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東方醫院的白衣天使!

2021-01-21 浦東衛生健康

在上海市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我們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這是一位青春朝氣、文質彬彬、滿懷愛心的年輕醫生,在2021年1月8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陳愉愷目前處於身體休養階段,應採訪邀請暫回科室。 



「對2016年入庫的事情,我至今還有印象。當時我還在讀研,在醫院的各個科室輪轉。記得那天,中華骨髓庫在醫院食堂門口設了一個攤,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並現場接受志願者報名入庫。那時,不少路過的醫生前輩都踴躍報名,我也報了名。當時其實沒想太多,因為骨髓幹細胞捐獻匹配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以為自己只是讓分母多一個數字而已。但是我也清楚地知道,一旦匹配成功,這對一個患者來說就是生的希望!」 

回憶起當初志願入庫的情形,陳愉愷感言,沒想到一次偶然的愛心之舉,會在5年後讓自己從近300萬名捐獻志願者分母中成為分子,為一名素不相識的有緣人重燃生的希望。

2020年10月,陳愉愷接到上海市紅會電話,表示匹配成功,需要進行抽血、體檢,進行高解析度匹配,陳愉愷這才想起4年前那次志願入庫。

談到對於捐獻是否有所擔憂,陳愉愷表示:「我自己就是內科醫生,對血液科知識還是比較了解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治癒很多血液疾病的方法,它能帶給患者生的希望,且對供者傷害也不大,所以我也沒怎麼猶豫。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我請求給我一個晚上的時間考慮,那一晚我翻文獻,查看了大量相關知識,再次下定了決心。家人也很支持我,我的父親是一名共產黨員,一向對於救人的事情都很支持;母親最初有些擔心我的身體,但在給她普及相關知識,尤其是告訴她這麼做可以讓一個孩子擺脫病魔、恢復健康後,也最終選擇鼓勵和支持我!」  

2020年12月,陳愉愷體檢合格,完成高解析度匹配。2021年1月8日,他在華山醫院順利完成捐獻,成為2021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為一位地中海貧血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入院期間,陳愉愷全程由父親陪著,採集室裡,他開心地接受了大家的祝福。他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解除那位有緣人的病痛,早日恢復健康。「今年1月4日住進醫院,期間早晚各打一針造血幹細胞動員劑,它能把骨髓裡面的幹細胞動員到全身血循環裡面去。期間,我出現過一些頭暈、噁心的症狀,不想吃飯、全身骨頭稍微有點痛,但是根據護士的反饋,我的這些症狀都是正常的,甚至比其他捐贈者還要輕一些,屬於動員過程中的正常反應。1月8日,我進入血液科的捐獻幹細胞專屬病房,手上插著兩個靜脈通路,躺了五個小時,右手的血液流出去,經過血液分離機,把需要的幹細胞給採到血液袋裡,剩下的血從左手再回來。完成捐贈後,我身體沒有不良反應,第二天就出院了。」 


陳愉愷說:「捐獻造血幹細胞過程本身對於捐獻者來說,其實沒有特別大的危害;但是對於一個血液病患者來說,它就是一個治癒的希望。目前中華骨髓庫裡約有近300萬人志願入庫,數量並不是很多。我希望自己能成為醫學科普的親歷者和宣傳員,呼籲更多人加入到骨髓庫,給更多血液病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對於小陳醫生的愛心行動,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科室的同事們也給予大力支持,為他消除了許多後顧之憂。陳愉愷2020年從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結業,年中入職呼吸科。得知他要去捐獻骨髓,同事們主動給他排較為輕鬆的班,好讓他有多一點的時間休息調整,為捐獻做好準備;11月去發熱門診輪崗的計劃也因捐贈延後,由科室小夥伴共同為其分擔工作壓力。

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強告訴小布:「一個學科能不能成為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科,和醫者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建設是密切相關的。小陳是復旦大學八年制的博士,畢業後來到東方醫院。他自身就是一個充滿著愛的年輕人,在大學期間就積極參與一些社會公益事業。我們科室能有這麼優秀的醫生,大家都覺得難能可貴、也非常自豪!我們全科也要求大家向陳愉愷學習,能夠有社會責任擔當、關愛他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時,大家其實在幹細胞以及骨髓捐獻方面,有不少誤區,陳愉愷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是一個很好的示範,也身體力行做了一次充滿正能量的科普。」

相關焦點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小布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2021年1月8日,他在華山醫院順利完成捐獻,成為2021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為一位地中海貧血患者帶去生的希望。入院期間,陳愉愷全程由父親陪著,採集室裡,他開心地接受了大家的祝福。他希望,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解除那位有緣人的病痛,早日恢復健康。
  • 今年上海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是來自浦東的白衣天使
    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小布見到了2021年上海首列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志願者——東方醫院醫生陳愉愷。這是一位青春朝氣、文質彬彬、滿懷愛心的年輕醫生,在2021年1月8日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後,陳愉愷目前處於身體休養階段,應小編的採訪邀請暫回科室。 「對2016年入庫的事情,我至今還有印象。當時我還在讀研,在醫院的各個科室輪轉。
  • 浦東可以採集造血幹細胞了!仁濟醫院完成浦東首例
    仁濟醫院血液科今年6月獲準成為浦東新區唯一一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捐獻採集移植中心昨日,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在此完成快和小布一起來看看吧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嶽西縣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完成捐獻
    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9月28日,嶽西縣交通運輸局見習生劉暢在安徽省立醫院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歷經了藥物動員造血幹細胞和連續三個多小時的採集,滿載生命與愛心的216ml造血幹細胞搭上高鐵,將生命的大愛傳遞到一名白血病患者體內,劉暢也成為嶽西縣首例、全省第269例、全市第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今年21歲的劉暢是溫泉鎮湯池村人,今年畢業於宿州學院。2017年6月,他在學校參加無償獻血活動,並加入中華骨髓庫。
  •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傳遞「生命火種」 上海首例向境外捐獻造血幹細胞今啟運香港(組圖) 點擊進入>>> 記者陳青報導  本報訊昨天下午四點,香港瑪麗醫院代表陳慧敏從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國家管理中心代表張雷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梁灝手中,接過了點燃生命希望的種子——造血幹細胞。今天下午,這100毫升造血幹細胞將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飛往香港,挽救50多歲的白血病患者石捷英女士的生命。
  • 「暖新聞·江西2021」贛州首例「0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凱旋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見習記者吳仕龍報導:1月14日,贛州市第4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何華錦順利歸來,他是我市首例「00後」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今年首例捐獻者。何華錦完成造血幹細胞捐獻順利歸來。2020年10月14日經體檢,何華錦符合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條件。今年1月12日,成功捐獻212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何華錦在長沙湘雅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採訪中,何華錦坦言,當得知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時,既驚喜又忐忑,既為自己有機會救人一命而驚喜,又為骨髓移植是否會為自己帶來傷害而忐忑。他說:「考慮了之後,還是選擇義無反顧地為受者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連雲港首例本地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
    【連網】昨日上午,在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病區幹細胞採集室內,歷經4個多小時,志願者許雲成功捐獻200毫升造血幹細胞。這也意味著我市首例本地採集造血幹細胞順利完成。採集完成後,這份「生命速遞」即刻啟程,幫助外省一位11歲血液病男孩戰勝病魔。
  • 我縣首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完成採集
    11月25日,我縣首例、全市第13例造血幹細胞無償捐獻者張曾晴在省湘雅三醫院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儀式上,張曾晴分享了他捐獻骨髓造血幹細胞的過程和感受,並希望有更多的人跟她一起進行愛心接力,將愛傳遞下去:「我自己是一名醫務工作人員,治病救人就是我的職責,我的造血幹細胞可以成功拯救一個生命的話,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投身公益是奉獻愛心的一種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標誌。
  •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淮師大研究生楊帆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為該校首例捐獻者 2020-11-26 21:49:17
  • 深圳小夥成為廣東省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為促進造血幹細胞大量增生並釋放到外周血中,捐獻者需於採集前4天到醫院每天接受皮下注射動員劑。12月19日晚上11點15分,剛下晚班的黃慶良,從工作的餐廳趕到醫院開始注射動員劑,並於12月23日採集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經過3個小時的採集,飽含著愛心和祝福的「生命種子」由專人送到患兒所在醫院,移植入患兒體內,點燃患兒生命的希望。
  • 東莞完成首例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移植,捐獻者分享感受
    11月26日,作為東莞第80位、2020年第19位造血幹細胞捐贈者,同時也是首例在東莞完成採集(並已移植給病人)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女士分享了她的感受。2017年,「小桃子」被確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個2歲寶寶的遭遇牽動著大家的心,不少市民自願留下血樣,希望能配型成功,為孩子換來一線生機,謝女士也是那時在中華骨髓庫登記的。
  • 仁濟醫院成滬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中心
    圖說:史女士在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 院方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左妍)7月2日,35歲的史女士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血液科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成為該院完成的首例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這也是浦東地區首例、上海第497例造血幹細胞採集
  •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
    慈谿又一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至善至愛,為生命續航!據了解,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血液病最有效的方式。然而患者要想成功配型並不容易,目前中華骨髓庫雖然已有數百萬志願者登記,但造血幹細胞的配型成功率僅為幾萬分之一到幾十萬分之一。我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庫容遠不能滿足患者需求。
  • 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出
    說這句話時,夏曉雯正躺在病床上捐獻造血幹細胞,一旁的採集機快速地運轉著,紅色的血液通過管路一點一滴地匯聚成一袋淡紅色的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昨日11時許,夏曉雯在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象湖院區順利完成了我省首例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
  • 上海紅會:捐造血幹細胞不等於捐骨髓,許多捐獻者家屬有誤解
    1月14日上午,李建霖靜靜地躺在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病房裡。通過「血細胞分離機」,他的全身血液經歷了體外大循環,造血幹細胞被集中到一個採集袋中。當日下午,採集袋將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高鐵被運往在異地醫院一名等待救援的白血病患者身邊。24歲李建霖正在病床上完成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他說「整個採集過程沒有痛苦」。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東莞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採集的造血幹細胞將為他人延續生命,帶來希望。這一定點採集醫院落地,標誌著東莞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我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全省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這為東莞本地捐獻者及志願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進一步提升東莞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效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揭牌
    1月15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這標誌著東莞在繼廣州、深圳之後,成為廣東省第3個可以開展非親緣供者造血幹細胞採集的城市,也是全省第1個可以開展此項工作的地級市。廣東省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吳偉達表示祝賀。
  • 2021年東莞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順利完成採集
    1月15日上午,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定點採集醫院在東莞康華醫院揭牌。與此同時,一位捐獻者正在東莞康華醫院血液科的採集室裡進行捐獻。這是東莞今年首例造血幹細胞捐獻,也是自2010年東莞正式啟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以來第82位捐獻者。捐獻者名叫張曉陽,30歲。
  • 日照已有5人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資料連結   20日,來自莒縣人民醫院的杜德傑,將奔赴濟南為浙江一四歲女童捐獻造血幹細胞。他將是日照市第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2011年,記者採訪了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於傑。他是莒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的一名職工。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我國首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捐獻和移植...
    圖說:謝毅教授和小高合照1996年,一名26歲的上海年輕人與一位11歲的杭州小患者配型成功。同年8月,在中國第一家紅十字醫院——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施行了我國第一例非血緣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術。20多年來,累計已有265萬人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實現捐獻8000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