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迅速發展提升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也為現代軍事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先進的武器設備。從古代的冷兵器對峙,戰爭的過程總是遙遙看不見結局,帶近代的手雷、炸彈等火藥武器,讓戰爭的時間跨度瞬間減短,但也促使戰場上所損傷的情況更加嚴重。現在,飛彈已經成為各軍事強國必備的軍事武器。飛彈這類武器,在搭載極具破壞性的核彈頭後,可以讓整座城市在轟炸後瞬間成為一片廢墟。所有現代武器中,飛彈成為各軍事強國爭相進行研發保有的國防利器,在打擊和生存這兩方面,飛彈都是一個國家增強國防力量的重要選擇。
任何有核國家的底牌武器大概就是洲際飛彈了,儘管洲際飛彈出現在戰場上的機率非常小, 然而保守起見各大國都沒有終止研發本國的洲際飛彈技術。 現今,只有五常外和印度有能力生產出這種飛彈,六個國家以相互借鑑模仿追趕的方式發展洲際飛彈。俄羅斯毫無疑問是在該領域上最強的國家,當年比起美國在海軍上投入大量精力,蘇聯在洲際飛彈下了很大功夫,這讓俄羅斯在這方面領先美國許多,而要說起各國飛彈射程,據悉,美國的射程有12500公裡,俄羅斯有16000公裡,那麼中國呢?
我們都十分好奇飛彈的威力,那麼飛彈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舉個例子,俄羅斯只需要攜帶一枚2000萬噸級的核彈頭,就能夠輕鬆毀滅一個中型國家。不過對比原子彈自製造以來就被投入使用不同,洲際飛彈雖然很早就誕生了,但是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前去使用它,主要是因為洲際飛彈的破壞力實在是太大了,只要不是到萬不得已的情況,沒有國家會動用到它,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洲際飛彈就像是一柄利劍一樣,懸在各國頭頂。那麼再來看看飛彈的射程和威力,當今世界上最強的應當是俄羅斯,美國的飛彈的話應該比我國的東風31AG稍微強一點,打個比方,美國的民兵三可以攜帶1088公斤彈頭,但是中國的31AG只能攜帶700公斤彈頭,不過這種差距雖然存在,但是對於我國在戰略上和震懾上並沒有過大的影響。
中國火箭軍裝備的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是目前已知的中國最先進的戰略核飛彈系統之一。這一飛彈的動力源來自三級固體燃料火箭,牽引車具備在公路上機動的能力,還具備了一定程度的越野性能。與此同時,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的慣性制導系統由電腦進行自主控制,大大提升了命中精度。而且該飛彈的十次試射,都以勝利結局,足以說明東風-41洲際彈道飛彈性能之優越,其射程最大約為12000-14000千米,成功將美國所有領域都納入打擊範圍,對美國本土而言是不可忽視的威脅,具備了極大的核威懾力,也使得中國的國防實力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