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趙志琪從石家莊返秦,此行讓他完成了救人的心願,彌補了9年前的遺憾。
「2005年,我看到電視上有關血液病患者的報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當時我兒子4歲,為人父母的我看到孩子備受折磨、父母傷心欲絕的場景非常揪心,希望能夠儘自己的一份能力幫他們減輕病痛。」此後,趙志琪知道白血病可通過移植造血幹細胞治癒,於是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想法在他心中生了根。
2006年4月,趙志琪走進了獻血車,經過工作人員詳細耐心地講解,進一步了解了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具體流程和重大意義。於是,他留下血樣,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在他的鼓勵下,妻子張麗萍也熱衷公益,堅持多年無償獻血。
「2011年我曾經配型成功而且體檢合格,但是遺憾的是,患者病情惡化,沒能等到骨髓移植,當時我30多歲,心想,再配型成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年紀越來越大,體質肯定不如年輕的時候。從那時起,我就堅持健身,2015年,把煙都戒掉了,想著既能讓自己越來越健康,還能有更多的機會成功捐獻。」趙志琪說。
2020年8月,趙志琪等來了再次救人的機會。接到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造血幹細胞再次配型成功的通知,工作人員詢問捐獻意願時,趙志琪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隨後積極配合我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完成捐獻前體檢,順利進入造血幹細胞採集流程。
「非常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孩子今年19歲了,在邢臺學醫,他非常了解這個過程和背後的重大意義,還說為老爸感到驕傲!我媳婦兒更是一路陪我捐獻,守護在我身旁。」趙志琪言語中充滿幸福。
11月24日,經過6個小時,趙志琪完成304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做些有利於社會的事,等到老了的時候自己有份美好的回憶,我覺得那樣人活一世才算有意義。」趙志琪呼籲更多人加入中華骨髓庫:「中華民族有著互幫互助的傳統美德,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心,那些白血病患者就有了更多生的希望。」
如果您的年齡在18至42歲之間、身體健康,只需花一點時間,採集5至10毫升血樣,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就可以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有機會用大愛挽救一位患者,保住一個家庭。有意者可撥打電話5311507諮詢。
記者:李妍
編輯:李志財
責編:劉福慶
終審:張曉陽 王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