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萬年前的地球
大約250萬年前,類人類出現。大約200萬年前,整個世界出現了不同的人類,包括東非的魯道夫人,東亞的直立人,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等等人類。
人類與其它物種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大腦,我們現在當然知道發達的大腦可以帶來巨大的優勢,但是思考的代價也是沉重的。在進化的過程中,智力的進化一直都有優勢積累,大腦逐步進化,所以人類的大腦遠大於其他生物。龐大的大腦也是一個龐大的負擔,消耗大量的能量,人類大腦雖然佔比體重只有2%,但是消耗的能量卻佔了20%。
直立行走也是人類進化的一大助力,兩條腿直立行走,雙手不需要負責走路,於是就發揮其他用途,比如丟石塊,做記號等。雙手的精細活動,又促使了電腦更好的發育。
直立行走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直立行走需要要臀部變窄,但是人類嬰兒的頭部很大。於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風險,在這個過程中分娩的死亡率一直都是很高很高的。而如果嬰兒能夠早點生產,嬰兒的頭部柔軟一點,小一點,母親就更有機會度過難關,未來也會有更多的孩子。於是,自然選擇,人類的嬰兒就像是一個早產兒,許多重要的器官都不夠完善。看看小馬,剛出生沒多久就能小跑。小貓出生幾周就可以自己去覓食。
因為嬰兒的弱小,獨自一人的母親需要照顧小孩,就很難為自己和小孩取得足夠的食物,所以小孩想要存活,就需要家族其他成員和鄰居的持續提供協助,養活小孩需要整個部落的共同努力。
又因為嬰兒弱小,發育尚未成熟,所以人類小孩能夠用教育和社會化的方式加以改變。
因為以上的原因,人類的演化也就偏好能夠形成強大社會關係的種族。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智力高的人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更有可能存活下來,於是在這裡人類又積累了智力優勢。
這些優勢使人類成為歷史上最強大的物種。
然而,其實人類早就具有這些優勢,但在200萬年的期間內,人類跟其它動物沒有太大的區別,人類沒有明顯的優勢,早期石器最常見的用途,就是把骨頭敲開,人類才能吃到裡面的骨髓。長久以來,人類一直穩定位於食物鏈的中間位置。
是什麼時候開始,讓人類在食物鏈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80萬年前,就已經有部分人種偶爾使用火,這時候人類依然弱小。
30萬年前,對直立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智人的祖先來說,用火已經是家常便飯。這個時候有幾個人種可以開始捕捉一些稍微大型的動物。
人類用火,可以說是控制了一個聽話又力量無窮的工具,讓許多事情水到渠成。學會控制火,需要聰明的大腦,人類幾千萬年的積累,掌握石器的製作,所有的積累都是量變,控制用火就是這些量變引起的質變。在自然界,控制了用火,在那個時代就是控制了一個神器。
火,提供可靠的熱源和光源。
火用來烹飪食物。經過烹飪,食物中的細菌和寄生蟲被殺死,減少人類的疾病。烹飪讓人類能吃的食物更多,減少進食所需的時間,縮小牙齒,減少腸道的長度。不論是較長的腸道,還是較大的大腦,都需要大量的能量,兩者很難兼容。烹飪的出現縮短腸道,降低能量的消耗,讓智人的大腦走向了更大的道路。
火的使用,讓人類10萬年前,站在地球食物鏈頂端。
7萬年前智人學會了「八卦」,這使得他們能夠明確區分部落中誰比較可靠可信,於是部落規模擴大,人類也能夠發展出更複雜緊密的合作形式。從「欺騙夥伴河邊有獅子」來讓自己獨享果實開始,人類漸漸能夠傳達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信息。
討論虛構的故事。據我們所知,只有智人能夠表達關於從來沒有看過、碰過、耳聞過的事物,而且講的煞有其事。
說謊是人類虛構故事的一種表現,說謊也是人類的本能,很多小孩愛說謊,大人需要做適當的引導,不能過度的打壓,這是想像力的一種表現形式。
7萬年前,因為氣候開始慢慢變暖,人類從非洲開始向世界各地遷移,人類首先在45000年前,殖民澳大利亞。狩獵採集者首次登上澳大利亞海灘的那一刻,就正式在這片大陸登上了食物鏈頂端,也開始成為地球上最致命的生物物種。幾千年後,澳大利亞的幾乎所有巨型動物都慘遭滅絕。接下來的幾千年,只要人類再次移居,類似生態災難就再重演。
你也許還在為人類工業革命以來對環境的迫害稍感慚愧,然而事實上,自不知所措地爬到生物鏈頂端起,我們就已經成為了生態的連環殺手,我們遠古的祖先,絕非善男信女。人類來不及學會從容優雅,正如其他動物來不及通過演化學會懼怕人類這種弱不禁風的猿類動物。
就這樣,人類通過認知革命,遠在還未發明文字和鐵器之前,就已經讓全球大約一半的大型獸類魂歸西天。對全世界所有的大型動物來說,這場生態浩劫中唯一的倖存者只剩下人類自己和其他登上諾亞方舟但只作為盤中佳餚的家禽家畜。
大約一萬年前,只剩下智人這一人種。人類開始進入農業社會。對地球破壞性改造掠奪依然在繼續。
這場因為人類產生的地球大浩劫,不懂何時才能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