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司司長秦勇21日表示,下一步,在「十四五」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劃布局上,科技部將按照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要求,著力解決「高質量發展需要與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一是加強前瞻部署和大力發展以智能技術和量子技術為特徵的新一代高新技術,打造我國高新技術先發優勢。二是強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攻關布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新技術成果供給。三是加快培育新一代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壯大發展新動能。
6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團隊最近利用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實現基於糾纏的無中繼千公裡級量子保密通信,這一量子通信應用領域重大突破成果論文,於北京時間當天深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圖為研究團隊向媒體提供的最新獲得科研突破的實驗示意圖。 中新社發 研究團隊 供圖
21日下午,國新辦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針對「十三五」期間我國高新技術領域有哪些典型的成果等提問,秦勇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迫切需要科技創新來給予有力支撐。科技部按照「十三五」規劃的部署,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發展,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培育發展新動能、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湧現出一批高新技術重大成果,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十三五」期間,科技部加大了戰略性高新技術的超前部署,在超級計算、軌道交通、量子信息、增材製造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超級計算方面,我國繼續保持優勢,在世界超算Top500排名中,我國超級計算機臺數佔到45%,同時,在研製完成E級原型機的基礎上,正在向E級超級計算機進軍。在先進軌道交通方面,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試驗樣車,已經在試驗線上完成系統聯調聯試;時速400公裡以上速度等級高速動車組樣車今天在長春正式下線。這些突破將使高鐵這一「中國名片」更加亮麗。在量子信息技術方面,「墨子號」和「京滬幹線」的實驗,構建了首個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雛形。
二是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十三五」期間,通過加強高新技術的重點布局,在新能源汽車、移動通訊、第三代半導體、新型顯示等領域取得了許多新的進展,有力地引領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通過在電池、電機和電控方面的重點研發布局,促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使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上連續五年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了400萬輛,佔全球50%以上。在移動通訊方面,實現了5G技術的領跑,5G核心專利數佔世界第一,並率先實現了5G商用,目前我國5G基站數已經超過60萬個,用戶數已經突破1.1億。在新型顯示方面,通過大力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使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整體競爭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19年我國新型顯示產業銷售超過3000億元,產業規模居全球第一。
三是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面向港珠澳大橋建設,通過系統布局跨海集群工程建設關鍵技術研究,為大橋的順利建成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面向川藏鐵路建設,一方面積極為工程建設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科技支撐,另一方面超前部署重大裝備研究,集中攻克了硬巖隧道掘進裝備整機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關鍵核心技術,將為川藏鐵路這一「世紀工程」建設提供自主裝備支撐。
來源:中國新聞網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網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