
為了充分發揮Ryzen5 1600的超頻潛力,小編特地借了一塊超級高端的主板,這塊玩家國度C6H主板可是目前AMD平臺裡面最強悍的主板之一。
▲ROG玩家國度C6H 超頻設置
經過小編的多次嘗試,在採用自帶風冷散熱器的情況下,AMD Ryzen5 1600的超頻潛力或許會讓廣大A粉們感到遺憾。在不增加電壓的前提下,AMD Ryzen5 1600可以在3.75Ghz穩定運行,並且發熱也不會太大;但如果把頻率調整到3.8Ghz,CPU核心電壓就必須提高到1.38V才能保證穩定的運行,這時候處理器散發的熱量開始劇增。最後,經過小編的進一步嘗試,Ryzen5 1600其實是可以在風冷狀態下達到4Ghz的,但這時核心電壓就已經高達1.43V,並且在風冷環境下已經無法通過壓力測試。
因此,考慮到散熱等額外成本的影響,AMD Ryzen5 1600的最佳超頻範圍應該是3.75~3.8Ghz之間。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超到3.8Ghz的Ryzen5 1600與默頻狀態下的性能對比:
▲對比測試(CPU-Z)
▲對比測試(西洋棋)
▲對比測試(3D Mark)
▲對比測試(Cinebench R15)
▲對比測試(Adobe Premiere Pro CC)
可以看到,在超頻到3.8Ghz之後,Ryzen5 1600的各項測試均有10%以上的提升,甚至一些對頻率比較敏感的應用還會獲得超過30%的提升,而此時自帶散熱器在這個頻率下也能很好的控制住處理器的發熱,畢竟小超3.8Ghz後就能獲得與1600X差不多的成績,還是挺不錯的。
最後,給各位剛接觸超頻的小夥伴們一個Tips,目前Ryzen除了支持bios超頻之外,還支持作業系統軟超頻,只需要在AMD官網下載Ryzen Master Utility就可以對自己的Ryzen處理器進行超頻,唯一有些繁瑣的就是每次重啟都需要重新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