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溫度測量技術

2021-01-09 華盾電子科技

紅外非接觸式測溫技術已廣泛應用到醫學中,用它來測量體溫簡便、迅速、準確率高。本文概述了紅外測溫儀的基本原理、特點以及在人體溫度測量上的應用。

基本原理

1. 1 人體的輻射

人體是天然輻射體,輻射率極高。人體內外各部分輻射能量不同,其波長在2~20um(遠紅外),且人體是通過體表與環境不斷進行熱量交換,在20℃的環境中靜止裸體熱量約有60%是以輻射形式進行的。人體表面輻射係數接近於1, 輻射耗散熱量Q和輻射面積及體表與環境溫度差ΔT成正比,因而可以對通過兩塊相等輻射面積上在同一較為穩定的環境下熱輻射的差異進行對照性檢查,來獲得人體體表的溫度信息。

1. 2 紅外測溫儀的組成和功能

人體紅外測溫儀採用非接觸式紅外輻射原理進行溫度測量。它選用性能穩定可靠的紅外探測器件及具有自動環溫補償功能的環境溫度探測器,通過性能優良的光學系統接收被測目標的紅外輻射能量,轉變成電信號,再經微處理器,由液晶顯示屏直接將被測目標的溫度值顯示出來。測溫儀主要由光學系統、探測器、環境溫度檢測、信號處理和顯示部分組成。

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測量儀技術要求:

1.本設備具備紅外測溫傳感器,具有高精度和高解析度,室溫下測量誤差±0.5℃。檢測門工作時將在門頭液晶屏上實時顯示檢測出的人體體溫,超過設定的異常體溫即聲光報警,例如,將異常體溫設定為37.5℃或37.3℃,在無人通過時將顯示場地環境溫度。

2.本設備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溫度差補償。

3.本設備可採取測量額頭溫度的體溫測量方式,額頭體溫測量距離為2cm-4cm。

4.本設備也可以採取測量手腕溫度的體溫測量方式,手腕體溫測量距離為2cm-4cm,可以防止飛沫交叉感染,並確保每個通過人員都能準確地進行探測。

5.統計人數:可以統計通過的人數和報警的人數。

產品工藝:

探測門由左門板與右門板組成,並在門板的一側1.5米高度以上安裝有紅外測溫傳感器。設備配備10寸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預警溫度,探測到的實時體溫,以及預設的溫度差補償等參數。當有人通過時,通過不同的報警聲和屏幕顯示來區分正常通過人員與異常高溫人員。兩個門板與機箱通過螺絲裝備,信號電源等通過航空插頭連接。門板內外製鋁合金支柱,使整個門體更堅固!進口防火板,可防火、防潮不變形,使此款門更加耐用,外形更加豪華美觀。

探測時間:0.5秒-1秒。

安全保護:

採用雙重密碼保護,只允許授權人員操作,可根據需要對密碼進行修改,並提供密碼丟失恢復設置,安全性更高。參數設置自動存儲,無須採用不間斷電源保護,更安全更方便。使用人可修改參數,增設密碼保護。也可用遙控器對門體控制。

非接觸式紅外線體溫測量儀產品參數:

工作溫度:15℃~40℃

溫度測量誤差:±0.5℃(室溫下)

解析度:0.02℃

工作電壓:12V

工作電流:900mA

工作電源:220V/60HZ

功率:﹤20W

淨重:50KG

顏色:鐵灰色,灰白色

通道尺寸:2000mm(高)×700mm(寬)×500mm(深)

外形尺寸:2270mm(高)×830mm(寬)×500mm(深) 厚度:65mm

相關焦點

  • 福祉科普|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你了解多少?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讓非接觸式紅外人體測溫儀成為市場上爭相搶購的"香餑餑",因其相較於傳統的水銀體溫計不需要接觸人體、使用安全、使用周期長、響應速度快能快速顯示測溫結果成為在疫情期間進行體溫監測的標配工具。
  • 近年來悄悄走紅的非接觸紅外溫度測量是怎麼一回事?
    如最近比較熱門的非接觸式的紅外溫度測量,被大量使用在額溫槍、耳溫槍、手機、智能充電寶……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4/289173.htm  怎樣才能精確的測量出被測物體的溫度,這裡以高精度非接觸式紅外溫度傳感器MLX90614ESF-DCC為例,介紹如何設計一款高性能的紅外溫度傳感產品。
  • 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的具體應用
    任何物體都向外輻射紅外能量,輻射強度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監測其溫度的時候不接觸被測物體,而是通說監測利用物體自身向外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對物體溫度的監測,這就是非接觸式紅外測溫傳感器,它在非接觸檢測物體表面溫度時,反應速度快,可測運動中的物體和瞬態溫度;監測使用波長在8μm-14μm範圍內的紅外輻射能量,並將其轉化成電信號,經電子線路放大器、
  • 人體測溫的主流方式有哪些?非接觸紅外熱成像測溫儀有哪些好處?
    目前,醫院、商超、公共運輸、社區等公共場所常用的測溫設備有水銀溫度計、紅外溫度計、紅外人體表面溫度篩檢儀、電子體溫計等。其中,紅外溫度計主要包括紅外耳溫計、紅外體表溫度計兩種,分別為手持式額溫計、立柱式紅外測溫儀、門式紅外測溫儀、熱成像體溫篩查儀等。
  • 讀懂疫情背後的科技力量——無接觸式紅外體溫篩查
    無論是公共場合還是家庭場景中,非接觸式測體溫設備大展拳腳,背後的紅外傳感器技術功不可沒。 紅外熱像儀早期主要應用於軍事領域,近年來隨著產品技術的不斷成熟,紅外熱像儀逐步開始在民用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分類常用的人體紅外測溫儀可分為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檢儀和紅外體溫計兩類。
  • 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
    它主要應用在耳式體溫計、放射溫度計、電烤爐、微波爐、食品溫度檢測等領域中,作為溫度檢測器件獲得了廣泛的應用。下面英尚微電子介紹關於非接觸溫度計中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的應用。熱電堆紅外測溫傳感器熱電堆紅外傳感器直接感應熱輻射,為非接觸溫度測量提供了解決方案,它具有創新的矽基微機械技術保證了它極好的長期穩定性,非常低的溫度靈敏係數,極好的光電特性。它不需要冷卻,但在整個溫度測量範圍內能達到土1°C的精度。
  • 短波紅外結構光,實現人體水和脂肪的無標記非接觸、寬場量化成像
    目前的光學成像方法難以對組織中的水和脂肪進行非接觸量化測量,也無法對血液中的脂肪進行非侵入式測量。例如,基於相關原理開發的血氧儀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空間頻域成像(SFDI)、高光譜成像可以無標記、非接觸方式測量組織中的血紅蛋白;通過脈衝雷射及介質耦合,光聲成像(PA)可以在釐米深度探測血紅蛋白。然而,由於水和脂肪在近紅外(例如700-900nm)波段的吸收特徵遠弱於血紅蛋白,上述方法難以對水和脂肪進行量化成像。
  • ...6月9日《微塑料追蹤鑑定新技術——非接觸式亞微米分辨紅外拉曼...
    目前微塑料檢測是使用普通傅立葉紅外光譜或拉曼光譜對樣本的種類和組成進行鑑定,需要進行複雜樣本處理,如浮選,多級過濾等,並且普通傅立葉紅外光譜技術,空間解析度比較有限,極限的分辨也僅能達到幾個微米,且光譜準確性容易受到彈性光散射所產生的米氏散射效應的影響,使得全面檢測和鑑定微塑料的種類和成分結構信息變得十分困難。
  • 人體紅外測溫儀的科普小知識:不建議用工業檢測紅外溫度計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嚴峻,測量體溫成為防控疫情的必要手段。人體紅外測溫儀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的特點在人流密集的各交通關口、醫院、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廣泛用。
  • 科學家通過非接觸式亞微米紅外拉曼同步成像技術研究高內相乳液...
    然而由於受到表徵技術的限制,原位探測上述過程詳細的機理仍然較為困難。  Photothermal Spectroscopy Corp研發的光學光熱紅外(optical photothermal infrared)表面成像新技術可適用於液體環境測試,為探索polyHIPE的窗口形成機理提供了機會。
  •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紅外熱成像人體溫度監測預警系統方案    熱成像測溫系統介紹    紅外熱成像技術無需與物體直接接觸,即可測量視場中所有點的溫度,並可將溫度強度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 MEMS紅外溫度傳感器國內技術獲得突破
    眾所周知,體溫檢測在此次防控疫情中必不可少,體溫檢測是很重要的環節,因此,紅外測溫儀及高性能耳溫槍、額溫槍等非接觸測溫工具是當前對大規模人員進行發熱篩查的主要工具之一,需求急劇增長。而這些測溫工具裡最核心的部件就是溫度傳感器了。
  • 帶您了解人體紅外溫度計
    在疫情防控期間,人體紅外測溫設備因其非接觸、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點,在醫院、機場車站、農貿商超、住宅小區等公共場所被廣泛使用,但是該如何正確使用測溫設備,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項,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測量人體溫度的儀器有哪些?
  • 計量專家:工業用的紅外溫度計是不適用測量人體溫度!
    2月10日下午,一名來自福州市閩侯甘蕉地區的企業人員林女士拿著三隻測溫儀器,來到福建省計量院一樓客服大廳,希望通過「24小時免費檢測」,為她剛從商場裡購買的這些「紅外額溫計」進行校準。當林女士剛從袋子裡將儀器取出來時,該院熱工所溫度實驗室主任劉萍就一眼認出這些是工業檢測用的紅外溫度計,不適用於測量人體溫計的「紅外額溫計」。
  • 第一道防疫線:基於熱釋電效應的人體紅外快速測溫儀
    採用傳統的熱電堆紅外測溫槍需要測量者與被測目標近距離接觸(人體測溫距離一般是1~3cm),這不僅會帶來測量的不便,還會對測量者的自身安全構成影響,可能造成交叉感染。而且由於時間緊,需求量大,熱電堆紅外測溫槍一時供不應求。
  • 科學家藉助全新非接觸式亞微米紅外光譜,首次成功直觀揭示神經元中...
    (A) 美國PSC公司非接觸式亞微米分辨紅外測量系統mIRage實物圖;(B)亞微米紅外成像示意圖:神經元樹突的AFM形貌圖,其中神經元直接在CaF2基底下生長。  因為上述的巨大技術優勢和突破,非接觸式亞微米分辨紅外測量系統mIRage在生物學領域技術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和潛力,可應用於諸如細胞學研究(蛋白質、磷脂結構分析,紅細胞、巨噬細胞成像等),臨床致病菌/病原微生物鑑定,癌症診斷(細胞/組織),牙科/骨病變/眼科檢測,生物大分子損傷,生物組織識別,以及生物藥物檢測,法醫學等。
  • 技術線上論壇 | 6月9日《微塑料追蹤鑑定新技術——非接觸式亞微米...
    目前微塑料檢測是使用普通傅立葉紅外光譜或拉曼光譜對樣本的種類和組成進行鑑定,需要進行複雜樣本處理,如浮選,多級過濾等,並且普通傅立葉紅外光譜技術,空間解析度比較有限,極限的分辨也僅能達到幾個微米,且光譜準確性容易受到彈性光散射所產生的米氏散射效應的影響,使得全面檢測和鑑定微塑料的種類和成分結構信息變得十分困難。
  • BN-HWTW71TY系列 紅外線人體溫度篩選儀 (迷你體溫篩查儀)
    BN71-TY.MINI紅外線人體溫度篩選儀簡稱迷你體溫篩選儀,採用比利時進口傳感器,利用紅外熱輻射原理對手腕錶面溫度進行測量。儀器由核心處理系統、顯示屏、體溫探測傳感器、報警裝置、機箱支架等硬體組成。BN71-TY.MINI型紅外線人體溫度篩選儀 (迷你體溫篩選儀)紅外熱輻射原理在自然界中,一切溫度高於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
  • 紅外溫度傳感器在紅外測體溫門禁系統中的應用解析
    紅外測體溫門禁系統介紹: 紅外熱成像技術無需與物體直接接觸,即可測量視場中所有點的溫度,並可將溫度強度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人體測溫型紅外熱成像相機,採用進口探測器,技術先進,且性能穩定,同時通過人體溫度補償、溫度自動校正等技術實現準確、快速的測溫和超溫報警,確保系統長時間穩定工作,不漏檢,不誤報。充分滿足口岸,機場,車站等大人流溫度非接觸摸式測溫和檢驗檢疫需求,具備操作簡單,維護方便,升級便捷等特點,能大大提升檢疫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