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江湖,東越劍池一直不被視作武林勢力,除了劍池內罕有人物來到江湖遊歷,再就是這株劍林巨木實在太過高聳入雲,任你是州郡內首屈一指的幫派宗門,對上這頭龐然大物,也只有俯首陳臣的份。
提燈照膽看江山
吳家劍冢在九劍破萬騎之後,宗門內實力江河日下,東越劍池一直想要壓下被譽為家學便是天下劍學的吳家一頭,甚至不惜主動跟離陽朝廷眉來眼去,劍池年輕一輩翹楚李懿白攜帶十八劍婢出現在快雪山莊為雁堡鼓吹造勢,就是一個明證。
有那麼一位劍客,他在劍術上的指玄境界,比武當山龍、虎山上道士的指玄要實在很多,是離陽有數的劍道大宗師,他年紀輕輕便成為劍池家主,術道相和,精通三教義理,不是只懂蠻力的莽夫,與其比試,極其難纏。大半甲子中已知的出手有十九次,每次都會換劍換招,其中一次就帶了十二劍,還是去武帝城跟王仙芝比試,當然沒贏,不過聽說那場架打得聲勢浩大。此後便開始閉關,這麼多年,約摸著該是摸著天象境的門檻了。
心中既無不平事,如何跟天地共鳴?
此人便是東越劍池當代家主宋念卿,宋念卿一生持劍,將娶妻生子視為香火傳承的麻煩事,只擔心會耽誤劍道精進。曾於四十年前,幾乎成就劍仙一劍。二十年前機緣巧合,於一處洞天福地觀雲海起伏,又生感觸,放佛如陸地劍仙境界,可仍是放棄那次感悟,只想循序漸進,先入天象,再入陸地神仙,自此開始閉關。
出生於劍池,生平第一次選劍便是絕世名劍,第一次拿到的劍譜便是上乘秘籍,第一次修習的內功是絕世心法,授劍恩師更是那一代劍道宗師,一生一帆風順,可劍道修為卻無法精進,摸不到那陸地劍仙的門檻,生死一線之時方知: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心中既無不平事,如何與天地共鳴?
偏是無心之人最痴心
宋念卿此生專注於劍道,從未有過兒女情長,與那嫁入劍池的嫻靜女子也止步於相敬如賓,這位劍痴以往總是在不關心之餘,難免有些陰鬱,怎麼找了這麼個悶葫蘆無趣的女子,如何配得上自己的劍?
她在他離家時,亦是沒有多言,只是婉約笑臉,幫著他仔細理了理衣裳,送至門口,獨獨站在那兒,沒有等到他的回頭。後來宋念卿返家,冷著臉與她在家門口擦肩而過,她欲言又止,只是擠出乾淨的笑臉,一點都沒有委屈幽怨。
在與洛陽生死一戰之時恍惚間想起妻子,此後劍心淨如琉璃,最後一劍,亦是最後一次走江湖。
不知為何卻記起了年輕時那一夜掀起她的蓋頭,燭光映照之下她的羞赧容顏,多年來發乎情止乎於禮,竟然不知她何時慢慢成了一位霜發老嫗,也不知她何時親手製成了這雙鞋子,兩人離別,接過視為累贅的行囊,他只當作女子持家的天經地義,此時才知當時若是能接過行囊,念一聲她的小名,道一聲謝,該有多好。
宋念卿念及妻子,地仙一劍鎮洛陽,只是此劍一出,劍毀人亡,再見不到那名女子,原來,終究一場辜負。
其實很多時候,愛你的人會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做些你不知道的事情,就像不知道她什麼時候做的那雙鞋子。一輩子太短,可下輩子太遠,若是心中有所念所想之人一定要好好珍惜,筆者始終相信,既然相遇便是上天最好的安排。哪怕不愛放開,也不要辜負曾經的相遇,因為每一段時光都值得被珍惜。若是可以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便更值得欣喜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