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學者發現太陽黑子數量與磁場逆轉有關

2021-01-17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據《中日新聞》2012年10月22日報導,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上出洋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21日在北海道札幌市召開的地球電磁暨地球行星圈學會上發表一項成果,稱他們通過分析美國威爾遜天文臺觀測的數據,發現太陽北半球黑子達到最大數量時,太陽北極會發生如磁鐵N極與S極逆轉一樣的磁場轉變。

    研究成果還表明,太陽磁場約11年一個周期地發生逆轉,黑子也幾乎以11年一個周期發生增減且分布在上下兩個半球,各半球的黑子數量一但最大化,磁場即發生逆轉。

    另外,磁場不會兩極同時逆轉,一般是一邊半球逆轉後,另一半球要在一至兩年後才發生「移位」式逆轉。

    黑子是太陽表面出現的黑色斑點,斑點溫度比周圍低,由於黑子少太陽活動則較弱,可用來研究地球寒冷期是否到來等相關問題。

    日本國立天文臺稱,今年四月份,僅太陽北極在發生磁場逆轉,南極還沒有逆轉的徵兆,儘管大家認為目前地球與寒冷期的太陽活動相似。

    上出教授也指出,此次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磁場逆轉期僅是躍躍欲試地移位,目前太陽狀況與1900年相似,但當時寒冷期並沒有到來。 

相關焦點

  • 太陽黑子磁場增強的秘密被揭開!研究發現,竟和這種氣體有關
    其實在我們平時,也經常會聽到有關太陽黑子的話題,那麼,究竟什麼是太陽黑子呢?簡單來說,在太陽的表面大氣中,當磁場聚集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暗的區域,這些區域就是太陽黑子。 雖然看起來太陽黑子並不大,不過事實上,中等大小的一個太陽黑子,就足有地球那麼大了。
  • 中國學者發現太陽磁場「放大器」
    新華社南京9月28日電 記者28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學者通過重新分析一例過往太陽黑子,發現太陽大氣中流動的電離氣體,能夠顯著放大黑子磁場。正如無線網絡信號可以被放大器放大、增強,這一效應,堪稱太陽表面的天然磁場「放大器」。
  • 中國學者發現太陽磁場「放大器」
    新華社南京9月28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28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學者通過重新分析一例過往太陽黑子,發現太陽大氣中流動的電離氣體,能夠顯著放大黑子磁場。正如無線網絡信號可以被放大器放大、增強,這一效應,堪稱太陽表面的天然磁場「放大器」。它對人類認識黑子、耀斑、日珥等一系列太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黑子是太陽光球層上出現的黑色小斑點。
  • 兩極磁場將逆轉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圖)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官方網站報導,每隔11年,太陽就會經歷一次徹底的磁極逆轉,太陽的南北磁極會顛倒過來。儘管目前我們還無法完全理解驅動這一過程的精確內部機制,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研究人員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堅持每天對太陽磁場情況進行記錄和監視,他們能夠檢測到太陽表面發生的過程,這將是第四次監測到太陽磁極倒轉事件。  在11年的太陽周期中,新的極性會逐漸建立起來,這表現在太陽黑子——密集磁場活動區域——會以深色斑點的形式出現在太陽表面赤道附近。
  • 磁場的翻轉有什麼因素導致?其中太陽黑子又扮演著什麼角色呢?
    回答:太陽每11年經歷一個太陽黑子的周期,即每11年,太陽黑子的數量會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進行循環往復。實際上,這一循環周期應該為22年,因為當太陽黑子的數量達到最小值時,太陽黑子的極性翻轉了。一般來說,太陽黑子一般是成對的,一個有北極磁性,另一個有南極磁性。
  • 太陽黑子出現多年來最大的太陽耀斑,太陽是否開始覺醒?
    這種光是從太陽能材料發出的,描繪出了磁場線,這些磁場線懸停在一組將在太陽左側上方旋轉的黑子上。圖片來源:NASA /太陽動力學觀測站 2020年5月29日,一個太陽黑子家族——太陽表面的黑點,代表複雜的磁場區域——發生了自2017年10月以來最大的太陽耀斑。雖然太陽黑子在地球上還看不見,但航空航天局的宇宙飛船在它們上方還是發現了太陽耀斑。
  • 如何推斷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場的相關性?
    我們知道,太陽黑子是一種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的磁場效應,即可以通過光譜的塞曼效應觀測到。
  • 太陽黑子是什麼?
    說起太陽黑子,大多數人可能會說聽說過,但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跟人類有什麼關係。太陽黑子,不僅跟人類有關係,而且關係重大。因此,人類研究太陽黑子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據了解,我國《漢書》中有記載: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
  • 如何解讀太陽黑子與太陽磁場的密切關係?
    我們知道,太陽黑子是一種我們可以直接觀測到的磁場效應,即可以通過光譜的塞曼效應觀測到。讓我們慢慢回顧,然後一步一步地介紹。第一,這些分立的能級代表太陽的不同元素髮射或者吸收的不同的能量。(通過光譜我們可以得知太陽中不同元素髮射和吸收的一系列離散能量。)
  • 日冕、太陽黑子、太陽耀斑、磁暴、太陽風與太陽有關的活動
    日冕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由高溫、低密度的等離子體組成。亮度微弱,在白光中的總亮度比太陽圓面亮度的百分之一還低,相當於滿月的亮度,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展現其光彩,平時觀測則要使用專門的日冕儀。日冕的溫度高達上百萬攝氏度,其大小和形狀與太陽活動有關,在太陽活動極大年時,日冕接近圓形;在太陽寧靜年則呈橢圓形。
  • 周圍磁場環境 影響太陽黑子壽命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漢斌)眾所周知,成熟的太陽黑子一般由中心的本影及外圍稍亮的暈狀半影組成。黑子半影的出現,也是區別普通黑子與小氣孔的標準。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撫仙湖太陽觀測與研究基地在太陽黑子半影的形成與消失過程研究上取得了新進展。
  • 太陽黑子一減少,地球就要冷颼颼?
    (來源:NASA) 什麼是太陽黑子呢? 如果你使用加裝了濾光片的望遠鏡觀察太陽,會發現太陽表面有時會出現一些黑色的斑點,這便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傾向於成群出現,太陽上每個黑子群中黑子的數量從一兩個到幾十個不等。
  • 當太陽的兩磁極逆轉時會發生什麼?
    太陽的磁場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個月的某一時刻逆轉。是的,這不是下一部預測世界末日的劇本,而是很可能會真實發生的事情。但大家也沒必要對此感到害怕,因為太陽的磁場經常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基本以十一年為周期。太陽的磁場逆轉發生在每次太陽活動的高峰期,此時太陽內部的磁力發電機正在自我調整,當場開始逆轉時,磁場會減弱,然後在下一次極性反轉出現之前降至零。
  • 中國古籍典藏中對極光和太陽黑子的記載
    世界上最早的太陽黑子的記錄是中國公元前140年前後成書的《淮南子》中記載的:「日中有踆烏。」《漢書·五行志》中對前28年出現的黑子記載則更為詳細:「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從漢朝的河平元年,到明朝崇禎年間,大約記載了100多次有明確日期的太陽黑子的活動。
  • 天地之靈,源於日輪|太陽黑子周期
    太陽黑子周期是在觀測黑子數量時的一項重大發現。太陽黑子周期分為11年的施瓦貝循環、22年的海爾循環以及55年的吉村循環。1826年到1843年間的日常黑子觀測,首次發現太陽黑子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變化。
  • 太陽黑子影響人的情緒?
    如某市第一醫院神經科,原本是心理門診的淡季,但沒想到前來諮詢的病人比往年明顯增多,而且在諮詢者當中,大部分人反映心情靜不下來,做什麼事情都集中不了精神。該科尚醫師也表示,從醫學角度說,這種情況的出現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但同時也跟氣象有關。
  • 太陽黑子正在消失 地球或面臨前所未有的寒冷
    中國網7月25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7月24日報導,太陽物理學家們敲響了警鐘:太陽上疑似只有少量的黑子。2014年7月23日星期三,他們只測出了3個微小的黑子群體,而上星期五時則一個黑子都沒有。太陽活動是以11年為一循環周期的,而現在正處於周期的中間,也就是太陽活動最積極的時期。
  • 科學家首次發現太陽的「放大器」,它將磁場放大,讓黑子快速運動
    據報導,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團隊,在天文學權威刊物《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通過研究發現,太陽中電離氣體竟然是「天然放大器」,可以放大太陽黑子的磁場。,並沒有發現它對太陽活動有著一定的影響。
  • 2019年太陽黑子缺席280多天,最近新周期的太陽黑子出現!
    太陽黑子的活動周期大約是11年,目前正處於太陽黑子活動的空隙期,而且已經接近尾聲;在2019年內有288天沒有出現太陽黑子,前面有連續40天沒出現太陽黑子,在12月25日,太陽南半球出現兩個新的太陽黑子,預示著第25個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到來,預計會在2025年7月達到頂峰。
  • 藏文科普 | 揭開太陽黑子的秘密……
    月亮的圓缺變化周而復始,太陽上黑子的數目也有時多有時少。人類花了幾千年的時間,才逐漸揭開太陽黑子數的秘密。太陽黑子的發現與記錄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古人就有明確的太陽黑子記錄。《漢書·五行志》中記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