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園 遊青攝
「華鎣電子信息產業『挺住』了。」11月30日,四川華鎣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何明高興地說,結合前11個月的數據,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今年華鎣電子信息產業有望實現逆勢上揚。
工業挑大梁、製造業扛大旗。電子信息可謂是華鎣工業的「頂梁柱」「牛鼻子」。2015年至2019年,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年均增長8.3%,2019年實現產值181億元,較2015年的92.3億元實現翻番。
曾經依靠「一黑二白」(煤炭、水泥、石灰)築牢工業城市基礎,如今依靠電子信息產業挑起工業大梁。歷經三次提升,實現三級連跳,華鎣的「矽谷夢」,正在從夢想變成現實。
無中生有:從資源型到創新型
華鎣,一座因工而興的老工業城市,上世紀80年代,隨著轄區內軍工企業相繼外遷,華鎣的發展首次陷入「陣痛」。此後,依託地處華鎣山麓、礦產資源豐富的優勢,華鎣開始推動「一黑一白」產業發展。經過多年大規模開採,資源產業逐步進入衰竭期,華鎣再次進入發展轉型的陣痛期。
面對資源、環境、市場倒逼的巨大壓力,華鎣決策者深刻地認識到,要下決心推動轉型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改善民生。
轉型之路在哪裡?該尋找什麼樣的接續產業?華鎣市瞄準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導向,以及沿海產業結構深度調整、生產型企業跨梯度內遷西移的大趨勢,推動發展的方式從「黑白」轉向「綠色」,在2009年確立了電子信息、新材料和裝備製造業等新興產業作為主要替代產業。
經過幾年發展,華鎣切身感受到電子信息產業引領性強、附加值高、就業充分、環保壓力小、用地集約節約等優勢,在2013年將工業主攻方向調整為電子信息產業。
2015年,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92.3億元,增長164.9% ,產值、稅收首次超過「一黑一白」(煤炭、水泥)等傳統產業總和,手機、平板電腦年產量突破1500萬臺,並成功與成都、綿陽、遂寧三地同時納入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四大重點布局區。
跨越「十三五」,目前華鎣市共有電子信息企業103家,其中規模以上電子信息企業50家,分別較2015年底增長1.5倍、1.9倍。今年受疫情及市場環境變化影響,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仍有望實現逆勢上揚,預計產值將突破200億元。
從資源型工業到創新型工業華麗轉身,華鎣進入嶄新的工業經濟時代。
由小到大:從單腿走路到多腿並行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十三五」期間,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省僅次於成都、綿陽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作為川東縣級市,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把電子信息產業做到如此體量,實屬不易。
華鎣市的雄心並不止於此。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華鎣要致力於打造「西部矽谷」,在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大盤中,爭取佔據更多的份額。
但是,這並非一帆風順。起步晚、底子弱等現實問題,一直困擾著華鎣市。
2018年之前,華鎣市電子信息企業主要來自於長三角、珠三角,這些企業從東部沿海梯度轉移到西部內陸,主要看重的是西部的用地、勞動力等方面優勢。華鎣山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何明坦言,這些企業以生產手機配件、功能機為主,大多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面對智能機市場的衝擊,產業長遠發展面臨瓶頸。
「不能僅靠一條腿走路。」華鎣市委負責人表示。再次轉型,華鎣將目光瞄準為重慶筆記本電腦基地配套的企業,引導園區手機企業主動與歐珀、小米、華為等知名企業開展合作,配套產業鏈發展。
何明介紹,現在園區除了來自東部沿海的手機企業以外,新引進的企業多為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配套的核心零部件企業。園區現有的103家企業,有30多家為重慶筆記本電腦產業配套。
2019年,作為華鎣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主戰場的華鎣山經開區成功創建省級經開區、國家電子信息外貿轉型升級基地,被第四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聯合會首批授予2019年電子信息行業重點園區。
目前,華鎣的電子信息產業已經涵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穿戴、智慧家居、車載電子、醫療電子等,緊跟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勢,華鎣的「西部矽谷夢」,正在變為現實。
由弱變強:從製造到智造
11月20日,華鎣醜米科技有限公司新品發布會在成都西博城舉行,共推出三款新品。今年6月份,全省首臺國產化「天玥」計算機在華鎣成功下線。
華鎣市經信局負責人表示,電子信息領域幾乎每天都在上演「風雲突變」,只有緊跟市場步伐,「華鎣製造」才能向「華鎣智造」邁進。
目前,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孵化園四期即將竣工,當地黨委、政府也在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促成20多家企業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合作,加大科研力度。
從製造到智造,如何破題?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坦言,從小環境來看,隨著廣華快速通道在去年底開通,廣安市和華鎣市的同城化發展日趨明顯。西渝高鐵廣安東站也將有望落戶華鎣,這也擴大了華鎣的區位優勢。與此同時,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推進,華鎣必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
對此,緊鄰重慶的華鎣明確了思路。華鎣電子信息產業與重慶主導產業高度關聯,融入重慶產業集群具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有利條件,可以深度參與重慶工業發展分工。
今年以來,華鎣電子信息產業「進城入圈」大有收穫,主動參與合川信息安全產業城、渝北5G基站配套信息設施、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重大項目建設,還開通了「重慶-華鎣」電子信息企業雙向免費物流專線。
近期重點工作中,華鎣將加強與重慶兩江新區、渝北區,成都高新區、綿陽市等電子信息重點區域的產業協作,打造川渝地區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產業的重要生產配套基地,還將建設輻射周邊200公裡的川東北電鍍產業園。
5年前,華鎣產值超過5億元的電子信息企業只有一家,現在已達5家。華鎣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華鎣電子信息產業將圍繞打造川渝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重要配套生產基地的目標,重點做好配套文章,力爭到2025年,華鎣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電子信息企業達到200家。
對於未來5年發展,華鎣已謀篇布局。一方面,立足現有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產業基礎,做大做強優勢企業,深化與成都、重慶關聯產業合作,提升配套協作能力。瞄準電子信息產業一二線品牌配套、關鍵零部件和重裝設備企業精準招商,積極打造手機、筆記本電腦全鏈條產業集群,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專精特新」發展。
另外,強化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加快建成投用集創業孵化、研發創新、檢驗檢測、職教實訓等功能為一體的西部矽谷雙創中心,兌現招商優惠政策,全力支持企業建基地、搞研發、創品牌、拓市場。同時,鼓勵市內外向型電子信息企業適應形勢變化、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參與「國內大循環」發展。
未來,華鎣將繼續在打造「西部矽谷」的道路上篤定前行。(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