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極磁場將逆轉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圖)

2021-01-17 和訊科技

太陽活動即將到達頂峰

  北京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美國史丹福大學官方網站報導,每隔11年,太陽就會經歷一次徹底的磁極逆轉,太陽的南北磁極會顛倒過來。這一大規模事件將對整個太陽系產生影響。儘管目前我們還無法完全理解驅動這一過程的精確內部機制,但美國史丹福大學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研究人員自從1975年以來一直堅持每天對太陽磁場情況進行記錄和監視,他們能夠檢測到太陽表面發生的過程,這將是第四次監測到太陽磁極倒轉事件。

  在11年的太陽周期中,新的極性會逐漸建立起來,這表現在太陽黑子——密集磁場活動區域——會以深色斑點的形式出現在太陽表面赤道附近。在大約1個月的時間內,這些太陽黑子會逐漸解體,磁場逐漸從赤道向兩極移動。

  隨著新的極性向兩極移動,它會抵消現有的相反的極性,美國史丹福大學的太陽物理學家、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的總監託德·何塞馬(Todd Hoeksema)這樣說道,他自1978年以來便一直在斯坦福工作。此時太陽的磁場逐漸趨向零,隨後再以相反的極性逐漸增強,從而完成一次太陽磁極逆轉過程。何塞馬表示:「這就有點像潮起潮落。每一次小的潮頭都會帶來更多的水量,但最終會全部退去。」

  太陽磁極逆轉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太陽磁場產生影響的空間範圍構成一個巨大的氣泡狀結構,名為日光層,其一直延伸到冥王星軌道,甚至到達美國宇航局旅行者號飛船位於的星際空間邊緣區域。另外,太陽活動的高峰期一般發生在磁極逆轉時期,在此期間除了黑子數量增加之外,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CME)也激增。

  太陽磁極的改變以及太陽帶電粒子的爆發會與地球自身磁場發生相互作用,其中一個表現便是極光的產生以及覆蓋的範圍。地球磁場還會影響主要的電子系統,何塞馬說道,例如供電網絡和GPS衛星,因此科學家們必須密切監視日光層活動。何塞馬表示:「我們還觀察到了太陽磁場逆轉活動對其他行星產生的影響,木星出現了風暴,土星上出現極光,這些都因太陽活動引起的。」

  由於維爾克斯太陽觀測臺擁有長期的觀測記錄並且其用於記錄的設備的前後變化也是最小的,因此它擁有了最全面和細緻的每日太陽全球磁場變化記錄。何塞馬表示,目前正在發生的轉變的有趣特徵之一在於太陽兩個半球正在以不同的速率發生改變。太陽北半球在今年夏天已經完成了磁極逆轉,而南半球預計將在近期內完成逆轉過程。

  何塞馬和他的同事還注意到兩三年前測量的磁場強度數據大約是太陽活動頂峰時的一半。這暗示著即將到來的太陽活動高峰期的磁場強度也將非常微弱。而這一結論已經在最近的觀測數據中得到了證實。何塞馬表示:「下一周期將會十分有趣。從技術上講,接下來我們應當給予更大的關注。」  

(責任編輯:王博軒 HT002)

相關焦點

  • 太陽磁場將180度逆轉(圖)
    >   由美國宇航局資助的最新觀測表明,數月內太陽磁場
  • 太陽磁場將發生180度逆轉 對地球天氣影響不大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由美國航天局資助的最新觀測表明,數月內太陽磁場將發生180度的逆轉。不過不用擔心,這是太陽每隔11年都會發生一次的正常變化,地球表面的天氣受影響不大。史丹福大學物理學家菲爾·謝勒在美國航天局日前發布的一份聲明當中指出,「太陽極地磁場正在減弱,當歸零之後再次出現的時候,將是相反的極性。」
  • 日學者發現太陽黑子數量與磁場逆轉有關
    據《中日新聞》2012年10月22日報導,名古屋大學名譽教授上出洋介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21日在北海道札幌市召開的地球電磁暨地球行星圈學會上發表一項成果,稱他們通過分析美國威爾遜天文臺觀測的數據,發現太陽北半球黑子達到最大數量時,太陽北極會發生如磁鐵
  • 做好準備,2020年太陽活動周期即將到來!
    當這顆恆星大約每27天自轉一次時,它的物質就像流體一樣,所以它的赤道比兩極旋轉得快得多。這使得太陽強大的磁場變得越來越「混亂」,太陽黑子和其他磁活動也越來越劇烈,直到整個恆星的磁極顛倒,這有點像地球每隔幾年就會變換南北磁極的活動,俗稱磁極顛倒。
  • 太陽磁極即將顛倒!北極已出現翻轉跡象
    原標題:太陽磁場將180度大逆轉   原標題:太陽磁場 將180度大逆轉   這是美國宇航局發布的由「太陽-B」觀測衛星拍攝的太陽圖片,揭示了太陽光球和日冕之間色球層的動態特性。圖像顯示,太陽磁場比人類此前知道的要狂暴得多、動態得多。
  • 當太陽的兩磁極逆轉時會發生什麼?
    太陽的磁場很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個月的某一時刻逆轉。是的,這不是下一部預測世界末日的劇本,而是很可能會真實發生的事情。但大家也沒必要對此感到害怕,因為太陽的磁場經常會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基本以十一年為周期。太陽的磁場逆轉發生在每次太陽活動的高峰期,此時太陽內部的磁力發電機正在自我調整,當場開始逆轉時,磁場會減弱,然後在下一次極性反轉出現之前降至零。
  • 人類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的照片,這事關每個地球人
    有史以來離太陽最近的相機,將首次拍下太陽兩極照片 儘管人類對太陽的觀測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久前世界最大的太陽望遠鏡還公布了首批高清太陽照片,但所有觀測太陽的成像儀器,都只能拍到黃道面(ecliptic plane)角度的太陽,從未觀測過太陽的兩極。所謂黃道面,就是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平面。
  •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地球磁場將顛倒 科學家:磁場逆轉會在百年內重演 2014-10-16 15:10:46雖然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卻真實地發生過,且不止發生過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大約78萬年以前,而這一地球磁場逆轉的現象將在百年內重演,屆時將對電網、通訊系統及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 兩個新太陽黑子出現!新一輪太陽活動周期即將開始
    (圖片來源:NASA太陽動力學觀測臺)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太陽的表面都處於相對平靜的狀態,但最近出現的兩個新太陽黑子打破了這片寧靜,它們的出現預示著一個新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的開始,這將會導致地球有時候會出現劇烈的太空天氣狀況和通訊或電網中斷。12月24日,NASA的太陽動力學觀測臺觀測到這兩個被命名為NOAA 2753和2754的新太陽黑子。
  • 地球磁場出現崩塌現象 地球兩極反轉將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近日,有關科學家在研究地層深處構造時意外發現,在地球深處,一個活動劇烈的熔巖核產生一個具有讓地球抵禦毀滅性太陽風能力的磁場。這個保護性區域延伸數千英裡,直入太空,其磁性影響從全球通信、動物遷徙到天氣模式等各個方面。但這個對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義的磁場在過去200年中減弱了15%。科學家稱,這可能是地球兩極將要翻轉的跡象。
  • 日本科學家找到了上一輪兩極逆轉期最詳盡的地質記錄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一輪的兩極顛倒很不尋常——出於某種原因,和上一輪已經間隔了75萬年的時間。對地球磁場的研究被稱為古磁學,涉及到對巖石和沉積物的分析,有時還包括考古材料。曾經熔化的巖石記錄了磁場的變化。相關的磁層學領域研究這些巖石中包含的地磁逆轉信息。
  • 太陽噴出等離子體雲抵達地球 或影響地球磁場(圖)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綜合報導,12月7日,太陽表面發生大型噴發,它發射出的等離子云被拋射入太空,10日抵達地球,或對地球磁場產生影響。資料圖:太陽耀斑爆發。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太陽x射線天文學實驗室表示,大約在莫斯科時間10日凌晨四點,密集的太陽氣體與地球發生了接觸。  太陽能物質將「包圍」地球大約一天。由於等離子體的影響,對空間飛行器的輻射負荷值將急劇增加,地表磁場還將會發生波動。
  • 新探測器將給太陽兩極「拍照」
    美國航天局近日宣布,將與歐洲航天局合作發射一個太陽探測器,首次給太陽的南北兩極拍「正面照」。該探測器名為「太陽軌道飛行器」,將由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的「宇宙神5」型運載火箭發射。該探測器將藉助金星和地球引力「蕩出」地球等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首次鳥瞰太陽兩極。
  • NASA發射「太陽軌道飛行器」 將揭示太陽磁場奧秘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當地時間9日,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歐洲航天局與美國航天局聯合進行了「太陽軌道飛行器」的發射,它被安裝在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Atlas V411型運載火箭上。
  • 太陽的兩極長啥樣?
    她將走上一條前輩沒有走過的路,不但能夠清晰地看到太陽的南北兩極,還能利用手中的十八般兵器,細緻入微地看清太陽的每一張面孔。太陽極區很重要,然而我們一直看不清歐洲是人類科學認識太陽的起源地。當17世紀伽利略最早將望遠鏡應用於天文觀測時,太陽黑子就是望遠鏡的重要觀測對象。
  • 如果地球磁場的南北極發生了翻轉,人類該怎麼辦?確實引人深思!
    大約四萬年前,兩極做了這樣一次不成功的嘗試,最後一次完全翻轉大概是七十八萬年前,所以我們在已有模式的基礎上進行極點逆轉似乎有點晚了。地球的磁場已經在變化,這可能意味著兩極正在翻轉,雖然我們還不能確定逆轉是否在近在咫尺,但這完全在可能範圍之內。
  • 地球磁場百年內逆轉不符實 或產生新生命進化(圖)
    10倍,由此加速了地磁場兩極偏轉的完成。科學家警告地球磁場將於100年內逆轉,屆時將導致輸電網絡癱瘓、癌症發病率大增。  報導經網絡轉載後引發關注。記者搜集整理各國科學家觀點發現,磁極倒轉曾發生過,但過程漫長,對生態影響多大尚無定論,因此不必過於擔心。  磁極倒轉沒有明顯規律尚無法預測  學界的共識是,磁極的位置並非固定,每年會移動數英裡。
  • 太陽爆發將朝向地球磁場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建立的預測模型,太陽的日冕物質拋射並沒有完全朝地球方向前進,但它可能會掠過我們星球的磁場。預計它將在8月20日星期四撞擊地球的磁場,並且可能會導致較小的地磁風暴和高緯度極光。
  • 地球磁場正在逆轉,46億年來已出現過幾百次,4萬年前險些發生!
    雖然這種現象正在加劇,但科學家不能排斥這個趨勢出現逆轉的可能性。現在我們是時候意識到這種危險了,我們應該要做好防範的準備了。地球磁場就像一個巨大的盾牌,保護地球不受太陽和宇宙射線的威脅。隨著磁極轉變位置,這個盾牌就會變弱。科學家推測,磁場會日漸衰弱到只剩原來力量的十分之一。
  • 美歐兩探測器將近距離揭秘日冕、太陽風和太陽磁場—新聞—科學網
    即將於今年夏季發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將於2020年升空的歐洲空間局(ESA)太陽軌道器,儘管技術上存在差異,但殊途同歸,都將為我們提供有史以來最好的機會,揭示太陽風等活動的複雜性,了解太陽的工作原理以及對太空環境的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