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歡迎來到橙雨傘的欄目:環女簡報
我們希望提供一個平臺,讓你能夠了解國內外近期發生的性別議題相關的新聞。
最近都發生了哪些新鮮事呢?一起來看看吧!
粉絲投稿:男工程師說:「我們發現衛生棉條上有根線頭,為了防止在失重環境裡飄散,我們幫你把100根棉條的線頭綁到一起了。」
祼******餃:不知道應該說啥。就挺迷惑的,為啥綁之前不找個女的問一下呢?
大**兒:寶貴的七天工作時間,航天員女士不得不拿出寶貴的太空時間,拆線頭。
我******系:之前應該先了解一下用法,而不是自作主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們是真的對女性很無知。
澳大利亞,攀巖運動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則,即第一個攀登某條路線的人有權給該路線命名。然後,一些路線名會被印在指南手冊上,更多則存在於攀巖愛好者的網絡圈子裡。
界內人士表示,「很多時候,一旦懸崖上的某條路線有了名字,人們就會沿用它」。
因此,你可能會在新南威爾斯南海岸的某些熱門攀巖懸崖,看到一條路線的名字是「少一個碧chi」(One Less Bitch),接著另幾條路線叫「碧chi女王」(Queen Bitch)、「碧chi耳光」(Bitch Slap)等等。
除了一些厭女的名字外,還有涉及種族主義、同性戀憎惡的路線名。
隨著攀巖運動的日漸興起,在米兔運動、BLM運動的影響下,近期,攀巖路線的名稱引發了許多爭論。
一位LGBTQ攀巖和社交俱樂部的主席表示,「如果你觀察一下那些早期攀巖的人,你會發現這是一項非常男性化、白人主導的運動」。人們認為,諸如「強姦與殺戮」(Rape and Carnage)、「強姦與掠奪」(Rape and Pillage)、「鞭笞死去的同性戀」(Flogging a Dead Faggot)等名字是極具冒犯性的,這些名稱應該被改變。
而反對者則認為,這些名字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攀巖的一部分,而我們不能改變歷史」。要如何維護「第一位攀登者」的地位和遺產,成為爭論的難點。(來源:ABCNews)
玫******3:要是名字叫做white man go die,估計男人就不嚷嚷什麼狗屁文化了。
自*****嗷:尊重第一位攀登者,但他拉的屎也不該萬古留存吧。
陳**2:錯誤就應該改正,過去的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_咕*****_:過去的歧視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今天的修正也將成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改名字不等於改歷史,而是創造歷史。
在印度,關於月經的社會禁忌根深蒂固。一些農村地區,來月經的女性會被要求分開睡覺,並被禁止進入寺廟。
近日,印度板球超級聯賽的一支球隊,拉賈斯坦皇家隊(Rajasthan Royals),與衛生巾品牌Niine籤訂了贊助協議,挑戰了印度社會中的月經禁忌。
該隊稱,「板球無疑是全國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這為討論健康問題、推動社會變革提供了完美的平臺」,在即將來臨的2020印度棒球超級聯賽中,他們將通過大範圍地建立意識、加強理解,成為幫助教育男性的中介。(來源:FirstSport)
愁**:為什麼這麼怕討論月經呢?
無****:我們這邊就是來月經的女生不能去寺廟,我還沒發現是歧視,因為我也不想去……
春*****早:這邊的月亮可能連月經這兩個字都不能在官方新聞裡出現,會被消音,會被打馬賽克。
據BBC,近日,巴西一名反墮胎活動人士在網上公布了一名10歲女孩的個人信息,這名女孩遭遇強姦後懷孕,在取得終止妊娠的合法許可後,準備做流產手術。
巴西有著嚴格的墮胎法律,只有在強姦、母親生命受到威脅或胎兒有無腦畸形的先天疾病的情況下,才允許終止妊娠。
信息發布後,反墮胎人士聚集在女孩將要前往的醫院外,舉行了抗議活動,試圖阻止墮胎的進行。
他們將醫院工作人員稱為&34;,大喊大叫,並試圖強行進入醫院大樓。支持墮胎合法化的活動人士表示,女孩被裝在汽車後備箱,偷偷進入了醫院。
該事件在巴西引發眾怒。一名法官已下令谷歌、臉書和推特,在24小時內將女孩的個人信息從網站上刪除,否則將面臨罰款。
目前尚不清楚,這名公布女孩信息的反墮胎人士,是否會因公開女孩姓名面臨指控,但有法律專家表示,她可能會被指控煽動暴力。
L****7:怎麼都不公布強姦犯的信息,只公布受害者的?衝男的去啊,受害者做錯了什麼!
橙雨傘微博:一些報導說嫌疑人是女孩的叔叔,女孩說6歲就開始被虐待了……
狗******5:注重未成形的人權,忽視成型的人權,人是做不出這種事的。
P.S.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