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提到過綠松石的優化處理方法,也知道市場上處理過的綠松石製品非常普遍,這一節裡我們就來說說怎樣鑑別處理過的綠松石。
水測法:我們知道天然綠松石遇水之後顏色都會變深。利用這一點,我們拿鑲嵌所用的綠松石來做試驗。一般鑲嵌所用的綠松石都只是正面磨光,反面沒有磨光處理,測試的時候可以把綠松石在清水中蘸一下,沒有圓珠下部遇水顏色變深經過處理的綠松石水分會立即吸收,而經過浸蠟或是浸膠處理過的綠松石吸水會比水測法較慢,如果是灌膠的綠松石則完全不會吸收水。然後觀察顏色,如果是天然綠松石,顏色會慢慢變深,而處理過的綠松石顏色則不會有任何變化。
目測法:天然的綠松石不論從顏色、鐵線分布還是結構等,每顆綠松石都各不相同。如果每顆珠子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顏色、鐵線都一個樣,那就基本可以目測法斷定這些綠松石要麼是合成品要麼就是經過處理的。
折射率:折射率反映了一種礦物含雜質的多少。一般經過灌膠處理的綠松石折射率會低於1.61。
針刺法:這種方法主要是用燒熱的針,輕戳綠松石不顯眼的地方,用放大鏡觀察,如果看到有小油珠析出,或是有刺激的氣味,則可斷定是經過處理的綠松石。不過這種方法不容易一次成功,因為綠松石怕熱,如果熱針刺的時間過長,會使接觸的部位出現褪色,影響綠松石整體的美觀。所以熱針刺的時間要求要快,一般不要超過3秒。說了這麼多鑑別綠松石的方法,相信朋友們對綠松石的真假辨認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些我沒有提及的鑑定方法,需要朋友們自己在收藏中慢慢摸索。過不了多久,也許你就會變成鑑別綠松石的高手。其實,在目前的玉石市場上,經過優化處理的玉石佔大多數,綠松石也是一樣。想要找到未經過任何處理的綠松石非常困難,當然也有運氣好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