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的無法進入黑洞?克爾黑洞或許是探索黑洞的新大陸

2020-12-03 亞遊集團20190828

黑洞,想必它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這是一個廣泛存在於宇宙之中的特殊天體,黑洞的特殊之處有二,第一是黑洞無法被常規天文手段所觀測,這裡所指的常規天文手段是指包括光子、紅外線等電磁波觀測手段,第二是黑洞強大的引力場會將任何物質碾碎,所以我們也無法利用太空飛行器探測,其實這兩點是有一點天文常識的讀者都知道的,但實質上,這兩點都源於一處,即逃逸速度。

黑洞的特性源於逃逸速度

只有有質量的物體都帶有引力,如果太空飛行器想要飛出地球,那麼太空飛行器就要克服地球的引力,如果太空飛行器想要飛出太陽系,那麼太空飛行器就要克服太陽系的引力,所以逃逸速度也就是物質想要克服引力所需要的最低速度,引力的大小與天體的質量成正比,天體的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要大,所以物體需要的逃逸速度也就越大,兩者成正比,這裡就不給大家列舉逃逸速度的計算公式了。

眾所周知,黑洞是大質量恆星在末期發生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根據黑洞的質量進行計算所需要的逃逸速度,那麼物體擺脫黑洞引力所需要的逃逸速度甚至要大於光速,也就是說,就連光都會被黑洞吸進去,這也是黑洞無法被觀測的原因,在相對論的物理體系之中,沒有任何物質的速度可以大於光速,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沒有任何物質可以逃離黑洞的引力場,也就是說:黑洞可以將宇宙之中任何已知的物質全部吸入,並且碾成粉末。

黑洞吞噬一切的性質,是否意味著人類無法進行內部進行探索呢?

其實也不然,雖然黑洞神通廣大、變化無窮,但也並非是完全無法觀測的,目前來看人們觀測黑洞都是使用間接方式,雖然電磁波的觀測方法無法奏效,但是黑洞並非是虛擬的,而是真真實實存在與宇宙之中的,所以黑洞強大的引力場是真實的,黑洞周圍天體受到黑洞引力場作用進行運動是可以觀測的,所以天文學家可以通過黑洞附近天體運動的情況進行分析,然後通過計算機進行計算、模擬,就可以得知黑洞的質量及其他數據了,但是想要進入黑洞內部進行探測的確是極其困難,但並非是絕不可能。

史瓦西黑洞真的存在嗎?

目前,我們最熟悉的黑洞是史瓦西黑洞,這是一種基於廣義相對論方程解出的靜止黑洞解,我們可以在腦海中想像這樣一幅畫面:在宇宙中懸掛著一個質量極大、但是體積極小的緻密奇點,這個奇點向周圍釋放著廣發而均勻的引力場,企圖將周圍的所有物質吸引起來,這就是一個完美的史瓦西黑洞模型,但我們拋開腦海中那幅美麗的畫面細細想來,宇宙中真的存在一種幾乎於完美的靜止黑洞嗎?

答案可想而知,即使這種史瓦西黑洞真的存在,那數量也應該是極少的,因為黑洞的前身是恆星,恆星在發生超新星爆炸時一定是劇烈運動的,不可能是靜止不動,所以形成的黑洞也很難是絕對靜止的,大多數情況下應該是旋轉的,帶有角動量的,這種旋轉帶有角動量的黑洞被名為:克爾黑洞。

克爾黑洞與史瓦西黑洞的不同

克爾黑洞與史瓦西黑洞有兩點不同,第一點:史瓦西黑洞是靜止的,所以史瓦西黑洞的引力場是靜止、均勻、緻密的引力場,在這樣的引力場下,不可能有物體可以靠近黑洞後還能離開,但克爾黑洞則不同,克爾黑洞是旋轉的、帶有角動量的,所以克爾黑洞的引力場是運動的、不均勻的引力場,這就為太空飛行器靠近黑洞且離開創造了理論上的可能性,太空飛行器完全有可能進入黑洞之後利用克爾黑洞的角動量獲得能量,並且離開。

克爾黑洞與史瓦西黑洞的第二點不同就是:史瓦西黑洞只有一個事件視界,一旦進入了事件視界之內,那麼就意味著物體將徹底於外界隔絕,強大的引力會將時空扭曲,這是一個無法聯繫,只能進、不能出的無底洞,而克爾黑洞不同的是,克爾黑洞擁有兩個事件視界,分別為內、外視界,內視界是克爾黑洞奇異性質的界限,一旦進行了內視界,與史瓦西黑洞的事件視界無疑,但克爾黑洞的外視界則不同,外視界是不可逃脫的界限,但是從外視界進入內視界是需要一段時間,雖然物體進入外視界後同樣無法逃脫,但是卻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點事情,如果我們能將量子糾纏機制研究的通,或許我們真的可以進入黑洞,然後利用超距通訊,在那僅有的一點時間內做點事情,一睹黑洞內部的真容。

相關焦點

  • 由霍金的「黑洞無毛定理」,來定義宇宙當中的四種黑洞
    黑洞無毛定理要說宇宙當中最神秘的天體,那麼一定就是黑洞了。由於黑洞自身性質的特殊性,目前人類尚且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只能根據黑洞附近星體的變化,來推斷黑洞存在的位置,以及它自身的一些性質。那麼描述黑洞的物理性質有多少呢?
  • 克爾黑洞能產生可穿越蟲洞,但人類想利用蟲洞旅行可謂本末倒置
    黑洞和蟲洞所以,如果自發的蟲洞不可行,有沒有其他方法來創造它們?理論上是可以的,這要感謝黑洞。它們與一種被稱為愛因斯坦-羅森橋的現象有關。它是由於黑洞的作用造成時空的巨大扭曲而形成的,具體來說,它必須是一個史瓦西黑洞,一個有靜態質量的黑洞,不旋轉,並且沒有電荷。本質上說,當光落入黑洞時,它會穿過蟲洞,然後從另一邊通過一個被稱為白洞的物體逸出。
  • 克爾黑洞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寶庫,我們能提取它的旋轉能量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最令人吃驚的預測之一。物質在極度的引力作用之下,被壓縮在極度彎曲的時空之中,連光也逃脫不了。而這個極度彎曲的時空就是黑洞。黑洞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就是它擁有一個時空分界面,亦即所謂的視界。它把黑洞分為內外兩個部分,通過視界進入黑洞的任何物質都無法再逃脫。
  • 光也逃不出黑洞?被黑洞吸收的物質去哪了?人類進入黑洞會怎樣?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來看,這樣的物體是真實存在的,1969年,一位叫做約翰惠勒的科學家就把這種天體命名為了黑洞。曾經的我們認為黑洞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只不過是科學家的過度揣測。直到2019年的4月份,人類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照片,我們才知道它並非理論上的概念,在宇宙中是真實存在的。
  • 黑洞真的這麼可怕嗎?霍金輻射:進了黑洞或許還可以出來
    文/玉濁清黑洞真的這麼可怕嗎?霍金輻射:進了黑洞或許還可以出來黑洞對於人類而言是極具神秘色彩的,同時也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非常的大,幾乎可以吸進各種物體,黑洞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將其視界逃脫天體,這種神秘的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命名為黑洞。
  • 黑洞星際飛船:利用「微黑洞」蒸發作為推進的動力(技術探討)
    1974年,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可能通過一種後來被稱為霍金輻射的過程,在其視界正上方產生輻射能量(即光)。霍金知道,在整個空間中,粒子-反粒子對從時空的固有能量中爆發出來,但由於它們的電荷相反,它們立即被吸引到一起。這些新形成的粒子和反粒子迅速相互湮滅,重新轉化為產生它們的能量。然而,在黑洞視界附近的情況就不同了。
  • 人類真的無法穿越黑洞和蟲洞嗎?聽聽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
    宇宙如此之大,而人類想要探索宇宙,宇宙飛船的速度上不去的話根本不可能實現,以目前人類的科技,走出太陽系還無法做到。人類飛行器目前的速度超越音速覺得非常快了,這個速度在地球上確立挺快,可要到了宇宙之中,以超音速來飛行,即使飛出太陽系恐怕也需要最少幾十年的時間。
  • 黑洞超時空旅行並非幻想!科學家:黑洞比你想像的更「溫和」!
    黑洞,宇宙中最神秘莫測的天體。當整顆恆星被壓縮為一個無限密集而熾熱的奇點,宇宙時空結構在這一點崩潰,超時空旅行也因此成為可能。如同在一張對摺的白紙上蛀蝕的孔洞,通過它我們或許能夠到達高維空間甚至另一個宇宙。
  • 或許是一個「超級黑洞」,我們生活在黑洞中?
    黑洞的引力很強,光線都無法擺脫黑洞的引力,如果人類無法超遠光速,或者永遠無法進入黑洞內部,科學家甚至認為,黑洞內部的時間和空間都因為強大的引力發生了扭曲,在宇宙中的中子星附近已經發現了相關的證據。人類對於宇宙中高能星體的了解其實並不多,大部分都是科學家的推測,並且在宇宙中觀察到了確實存在的數據和證據,因為科技的限制,並不能真正地去證明研究黑洞這些天體,畢竟強大的引力可以對探測器造成破壞,並且因為光線被束縛,導致無法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到黑洞樣子,最近的黑洞照片也是科學家利用電腦技術和各種數據模擬出來的。
  • 利用黑洞來「發電」!科學家太瘋狂了,想從黑洞「榨取」無限能量
    根據數據顯示,在宇宙中,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黑洞數量,是以「億」為單位計算的,而且考慮到黑洞也存在著巨大的能量,早在50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從黑洞中「榨取」能量,這真的可以實現嗎?
  • 黑洞的種類,你準不知道的四大黑洞類型
    「裸奇點」出現,這個並不是說真的有一位像上帝一樣的人在那盯著,「他」可能就是一條宇宙規則,類似物理學定律或者數學公理一樣。克爾黑洞接下來就是不帶電但是旋轉的黑洞--克爾黑洞。去年科學家拍到的那組黑洞照片, M87星系的黑洞,就是一個克爾黑洞。相比於靜態的史瓦西黑洞,克爾黑洞更接近於實際物理上的黑洞。因為大多數恆星都存在自轉,當它們塌縮成黑洞時,自轉仍然會存在。
  • 穿越或真實存在,兩類黑洞中,理論上第二類黑洞實現穿越是可行的
    宇宙空間是非常大的,到如今,我們已知的可觀測圓周範圍直徑就有920億光年,在可觀測宇宙範圍之外必定還存在著更為廣泛的空間,並且宇宙還在加速的膨脹過程中,其大小是我們無法想像的。但我們人類一直都有一顆對外界好奇的心,迫切想要知道太陽系之外的樣子,甚至想要在宇宙中穿梭到達宇宙的盡頭。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最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由於黑洞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比如光都無法逃脫),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線索。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由於黑洞傾向於「吸收」周圍的一切(比如光都無法逃脫),即使是最小的黑洞也不會洩露關於它們的起源或歷史線索。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
  • 太陽會坍縮成黑洞嗎?如果太陽變成了黑洞,地球會被吞噬嗎?
    一旦進入事件視界,所有事件(時空中的點)都會停止,任何東西——甚至光——都無法逃脫。黑洞有兩種類型:史瓦西(Schwarzschild)黑洞是最簡單的黑洞,其核心不旋轉。這種黑洞只有奇點和事件視界。克爾黑洞則可能是自然界中較為常見的黑洞的一種形式,它之所以自轉是因為形成它的恆星在自轉。當旋轉的恆星坍縮時,核心繼續旋轉,坍縮成黑洞後,黑洞也會繼續旋轉。
  • 黑洞無毛定理——黑洞的分類
    黑洞無毛定理又稱三毛定理。說的是所有進入黑洞的物質都會丟失所有信息,只剩下質量、電荷和角動量三個物理量,其餘所有信息都不復存在。因為這一切東西進入黑洞後,剩下的只有質量、電荷、角動量三個量,其餘諸如元素構成、物質溫度、甚至是物質還是輻射這樣的信息都不會保留。質量:一堆金子和一堆相同質量的垃圾掉進去的後結果是一樣的。甚至一堆金子和一堆通過質能方程換算質量相同的光子掉進去的結果都是一樣一樣的。
  • 太陽系的噩夢或許真的存在,新發現的黑洞已給出不好的消息
    黑洞是已知的宇宙中最可怕的天體,黑洞的引力之大,甚至連宇宙中最快的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裡逃出去,如此強大的引力可以將任何進入自己「勢力範圍」的物質撕得粉碎,然後再將其吞噬,而即使在黑洞的「勢力範圍」之外,黑洞的引力也能夠把附近天體的運行軌道擾動得亂七八糟。
  • 霍金「黑洞無毛定理」將被推翻?最新研究表明:黑洞或許有毛!
    這一令人沮喪的事實促使科學家們在20世紀60年代宣稱黑洞「沒有毛」,其意思是,黑洞幾乎沒有區分彼此的特徵。現在,新的計算表明:一些黑洞可以生長出毛,但不能保持很長時間。根據這項新的研究,以接近(但不完全)最大旋轉可能速度旋轉的黑洞顯示出一些獨特性質。但這些性質在黑洞變得「光禿禿(無毛)」之前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並且變得無法與同類的其他黑洞區分開來。
  • 你知道黑洞的準確定義嗎?黑洞的家族成員裡,誰才是最強大的?
    視線以此為界,外面的我們永遠無法洞察它的內心。而且越靠近它,時間越慢,光波也會被拉長,頻率降低,變得越來越紅,越來越暗,一切被定格,直至消失。黑洞越小反而越小氣,你還沒近它的身可能就已經被撕碎了,反而大黑洞就溫柔多了,你大可以進入它的事件視界,不過最終的命運還是會被拉成「麵條」,才能進入它的心裡。
  • 科學家首次發現隱藏黑洞,對於人類未來探索宇宙有重要意義
    即使是中等質量的黑洞,只要有吸積盤的存在,同樣也可以發出微弱的X射線,通過探索這樣的微弱X射線,或許我們就可以發現一些隱藏式的中小黑洞。科學家們研究了雙星系統由巨星2質量J05215658 + 4359220和一個伴侶,,通過一個獨特的方法,他們發現這可能是一個低質量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