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除了行星之外,最受關注的,就是行星周圍的天然衛星了。太陽系的衛星數量有上百顆,不過,地球的周圍卻僅有月球這一顆衛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為何地球只有月球一顆衛星?
這就需要從太陽系中衛星們的來歷說起了。現代研究認為,太陽系誕生早期,太陽系中的行星數量非常多,還有很多原行星(行星胚胎)不斷湧現。
不過,太陽作為一顆質量較小的恆星,它根本就掌控不了這麼多的天體,由於軌道稀缺,太陽系早期是非常混亂的,行星、原行星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碰撞」,最終,地球等行星成為了倖存者,而那些失敗者,則變成了衛星、小行星等天體。
目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也認為月球是地球和另一顆天體撞擊而形成的,碎片進入太空後被地球的引力俘獲,最終變成了地球的天然衛星。
此外,查看太陽系衛星的分布,大家會發現,木星、土星等這些氣態行星周圍,衛星數量都是非常多的,這是因為它們質量足夠大、引力足夠大,可以將這些衛星牢牢抓獲。
再看地球,地球的質量並不大,這就導致地球的引力沒有辦法抓獲更多的衛星,就好像水星的周圍一顆衛星也沒有,也是因為水星的引力太小了。
不過,雖然目前來看,地球只有月球一顆天然衛星,但是未來地球或許會擁有「地衛二」,這是因為如今正在有一些小天體接近地球。
科學家證實發現第二顆「迷你月球」
在今年2月份,有天文學家發現地球周圍,出現了一顆圍繞著地球運行的神秘天體,一開始,由於它實在是太小了,所以被認為是太空垃圾,不過經過數月的研究後,近日,天文學家為它正名,它是一顆小行星,取名為「2020 CD3」。
天文學家表示,「2020 CD3」是一顆曾經出現在地球周圍的「迷你月球」,不過,大家不要想看到它,因為它已經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遠離地球了。
當然,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類似的天體還是很多的,比方說發現於上世紀80年代,被天文學家認為會在大約5000年之後,成為地球新衛星的小行星3753,以及14年前曾經在地球在地球周圍短暫停留,後來又離開地球的「2006 RH120」。
研究者也表示,未來可能地球會陸續迎來多顆「地衛二」,不過,它們都不會像月球一般永遠是守護著地球,它們最多也就會在地球周圍停留數百年的時間,之後就會繼續掙脫地球的引力束縛,繼續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去。
當然,這些潛在的「地衛二」也都是近地小行星,除了未來有可能會成為「地衛二」之外,還有就是它們對於地球也是存在潛在威脅的,不過,從目前來看,撞上地球的概率都普遍較低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