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我相信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
正如我們感嘆沉醉於水景展現出的迷人狀態
卻容易忽略背後的困難
三分造景七分維護維護的重中之重
就是與各種藻類抗爭這是水草造景暗黑的另一面
只有幹掉藻類才能呈現一方讓人心曠神怡的水景
今天瘋狂君給大家分享:
#瘋狂水草造景師們是如何去黑毛藻的#
/01/
黑毛藻長什麼樣兒?
看起來像一根根小突起毛狀的藻類
這種藻類顏色變化很大
從綠色到黑色都有,
是水草缸最頑固最讓人頭疼的藻類
也是最多人想去克服清理的藻類
鐵皇冠葉片上的黑毛藻
細化器上的黑毛藻
/02/
為啥缸裡長黑毛藻?
以下列舉5點爆發黑毛藻的原因,
來源於日常工作經驗總結
*註:爆藻的原因有很多種,一般都離不開換水時間間隔較長,光照時間過長,水中氨氮過高(過濾系統不穩定或是餵食過多)三種原因。
1、長時間不換水
可能因為工作忙或者出差等原因,
忘記給草缸換水
還有一部分草友竟然覺得只需要補水
換水沒必要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
營養不斷累積,
黑毛藻自然就出現了
瘋狂君一個同事桌上有一隻莫絲小缸
開缸大半年,他說只換了不到3次水
莫絲長得很,沒有藻
但是前景的迷你矮上就不行了
全是黑毛藻,下圖為證
2、魚蝦的飼養數量過多
這裡有一個換算公式:
一般是1升水飼養1cm的魚
*例如:90*45*45的缸,適合養多少魚呢?
90x45x45/1000=182.25L水,除去素材佔用的體積,按160L水計算,平均3公分長的三角燈,大概可以放養160/3=53條左右。
3、餵食過量
總擔心魚兒會餓著
然後一把飼料撒下去
……
看,魚兒多餓啊
看,爭爭搶搶吃的多歡樂啊
……
好有趣,再來一把
……
然而餵食過多,吃不完怎麼辦
掉在底床,氨氮增加
造成水體汙染,徒增藻類
4、水體營養過剩
以上的三種情況都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
水中營養多,水草長勢跟不上
吸收不了這麼多的營養
那怎麼辦?
藻類出現,幫助吸收養分
5、強光刺激
有了光照,任何東西都會燦爛,
包括黑毛藻
記得曾經做過一個沉木的造景,
有一根沉木離水面很近,
金滷燈正好「烤」著它,
一星期後,爬滿了黑毛藻,
這是強光引起黑毛藻爆發的例子
/03/
怎麼預防?
1、每周換水1/3
這個換水量比較接近
大自然中水草的代謝時間
可根據實際情況加大換水量。
2、魚蝦的密度適宜,
1升水養1CM的魚
3、適量餵食
掌握1分鐘原則,
一天最多餵食兩次,
每次餵食量以1分鐘內吃完為準
4、儘量讓水草保持良好的狀態
藻類和水草是一種對抗的關係
想方設法給水草提供最好的生長環境
(光、二氧化碳、肥充足)
那麼同時對於藻來說就是最惡劣的環境
開缸前期要多種植一些水草
長得快的、長得茂盛的
吸收水體裡面多餘的養分
對控制黑毛藻很有幫助
一個茂盛的草缸
相對比較難出現黑毛藻
5、定期使用除藻劑預防
定期添加一定量的除藻劑
是可以有效地預防藻類的滋生
一般藥劑上的說明用量指的是殺藻的用量
平常預防用量添加1/2或者1/3的量就ok
(純淨水開缸再減半)
這樣藻類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中了
*註:如果加入除藻劑,魚蝦變得躁動,表示加入量已經足夠多,建議少量換水或用增氧泵打氧。
/04/
黑毛藻出現了,怎麼根治?
經常觀察,出現黑毛藻及時處理很重要。
第一步,修剪,葉片上的黑毛藻修剪掉撈出;
*註:不要捨不得下手,新長出來的葉片競爭力更強,多修剪帶有黑毛藻的葉片,效果不錯。
第二步,添加除藻劑,達到全缸除藻的效果。
水草葉片以外的位置(如沉木、巖石等)出現黑毛藻,關掉過濾後將水抽出,露出長黑毛藻的位置,用除藻劑塗抹在表面,此效果最好。
或關掉過濾後,取1/3指定用量,用注射器局部噴射黑毛藻,停留15-25分鐘,換掉1/2水。
*註:打除藻劑要慢慢的,儘量然除藻劑留在黑毛藻上面。
藥劑耗氧量大,如發現缸內魚蝦躁動,立即大量換水,可避免生物大面積死亡。
黑毛藻沒有及時處理,整缸出現黑毛藻,可以選擇直接翻缸,並用除藻劑浸泡消毒。
第三步,系統調整
①縮短光照時間30%
②清理二氧化碳細化器
③增加換水頻率
第四步,日常預防,換水前1h添加1/2除藻劑,飼養大和沼蝦、小精靈等工具魚蝦。
關於用戊二醛(俗稱的52)除藻,此處不建議使用,尤其是新手。
因為戊二醛是一種醫用的消毒劑,對皮膚,黏膜、眼睛等人體部位都有一定的傷害。
它殺菌的原理是:將水草全部包裹住並且會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膜,從而讓藻類窒息死亡,但同時也會讓一些陰性水草、一些沒有根系的水草如莫絲或者鹿角苔死亡。慎用!
大家記得給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