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非接觸式IC卡晶片技術的發展

2021-01-12 千家智客

1. 引言

 

  IC卡自上世紀70年代誕生以來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現在IC卡已經逐步進入了包括金融、通信、醫療、公交、身份識別等在內的多個應用領域,使用IC卡的人也越來越多。非接觸式IC卡作為IC卡的一種重要形式,近年來同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本文將對非接觸式IC卡晶片技術的發展趨勢做一個分析。

 

2. 非接觸式IC卡晶片技術的發展趨勢

 

1)CPU卡晶片取代邏輯加密卡晶片的發展趨勢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非接觸式IC卡是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這類IC卡憑藉其良好的性能和較高的性價比得到了廣大用戶的青睞,並已被廣泛應用於公交、醫療、校園一卡通,門禁等領域。由於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晶片採用的是流密碼技術,密鑰長度也不是很長(比較典型的密碼長度是Mifare的48 bit),因此邏輯加密卡晶片普遍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有被黑客破解的可能。在金融、身份識別、電子護照等對安全要求比較高的領域目前更傾向於使用內嵌微處理器的非接觸式CPU卡晶片。

 

  CPU卡晶片內部都有雙重安全機制,第一重是晶片本身集成的加密算法模塊,晶片設計公司通常都會將經實踐檢驗最安全的幾種加密算法集成入晶片,目前比較常見的安全算法有RSA,3-DES等。國內晶片設計公司還會引入國密算法(SSF33,SCB2,SM2,SM3等)來加強晶片的安全性。國密算法是不對外公開的,因此國密算法一般比其他公開算法的加密算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第二重保護則是CPU卡晶片特有的COS(Card Operation System)系統,COS可以為晶片設立多個相互獨立的密碼,密鑰以目錄為單位存放,每個目錄下的密鑰相互之間獨立,並且有防火牆功能(不同目錄下密鑰不會互相影響)。同時COS內部還設立密碼最大重試次數以防止惡意攻擊。由此可見,非接觸式CPU卡比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除此以外,CPU卡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卡多用」,每個應用相互獨立並受控於各自的密鑰管理系統。不同應用可以共享一個「錢包」,也可以分別擁有各自的「錢包」。服務商可以通過使用CPU卡進行更加靈活有效的管理,用戶也能使用CPU卡實現多功能應用的需求。

 

  由於CPU卡晶片比邏輯加密卡晶片具有更多的優點,因此在國際市場上CPU卡晶片所佔的市場份額更多。據國際知名RFID市場研究機構IDTechex統計,2007年全球CPU卡晶片(含接觸式CPU卡晶片)的出貨量達到33億,預計2008年CPU卡晶片的出貨量會超過38億,而邏輯加密卡2007年的出貨量則不到10億,並且有逐年下滑的趨勢。下圖即為IDTechex公司2008n年初是公布的調查結果:圖中Microprocessor卡指的就是CPU卡, Memory卡指的是邏輯加密卡。

 

(摘自IDTechEx 「RFID Analyst 2008 Jan.」)

 

  由於CPU卡晶片設計更複雜,成本相對較高,而國內市場對價格比較敏感,因此目前國內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晶片的市場份額更大。降低非接觸式CPU卡晶片的成本以提高性價比已成為國內智慧卡晶片設計公司的工作重點之一,包括上海復旦微電子公司在內的多家晶片設計公司都為此做了很多工作,近年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以預見,未來隨著晶片成本的降低,非接觸式CPU卡會進入越來越多的應用領域並逐步取代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而成為非接觸式IC卡最主要的形式。

 

2)CPU卡晶片非接觸式傳輸標準的發展趨勢

 

  目前非接觸式IC卡的傳輸標準主要有ISO/IEC 14443 TypeA和ISO/IEC 14443 TypeB兩種。

 

  TypeA和TypeB都是ISO/IEC 14443規定的標準,都使用了13.56MHz的載波頻率,最高通訊速率也均為424kbits/s。它們之間最主要的差別在於讀寫器發送射頻信號的載波調製深度不同。即TypeA是100%調製而TypeB是10%調製。如下圖所示:

 

 

  在通訊過程中,TypeA讀寫器發送給卡的能量傳遞是不連續的,會在短時間內中斷,而TypeB讀寫器發出的能量傳輸是連續的。這種通訊方式會造成TypeA卡所能接收到的能量較TypeB少,因此卡晶片電路的設計難度較TypeB要高,外圍電路也要複雜一些。但是在另一方面,100% ASK調製發送的信號間區別明顯,抗幹擾能力強;而10% ASK調製,信號間區別很小,抗幹擾能力弱,容易接收錯誤。實際應用中,TypeA類型卡片因其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在公交、地鐵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TypeA的防衝突機制是基於BIT衝突檢測協議,而TypeB是通過字節、幀及命令來完成防衝突的。這兩種防衝突機制在實際使用中都能很好的工作。Type A的防衝突流程為NXP(原飛利浦半導體)一家制定,所以標準規則比較明確,各廠商出品的Type A類型卡指標和性能一致性比較高,產品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比較好。而Type B的標準由多家制定,各家的產品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相對來說兼容性可能不是特別好。此外TypeA的專利權由NXP一家擁有,專利權人比較明晰,而TypeB的專利權則由多家公司擁有,專利權人相對不是很明晰。據筆者所知,NXP在國內並沒有申請TypeA的專利,而TypeB則在國內申請了相關專利。

 

  目前在非接觸式邏輯加密卡市場中,TypeA標準佔有明顯的優勢,在國內市場除了二代身份證等少數項目使用TypeB標準以外,其他項目基本上都是用了TypeA技術。由於熟悉TypeA的技術人員和支持的廠商更多一些,因此可以說TypeA的綜合使用環境比較好。

 

  未來IC卡的非接觸式傳輸標準還將以TypeA和TypeB為主,抗幹擾能力強,綜合使用環境好,互操作性和兼容性比較好的非接觸式傳輸標準也許更受用戶的歡迎。

相關焦點

  • 非接觸式IC卡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晶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是世界上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項新技術,它成功的將射頻識別技術和IC卡技術結合起來,結束了無源(卡中無電源)和免接觸這一難題,是電子器件領域的一大突破.卡片在一定距離範圍(通常為5—10mm)靠近讀寫器表面,通過無線電波的傳遞來完成數據的讀寫操作。1.
  • IC卡是接觸式還是非接觸式的好?
    現在市面上電梯、門禁IC卡系統使用的都是非接觸式IC卡,那麼什麼是非接觸式IC卡?相比接觸式IC卡,它又有哪些好處呢?  非接觸式電梯IC卡: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晶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
  • 非接觸式CPU卡和非接觸式IC卡的區別
    隨著非接觸IC卡應用技術在國內的廣泛發展與普及,非接觸IC卡簡單方便的操作方式,並逐漸成為公共運輸、城市一通卡建設的首選智慧卡。由於智慧卡的用途和種類繁多,客戶在選擇和使用智慧卡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問題,特別是在選擇非接觸式CPU卡和 非接觸式IC卡過程中經常出現選型失誤。
  • 非接觸式IC卡在倉庫管理中的應用
    介紹了一種非接觸式IC卡倉庫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案、系統組成、主要功能及其實現,並對系統安全性進行了討論。?因此,把非接觸式IC卡應用於倉庫管理比較理想,這也是非接觸式IC卡一個新的應用領域。  1、非接觸式IC卡簡介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式識別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是近年來迅速發展的一項新技術,具有非接觸雙向通訊、操作迅速、讀寫可靠、安全性高等特點。如圖1所示,非接觸式IC卡的硬體結構由天線和專用晶片兩部分組成。
  • IC卡是接觸式還是非接觸式的好?_行業動態_新聞中心_RFID世界網
    現在市面上電梯、門禁IC卡系統使用的都是非接觸式IC卡,那麼什麼是非接觸式IC卡?相比接觸式IC卡,它又有哪些好處呢?  非接觸式電梯IC卡:  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由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晶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
  • NXP非接觸式IC卡漏洞已經完全公布
    關於如何破解世界上最流行非接觸式IC卡的方法現在已經公布到網際網路上。今年3月,Jacobs教授和他的團隊首次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到了非接觸式IC卡的漏洞,但是晶片製造商NXP則希望通過法院阻止這份報告的發布。本周一,這份報告終於在歐洲計算機安全研討會(Esorics)2008上得以公布。
  • 非接觸式IC卡射頻前端電路設計
    引言非接觸式IC 卡源於射頻識別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射頻識別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簡稱RFID) 是從90 年代興起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非接觸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和交換數據的目的。
  • 探尋非接觸式IC卡中信息識別的奧秘
    那麼,這個嬌貴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麼技術呢?下面我們就來探探關於非接觸式IC卡中信息識別的奧秘。   無接觸識別開啟生活新方式   M1卡開啟無接觸識別   如果說起IC卡識別技術,那麼它與我們的淵源可著實不算短。從十年前開始,IC卡便開始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非接觸式IC卡一卡通系統在小區成功運作
    非接觸式IC卡一卡通系統在小區成功運作 2006-11-20 eNet&Ciweek
  • 電感耦合非接觸IC卡系統的EMI問題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0703.htm  射頻識別(RFID)技術近年來發展迅速,並獲得了廣泛應用。但作為一種無線射頻技術,其電磁兼容(EMC)性能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 三分鐘讓你上手:非接觸式射頻感應IC卡讀卡原理
    打開APP 三分鐘讓你上手:非接觸式射頻感應IC卡讀卡原理 工程師2 發表於 2018-05-25 10:42:00 射頻,通常指包括高頻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能量,輻射強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監測其溫度的時候不接觸被測物體,而是通說監測利用物體自身向外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對物體溫度的監測,這就是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它在非接觸檢測物體表面溫度時,反應速度快,可測運動中的物體和瞬態溫度;監測使用波長在8μm-14μm範圍內的紅外輻射能量,並將其轉化成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器、
  • 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溫度測量技術
    紅外非接觸式測溫技術已廣泛應用到醫學中,用它來測量體溫簡便、迅速、準確率高。本文概述了紅外測溫儀的基本原理、特點以及在人體溫度測量上的應用。基本原理1. 1 人體的輻射人體是天然輻射體,輻射率極高。1. 2 紅外測溫儀的組成和功能 人體紅外測溫儀採用非接觸式紅外輻射原理進行溫度測量。它選用性能穩定可靠的紅外探測器件及具有自動環溫補償功能的環境溫度探測器,通過性能優良的光學系統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轉變成電信號,再經微處理器,由液晶顯示屏直接將被測目標的溫度值顯示出來。測溫儀主要由光學系統、探測器、環境溫度檢測、信號處理和顯示部分組成。
  • 非接觸式智能IC卡諧振頻率測量及使用的誤區
    智慧卡在物理結構上,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IC晶片,2:耦合天線,3:封裝材料,如圖1所示,其中封裝材料通常為絕緣材質,不引入電氣參數,故本文不做深入分析。    智慧卡的諧振頻率fres公式如下:    從圖1中的虛線La/Lb從左往右看,為IC晶片埠部分與諧振頻率相關的電氣參數,Rab為IC晶片埠電阻值的總和,Cic為IC晶片埠電容值的總和,Cmount其含義為IC晶片封裝成模塊時引入的電容值,如晶片不需要進行模塊封裝,則可忽略Cmount。
  • ic卡預付費水錶很費電是什麼原因
    答題背景:從事ic卡預付費水錶生產研發工作多年,對ic卡預付費水錶有自己的一點認識,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首先你說的「家裡的ic卡預付費水錶很費電池甚至離譜到電池費用比水費還高很多」,這明顯是水錶的質量有問題。
  • 一種X波段非接觸式C形微帶探針設計
    1引言微波組件向著集成、小型化方向發展,很多組件採用裸晶片工藝進行貼裝(比如T/R組件),常規的測試排故方法已難以滿足現代化測試要求,比如射頻板通過焊接半截線引出信號測試的方法,已完全不適合高集成度、高淨化度的組件測試。據此,本文開展了X波段非接觸式射頻探針的研究工作,以利於微波組件的調試[1]。
  • 添力發票「非接觸式」服務 溫暖企業「復工季」
    近期,隨著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南京市稅務局聚焦「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抓好納稅關心的發票業務,持續簡化流程,提高服務質效,助力經濟社會逐步復甦回暖。    線上快速審批,為企業發展贏得時間    「感謝雨花臺區稅務局的高效服務,為我們贏得了時間。」
  • 稅務總局力推 「非接觸式」辦稅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2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非接觸式」網上辦稅繳費事項清單》,梳理明確185個可在網上辦理的涉稅繳費事項,並針對納稅人關注的網上辦稅繳費重點問題,編制《電子稅務局「非接觸式」辦稅繳費相關問題解答》。
  • 淺談微流控技術發展及應用
    微流控技術問世至今,不過近30年歷史,但其發展迅猛,被稱為下一代醫療診斷「顛覆性技術」。本篇文章將從微流控技術發展重要時間節點、開發微流控晶片需要考量的主要因素以及熱門應用領域三方面簡單介紹微流控技術。微流控技術發展的重要時間節點1. 20世紀90年代Manz、Harison等人開展早期的晶片電泳研究,並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統(μ-TAS)的概念。
  • 疫情期間研發的「非接觸式觸控螢幕」,有效降低病毒傳播
    新冠疫情期間,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非接觸式觸控螢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預測使用者意圖,不必接觸屏幕即可完成操作,有效降低了通過接觸傳播病毒的風險。這種「預測性觸摸」技術可加裝在現有屏幕上,比如超市收銀臺、自動取款機和火車站售票終端機的觸控螢幕幕上,用來防止病原體通過觸控螢幕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