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快報B》:宇宙可能位於蟲洞內部

2020-11-23 科學網

蟲洞示意圖

 

美國天文學家通過研究重新審視宇宙

 

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是由一個緻密致熱的奇點膨脹到現在的狀態的。這是宇宙物理學關於宇宙起源的主流理論,現在宇宙物理學的幾乎所有研究都與宇宙大爆炸理論有關,或者是它的延伸。但是,大爆炸理論無法回答我們的宇宙在大爆炸發生之前到底是什麼樣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與《科學》(Science)雜誌在線版近日報導,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研究發現,我們的宇宙可能自大爆炸之前,一直處於兩個宇宙相連接的時空管道,即一個蟲洞的內部。該篇論文刊登於4月12日出版的物理學著名學術期刊《物理快報B》(Physics Letters B)上。

 

黑洞、白洞與蟲洞

 

與黑洞的廣為人知不同,白洞主要用來解釋宇宙中的高能現象,其是否存在尚無觀測證據。在廣義相對論預言中,白洞與黑洞性質相反,是一種緻密物體,並不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像宇宙中的噴泉。

 

而蟲洞(又名愛因斯坦—羅森橋)雖多見於科幻,卻不是任何邊緣科學或業餘幻想,它的起源令人尊敬,來自於愛因斯坦與羅森的一篇論文。其可描述成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而暗物質負責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最簡單地去理解,就是把時空捲曲起來,創造一條事件A和事件B間的近路。

 

蟲洞亦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在這時,白洞可以看成時間呈現反轉的黑洞,進入黑洞的物質,最後應會從白洞出來,出現在另外一個宇宙。這是本次研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

 

蟲洞於理論上提供了時間旅行的可能性。霍金在《時間簡史》中闡述:一個空間旅行者可利用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蟲洞作為從事件A到B的捷徑,然後通過一個運動的蟲洞返回,並在他出發之前回到地球。

 

這聽起來似乎是個悖論,但這正是當代科幻的一個基準點。只有這樣,一個人才有可能藉助時光旅行裝置回到過去,也即在自己出發之前又回到了地球。只不過回去的不是自己出發時的地球,而是欲去時間段的地球,看到自己的奶奶,甚至祖先,卻不會影響和扭轉他作為先人後代的命運。

 

新研究對抗傳統宇宙學

 

人們曾一度傾向於描述一個簡單的宇宙,其中能量和密度都以物質的形式出現:4%的普通物質,加上96%的暗物質。但實際觀測從來就沒有與此相符合過,且這種不一致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得越來越尖銳。暗能量的概念,在此時應運而生,試圖將宇宙結構及其特性合理化。這種不可見的、能推動宇宙運動的能量,可以解釋觀測到的物質密度和理論預言的臨界密度之間70%至80%的差異。

 

但在不久前,利用基於歐幾裡得坐標系統的各向同性坐標,印第安納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尼科德姆·波普瓦夫斯基描述了黑洞引力場,並為黑洞內大質量粒子徑向(沿著直徑的方向)行動建模。根據其計算,在大爆炸之前我們的宇宙就處於蟲洞中:由另一個宇宙中某巨大星體的坍塌創造的一個蟲洞,成為了通向另一個宇宙的時空管道。在蟲洞的此端與彼端間,可能發展出與大爆炸相聯繫的類似環境,我們的宇宙,最終就於這個蟲洞中誕生。

 

波普瓦夫斯基描述的場景乍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以該理論為基底,卻能解決多項宇宙學中令人困惑的謎題,解釋目前人們觀察到的宇宙膨脹現象。

 

這其中,就包括引力、宇宙膨脹與暗能量的糾結關係:如果有另一個宇宙,其在我們的宇宙之前就已經存在,引力就可追溯到一個點上,該點強弱核力與電磁力已經統一起來。同時,若我們身處的宇宙現在正在向蟲洞末端膨脹的話,這種運動就能夠解釋宇宙的膨脹,而不必引入至今難以捉摸的暗能量。

 

試窺物理之真相

 

在該次建模過程中,研究人員著重於兩種不同類型的黑洞,觀察粒子穿越其「事件穹界」(黑洞的邊界)上的徑向運動。他們的觀點是:物體在黑洞內部的運動模式只有通過實驗和實際觀察才能得知,但自始以來人們只能觀察到黑洞的外部,無法窺其內在,除非一個觀察者進入黑洞內部或者原本就居住在黑洞內部。但如果我們的宇宙本身就處在另外一個更大宇宙的黑洞之中,那麼就可以滿足這個條件。

 

同時,困擾物理界數十年、大爆炸理論衍生出的違反量子物理學定律的壁壘:黑洞信息丟失之謎,亦能因此得以解釋。在這個謎題中人們發現,一旦物質經過「事件穹界」時,所有有關該物質的信息都會丟失;然而量子力學下的演化過程中,信息應該是守恆的。這意味著量子力學與廣義相對論之間的潛在衝突,但在波普瓦夫斯基構建的理論裡,其完全被避免。

 

目前,波普瓦夫斯基試圖將結論應用到其他類型的黑洞中,相關計算還需要進一步細化。

 

「當排除一切不可能,剩下的無論多麼難以置信,也必是真相。」歇洛克·福爾摩斯的名言相當於給宇宙學加了個註腳。一項全新的理論很可能打開一個全新的領域,蟲洞是時間旅行的直接關係者,儘管仍一無所知,但人們似乎已欲伸指觸碰這扇時空之門,以窺得我們宇宙最深處的秘密。

 

更多閱讀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一個微小的分形宇宙可能位於帶電黑洞內部
    黑洞也許是我們宇宙中最奇怪、最不為人所知的物體。從蟲洞到新生宇宙,黑洞跟它們都有很強的關聯,因此它們吸引了物理學家大量的精力,孜孜不倦地去研究。即便如此,物理學家們仍然對探索它們很感興趣——通過深入研究它們的數學模型,我們可以認識到我們物理理論的新關係和新含義,而這些數學演算會對我們理解現實世界產生影響。其中一個理論上的黑洞是一個帶電的黑洞,被一種叫做反德西特的空間所包圍。我們對這個宇宙沒有太多的幾何描述,就像馬的負曲率。
  • 一個奇怪的宇宙!科學家發現迷你分形宇宙可能位於帶電的黑洞內
    科學家發現迷你分形宇宙可能位於帶電的黑洞內但是,就像這些已知物體一樣奇怪,甚至可以想像到更奇怪類型的黑洞。在宇宙的一個上下顛倒的假設版本中,可能存在一種奇怪的黑洞類型,比MC Escher草圖更奇怪。現在,一組研究人員投入了所謂的帶電黑洞的科學核心,發現了許多驚喜,包括時空的地獄和奇異的分形景觀……甚至還有更多。
  • 蟲洞可能潛伏在宇宙中,新的研究正在提出尋找蟲洞的方法
    由於該理論允許時空的結構被拉伸和彎曲,因此可以想像各種可能的配置。1935年,愛因斯坦和物理學家內森·羅森(Nathan Rosen)描述了如何將兩個時空結合在一起,從而在兩個宇宙之間建立了一座橋梁,這是蟲洞的一種——從那時起,從那時起,許多其他蟲洞被想像出來。一些蟲洞可能是「可穿越的」,這意味著人類可能能夠穿過它們。
  • 時空穿越可能嗎,俄專家:有些黑洞很可能是蟲洞入口
    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認為,星系中心的某些超大質量黑洞實際上可能就是 「蟲洞」,可以讓太空飛船 「抄捷徑」飛往更遙遠的宇宙目的地。在廣義相對論中,物理學家阿爾伯特 ·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已經預言了蟲洞的存在。他認為,蟲洞連接著空間或時間上的兩個點,只是它們現在還沒有被人發現。
  • 時空穿越可能嗎?俄專家:有些黑洞很可能是蟲洞入口
    作者 | 小小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 俄羅斯天體物理學家認為,星系中心的某些超大質量黑洞實際上可能就是「蟲洞」,可以讓太空飛船「抄捷徑」飛往更遙遠的宇宙目的地。
  • 科學家新發現:蟲洞可能隱藏大質量黑洞內部!
    自從1916年首次提出白洞理論後,大家開始猜測黑洞和白洞有可能是連接兩個時空的通道,愛因斯坦在理論上證實了這一點,如果我們能夠順利找到蟲洞,有可能會穿越到其他宇宙,想要找到蟲洞真的是一件容易事情嗎?儘管在理論上已經提出蟲洞的存在,很多科幻電影當中提到了蟲洞利用它可以隨意進行時空穿越,不過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遲遲沒能找到蟲洞的身影,要知道在2019才首次拍攝到黑洞的照片,那麼找到蟲洞一定還需要很長時間,即便存在蟲洞,我們在短時間內無法找到它的身影,然而在最近一段時間內一位科學家表示,蟲洞或許是真實存在的,是人類肉眼能夠觀測的。
  • 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人類可穿越蟲洞?
    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
  • 《尋秦記》的時間機器和蟲洞
    天體物理中的「蟲洞」一詞,由美國物理學家惠勒(Wheeler)提出,靈感來自蘋果中的蟲洞。(圖片來自Kip Thorne《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對於一隻在蘋果上爬行的螞蟻來說,蘋果的表面是它的整個宇宙。
  • 7個宇宙知識讓你看懂星際穿越:黑洞蟲洞和平行宇宙
    接下來的敘述很可能造成「字都認識卻看不懂」的現象,小夥伴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哦!!要看懂這部電影,以下幾個名詞必須要搞懂:一、黑洞。二、蟲洞。三、奇點。四、五維空間。五、彈弓效應。六、時間膨脹。七、平行宇宙。一、黑洞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超高密度天體,由於熱力學上它是完全不反射光線的黑體,故名為黑洞。於1969年由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提·惠勒命名。
  • 《物理評論快報》:新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中膨脹的氣泡可能製造了大量的暗物質
    《物理評論快報》:新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中膨脹的氣泡可能製造了大量的暗物質(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新浪科技(勻琳):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我們早期宇宙中膨脹的宇宙氣泡可能製造了目前大量的暗物質。
  • 人類可穿越蟲洞?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上並非不可能
    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幾年的物理研究認為,這種蟲洞或許存在於以量子物理為主的微觀層面上。最近的一項研究又給這一觀點添加了新依據。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黑洞內部是另一個「宇宙」,也可能是連接高維空間的通道
    黑洞的神秘我們目前只見識了冰山一角,它的內部情況依然蒙著一層面紗。可能是另一個宇宙,也可能連接著高維空間。黑洞能吞噬天體,這意味著裡面有可能是另外一個「宇宙」。這就說明被吞噬的天體還在黑洞裡面,黑洞的內部可能是另外一個宇宙,裡面有著和這個宇宙一樣的天體系統。黑洞可能是連接著高維空間的通道。
  • 《星際穿越》的蟲洞通往多遠的宇宙?
    就在4.2光年之外,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它的宜居帶中運行著一顆質量略大於地球的巖質行星——比鄰星b。顯然,這是不現實的,地球上的人類已經撐不了幾十年了,而且宇宙飛船上的補給系統也無法維持數以萬年的時間。好在「他們」及時在土星周圍放置了一個蟲洞,這才讓星際穿越成為了可能。
  • 物理學家新研究:蟲洞旅行理論存在可能
    由於廣義相對論認為宇宙中不存在比光速還快的速度,所以蟲洞旅行在廣義相對論下是不存在的。來自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的理論物理教授 Juan Maldacena 和普林斯頓大學天體物理專業的畢業生 Alexey Milekhin 共同研究,闡述了一種 「被現有物理所允許存在的」、大小足夠人類進入的蟲洞存在的可能。這篇名為《人類可穿越的蟲洞》(Humanly traversable wormholes)的論文發表在預印本網站 arxiv.org 上。
  • 星際穿越丨基普·索恩:蟲洞、時間旅行和其他
    基普·索恩在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卡希爾中心接受我們的訪問。記者:聽說博士是在卡爾·薩根博士和您談起他在構思一本科幻小說《超時空接觸》時獲得靈感,此後才著手研究是否有可能利用蟲洞實現時間旅行的理論。
  • 什麼是愛因斯坦的蟲洞,蟲洞與黑洞如何區別?
    兩條對角線代表事件視界,它們把時空分成了四個區域:I和IV分別代表兩個彼此隔離的宇宙,II代表黑洞,III代表白洞。奇點出現在黑洞和白洞區域,以雙曲線的形式表示。(你可能注意到了白洞內部也有個奇點,這個很好理解:許多物理學家認為宇宙大爆炸其實就是一個白洞,而奇點就是大爆炸之前的那個密度無窮大的點。)
  • 一個超越標準模型的理論,使穿越蟲洞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儘管廣義相對論不承認可穿越蟲洞的存在,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們事實上可能就存在於量子物理的範疇之內。但是,這些史瓦西蟲洞(愛因斯坦羅森橋梁)不是很穩定,因此它們可能坍塌的太快以至於任何事物都來不及從一端穿越至另一端。正如馬爾達西那和麥肯寧通過郵件向今日宇宙解釋的那樣,可穿越的蟲洞需要特殊條件才能夠存在,這包括負能量的存在,這在經典物理中是不被允許的—但在量子物理範疇內是可能的。
  • 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真的可能創造蟲洞嗎?
    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真的可能創造蟲洞嗎?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一個27公裡長的超導磁環,位於日內瓦附近的法瑞邊境175米處。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以90億美元的預算建造了十多年,並於2008年9月10日啟動。
  • 奧斯卡影帝摩根.弗裡曼帶你一起穿越蟲洞,探索宇宙奧秘
    《與摩根.弗裡曼一起穿越蟲洞》,由摩根.弗裡曼自己擔任製片人、主持人和解說。摩根.弗裡曼在片中的解說,讓觀眾再次領略了他那上帝般穿透靈魂力量的的聲音。其實穿越蟲洞系列節目所探討的,也確實是直擊靈魂的高大上問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存在嗎?
  • 時空的大門——蟲洞到底是什麼?
    許多科學家和天文學家都認為蟲洞是真實存在的。在天體物理學和理論物理學有很多東西都沒有被完全證實,但如科學家們所說,「數學上說得通」,就意味著它們是可能存在的。人們相信,如果蟲洞確實存在的話,它們是一個原始的微小蟲洞變來的,它在宇宙大爆炸之後宇宙初始時就開始膨脹。流行小說和好萊塢似乎痴迷於空間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