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模呂燕在微博上指出影兒時尚旗下INSUN恩裳等品牌抄襲自己的設計師品牌COMME MOI。COMME MOI供圖
深圳設計師潮牌ROARINGWILD指出海瀾之家旗下快時尚品牌黑鯨HLAJEANS的2019年新款與ROARINGWILD的2018年舊款高度相似。Roaringwild微信公眾號截圖
國內服裝業「抄襲風」泛濫,在大企業及網抄的夾擊中,設計師品牌「防盜」難
(上接D01版)
■ 設計師聲音
呂燕:我不是在炒作,聲討抄襲也不是「找麻煩」
之所以堅持與影兒時尚打官司、辨是非,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輕設計師們能夠願意站出來,一起聲討已成「行業毒瘤」的抄襲現象,還市場一個尊重智慧財產權的良性競爭環境。
新京報:最近,有一些質疑聲音,認為你維權是為了「炒作和蹭熱度」?
呂燕:這種說法有點搞笑。因為熟悉我和COMME MOI這一品牌的人都知道,在業內我們是不缺口碑與曝光的。目前,我們所有的溝通都是直接而透明的。在最早發律師函的時候,也註明了聯繫方式,希望他們來找我們道個歉或和解溝通。但他們什麼都沒有做,就直接發聲明,要向我索賠。然後,鋪天蓋地的新聞稿來說我炒作,或者是反說我抄襲。
我覺得官司輸贏並不重要,並且還想謝謝他們,因為不是發聲這件事情我都學習不到這麼多法律知識。而且,我現在堅持將官司打下去的另一個動力,就是希望能讓更多的年輕設計師們看到,希望通過我的案例以及媒體的曝光,能讓更多的設計師們敢於站出來,與抄襲「戰鬥」。
新京報:你認為「抄襲」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危害?
呂燕:首先,肯定是這個行業原創能力的扼殺。時下年輕人本來創業就不容易,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被投機的人抄襲後賺取利潤,使得他們生存下去都艱難,長久下去,必會令人心寒。這種情況並非沒有發生過,像是此前音樂行業因為產權保護的缺失,就曾出現過一段「至暗時刻」。服裝設計行業,著實不該重蹈覆轍。
服裝行業發展至今,做快、做量都不是問題,稀缺的恰恰是有競爭力的品牌。服裝行業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永遠是設計,而未來則需押注在這些年輕一代的設計師身上,不充分保障他們的創意,行業未來發展的基石就很難穩固。但辯證地來看,客觀環境和條件的限制,也令設計師們開始意識到要保護自己。而像我遭遇的這樣較為極端的事件及輿論發酵,也令大家都開始尊重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財產權。
新京報:獨立設計師品牌時下「維權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呂燕:獨立設計師品牌雖然創意創新能力很強,但在行業裡,因為客戶定位小眾,規模相對較小,在話語權方面與大企業甚至「網紅品牌」相比,都不具優勢。另外,目前針對服飾創意進行保障的法律、法規在時間和流程上,都與這個行業的市場規律不大匹配。譬如「外觀認證」的流程一般都需要6到12個月,而在服裝市場上,半年之間,潮流早已瞬息萬變。
新京報:對此你有哪些新的實踐與心得?
呂燕:首先,設計師群體需自我檢討。自詡藝術工作者的我們,時常會忽略「產權保護」。但在一個成熟的商業環境裡,設計師們也需讓自己的公司更加規範化、法制化——可能程序繁瑣,但設計師們不要嫌麻煩,總要邁出保護自己這一步。
另外,設計師群體也應該「走出門」,與行業人士加強溝通與探討,思考解決途徑。最近,我和不少設計師以及一些行業領導溝通過,獨立設計師群體當下聲討抄襲絕對不是在「找麻煩」,而是希望未來的行業生態能夠更加健康、有序。而「抄襲」盛行的市場環境下,亟待一個有中立背景的第三方機構出面來肅清、規範。
■ 律師說法
主動申請外觀專利 存證環節至關重要
●楊兆全律師(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創辦人、主任)
Q:在服裝行業領域,如何界定抄襲?
A:抄襲:指竊取或修改他人的作品當做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或者「部分完全」照抄他人作品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
目前中國有以下法律可以適用:從智慧財產權角度,有《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從經濟法角度,有《反不正當競爭法》;從民事侵權角度,有《侵權責任法》。
Q:過往國內外是否有成功的抄襲維權案例?
A:這樣的案例有很多,比如OTB(Diesel)告Inditex(Zara)設計侵權案。Diesel設計的服裝在歐盟獲得認證,Zara的抄襲行為被米蘭法院判定侵權,要求Inditex集團立即召回侵權產品、停止銷售,並為每件產品支付235美元的賠償金。
再比如,廣東大哥大集團有限公司與三六一度(中國)有限公司智慧財產權案件。後者將大哥大公司為「亞沙會」設計的正裝、禮服圖片放在官網上。法院認為,三六一度公司做法可能造成公眾的混淆,降低大哥大公司試圖利用贊助「亞沙會」等體育賽事來提升企業知名度以及提高商品銷售數額等商業目的。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三六一度公司刪除其網站、微博涉案內容,並向大哥大公司賠償經濟損失費30萬元。
Q:在設計師品牌應對抄襲的態度與措施上,有哪些建議?
A:首先,建議設計師品牌註冊自己的商標,尤其是以品牌商標作為服裝標誌的品牌,要做好商標獨特性的維護工作,同時,要積極應對別人抄襲假冒自身商標的行為。其次,如果設計的服裝符合外觀專利,也可以向專利局或者快審委員會申請外觀專利,保護自身權益。需要提醒的是,無論何時,要維護自己的權利,留存證據很重要,必要時可去公證處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