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2021-01-21 新聞晨報

「我是中華骨髓庫造血幹細胞第10703個捐獻者。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醫學科普的親歷者和宣傳員,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骨髓庫,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陳愉愷說。

救助一個生命,是責任,更是擔當。

也許骨子裡

對於生命,他就多那麼一分的崇敬,

選擇了醫生這個職業;

對於救人,從來都只有挺身而出,

沒有畏縮不前。

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小布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這是一位青春朝氣、文質彬彬、滿懷愛心的年輕醫生,在2021年1月8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陳愉愷目前處於身體休養階段,應小編的採訪邀請暫回科室。

「對2016年入庫的事情,我至今還有印象。當時我還在讀研,在醫院的各個科室輪轉。記得那天,中華骨髓庫在醫院食堂門口設了一個攤,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並現場接受志願者報名入庫。那時,不少路過的醫生前輩都踴躍報名,我也報了名。當時其實沒想太多,因為骨髓幹細胞捐獻匹配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以為自己只是讓分母多一個數字而已。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一旦匹配成功,這對一個患者來說就是生的希望!」

回憶起當初志願入庫的情形,陳愉愷感言,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愛心之舉,會在5年後讓自己從近30萬名捐獻志願者分母中成為分子,為一名素不相識的有緣人重燃生的希望。

2020年10月,陳愉愷接到上海市紅會電話,表示匹配成功,需要進行抽血、體檢,進行高解析度匹配,陳愉愷這才想起4年前那次志願入庫。

談到對於捐獻是否有所擔憂,陳愉愷表示:「我自己就是內科醫生,對血液科知識還是比較了解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很多血液疾病的方法,它能帶給患者生的希望,且對供者傷害也不大,所以我也沒怎麼猶豫。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我請求給我一個晚上的時間考慮,那一晚我翻文獻,查看了大量相關知識,再次下定了決心。家人也很支持我,我的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向對於救人的事情都很支持;母親最初有些擔心我的身體,但在給她普及相關知識,尤其是告訴她這麼做可以讓一個孩子擺脫病魔、恢復健康後,也最終選擇鼓勵和支持我!」

2020年12月,陳愉愷體檢合格,完成高解析度匹配。2021年1月8日,他在華山醫院順利完成捐獻,成為2021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為一位地中海貧血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入院期間,陳愉愷全程由父親陪著,採集室裡,他開心地接受了大家的祝福。他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解除那位有緣人的病痛,早日恢復健康。「今年1月4日住進醫院,期間早晚各打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它能把骨髓裡面的幹細胞動員到全身血循環裡面去。期間,我出現過一些頭暈、噁心的症狀,不想吃飯、全身骨頭稍微有點痛,但是根據護士的反饋,我的這些症狀都是正常的,甚至比其他捐贈者還要輕一些,屬於動員過程中的正常反應。1月8日,我進入血液科的捐獻幹細胞專屬病房,手上插著兩個靜脈通路,躺了五個小時,右手的血液流出去,經過血液分離機,把需要的幹細胞給採到血液袋裡,剩下的血從左手再回來。完成捐贈後,我身體沒有不良反應,第二天就出院了。」

陳愉愷告訴小編:「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本身對於捐獻者來說,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危害;但是對於一個血液病患者來說,它就是一個治癒的希望。目前中華骨髓庫裡約有近300萬人志願入庫,數量並不是很多。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醫學科普的親歷者和宣傳員,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骨髓庫,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對於小陳醫生的愛心行動,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室的同事們也給予大力支持,為他消除了許多後顧之憂。陳愉愷2020年從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結業,年中入職呼吸科。得知他要去捐獻骨髓,同事們主動給他排較為輕鬆的班,好讓他有多一點的時間休息調整,為捐獻做好準備;11月去發熱門診輪崗的計劃也因捐贈延後,由科室小夥伴共同為其分擔工作壓力。

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強告訴小布:「一個學科能不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科,和醫者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建設是密切相關的。小陳是復旦大學八年制的博士,畢業後來到東方醫院。他自身就是一個充滿著愛的年輕人,在大學期間就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公益事業。我們科室能有這麼優秀的醫生,大家都覺得難能可貴、也非常自豪!我們全科也要求大家向陳愉愷學習,能夠有社會責任擔當、關愛他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時,大家其實在幹細胞以及骨髓捐獻方面,有不少誤區,陳愉愷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也身體力行做了一次充滿正能量的科普。」

相關數據小編從中華骨髓庫官方了解到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中華骨髓庫庫容:

總計2938034人份

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

總計10684例(含境外364例)

2020年1-12月

捐獻造血幹細胞例數:

總計1359例(含境外5例)

患者申請查詢人數:

總計92214人

接下來小布帶你一起了解下

造血幹細胞捐獻流程↓

小編從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官方了解到,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共5個階段:一、檢索配型階段在志願者完成登記採樣後,會對志願者採集的口腔黏膜樣本或血液樣本進行HLA分型數據分析,並存入中華骨髓庫,供患者檢索。當檢索成功,你的HLA分型數據與血液病患者相合時,就會接到骨髓庫工作人員的電話,詢問你是否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捐獻造血幹細胞建立在當事人自願的基礎上。在與患者HLA配型相合後,骨髓庫工作人員會多次確認捐獻者的捐獻意願,理解並尊重捐獻者的決定。加入中華骨髓庫、捐獻造血幹細胞是對生命的承諾,更是莊嚴的使命,請一定要深思熟慮入庫,義無反顧捐獻!當你確認願意捐獻後,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二、高分辨配型階段在上一步確認志願者願意捐獻後,就會再次進行採樣與患者進行嚴格的高分辨檢測,確認是否相合,相合後即可進入下一階段。三、體檢階段高分辨相合後,就要對捐獻者進行體檢了,所以已經躍躍欲試想要入庫捐獻的志願者,一定要健康飲食、生活,以保證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才能實現捐獻哦!體檢合格後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四、捐獻造血幹細胞階段捐獻者體檢合格後,骨髓庫會制訂詳細的採集計劃,安排相關事宜。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前五天,捐獻者入住採集醫院,每天接受一或兩次動員劑注射,目的是將長期「駐紮」在骨髓腔中的造血幹細胞部分調動到外周血液循環中。正式捐獻造血幹細胞當天,採集醫生會從捐獻者一側手臂靜脈採血,經過血細胞分離機獲取造血幹細胞混懸液,其餘血液成分由另一側手臂靜脈回輸捐獻者體內。

採集造血幹細胞如同採集成分血(機採血小板)一樣簡單、安全,整個採集過程中所用的器材都經過嚴格消毒,並一次性使用,確保了捐獻者的安全。本著對捐獻者負責的態度,只有與中華骨髓庫籤約的採集醫院才可以採集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完成捐獻後,醫生會檢查你的身體情況,觀察一段時間後就可以出院啦!五、捐獻隨訪階段捐獻後,中華骨髓庫會做好捐獻者的隨訪工作,對捐獻者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導,並為捐獻者申報相關榮譽獎勵。且按照規定,在捐獻後的兩周裡,每一周都會進行一次血液檢查,第四周再次進行血液檢查,半年內還會進行一次體檢。如果您想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可以從「上海造血幹細胞捐獻」官方公眾號渠道登記。

(來自浦東發布官方微信)

相關焦點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2021年1月8日,他在華山醫院順利完成捐獻,成為2021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為一位地中海貧血患者帶去生的希望。入院期間,陳愉愷全程由父親陪著,採集室裡,他開心地接受了大家的祝福。他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解除那位有緣人的病痛,早日恢復健康。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仁濟醫院血液科今年6月獲準成為浦東新區唯一一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採集移植中心昨日,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在此完成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東方醫院的白衣天使!
    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我們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這是一位青春朝氣、文質彬彬、滿懷愛心的年輕醫生,在2021年1月8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陳愉愷目前處於身體休養階段,應採訪邀請暫回科室。 「對2016年入庫的事情,我至今還有印象。
  •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點擊進入>>> 記者陳青報導  本報訊昨天下午四點,香港瑪麗醫院代表陳慧敏從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國家管理中心代表張雷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梁灝手中,接過了點燃生命希望的種子——造血幹細胞。今天下午,這100毫升造血幹細胞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飛往香港,挽救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石捷英女士的生命。
  • 嶽西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完成捐獻
    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9月28日,嶽西縣交通運輸局見習生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歷經了藥物動員造血幹細胞和連續三個多小時的採集,滿載生命與愛心的216ml造血幹細胞搭上高鐵,將生命的大愛傳遞到一名白血病患者體內,劉暢也成為嶽西縣首例、全省第269例、全市第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1歲的劉暢是溫泉鎮湯池村人,今年畢業於宿州學院。2017年6月,他在學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並加入中華骨髓庫。
  • 「暖新聞·江西2021」贛州首例「0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凱旋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見習記者吳仕龍報導:1月14日,贛州市第4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何華錦順利歸來,他是我市首例「0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今年首例捐獻者。何華錦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順利歸來。2020年10月14日經體檢,何華錦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今年1月12日,成功捐獻212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何華錦在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採訪中,何華錦坦言,當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時,既驚喜又忐忑,既為自己有機會救人一命而驚喜,又為骨髓移植是否會為自己帶來傷害而忐忑。他說:「考慮了之後,還是選擇義無反顧地為受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我縣首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完成採集
    11月25日,我縣首例、全市第13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張曾晴在省湘雅三醫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儀式上,張曾晴分享了他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和感受,並希望有更多的人跟她一起進行愛心接力,將愛傳遞下去:「我自己是一名醫務工作人員,治病救人就是我的職責,我的造血幹細胞可以成功拯救一個生命的話,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投身公益是奉獻愛心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標誌。
  • 仁濟醫院成滬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中心
    圖說:史女士在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院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2020-11-26 21:49:17
  • 連雲港首例本地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
    【連網】昨日上午,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病區幹細胞採集室內,歷經4個多小時,志願者許雲成功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這也意味著我市首例本地採集造血幹細胞順利完成。採集完成後,這份「生命速遞」即刻啟程,幫助外省一位11歲血液病男孩戰勝病魔。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截至目前,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117512人份,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1000例,其中為美國、韓國、法國等國境外患者捐獻21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其中,深圳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容量達50290人,累計捐獻造血幹細胞380例!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須知
    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您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您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這樣您就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了。  五、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分庫,將會通知您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您保持聯繫。
  •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據了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血液病最有效的方式。然而患者要想成功配型並不容易,目前中華骨髓庫雖然已有數百萬志願者登記,但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率僅為幾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
  • 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出
    說這句話時,夏曉雯正躺在病床上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旁的採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管路一點一滴地匯聚成一袋淡紅色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昨日11時許,夏曉雯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但由於大眾媒體包括電視劇中時常宣傳『抽骨髓』採集造血幹細胞,導致大眾誤解了造血幹細胞的採集方式對人體有害且創傷大,導致拒絕捐獻的情況時有發生。」統計顯示,上海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展造血幹細胞非親屬捐獻項目至今,累計在庫志願者超過了16萬人,實現了420例捐獻。
  • 向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致敬 ——開封市紅十字會舉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1月13日下午,開封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座談會在開封市紅十字會舉行。開封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馬繼宏,開封市抗癌俱樂部副會長袁玉玲、李佩珍,開封市紅豹救援隊隊長尚棟偉以及開封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等人參加座談會。
  • 2021年東莞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順利完成採集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與此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東莞康華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這是東莞今年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也是自2010年東莞正式啟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第82位捐獻者。捐獻者名叫張曉陽,30歲。
  • 2021年甘肅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2021年我省首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每日甘肅網1月15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1月14日,我省第4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王秀鵬在蘭州大學第二醫院成功完成捐獻。甘肅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專職副會長任進全、省衛生健康委有關領導親切慰問了捐獻者,並為其頒發了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省紅十字會博愛金獎。王秀鵬,是我省民樂縣基層衛生院的一名臨床醫生,2015年在就讀甘肅中醫藥大學期間積極加入到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行列中。
  • 日照已有5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資料連結   20日,來自莒縣人民醫院的杜德傑,將奔赴濟南為浙江一四歲女童捐獻造血幹細胞。他將是日照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1年,記者採訪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於傑。他是莒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的一名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