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刀和名刀背後的歷史

2021-01-22 網易新聞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拿破崙這次遠徵埃及的戰爭也宣布了烏茲鋼刀劍的衰敗,數十年之後,土耳其人甚至不再完全使用傳統的烏茲鋼製造刀劍,而烏茲鋼的原產地印度也被英國人完全佔領。

大馬士革刀——名刃之首

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大馬士革刀,完全由匠人手工打造,凝聚著匠人的靈性,精美而獨特。它那與生俱來的魔性花紋彰顯著高貴的靈魂,在古代,只有貴族才能擁有,更因其動人的傳說和自身的優異性能,成為世界上最昂貴、最堅韌、最著名,同時也是刀具收藏界的極品之刃。

公元1797年7月7日,一支艦隊出現在埃及亞歷山大港附近的海面上,這支艦隊裝載著拿破崙·波拿巴的法國遠徵軍,他們的目的是切斷大英帝國與印度殖民地的聯繫。亞歷山大港中的馬穆留克騎兵和土耳其士兵抵抗不力,法軍輕鬆地佔領了亞歷山大港,緊接著開始向開羅進發。7月21日,法軍抵達開羅城外12公裡的尼羅河,馬穆留克人已經無路可退了,於是一場激戰在金字塔下爆發。

根據當時法軍著名的騎兵指揮官考伯特將軍的記載,這些佩帶著烏茲鋼彎刀的馬穆留克騎兵非常剽悍,「對我軍造成的傷害可謂十分驚人,他們(敵人)只是將刀前伸,靠著戰馬的衝擊和手腕的力量將刀身砍入我們騎兵的身體,或是將刀身橫拉,憑著相對速度就可以造成可怕的傷口」、「戰鬥結束後,我的部下有的身首異處,有的身體斷成了兩截,受傷者傷勢也極為嚴重,手背、手腕全部被切斷,十分悽慘」。考伯特將軍用一把繳獲來的戰利品作試驗,「每次都能輕而易舉地將一頭山羊或綿羊一刀攔腰砍斷,似乎毫無阻力,鮮血就順著烏茲鋼彎刀的血槽流過。據說一個奧斯曼帝國的將領就曾經用此刀一刀將一頭牛砍成兩段」。同時他還記載了如下一段傳聞:「馬穆留克人在練習刀法時,通常一腳前一腳後站好,將彎刀高舉過頭,迅速地沿著對角線劈砍,不斷反覆練習這種動作,直到熟練為止。之後兩名副手幫忙拉開一條寬大而輕柔的紗巾,同時鬆手,持刀者向紗巾一刀砍去,刀法熟練的人能凌空將紗巾分成兩片。」

在日記裡考伯特將軍還提到,繳獲的烏茲鋼刀劍裝飾都十分華麗,護手大都是銀質鎦金、鍍金或錯金,刀柄多採用黑色的犀牛角、水牛角,刀鞘內部為硬木,外層包裹著牛皮,並用金、銀、銅線縫合(有的刀鞘則使用紅色、黑色、墨綠色等顏色的絨布包裹),刀鞘的鞘頭和鞘口都是金銀等貴重金屬鏤刻製成,而且刀柄和刀鞘上大多鑲有紅珊瑚、綠松石、紅藍寶石等珍貴的珠寶,刀身上還以特殊的工藝刻有刀匠的名字和古蘭經諺語等,可以說,每一把烏茲鋼刀都堪稱珍貴的藝術品。

不過令人惋惜的是,拿破崙這次遠徵埃及的戰爭也宣布了烏茲鋼刀劍的衰敗,數十年之後,土耳其人甚至不再完全使用傳統的烏茲鋼製造刀劍,而烏茲鋼的原產地印度也被英國人完全佔領。在烏茲鋼刀劍冶煉和製造技術失傳的同時,就有了西方社會對烏茲鋼歷史的研究,也有了今天人們對這種傳奇性刀劍的收藏和喜愛。

馬來克力士——南亞冷兵器之王

曾幾何時,馬來人曾製造過世界上最獨具特色的一種兵器,足可與世界上任何冷兵器相媲美,然而時至今日,它的鑄造技術在後世已經失傳,被稱為「失傳的奇蹟」。這種兵器就是世界最富神奇色彩的名刃,被人譽為南亞冷兵器之王的馬來克力士。

早期人們對馬來克力士並不在意,直到西方人與馬來人發生過多次戰爭之後,才發現馬來克力士的厲害,馬來克力士也因此聲名大噪。1739年,荷蘭人攻佔爪哇,在無數次戰爭中,荷蘭人領教了爪哇人手中克力士的厲害。當時荷蘭槍手的火槍鋼管經常被馬來克力士一劈而斷,劍刃輕輕推送就可刺入荷蘭人的身體裡,有的克力士還塗有毒液,只要被其劃傷就能危及生命,給荷蘭軍隊造成了巨大傷害。在當時,有些荷蘭士兵從馬來人手中奪過克力士,並將它們帶回自己的國家,這些士兵們都以擁有一把克力士為榮耀。現在,從荷蘭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中的陳列品就可以證實這一點。幾年的戰爭,使得西方人深知馬來克力士的犀利。

馬來克力士興盛於13世紀的滿者伯夷王國,其糙面隕鐵焊接花紋刃,精美絕倫,製造極為精細,光反覆錘鍛入火就要500次左右,刃上的夾層鋼有600層之多。克力士都由隕鐵打造而成,隕鐵就是天上落在地球上的隕石鐵,制刃師深知隕鐵堅韌而不易碎折,因此,在古代凡是在當地所發現的隕鐵一律都要上交國有,由國王交給專門的刀匠使用。制刃師的待遇優厚,被尊為國師,俸養終身,賜給土地,並可世襲接受俸祿,這樣的條件必然產生精美的作品。

製作克力士的「邦臺」是一些特殊人物,這個職業世代相傳,且從不外傳。他們的工作被看做是一種帶有宗教神秘色彩的藝術。克力士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其表面的花紋,這種花紋與大馬士革花紋不同,也非隕鐵之外任何金屬都不能獲得的。是通過各種成分的金屬經過精巧地反覆摺疊鍛打而成的,呈現出類似於植物葉脈一樣的圖案。

西洋刀劍——中世紀的騎士之刃

歐洲的刀劍雖然不如大馬士革刀或者日本武士刀那樣有技術上的特點,但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也發展出自己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刀劍體系。這些被中世紀騎士廣泛使用的武器,如今已經成為最受收藏者青睞的珍品。

中世紀的歐洲,除貴族平時佩帶的裝飾劍外,還有慶典儀式劍、加冕典禮劍、羅馬教皇劍和榮譽授劍,它們是四種非同尋常的西洋劍。它們製造精良,代表著刀劍製作的最高藝術水平,但它們的作用並不是像普通劍那樣用來砍殺,更多的是作為一種儀式,或代表權勢的象徵,同時也是西洋刀劍收藏的極品。

慶典儀式劍主要用於一些官方慶典儀式上。這個傳統始於公元7世紀早期的拜佔庭帝國。在慶典儀式上,一名持劍者手持此劍,劍端朝上,這把劍代表著走在他身後的統治者的權力和威信。這種劍的刃通常很寬,形狀呈等腰三角形。劍身上通常會刻有銘文,證明統治者的純正血統和高貴的出身。劍柄通常是青銅的,劍鞘配有傳統的紅色絲絨劍套。慶典儀式劍種類繁多,不同的慶典儀式所使用的佩劍各不相同,因此每一把佩劍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除了一些官方慶典之外,歐洲人在一些盛大節日的表演上、皇室婚禮及葬禮等場合中也使用佩劍。這種風氣從11世紀起開始傳遍整個歐洲大陸,尤其在歐洲南部極為盛行。現存的最大慶典儀式劍在倫敦塔的軍械庫中,它屬於愛德華·威爾士的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五世)。

在所有的西洋劍中,最精緻的劍應屬加冕典禮劍。它象徵著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因此給人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最華麗的加冕典禮劍據說是查理曼大帝佩帶過的「喬衣烏斯」劍,是他在羅馬接受羅馬教皇加冕,登基成為羅馬帝國國王時使用的劍。傳說中這把劍是「半人半神」的韋蘭鐵匠所造,或許就是查理曼大帝開創了由教皇用加冕典禮劍的方式向統治者祝福的先例,此後成為一項傳統。

保存下來的加冕典禮劍非常少。最有價值也最有名的是拿破崙用過的加冕典禮劍,這把劍的柄上鑲嵌著一顆重140.5克拉的鑽石。由於加冕典禮劍代表著君主的高貴尊嚴,因此手工藝人和兵器制匠都將它們製成了藝術品而不是兵器。

中國刀劍——最古老的鋼鐵藝術

當許多國家還處在原始部落的時候,中國的歐冶子、幹將、莫邪等一大批能工巧匠就以其巧奪天工的精湛技藝,製造出許多千古聞名的寶劍,如湛盧、龍淵、太阿、純鈞、魚腸、巨闕等神劍。那時候,中國的劍可以說是靈應天地,氣懾鬼神,「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青光 」,它們出神入化,為世人所稱道,堪稱世界刀劍製造的鼻祖。

名劍之王

1965年隆冬,江陵(今荊州古城)地區漳河水庫的渠道修建工程開工,然而這項工程的挖掘卻被一次不期而遇的考古發掘所代替。當年的12月,考古專家們獲得了此次發掘中最驚人的收穫——在望山一號墓墓主棺內人骨架的左手側,發現一柄裝在黑色漆木箱內的名貴青銅劍。此劍的出土,震驚了海內外。

當年的考古隊長譚維四教授親手將這把稀世名劍捧出墓坑。每當回憶起當年的情形,如今已經頭髮花白的譚教授依然非常激動:「當年把寶劍捧出來後,做好準備抽劍出鞘,第一眼看到這把劍最高興的就是它實在太漂亮了。大家都禁不住讚嘆,真是絕世奇寶!」這把金光灼灼的青銅劍與劍鞘吻合得十分緊密。拔劍出鞘,寒氣逼人,而且毫無鏽蝕,刃薄鋒利。試之以紙,二十餘層一划而破。寶劍全長55.6釐米,其中劍身長45.6釐米,重875克。劍身飾有黑色的菱形幾何暗格花紋,劍格兩面還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劍柄以絲繩纏縛,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盤形,內鑄有極其精細的11道同心圓圈。

在這把鋒利無比、精美絕倫的青銅劍劍身正面近格處刻有兩行鳥篆銘文,共八個字。這種古文字,史稱「鳥蟲書」,是篆書的變體,釋讀頗難。當時的考古工作者在工作現場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情況下,初步釋讀出劍銘中的六個字為「越王」、「自乍用■」。然而劍銘中至關重要的兩字王名,卻一時難以破譯。春秋時越國自允常於公元前510年稱王起,經勾踐、鹿郢、不壽、朱勾……,至無疆於公元前334年被楚所滅止,先後有九位越王,此劍又是哪一位越王所「自乍」呢?只有弄清劍上的越王之名方可作出定論。於是,在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之間展開了一場學術大討論。經過兩個多月的交流,學者們的意見趨於一致,公認劍上的八字銘文為:「越王勾踐,自作用劍。」

這把越王勾踐劍雖已深埋地下2400多年,但出土時依舊光潔如新,寒氣逼人,鋒利無比,充分顯示出我國古代刀匠們確實掌握了高超的青銅兵器鑄造技術。越王勾踐劍身為武器中的王者,一方面是創造者,一方面是毀滅者。正如英國古兵器學者理查·伯頓在書中所說:「劍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它成就了世界,塑造了國家。」

日本刀劍——武士的傳說

日本人善於模仿他人之長而得其精華,開始不惜卑禮重金聘請外國的能工巧匠,不僅學到了所有制刀的工藝,更精益求精且凌駕其上,創造了一個世界刀劍史的神話。

這把刀是唐朝八世紀中國制的寶刀,當時運到日本。現藏日本皇宮擁有的正倉院。 
唐刀局部放大圖
刀裝的白刃

在日本有一把最古老最神聖的古代兵器,靜靜地躺在日本皇家正倉院中。這把刀可以說就是日本刀的根源,一把中國唐代的刀。在日本過去的封建時期,僅有極少數、最頂尖、最受恩寵的刀匠才能夠被允許觀看此刀,而其他刀師卻終生都不能見到。

正是這把刀成為日本造刀的聖經,日本歷史上無數造刀大師一生都力爭製造出這樣一把刀。這些日本刀匠們不斷增進自己造刀的技藝,每道工序都力求完美。比如,每一把刀的磨石都是專用,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至少一塊以上的磨石,絕不能用另一把刀的磨石來替代。更絕的是,為了讓磨石天衣無縫地適合一把刀,刀師親自動手來重新鍛打了一把與要磨的刀鋼質、工藝、形狀近乎一樣的新刀,用來做研磨磨石的坯刀。


現藏日本的唐代七星劍(實際是刀)
現藏日本的唐代水龍劍(實際是刀)

在古代,每一把好刀的誕生都是刀師家族智慧、心血與體力的結晶。他們的每一次錘打都是一次完美的升華,賦予刀劍靈魂的同時也提煉了自己。打造過程中加上只有刀師才曉得秘方的一些極細碎的粉末,摺疊鍛打使之均勻地滲進刀身裡(專業名詞叫滲碳),讓那條鐵變身成為既韌且硬的合金鋼。細細地看日本刀,從刀脊到刀口的那個斜面上,滿是密密的像雲彩、像海浪一樣的花紋,隱約間還泛出斑斕的五彩,那就是鋼在不斷地摺疊與熱處理中形成的。這刀身並不是「一塊」鋼,而是上千層薄如蟬翼而又緊密咬合的鋼片。這樣的鋼製刀無鋒不挫,無堅不摧,又有極好的韌性,在格鬥中打到火花四濺而不碎裂,又能化解敵人的力道而不會震傷武士的手腕。

如今,日本武士刀的傳統製造技藝已經失傳。所以今天日本刀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稱為復古日本刀,而不是真正意義上有著村正或者其他名稱的古代刀。當然目前也有部分日本老藝人,依然執著地在復興日本刀的製作工藝,這種手工製造的刀已經成為世間珍品了。

尼泊爾彎刀——廓爾喀之魂

在喜馬拉雅山區,那裡的傑出男性被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外面的世界,在外國的土地上為了外國的旗幟而戰鬥。這就是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僱傭軍團——廓爾喀軍團。廓爾喀人一向以勇猛而著稱,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廓爾喀彎刀,鋒利無比。在廓爾喀人的手中,這個看上去小小的彎刀變成了一個令人不可置信的兇險兵器,在數次的戰鬥中,用它樹立了罕見的英勇頑強的威名。

世界上的一些名刀,像博伊刀、斯特萊都劍、羅馬短劍等都曾因為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而在冷兵器歷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可廓爾喀彎刀,遠勝過它們!廓爾喀彎刀是一種中等長度的彎刀,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戰鬥中,每個廓爾喀士兵都將其佩帶在身。事實上,每個廓爾喀士兵都已經與它合二為一,儼然成為他們手臂的延伸。廓爾喀彎刀不僅僅作為一種有力的武器,而且也是尼泊爾山林居民平時的一種多功能用刀。作為多用工具,也是每個尼泊爾家庭的不可缺少的東西,特別是那些位於尼泊爾中部和東部的一些部落民族。另外,除了作為英勇頑強的象徵,它也是一種尼泊爾文化的標誌,代表著尼泊爾獨一無二的手工工藝,也可以作為你曾經去過尼泊爾的紀念品。

廓爾喀彎刀完全由手工製成。它選用優質鋼材,經數道工序:下樣、打制、淬火、打磨、裝把、做鞘直至完成。廓爾喀彎刀刃鋒銳利,頭重背厚,重心向前,便於劈砍,刀把由紅木、牛角、鹿角、黃銅等不同材質做成;有的還採用珍貴的羚羊角、犀牛角製成;刀鞘由木鞘、包銀、包銅、水牛皮、牛角等材料做成,有的廓爾喀彎刀上還刻有戰士的名字和軍團的徽章。現代的廓爾喀彎刀更多的意義在於收藏,刀背上雕刻有尼泊爾古代王宮的圖案,刀把刀鞘做工考究、裝飾精美,不失為尼泊爾民族藝術精品,不愧為尼泊爾之國刀。

工藝刀劍——刀劍中的貴族

工藝刀劍遠離了古戰場刀光劍影、血火交兵的廝殺吶喊,不再是殺人的工具,而逐漸升華為一種藝術。它之所以成為收藏者的最愛,不僅僅表現在工藝的精美和鋒刃的銳利,更在於它的製作者、使用者一起構成的永遠的傳說。

一把精美絕倫的工藝刀劍會讓人賞心悅目,不會再與兇器有關,它們的誕生自然離不開那些手藝精湛的刀劍製作工匠們。古時候制劍的技術是最尖端的科學,也是最神秘的魔術,著名的鑄劍師具有如同國師一般的地位,可以驅使國君為他興築煉鐵的高爐,可以犧牲活人為他的作品獻出生命。鑄出的名劍,成為國君的珍藏,價值連城,最珍貴的寶石珠玉,都用來作它的陪襯。無數文人墨客以優美的詞藻誇張地描述它的美麗,它的精神,還有它的神力。

在刀匠的眼中,刀劍製作是一門綜合藝術,一把寶刀名劍是多項精雕細刻工藝的組合。刀匠並不只是一個工匠,他們也不願意被當做只會打造刀劍的匠人,他們是藝術家,賦予刀劍生命的製造者。

世界上最著名的刀匠當屬波斯刀匠,這些能工巧匠不僅使大馬士革刀立於至尊地位,更開闢了刀劍裝飾的先河。在波斯時代,鑲嵌著各種寶石的大馬士革刀劍在歐洲人的眼裡簡直就是聖物,被看做是最精美的殺人工具。有些裝飾超級豪華的大馬士革刀已經失去了刀的意義,刀匠們對精美極致的追求使得它們都極為珍貴。如名為「死神之手」的工藝刀,鍛造師阿蘭契卡說道:「該刀通過獨特的刀柄的設計規勸世人,一旦手握刀柄,那種對於殺戮的憎惡,定會由內心泛濫。」

古時日本的刀匠不僅是工匠,而且是有靈感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坊就是聖殿。每天他們以齋戒沐浴來開始其工作,「把其三魂七魄都投入鋼鐵鍛冶之中」,掄捶、淬火、用磨石研磨,其一舉一動都是嚴肅的宗教儀式般的舉動。

到了現代,制刀界也湧現出許多著名的工藝刀劍的製作大師,如威廉·莫蘭、巴斯特·瓦倫斯基等等。他們在製作工藝上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其作品已經完全脫離了冷兵器的範疇,典雅、高貴、精細的藝術特點使得這些工藝刀具升華成一種藝術珍品。

蘭德爾——千金難求的極品之刃

對全世界的刀迷來說,收藏軍刀,如果沒有蘭德爾,就不算真正的軍刀迷!沃特·蘭德爾的手工刀是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刀,也是最有收藏價值的刀,更是一把千金難求的極品刀。

蘭德爾刀具知名度飛速提高得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國軍方正尋找一種結實耐用的刀裝備部隊,蘭德爾刀因此被選中並很快成為美國軍方指定的訂購品牌,成為眾多刀品中的名牌刀具。從1942年到1945年8月二戰結束為止,蘭德爾實際上交付到顧客手上的刀具總數接近6000把,而當時蘭德爾的制刀工作基本是在一間由10平方米左右的車庫改造的車間內進行的,如此驚人的生產能力實在令人欽佩。

1942年,一位名叫扎卡裡亞斯的軍官向鮑·蘭德爾購買了一把結實的多用途刀,這把刀的刃型接近博伊刀,即戰鬥刀,柄材採用鹿角製作。這把刀後來演變成為Randall 1號的「全能戰士」戰鬥刀。蘭德爾1號刀與扎卡裡亞斯刀的區別在於它的柄材是皮質刀柄,鋁製護手。這把刀與1943年投入市場的蘭德爾短劍在當時掀起了銷售高潮,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銷售給軍人。從那時起,蘭德爾刀就被士兵、陸戰隊員、飛行員和海員廣泛使用,他們的級別從陸軍士兵到將軍,甚至還包括太空人、政府官員、演藝名人和英國皇室成員等,其中最著名的一位顧客就是美國的第40任總統裡根。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鮑·蘭德爾將產品重點轉向獵刀和漁刀。於1945年開發出來的蘭德爾3號刀(蘭德爾獵刀)是鮑·蘭德爾最成功的一把刀。它有多種長度選擇,同年還有小版本的獵刀上市,蘭德爾7號刀漁夫獵人的民用版野營用刀和11號刀阿拉斯加剝皮刀相繼投入生產,這些刀至今仍在生產。


卡巴KA-BAR —— 戰場上永遠的鐵血英雄

卡巴軍刀是一把偉大的軍刀,任何一位刀迷都無法抵擋它的魅力。雖然它的外形並不十分搶眼,但它卻是美軍自第二次世界大戰起至今仍沿用的軍刀,它被譽為戰場上永遠的鐵血英雄。

卡巴公司所生產的第一把收藏紀念刀是為滿足眾多刀具收藏者對二戰時著名卡巴軍刀的需要,此系列美國海軍陸戰隊作戰及多用途刀是為了紀念美國海軍陸戰隊為美國服役200周年而設計的,於1976年發行,限量生產。這是一組雕刻精美的收藏刀,刀面上飾以金色字體,所有紀念版的卡巴刀除了裝飾之外,其他部分都按照當時二戰期間士兵們所使用的卡巴刀的原樣規格生產。這把刀的軍用型號是USN Mark II,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超過100萬把的Mark II被製造出來,只要是軍事迷必然都知道這把刀的豐功偉業,美國《刀鋒》雜誌將它列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二十種刀之一。此刀為刨削刀尖設計,寬血槽,握柄由純牛皮壓制而成,經過防黴處理之後不僅具有防潮功能,而且擁有良好的防滑性。握柄底端配有一個圓滑的鐵環,除了可避免鉤到或刮破衣服外,平常還可以被當做鐵錘來使用。

21世紀之初,卡巴以著名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過的卡巴軍刀為藍本,為廣大刀具愛好者製造了三款限量發售的紀念版卡巴軍刀,分別是新千年卡巴美國海軍陸戰隊紀念軍刀、卡巴韓戰50周年紀念軍刀和卡巴越南戰爭紀念軍刀。這三款卡巴軍刀刀長均為30.5釐米,刀刃長約17.8釐米,用優質1095高碳鋼製造,刀身表面塗有黑色環氧樹脂塗層,黑色鋼護手,帶有五道黑色橫向條紋的卵形真皮層疊刀柄,不僅能很好地配合使用者的手形,更成為卡巴軍刀的識別特徵之一。每把卡巴軍刀均配一隻做工精美的原廠真皮刀鞘,刀鞘上雕有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徽,在刀身兩面接近鋼護手處,分別刻有「KA-BAR OLEAN.N.Y」的製造廠名和「U.S.M.C」字樣。

卡巴刀具公司在發售收藏刀具和紀念刀具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國卡巴刀具公司出廠的所有軍用紀念刀,往往在美國本土就被眾多收藏家收購一空,很難流出美國。另外,卡巴刀具公司製造的紀念刀款,其每一款的1號軍刀均會留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指揮部作永久展示,最後一個編號的紀念刀則是留在美國的維吉尼亞州匡提科(Quantico)的海軍陸戰隊基地博物館。

巴克——美國道具的旗艦風範

巴克刀是刀具歷史中最具影響的刀子,刃口驚人的鋒利是任何一把刀都無法比擬的。若能擁有一把巴克刀,你不僅僅只擁有了一把堅實耐用的刀,而且還擁有了一個和巴克公司一樣的傳奇。

真正讓世界知曉巴克刀具的則是久負盛名的Buck110摺疊獵刀。自1963年 Buck110問世以來,至今已生產了1.1億把以上。Buck110在推出兩年內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運動用刀,被美國《刀鋒》雜誌選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20種刀子之一。即使在今天,Buck110仍然是廣大刀迷心目中難以割捨的最愛。

巴克公司1961年正式成立後,不斷推出新產品,而出擊市場打響頭炮的正是Buck110摺疊獵刀。當Buck110在1964 年9月出廠時,便開始了它那傳奇般的故事。當時的美國正處於夢幻時期,從嬉皮士、哈雷摩託車、搖滾樂、烏託邦到登上月球,再到Buck110的誕生,每件事都是那麼具有傳奇性!當時人們在戶外活動時所使用的刀大多為兩至三片刀刃的工具刀或無鎖定裝置的大型折刀,雖然當時鎖定(Lock back)已經發明出來,但因品質不佳而並未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Buck110以其優越安全的鎖定裝置,黃銅及木頭所製成的結實握柄,優良刀刃,使得它一下子便俘獲了許多野外活動者的心。

第一版第1型(First Version Type1)Buck110僅製造了700把,刀身細長,而且全部是手工製作,人工切削的痕跡明顯,刀柄又細又薄,形狀十分優美。當時正是袖珍摺疊刀流行的全盛時期,可在市場上類似Buck110這種尺寸的摺疊刀卻十分少見,且大都樣式陳舊,缺乏魅力,因此Buck110剛一問世就廣受歡迎,而且它還添加了在當時還並不流行的皮帶包,這一原本是以獵人為特定對象而設計的,沒想到它同時受到了建築工人、卡車司機等一般的藍領工人的歡迎。

今天,從客觀的角度來看Buck110是再普通不過的一把背鎖式折刀,甚至還有點跟不上時代,但就是這種樸素、簡單成就了巴克刀的經典傳奇。因此,除了巴克公司外,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刀廠都紛紛仿製Buck110。如果模仿、拷貝是一種讚美,那麼Buck110無疑就是世界上受到讚美最多的一把刀。


克裡斯·裡夫——優雅平實中的偉大設計

任何人都會對克裡斯·裡夫刀具寄予無限的賞識及信賴,因為克裡斯·裡夫將在南非生活的經歷體現於他的刀具中,高品質的要求及設計製作是克裡斯·裡夫所令人稱道的原因,克裡斯·裡夫不僅將27年的制刀經驗與人分享,更讓大眾真正能得到一把優秀的刀。

沙本沙折刀不僅是克裡斯·裡夫的經典之作,同時也是現代折刀的經典。沙本沙折刀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此刀剛一推出就為克裡斯·裡夫贏來了75 張訂單,最初的86隻純手工沙本沙折刀於1991年生產並開始推向市場,但這遠不能滿足市場上的需要,同年,克裡斯·裡夫花了4萬美金購買了數控設備,形成了批量生產,這意味著克裡斯·裡夫的又一次飛躍。

克裡斯·裡夫以自己深厚的藝術修養和特殊的刀具審美感,修飾了沙本沙折刀手柄外形,使其整體更加協調。這個設計也使得一把堅固的工作刀呈現出少有的紳士風範。即使在最正規的場合出現,沙本沙折刀一樣顯得優雅而內斂。無論是佩帶在黑色禮服裡,或是別在戰術背心上,都是那麼自然妥帖。用它來開信封、切雪茄,或是和敵人格鬥,都是一樣耐用、鋒利和致命。堅硬的鈦合金材質造就了它最牢固的鎖定;S30V、矛尖無假刃和圓順的刀片,造就了既鋒利又實用的刀身;自然流暢的外觀線條,完成了這一切美感的升華。

到了1998年,沙本沙折刀已經是克裡斯·裡夫十多年「相依為命」的產品,但折刀市場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競爭也日益激烈,這時克裡斯·裡夫感覺有些什麼東西被自己忽略了。在旅行中,他發現了一件事,一些人並不願意攜帶戰術折刀,因為這些戰術折刀尺寸過大,攜帶也不方便,人們需要的是一種尺寸合適並且結實耐用的折刀。鑑於這個發現,克裡斯·裡夫的男孩系列(Chris Reeve Umfaan)被開發出來。

挺進者——只為硬漢準備的高速工具

挺進者刀具採用了當今世界上最好的材料,為其用途而專門研製出熱處理方法,並加以幾何學改進設計,使它能夠在切割力與保持性能等方面都體現出最大的效力,被讚譽為「只為硬漢準備的高速工具」。

美國挺進者刀具公司是一家私營的小公司,一直致力於設計和製造在各種惡劣條件下使用的生存刀具。公司的創辦人與經營者米克·斯瑞德和杜安·德威爾都曾是退役軍人,其最初目標是為士兵提供最合理耐用、容易保養的野外用刀,因其卓越的產品質量在野外刀具市場大獲成功,並為生產刀具開拓出廣闊的預備市場。絕大多數的挺進者刀具都是根據客戶們的不同需要而設計的,有一些型號則是設計者針對某種環境而設計的,所有的挺進者刀具都經過了嚴格的測試之後,才被交付到客戶手中。

米克·斯瑞德和杜安·德威爾曾在美國特種行動司令部服役,服役期間他們會經常用到各種軍刀,米克·斯瑞德曾說:「在最關鍵的時候,你唯一相信的只有手中的刀子。」杜安·德威爾也深有同感:「在戰場上,刀是一個士兵的最後一道防線,刀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生死存亡,因此製作一把軍刀絕對不能馬虎。」基於這個想法,兩人退役後開始了他們的職業制刀生涯。兩人自始至終都在堅持用最好的材料和最先進的造刀科技,打造著世界上最完美的刀。兩人每當完成一把刀之後,就會深入無人區親自去測試它的性能,米克·斯瑞德和杜安·德威爾也因此成為美國當代炙手可熱的刀具設計師。由於兩人都有在部隊服役的經驗,所以他們非常了解軍人和執法者的各種需求,再加上兩人經常深入野外,對狩獵、野外生存也頗有經驗,因此,他們所生產的刀具完全能夠滿足,甚至超越這些領域的實際需求,而深受軍方的喜愛。

挺進者刀絕對不是追求漂亮的外觀而設計的產品,是徹頭徹尾地貫徹實用性的產品。至今為止,世界上所有軍刀中,挺進者刀是最為堅固耐用的一種,特種部隊隊員們通過實戰也證實了這一點。在眾多刀具作品中,挺進者刀具也是為數不多的超強刀具,比如,在事故現場,它可以輕鬆地破壞犯罪分子的交通工具或其他裝備。可以說它是用途廣泛的超級破壞工具。米克·斯瑞德和杜安·德威爾都認為,作為經常同危險打交道的警察特殊部隊,挺進者刀應是他們的必備之物,也是他們忠實的合作夥伴。

威廉-亨利——王冠上的鑽石

如果說在所有量產刀具中只有少數品牌刀具能成為王者的話,那麼威廉-亨利折刀將當之無愧地成為王冠上那顆最亮的鑽石。

威廉-亨利折刀被喻為全世界製作最好的手工刀之一。公司自創立以來生產多種系列產品,其中以「T」系列折刀最為著名,同時也是最搶眼的。 「T」系列又叫限量特製系列,一些刀具愛好者習慣將這個系列稱為「合作者」,其每一道工序都遵循自定的嚴格標準,選材、組裝、打磨等各個環節都力爭精益求精,各個部件分別選擇最為名貴的材料,然後再聘請不同領域的頂級名師單獨打造,最後組合在一起製成成品。此系列之所以價格昂貴,主要因為數量極少,多則生產100多把,少則只有25~50把,偶爾還會有1~5把的超級限量版精品。難怪每推出一款新刀都會讓愛好者為之神魂顛倒。

「T」系列通常會用ATS-34、154CM、鈦合金或大馬士革鋼作為刀材質。刀柄及刀柄墊材使用鈦合金、碳纖維、黃金、白銀、象牙、珍珠母貝、鑽石及顏色花紋各異的名貴材料來裝飾。根據不同的刀具風格選定合適的材質後,再進行打磨、雕刻加工,最後再精選出最好的進行組裝,這樣做雖然造成原材料的驚人損耗,但卻保證了每把刀的品質,也使得其成為刀具愛好者夢寐以求的藏品。

2005年,一把被人譽為威廉-亨利刀中之王的「T10——大馬士革的復興」剛一上市,就得到了眾人的歡迎,全世界只有25個幸運兒能擁有這把刀,中國地區僅一把。此刀刀身為600層雨滴大馬士革手工鍛軋鋼打造而成,刀柄為24K純金,純銀鍍層;圖案為手工雕刻;鈦合金刀柄框架;開啟鈕為貴重天然寶石。這把刀絕對是獨一無二的精品,它的收藏價值是顯而易見的。

SOG索戈——海軍特種部隊的精神象徵

索戈專業制刀公司的產品遍及世界各地,以其強硬的風格和質量佔據全球市場,始終秉持著創造世界上最好、最耐用的刀具理念,使其產品成為戰士們最信賴的朋友。

斯賓瑟·弗雷澤先後為參加越戰、沙漠風暴和海灣戰爭等戰事的美軍特種部隊設計了不少格鬥刀。其中最具特點的就是閃電系列,這一系列摺疊刀將現代戰爭的特點表達得淋漓盡致——只要快就能保住性命。索戈閃電系列的最大特點就是快!快如閃電。斯賓瑟· 弗雷澤採用了索戈新推出的機械輔助開啟裝置,可以方便快捷地開啟刀具,整個過程快捷、安全,整個系統非常精確、嚴密,以保證快速出刀。它的卡子既小又結實,裝在褲袋裡也顯得這是一款很小的刀,不會引起注意。該刀配有安全鎖,保證使用時的安全。總體而言,該刀的打開和閉合設計是最與眾不同的,讓人體會到一種全新的感覺。可以說,索戈閃電系列特殊的裝置為那些戰場上的士兵保全自己的生命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2004年是美國索戈專業制刀公司聲名大噪的一年!首席工程師斯賓瑟·弗雷澤在閃電系列基礎上又推出了著名的「三叉戟摺疊刀」。它有著合手的尺寸,讓你使用時覺得非常順手。最新的自動彈出功能由斯賓瑟·弗雷澤親自發明設計,只要在使用時輕輕一壓刀背上齒狀凸出部分,刀刃就會非常輕易地往前彈出,相當迅速!這一快速開刀機械裝置與其他同類設計相比,設計獨特,使得開刀時像閃電一樣快,且安全性極強。

另外,刀子本身設計一處可讓手指輕鬆卡住的凹槽。當你使用時,你的右手拇指可以很輕鬆地卡住凹槽,並有一處非常適當的地方擺放拇指,然後你的食指就可以卡住原先壓下刀具的開關,形成一個雙向止滑,讓你使用時更安全。收合刀刃時,壓扣的開關設計也特別完美,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安全、迅速收起刀刃。握把的背面,有一個安全鎖手動鎖定裝置,當安全鎖呈現紅色時,你就能使用它;當你鎖住安全鎖後,就無法開啟或收合刀刃,方便又實用。

MOD防禦大師——搏擊刀的巔峰之作

防禦大師刀具代表著搏擊刀工藝的巔峰,專業的設計隊伍造就了它極高的精密度與優良的品質,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戰術刀。

在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眾多刀廠都出產戰術刀。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防禦大師刀具公司出產的CQD(Close Quarter Defence)。這是由吉米·雷與前海豹特種部隊成員杜安·戴特共同設計的一把戰術刀。從成立之初起,防禦大師刀具公司就重新定義了量產戰術刀的新標準,從各個指標來說,你都很難找到比它工藝更好的耐用型量產刀。今天,防禦大師刀具公司已經成為搏擊界和特種部隊人員的常見選擇。

第一眼看到CQD戰鬥刀它的印象便是「骨感」,手柄使用T-6合成鋁打磨而成,再配上154CM這種低溫熱處理不鏽鋼合金製成的刀刃,全部以消光黑化處理,最後由經驗豐富的工匠手工組裝而成,藉助於21世紀的計算機技術,會帶給你精確、堅固、完美的手工刀的全新感受,看起來便是十分結實。刀柄雖然看起來很大,但握起來卻十分的紮實。在正常握刀的方式下,你會發覺你的手被牢牢地固定在握把上,那是因為在大拇指、食指及小指處皆有防滑刻紋的設計,握把兩側共有四塊止滑顆粒膠帶。

有一位購買了這款戰鬥刀的退伍老兵來信寫道:「我今天剛收到CQD型刀。這款刀完美的一切都是我所要求的,一言以蔽之,這把刀是我所見過質感最好、用途最多的戰鬥用刀。過去待在空軍時或是擔任專業潛水員時,我用過多種類型的刀,從今以後在我身上將不會看到其他的刀,結實有如枕木釘,重量又輕的戰術刀。放眼望去,市場上沒有一把刀和它相似,它是一把值得終生擁有的刀具。我也期待未來多年CQD所帶給我的優越使用性能,我不會再買其他折刀了,除非還有折刀凌駕其上,但是這可能很困難。」在刀具專家吉米·雷的設計下,CQD戰鬥刀已經成為搏擊界和特種部隊人員最佳首選用刀。

蜘蛛——刀具界的領袖風範

蜘蛛刀是結合科技與創意的藝術結晶,人們不遺餘力地收藏各種特殊版本的蜘蛛刀,這一切已經超越了對一把性能出眾刀具的追求,而是一個人個性的延伸。

蜘蛛刀具公司另一大貢獻就是成功地研製出了鋸齒刃。蜘蛛公司有一句廣告語——「上帝創造了萬物,並賦予它們利器」。想像一下,動物的牙齒、利爪、尖角不正是它們賴以生存的「刀」嗎?最初,鋸齒刃的概念就是從鯊魚的牙齒得到的靈感,這裡大自然又一次成為人類的老師。薩爾·格雷受到啟發,他認為鋸齒刃與傳統的直刃相比具有更高的性能。因為同樣長度的刀,鋸齒刃有著更長的有效切割長度;鋸齒刃弧線的交點構成的尖端先接觸到目標,同等力量下尖端處的壓強更大,從而產生比平刃更大的穿透力;由於鋸齒刃的刃線都是弧形,從而產生的切割力也是多方位的,這可以更有效地分離被割物體,因此鋸齒刃有著更高的效率。同時由於鋸齒刃的尖端與目標接觸增多,從某種意義上保護了刀刃凹進去的部分,試驗證明鋸齒刃保持鋒利的壽命是直刃的5倍至10倍。

在鋸齒刃的設計中,鋸齒的形狀、大小、打磨角度對刀子最終的性能有著很大的影響,蜘蛛作為首先成功使用鋸齒刃的生產者,至今在設計上仍領先於其他廠家。其獨特的設計與普通的鋸齒刃相比,具有更強的切割力和更佳的保持鋒利能力。普通的鋸齒刃由大小弧形刃構成,而蜘蛛鋸齒刃在弧形的交匯處保留了更多的金屬,使得尖端更加堅固,這樣雖增加了加工難度,卻換來了更強的穿透力。其強大的切割力甚至可以割開凱芙拉(Kevlar)防護手套。

曾經有一名潛水員在水下作業時發現他的同伴被鋼纜纏住了,他們想盡了辦法也無法掙脫束縛,當時又沒有順手的工具可以剪斷這樣的鋼纜。這樣下去同伴將因氧氣耗盡而活活窒息而死,誰也不忍眼睜睜地看著同伴就這樣死去,情急之下。他掏出隨身的蜘蛛Mariner(水手型),這是一把全鋸齒刃的救生刀,他抱著最後一線希望開始鋸割鋼纜。這本是鋼鋸的任務,對於刀具來說已超出正常的使用範圍。結果蜘蛛刀憑著優良的刀刃,最終鋸斷了那根鋼纜。當然著實花了一些時間,而且刀刃因此也全毀了。如今這把刀已由蜘蛛公司收藏,而那位潛水員得到了一把全新的相同型號的刀,當然還有他同伴寶貴的生命,就是這一不可思議的奇蹟演變成蜘蛛公司的廣告被廣為宣傳。

瑞士軍刀——來自阿爾卑斯雪峰的寒光

有人說:「是男人就愛瑞士軍刀。」其實何止男人,這個阿爾卑斯山麓雪域之國的精靈閃耀著阿爾卑斯雪峰的寒光,不僅照亮了全世界,同時也傾倒了無數愛刀的人。今天的瑞士軍刀已經不是刀了,它簡直成了成年人的高級玩具。在某些人的眼中,那醒目的白色十字標識,幾乎成為精神膜拜的圖騰。

無論是代表著人類勇氣和探索精神的愛德蒙·希拉蕊爵士,還是匯聚著人類頂尖智慧和科技的美國國家航天隊的隊員們,他們都有著共同的地方:第一他們代表了人類對於未知世界那永不停息的求索之心;第二,在他們對於自己生活著的世界進行的充滿風險的挑戰中,他們所攜帶的工具一定有一把鑲嵌著瑞士紅盾十字的軍刀。

瑞士軍刀的名氣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已隨著美國軍人而風靡全球,其卓越的品質自不待言,有人說:當買下一把瑞士刀時,差不多就是給子孫們買下了這把刀。每一把瑞士軍刀的製作都如同瑞士鐘錶一樣精細,瑞士人嚴謹的工作態度和高超的手工技藝在它的身上均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瑞士軍刀從誕生之日起至今,始終保持著當初的基本形態,變化的只是材質、工藝及其自身功能的豐富,憑藉其經久耐用和廣泛的使用,圍繞著瑞士軍刀形成了一個悠久的軍刀文化。從另一個角度看,瑞士軍刀已經不是一把刀了,簡直成了成年人的高級玩具,集時尚性、實用性於一身,彰顯品位。

瑞士軍刀的高品質就如同瑞士鐘錶一樣,沒有高品質的質量管理和持久性,就不可能形成和保持它的歷史地位。由於它具有非常廣泛的適應性,不分國界、不分性別年齡、不分職業,任何人都可以用它來解決許多實際的問題。在西方國家,瑞士軍刀幾乎是婦孺皆知的商品。

瑞士軍刀如同百達翡麗腕錶一樣,它的完美並不僅僅來自於精美、獨特和高貴,更在於它的持久、耐用和延續,因此一把瑞士軍刀流傳幾十年或上百年是常見的事。瑞士軍刀的誘人之處還在於其豐富的功能,大刀、小刀、剪刀、開瓶器、木鋸、改錐、拔木塞鑽、牙籤、鑷子……一應俱全,簡直就是一個微型車間。


 
馬國森——武士之刃

馬國森以他本人對藝術和制刀的狂熱愛好,令其所制刀具風格獨特,自成一格,被眾多刀具愛好者稱為武士之刃。馬國森刀具總是給人這樣的感覺,溫文爾雅中透著堅毅,勇敢但不好戰,好似刀中儒者,帶有一份難得的優雅。

獨立於刀具界的華裔大師

馬國森1938年8月9日出生於美國西雅圖,青年時期他便是一個瘋狂的刀具愛好者。隨著越南戰爭的爆發,馬國森服役於當時美國最著名的特種部隊——美國綠色貝雷帽部隊,且立下過許多戰功,在服役期間他就曾自己動手改造刀子。那段時間為馬國森以後製造刀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認識到什麼樣的刀子才是戰士們最需要的,從他以後的一系列的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出馬國森的作品皆以實用為主,強悍堅毅的風格是他一貫的堅持。

越南戰爭結束後,馬國森退役進入大學深造,獲得學士學位,繼而又在洛杉磯藝術中心獲得工藝設計碩士學位。由於他對刀具頗有研究,20世紀70年代進入著名的戈博刀具公司,擔任刀具設計師。馬國森以出色完美的設計使得戈博刀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階段,1976年,馬國森因設計Gerber Mark I而聲名大噪,MarkII短劍的縮小版靴刀在越戰期間是美軍的頭號軍用刀具。Gerber Mark I 使用一體化實心澆鑄刀柄,使刀身與刀柄及護手緊密結合在一起,堅固耐用,代表了當時軍刀生產工藝的最高水平。不過,馬國森的夢想並不僅限於此,他想自立門戶,製造自己的刀具。直到1979年,時機成熟,馬國森終於在俄勒岡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即今天的Al Mar刀具公司,縮寫是AMK。從那時起,馬國森的名字也正式在世界刀具市場上出現了。

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打造最完美的刀,馬國森曾遍訪全世界知名造刀古城,終於在日本岐阜,他終於找到了夢寐以求的老師父。日本岐阜幾百年的傳統制刀技藝,在馬國森的設計中再次發揚光大,而馬國森的夢想也隨之成真。由於他自身的軍旅經驗對刀具設計起到非常大的幫助,實戰經驗加上本身對藝術及造刀的狂熱與修養,其作品的特殊風格,自然即刻獲得全世界愛刀者的熱烈迴響。使馬國森的產品立刻受到美國三軍將士的歡迎。其符合人體工學的設計、高度的實用性,以及銳利、高品質的刀刃製作也獲得了業內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從馬國森成立刀廠到他逝世的13年間,馬國森在刀壇一直佔據著特殊的地位。「綠色貝雷帽」、FBI、CIA、美國海軍陸戰隊及沙烏地阿拉伯軍方等都曾委託馬國森設計刀具。

戈博——前所未有的頂級刀具

如果說瑞士軍官刀是儒雅的歐洲紳士,那麼美國戈博則是美國的西部牛仔,是密西西比河上與驚濤駭浪搏擊的漁夫,是《第一滴血》中威風凜凜的蘭博,是《獵鹿人》中的德尼羅。它粗獷豪放,野性十足,氣勢逼人,無所畏懼,所向披靡。不管你是否承認,它都是一種確實存在的精神。

刀迷們永不會再次出讓的刀

如果說戈博的E-Z OUT是一個打雜的小廝,最適合日常使用,什麼都能幹,最拿手的是幹雜活,戈博的鱷魚折刀就像是一個力氣比較大的管家,一些粗活、髒活、累活可以讓它來幹;那麼戈博的飛霸就是一個刺客兼保鏢,給人一種冷森森、刺骨的冷酷,它渾身上下散發出的殺氣足以讓人震撼。這個「刺客」修長緊實,不帶一絲的贅肉,全身上下每一塊肌肉都緊繃著,好像隨時準備給敵人致命一擊。

飛霸搏擊刀刀尖採用矛式刀刃設計,而且有的型號帶有假刃,極其鋒利,便於突刺。按照美國人編寫的《一招致敵》中用正握法持刀,從下向上挑,從肋骨間刺入心臟部位,可達到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致命的效果。飛霸刀被打開後,大拇指正好停留在保險位置上,拇指自然會向前頂,保險會自動被打開,為了防止了刀刃解鎖,食指也自然而然的放在另一邊的凹槽裡面。

飛霸搏擊刀的刀刃和刀柄都比較窄,重點強調了穿刺性能,所以刀刃不寬。刀柄上有七道起防滑作用的豎紋,則像是刺客腿上緊繃的肌肉,一副隨時準備出擊的架勢。飛霸搏擊刀有兩道保險裝置,保證使用的時候沒有顧慮,全身心地投入搏鬥。在這個刀身上,刀刃上面賦有設計者的電子籤名,則是它最惹人眼球的地方。ATS34等高端鋼材的使用和堅固的鋸齒設計,保證在使用中有很好的鋒利保持性和切割性。

飛霸搏擊刀還有一個設計非常獨特,在刀刃後端,留了大約1釐米的一段空間沒有打磨成刃,折刀打開後從外面看這段距離大概是半釐米左右,就是這半釐米,使得人們可以在單手收刀的時候不容易被滑傷,萬一解鎖,這段空間正好抵在食指上面,不會誤傷使用者的手。

戈博傳奇刀具公司所設計的飛霸搏擊刀構造十分巧妙,每一道工序都達到了完美,曾有一位收藏者試圖將其拆開研究,但是當他把所有的螺絲都擰下來後,竟然還是無法拆開,令人驚奇。飛霸搏擊刀不但是防身利器,更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被全世界的刀迷們列為永不會再次出讓的經典刀具。

相關焦點

  • 海賊王中的名刀大全
    在海賊最新的漫畫當中,路飛一行人來到了和之國,在一系列因緣巧合之下遇到了這裡的刀匠天狗山飛徹,並提及了海賊世界裡的名刀:無上大快刀十二工、大快刀二十一工、良快刀五十工。海賊世界有眾多武器,這些出場機會不多的名刀可以說是其中最為出名的武器,那麼這些刀劍包括什麼呢,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 《海賊王》中名刀有哪些?
    但凡有名的劍客用的刀基本都是寶刀寶劍,如白鬍子的大關刀,紅髮的西洋劍,雷利也擁有一把拉風的寶劍,與之對敵的黃猿用能力變出一把劍雖不是名刀,但名字太嚇人,天叢雲劍。花劍比斯塔用的花劍八成也是名刀,藤虎的杖刀絕非凡物,雨之希留的佩刀也不簡單,尤其是五老星的一位也抱著把刀,據人猜測是初代鬼徹。
  • 海賊王中的名刀 你都知道哪個?
    海賊王裡除了惡魔果實 劍客手中的刀就是最大的殺傷武器了吧今天讓我們看看海賊王中的名刀1 黑刀 夜七武海 世界第一劍豪 鷹眼的佩刀 屬於無上大快刀12工2 黑刀 秋水原劍豪馬龍的佩刀 後送給索隆 屬大快刀21工
  • 古刀之美令人著迷,《刀劍亂舞》名刀巡禮之博物館篇
    刀身上的紋理,細節多樣學問大象徵不動明王的「三鈷付剣」雕刻▋編輯部精選!人氣直升名刀展當然各地博物館或美術館都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古代刀劍,不過如果是想找跟《刀劍亂舞》有關的名刀,要到哪裡去才有機會看到呢?
  • 海賊王的那些名刀,總有一把是你喜歡的
    在海賊王裡,名刀等級分為無上大快刀12工,大快刀21工,良快刀50工,最下級的刀稱為快刀。在已出現的名刀中,已經確定為無上大快刀的只有鷹眼的黑刀——夜除了鷹眼的刀,第二把無上大快刀,一代鬼徹,大概率是五老星當中的一人所持有的相比較無上大快刀,大快刀就相對多點,索隆手上就有兩把,一把是和道文一字一把是秋水,還有一把是雨之希流手上的刀,疑似二代鬼徹,傳言鬼徹具有妖力,可以刀御人,雨之希流的濫殺的性格,和這把刀不無關係,同時這把刀還閃爍著妖媚的色彩
  • 海賊王:這五把名刀堪比鷹眼的黑刀夜,卻不為人所知
    海賊王中名刀眾多,但是最為海米們熟知並津津樂道的無非是無上大快刀十二工,大業物二十一工以及良刀五十工,殊不知還有很多堪比無上大快刀的名刀在海賊世界發光發熱呢!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這五把堪比無上大快刀黑刀夜的名刀吧!
  • 中國古今名刀種類大全,看看你認識幾個?
    ,都出現在冷兵器歷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短刀的刀身相對長於刀柄(刀把),刀柄只可一手或兩手執之。單刃有單刀和雙刀之分。單刀有斬馬刀、柳葉刀、樸刀、雁翎刀、大環刀、虎牙刀等。刀與前臂同長,可藏於袖中或靴中;刃寬厚利于格擋和反手刀。僅在刀尖前數寸開刃,利於垂直刺入人體。在洪拳、詠春拳等都有此刀的應用(一說為詠春八斬刀用刀系有別於蝴蝶雙刀的獨立刀種,其用刀較之蝴蝶雙刀要小。尚待考證)。 九環刀:大環刀的一種。為步戰所用。
  • 越王勾踐劍、大馬士革刀……削鐵如泥的古代名刀能被複製嗎?
    大家一定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削鐵如泥,吹毛即斷,古代的刀具非常鋒利,只是製造技術已經失傳,我們再也做不出這麼厲害的刀了。」古代名刀製造技術真有這麼牛,現代技術都無法複製嗎?Part. 1古代名刀製造技術無法複製?答案並不是那麼簡單。以大馬士革刀為例,在古代,大馬士革刀是上等的刀具。
  • 日本刀原來源自中國,難怪倭寇刀那麼厲害,還是被中國刀追著砍!
    結果第一仗就輸的很沒面子,幾千號明軍竟然被幾百名倭寇追著砍。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愛動腦筋的戚繼光還是很納悶,經過仔細的觀察,他發現倭寇在戰場上,戰法是既兇悍又靈活,確實比明軍要強得多,而這個又跟他們手裡使得刀大有關係。
  • 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名刀,中國古代唐刀上榜,你喜歡哪一把?
    日本武士刀是世界三大名刃之一,也是全球最著名的四款刀之一,日本武士刀起源於中國的唐刀,日本武士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可以說在冷兵器界佔據了一定的地位。尼泊爾廓爾喀彎刀是尼泊爾的國刀,也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過去被當成開山刀使用,現在則被軍武專家認為是開山刀和獵刀的理想融合。他特殊的曲弧與握柄更被認為是符合力學的設計。經過現代力學發展發現,尼泊爾彎刀完全符合刀的砍擊能力,可將砍擊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這把刀最大的特點就是世界公認的最符合力學原理的反曲刀。
  • 為何在世界三大名刃中有日本刀,卻沒有中國的兵器?原因讓人嘆息
    在如今世界上,公認的三大名刃分別為伊斯蘭諸族的大馬士革平面花紋刃(俗稱大馬士革刀)、馬來諸族的糙面焊接花紋刃(俗稱馬來克力士劍)和日本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俗稱日本刀);因為花紋刃鑄造技術極為複雜而艱難,製造者又極為保密,自古以來也是只有少數人能有幸得到,這使它極為珍貴,世界各國的王室貴族,都以能得到上佳良刃而自豪。
  • 火影忍者:忍界最強的5把名刀,三把影級神器,一把是死神專屬!
    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火影裡那些最強的刀,看看大家都知道嗎?第一把:斬魂刀相信火影迷都記得,屍鬼封盡發動時召喚的死神,口中總是銜著一把短刀,這把刀是死神用於斬斷目標靈魂的武器。可以說,只要被死神盯上的人,靈魂就會分離出來,死神的斬魂刀能夠將其斬斷並且封印。
  • 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3大名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歡哪種?
    導語: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3大名刀:藏刀、苗刀、唐刀你最喜歡哪種?當今的世界戰場是熱武器的天下,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冷兵器一直是戰場的主導武器,在中國歷史上也存在了不少名震天下的戰爭兵器。說到中國戰場使用的冷兵器就不得不提刀這款武器,刀和劍齊名,都在中國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歷史上榜上有名的刀具也不在少數,今天就來盤點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最經典的苗刀、唐刀和藏刀,看看其中有沒有大家心儀的一款。第一款,苗刀。苗刀是中國最有名的刀具之一,以形定名,因刀形似禾苗,故有苗刀之稱。
  • 唐刀不算日本刀祖先 但中國古刀不遜任何日本刀
    作者:冷兵器吧 天魂地鬼拋開各類上古神話中的神劍寶刀之外,現實世界的古代刀劍,最為著名的大抵是所謂的三大名刀,即所謂日本刀、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三樣。當然了,這所謂的三大名刀,實際上只是中國人自己編出來的傳說而已,但隨著其傳播到中國的各個角落,相信的人也就愈發多了。這時候,一個新的問題出現在了人們的心頭——怎麼世界三大名刀沒有中國人的份呢?應運而生的日本刀祖先到了新世紀,通過各路龍泉刀劍廠商和某些愛國收藏者一同努力,終於發明……不,發現了日本刀的祖宗原來是中國的一種刀!
  • 刀定祥:花腰傣巨弩的傳人
    在雲南,射弩有著悠久的歷史,晉寧石寨山墓葬出土的西漢中期銅人雕塑,其中就有舉弩欲射的士兵。 至今,作為一項民間體育運動,它還流行於傈僳、怒、獨龍、傣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並形成了頗具民族特色的射弩傳統習俗和文化。
  • 世界歷史上的十大名刀,中國三刀上榜,誰的威力最大
    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 日本武士刀起源於中國唐代的唐橫刀,在隋唐時期,日本還沒有自己的制刀技術,完全是通過模仿和學習中國制刀技術來生產刀劍
  • 「背後捅刀」用英語怎麼說?
    你知道「背後捅刀用小刀切;刀切似的穿過(knife 的第三人稱單數);  draw/dr/ v. 繪畫,畫,拖拉,拔出,取出,引起;指將人或物朝出力者的方向拖,不涉及力的大小,含平穩意味,常作借喻用。
  • 性能強悍的漢刀和唐刀,誰才是你心中的最強戰刀?
    在中國的刀劍歷史上,很多刀劍的誕生都是息息相關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下,哪些刀劍在發展過程中是息息相關的? 漢刀 漢刀是中國戰刀的始祖型,其刀柄首端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的環狀,所以又做"環柄長刀"或"環首刀"。
  • 日本的國寶刀有多貴?
    「作為美術品,『山鳥毛』的力量與華麗無論從備前刀來看,還是放眼所有的日本刀,都是最高的傑作之一」。「山鳥毛」是屬於私人所有,只是委託保存於岡山縣立博物館。而令人遺憾的是,位於瀨戶內市的備前長船刀劍博物館,卻沒有一把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級別的刀劍。因此,瀨戶內市希望通過眾籌集資,把國寶「山鳥毛」從個人手中買回來,收藏於瀨戶內市的備前長船刀劍博物館。
  • 又有2名醫生被砍!知情醫護:第一刀準備刺脖子
    博白大事件 值得你免費添加 觀住家鄉 麻煩你用一秒鐘時間把它轉到發送,朋友看到會感謝你 又有2名醫生被砍!知情醫護:第一刀準備刺脖子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發生「暴力傷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