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太夢幻?我們來點真實的

2021-01-20 TechWeb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947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發明了全息投影術——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是一種無需配戴3D眼鏡即可看到立體虛擬人物的全新科技。近幾年,全息投影的概念再度被炒熱。對於全息投影概念瘋狂的追捧,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

  全息投影突破介質,隨時隨地全面展示

全息投影能提供空中動態顯示,在產品展覽、汽車服裝發布會、舞臺節目、互動、酒吧娛樂、場所互動投影的領域廣受追捧。在商業行業應用上,多用於終端產品展示、與客戶互動。展示效果上比較奇特,科技感十足,更能達到吸引關注的目的;在藝術展示方面,全息投影技術突破了傳統聲、光、電的局限,將美輪美奐的畫面帶到觀眾面前,給人一種虛擬與現實並存的雙重世界感覺。全息投影技術的360度數字成像,使藝術展示設計更顯沉浸體驗。全息投影徹底模仿實際物體和實際場景、從不相同視點觀看全息圖、不僅能真實展現實物的不同角度也能與其互動,仿佛置身於真實場景中。

  滿足大眾對全息投影背後的真實訴求

隨著全息投影技術的曝光率越來越大,全息投影技術應用於生活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盲目追求全息投影的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普通人的兩大訴求:一是為了滿足全覆蓋的視覺體驗;二是為了更真實的音效,以浸潤式的全環繞音頻體驗,讓人產生身臨其近的感官體驗。

而全息投影技術始終局限於商用,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難以觸及,而可喜的是,智能投影技術的迅速發展,讓它與全息投影一樣,給消費者能帶來同樣的視覺享受。近期科技界巨頭微鯨推出的智能投影儀-微鯨魔方,具有720p高清畫質,ANS1280流明,同規格亮度最高;正方形像素陣列,消除鋸齒,銳利清晰;22項畫質增強技術,DLP精準色彩技術,色彩還原更逼真,並曾榮獲2009奧斯卡科學與工程獎;BilliantColor技術提供90%的寬廣色域,在音效方面,45mm雙喇叭設計,2*8w功率遠超同類型產品,支持杜比音效ATMOS及DTS解碼,無論觀看大片還是賽事都如臨其境。

以上的功能項,完全顛覆投影行業,使得投影儀能夠以巨屏電視的視覺效果,投射在消費者面前。而其內置的軟體,儲存了近20萬部大片,實時更新,更是最大程度滿足了用戶對於內容的需求。

如果說全息投影是投影技術的更高層次體現讓普通大眾可遠觀而不可褻玩,那麼微鯨魔方實實在在的親民屬性,比充滿噱頭的全息投影技術更能真切的滿足普通大眾對高品質影音體驗的追求。

微鯨魔方已在10月20日正式在京東商城開始預約,價格為2999元。前500名預約用戶可以享受2599元的首發特惠價,並獲得中國新歌聲的T恤1件+價值199元的微鯨1年會員包哦。

相關焦點

  • 全息投影是什麼?全息投影應用在哪些方面?
    什麼是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屬於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 3d全息投影原理_3d全息投影視頻 - CSDN
    尼古拉斯·菲利普斯改進了光化學加工技術,以生產高質量的全息投影圖片。全息投影可以分為如下若干類。透射全息投影,如利思和烏帕特尼克斯所發明的技術,這種技術通過向全息投影膠片照射雷射,然後從另一個方向來觀察重建的圖像。後來經過改進,彩虹全息投影可以使用白色光來照明,以觀察重建的圖像。彩虹全息投影廣泛的應用於諸如信用卡安全防偽和產品包裝等領域。
  • 全息投影技術詳解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不僅可以產生立體的空中幻像,還可以使幻像與表演者產生互動,一起完成表演,產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 全息投影原理
    導讀:目前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舞臺效應,其中有一大部分利用的都是全息投影技術原理,全息投影技術,又可以將其稱之為3D全息投影技術,但是這和我們時常所觀看的3D電影是完全不同的呦,趕快跟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本文轉自【中關村在線】;提到全息投影,大家首先會想到演出中的類似場景,最著名的就是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演唱會。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麼?
  • 裸眼3D全息投影
    這對於不戴眼鏡的觀眾還好,但是對於已經戴有眼鏡的觀影者而言可能還是不太友好,在近視眼鏡外再套上一層,鼻梁真是遭了不小的罪。因此,裸眼3D全息投影技術的發展則讓人類擺脫了立體眼鏡的束縛。(振幅、相位)來實現3D視覺效果。
  • 打造虛擬實境世界 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
    然而現在,你可以把這一切統統拋在腦後,讓一種全新的科技來幫你實現打破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阻隔。近日一種全新的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打破了這種阻隔,體驗了一把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快感。      其實全息投影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高科技技術,它是一種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它正以一種全新的事物改變著人們對那些傳統舞臺的聲光電技術的審美態度。這種全息投影技術應時代而來,被廣泛的應用於社會的各個方面。
  • 從「偽全息」到「真全息」,全息投影技術何時才能為我們所用
    提到全息投影,一般會想到在舞臺表演和展覽展示等商業活動中使用的技術。但我們平時所了解到的全息往往並非嚴格意義上的全息投影,而是使用珮珀爾幻像等方法實現3D效果的一種類全息投影技術。佩伯爾幻像是什麼佩伯爾幻像的本質是利用玻璃和光來操控視覺效果。
  • AR中的全息投影技術原來是這麼回事
    今天,我們來為大家深入剖析一下全息投影技術。另一種常見的全息投影技術稱為反射全息投影,或稱為丹尼蘇克全息投影。這種技術可以通過使用白色光源從和觀察者相同的方向來照射膠片,通過反射來重建彩色的圖像,以重建圖像。鏡面全息投影是一種通過控制鏡面在二維表面上的運動來製造三維圖像的相關技術。它通過控制反射光線或者折射光線來構造全息圖像,而蓋伯的全息投影是通過衍射光來重建波前的。
  • 浮空幻影的魅力——全息投影的商用之路
    1947年,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發明了全息投影術,經過科學家近一個世紀的專研,尤其是1960雷射被發現以後,全息投影技術取得了實質性的發展。全息投影的魅力在於,它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不需要依賴介質(或者以空氣為介質),浮空顯示視頻影像。
  • 全息投影馬戲團,好有愛的科技呀~
    摒棄傳統,用血肉之軀來交換全息圖像。投石科技今天帶來的是全息投影,「沒有真實動物進行表演」的,打造虛擬動物的馬戲團。讓大家得以繼續欣賞「動物們」的精彩表演。目前,全息投影涉及馬,大象和金魚。奔跑健將——馬群,舞臺上的駿馬,奔跑在流光溢彩中,萬馬奔騰的景象結合完美的燈光和音樂,夢幻極了!一條小金魚也來湊熱鬧了,不慌不忙、搖搖擺擺的在場中央悠閒的遊著,整個場館仿佛置身於海底一般,給觀眾們提供迷人的全息體驗。
  • 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
    在很多博物館、演唱會或者時裝秀上,我們也經常會看到類似的立體影像,效果逼真震撼,很多人把這稱之為「全息投影」,似乎好萊塢大片中的場景如今已經實現了,事實真的如此麼?未來的黑科技 真正的全息投影離我們有多遠?(圖源:psfk.com)到底什麼是全息投影?
  • 小知識:什麼是全息投影技術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原理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 3d全息投影技術原理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又被叫做虛擬成像技術,是3D技術的一種,原指利用幹涉原理記錄並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隨著科幻電影和宣傳引導,全息投影概念逐步發展到舞臺演繹、展覽會館等商業活動。我們平時看到和接觸的全息投影嚴格來說其實並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只是採用珮珀爾幻像、邊緣消隱等方法實現3D效果的一種類全息投影技術。
  • 科技|育兒 3D全息投影動畫讓你身臨其境,真夢幻真奇妙!
    全息技術這一概念最早於1948年由丹尼斯蓋伯(Dennis Gabor)提出,經過研究發展,2003年全息技術被首次成功應用於投影,全息投影時代隨之到來。因為能帶給人們虛實結合的夢幻立體感受這一特點,全息投影技術猶如 LED 顯示屏在舞臺的廣泛應用一樣,必將成為未來幾年舞臺的「新寵兒」,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全息投影離手機上的全息投影不遠了
    當天受疫情影響,WAIC 有史以來第一次採用了雲端形式,作為大會開幕式壓軸演講嘉賓的馬雲身在雲南,一項技術使得他與我們連接了起來——全息投影。 其實,這項技術迄今已有 70 餘年的歷史。 早在 1947 年,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 Gábor Dénes 發明了全息投影術。
  • 聚焦黑科技 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提到全息投影,大家首先會想到演出中的類似場景,最著名的就是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演唱會。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什麼是全息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1947年由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提出。它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從而實現3D顯示。
  • 聚焦黑科技,我們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
    但遺憾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舞臺上的「初音」是真正全息投影嗎?「初音」演唱會上的這種虛擬顯示方式專業名稱叫做「佩伯爾幻像」,它巧妙利用了光學錯覺,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就是它的成像過程,其實並不複雜,只是一種視覺欺騙。初音演唱會曾轟動一時雖然看起來也是立體的,但佩伯爾幻像與真實的全息投影差距極大。
  • 全息投影,了解一下
    信息技術與顯示技術的進化,令人們不再滿足於平面視覺,更加追求諸如沉浸式體驗和虛擬真實體驗等新興視聽感受,於是全息投影應運而生。火影數字全息投影視覺效果從平面擴展為立體,感官認知從隔絕向交互延伸,而通過工程投影機,火影數字全新的視覺體驗已發展為潮流,市場空間巨大。
  • 【動畫科普】最真實的虛擬——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這個詞,大家可能很少聽到,但是不少人肯定見過。因為這種虛擬成像技術曾多次出現在電影、舞臺表演和一些著名歌手的演唱會上。比如,2013年周杰倫世界巡迴演唱會上,就利用全息技術成功「復活」了已故多年的歌手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