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深水港是國內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年吞吐量將相當於美國所有港口年吞吐量的總和。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這一幅波瀾壯闊的發展場景背後也有著邊城鎮一家企業——海川新材料付出的心血與汗水。
「我們公司生產的玻璃纖維增強筋,被上海洋山深水港建設方所採用,成為了國家重大海洋工程基建材料的供應方之一,這也為公司贏得了一份殊榮與驕傲。」海川新材料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趙強告訴記者,與傳統鋼結構材料相比,玻璃纖維產品具有重量輕、抗腐蝕、抗拉強度高等特點。「上海洋山深水港是個全自動的裝卸碼頭,建設方不僅看中了產品的抗海水腐蝕性,同時也看中了產品零信號幹擾的特性。」
23日,在公司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各種生產設備井井有條,一臺臺廠車飛轉,少量工人在現場進行設備維護,產品自動從機械臺上輸出,產品生產線滿負荷生產。趙強介紹,海川的玻璃纖維增強筋是由含鹼量小於1%的無鹼玻璃纖維無捻粗紗或者高強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和樹脂基體、固化劑等材料,通過成型固化工藝複合而成的筋材。雖然產品外形與普通鋼筋類似,但重量僅為同等規格鋼筋的1/4, 抗拉強度卻約為同等規格鋼筋負載的2倍,在施工過程中能大大降低工人勞動強度,也降低了運輸成本。
由於產品還具有可切性強、不導電、阻燃性強等特點,目前由公司生產研發的玻璃纖維繫列產品已成功在煤礦巷道、基坑建築、邊坡支護、地鐵隧道等多個領域可代替鋼筋使用。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海川在同行業中率先對生產工藝進行了技術改進,將產品烘乾過程中原始的熱固化(高溫)改進為現在的光固化(低溫),減少了碳排放、節約了75%的電能,降低了10%的生產成本。
今年是海川新材料正式投產第三年,但公司目前已參與了行業內多個系列產品國家標準的制定,並成為了標準化示範生產基地,在國家海洋牧場、人工漁礁、沿海城市開發建設、城市地鐵建設等領域均有海川新材料的身影。
巫 彤 華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