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9年7月21日,光州遊泳世錦賽。霍頓在眾目睽睽之下拒絕上臺領獎,並拒絕與孫楊合影。此事引發國內外熱議:霍頓此舉究竟是否得體?馬克·霍頓本人近日亦接受媒體採訪,談及當時的感受,他稱「感到緊張與尷尬,但心裡覺得這麼做是對的」,並表示,自己的行為只針對遊泳管理機構,對中國和孫楊「無話可說」。
採訪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地方。第一個是霍頓談當時的感受時表示,美國隊先對他表示支持,這讓他更加感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第二個是被主持人問到「這麼做的原因是否是與孫楊存在個人恩怨」時,他表示「完全不是」。
二
整件事情都圍繞「孫楊尿檢呈陽性」展開。
第一次是在2014年5月17日藥檢事件。孫楊在2014年5月17日的全國遊泳冠軍賽時接受賽內檢查,結果A瓶尿樣中發現了違禁物質曲美他嗪。處罰結果為取消冠軍頭銜,禁賽3個月,罰款5000元。事後被證實為孫楊一直在服用「萬爽力」改善心肌缺血狀況,而這種藥物含有違禁物質。
這是孫楊職業生涯至今唯一一次藥檢呈陽性的情況,也是孫楊至今受到爭議的原因。事實上,完全可以相信國際泳聯沒有判斷錯誤——孫楊的確是誤服。首先這個藥物是於2014年1月被列入禁用藥物,但當時我國違禁藥物手冊未同步更新,所以孫楊於2014年5月誤服。而且這個藥物只是被禁用,已被證明完全沒有興奮劑作用。其次,那只是一場國內的比賽,孫楊當時已拿遍國際賽事冠軍,而且沒有任何藥檢問題,他有必要為這麼一場比賽服用興奮劑藥物嗎?最重要的是,陽性結果上報給國際反興奮劑中心後,也被認定為誤服。
孫楊的恩師丹尼斯,澳大利亞泳壇傳奇人物哈克特的恩師,在他看來,孫楊與哈克特一樣偉大而乾淨。他說,經常有運動員偶然未通過檢測,澳大利亞也不例外,但最後過關(誤測或其他非個人原因),我們通常不稱之為作弊。換句話說,沒有人可以保證杜絕意外來臨,只要站得正,不怕影子斜。
第二次是在去年。孫楊被媒體曝光不配合興奮劑檢測。泰晤士報甚至稱孫楊拒檢涉嫌服用興奮劑將面臨終身禁賽。而事實是,當時的檢測人員不能提供合法的興奮劑檢查官證件和護士執業證件,違孫楊可以認為檢查是非法並無效的。
事後國際泳聯也在第一時間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為,孫楊全程積極配合調查,並按規定拒檢。當時的尿檢官事後也作出了解釋——他只不過是臨時被叫過去幫忙,他說,孫楊從頭到尾對他都是客氣、熱情和禮貌的。
需要注意的是,兩個事件所有調查過程和處罰結果,皆經由國際泳聯之手,沒有人可以幹涉。
三
那麼,既然國際泳聯裁定「孫楊可以參加比賽」,霍頓有什麼理由質疑這個結果?除了陰謀論,再沒有別的原因。作為一個旁觀者,霍頓既沒有參與取證調查結果,也並不可能有任何有說服力的證據。僅憑主觀臆測否定對手的成功,並試圖這種做法是否公正?
霍頓曾在各種公開場合強調孫楊尿檢呈陽性,甚至有意無意地暗示孫楊是「興奮劑選手」,並公開嘲諷國際泳聯的不作為。這正是有趣的地方,他一邊拿著國際泳聯規定的標準和事件作為標杆,卻又不接受國際泳聯調查的結果。
霍頓為什麼會不斷質疑孫楊呢?也許是因為孫楊比他優秀太多,嫉妒心使然,完全可以理解,一個處處都比你優秀的競爭對手,好不容易被你抓住「把柄」,哪怕是莫須有的罪名,也會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站上道德高地抨擊別人。然而呢?嫉妒心和陰謀論並不能使人進步,所以霍頓永遠也只能被孫楊碾壓。而霍頓只能不斷安慰自己:「他是一個興奮劑選手。」
霍頓說他質疑國際泳聯不作為。那麼他完全可以選擇退役或退出這個圈子,不是嗎?不斷質疑又賴著不走,何苦呢。
還有那些質疑孫楊乃至中國的人,孫楊目前世錦賽冠軍數也來到了10塊,在世錦賽單項項目奪冠數上,已經和羅切特並列第二,僅次於15金的菲爾普斯。在這個不是美國人就是澳大利亞人稱霸的泳池裡,孫楊一個人傲視群雄。
四
要說興奮劑選手,澳大利亞20歲澳大利亞選手沙依那-傑克被曝光服用興奮劑,而且澳大利亞泳壇刻意隱瞞結果。國際泳聯前主席成,在禁藥的問題上,澳大利亞已失去道德高地。而且,世界反興奮劑組織報告顯示,澳大利亞違規次數排在世界第四,美國為世界第三,運動員最多的中國甚至還不到50人,排不進前十。在質疑別人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審視一下自己?
如此看來,霍頓不上臺領獎,是在打自己的臉和澳大利亞的臉;換個角度想,他不配和孫楊站在一起。
古往今來,陰謀論者往往沒有好下場。尤其是在對心態有極高考驗的體育競技領域。以「正義使者」自居的霍頓,不過是一個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不分是非的小丑,一個不僅輸了比賽,更輸了人品的loser。
多年以後,孫楊會成為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傳奇人物,泳談會流傳著他創造世界紀錄、一己之力扛起中國遊泳大旗的故事;而那些無能狂怒的小人,不過是笑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