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之中,有著大大小小無數個黑洞。這些黑洞作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多年來一直備受科學家們的關注。
根據數據顯示,在宇宙中,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黑洞數量,是以「億」為單位計算的,而且考慮到黑洞也存在著巨大的能量,早在50年前,就已經有科學家提出從黑洞中「榨取」能量,這真的可以實現嗎?
利用黑洞來「發電」?
地球作為人類目前為止,唯一的家園,地球上的資源並不會供人類持續發展,終有一天,地球上的資源會全面枯竭,這個時候,人類就需要去宇宙中尋找新的能量,否則,等待人類的,就是「世界末日」。
在上個世紀60年代,前蘇聯科學家卡爾達肖夫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概念:宇宙文明等級指數劃分。在卡爾達肖夫指數中,他表示如果宇宙中存在著其他文明,若這個文明等級是2級文明,就可以將恆星的能量據為己用。
此後,著名科學家戴森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戴森球」,這是一種可以建造在恆星周圍,用來汲取能量的人造體。不過一直到今天,這些仍然都是科幻片中的場景,畢竟人類連最低等級的文明都沒有達到。
在1969年,又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偉大的設想,那就是通過黑洞來「發電」,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在黑洞中投入一個能量採集器,來為人類提供充足的能源。這個猜想被稱作「彭羅斯過程」,那麼,它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
「彭羅斯過程」的猜想
宇宙中的黑洞各式各樣,有一些黑洞是靜止不動的,也有一些黑洞在不斷旋轉,彭羅斯過程中提到的從黑洞「榨取」能量,這些目標黑洞就是宇宙中的旋轉黑洞。
旋轉黑洞又被稱作「克爾黑洞」,這是愛因斯坦假想中的一種黑洞,這種黑洞的內部,是存在多個層面,中心是一個奇環,有內、外兩個視界。
在兩個視界之中,就是黑洞的能量層,現代研究認為,只要不進入到旋轉黑洞的中心奇環之中,就可以順利獲取能量,而且未來旋轉黑洞可能還會幫助人類實現時空穿梭,因為在愛因斯坦的預言中,愛因斯坦曾經表示,旋轉黑洞的另一端,或許連接著白洞。
看起來似乎非常的厲害,不過人類想要實現卻非常困難,否則也不會在彭羅斯過程提出50餘年後,仍然毫無進展了。
或許人類有機會實現,但是絕對不是現在,畢竟如今黑洞的秘密還有很多是人類未知的,旋轉黑洞究竟是不是如同猜想中的那樣擁有無盡的能量,以及是否擁有預言中的內部結構,也都是未知的謎團。
科學家們想要證明,就需要研發出可以清晰觀測到黑洞內部的高解析度望遠鏡,否則搞不清楚黑洞的本質,一切都是空談,你說呢?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8月17日文章《都說黑洞「一毛不拔」 科學家卻想從中「榨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