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叫獸]
愛車之人對於《速度與激情》系列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節,不僅當年舊作反覆看,當今新作部部追,無非是香車美女+行走間的荷爾蒙,就是這樣簡單粗暴,卻足以俘獲人心。而男主角保羅·沃克的離去更令影迷和車迷緬懷那由他演繹的一幕幕經典畫面。
有人說,「《速度與激情》中範·迪塞爾駕駛的道奇挑戰者高高揚起車頭的一瞬間,我徹底淪陷了」。
也有人說「保羅·沃克鍾愛的日系性能車才是操控與極致樂趣的代表」。對此,我都同意。
影片中,主角們常常會參加一種1對1較量,規則也是同樣簡單粗暴,直線加速賽(Drag Racing) 是指兩輛車在有限距離內,採取定點發車方式,進行的加速比賽,而此距離公認的標準為1/4英裡(402.336米)。在國內,被簡稱為0-4賽。
純粹肌肉與肌肉碰撞,馬力和馬力的較量,這種遊戲猜也能猜到源自於美國。
20世紀40年代,一些年輕人開始在加州的幹河床上進行兩輛車的直線加速比賽,加速最快的車獲得勝利,後來這種比賽被命名為Drag Racing,大約在1950年起這種比賽在美國開始正式流行起來。1951年隨著國家高速汽車協會(NHRA)的成立,直線加速賽也被真正的公開化。
美國地廣人稀,公路又直又長,於是美國人因地制宜利用直路比賽。車輛改裝的宗旨也是圍繞著大馬力、高速度發展,直線加速一直是他們的最愛。為了勝利,改裝車手們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在車裡加裝很容易爆炸的氮氧系統。
有人會說:這種比賽能有什麼技巧?直線加速還不簡單嗎?油門到底,擺正方向盤,一切馬力說了算。
小編聽了直搖頭,too young too native,真的只拼馬力不需要技術,倒不如大家直接就地壘錢來的簡單明了,還有什麼樂趣可言。
當然,車輛動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環,馬力相差懸殊,基本就沒有參賽的必要,因此,直線競速賽通常是按照馬力以及驅動形式分組別的。
假設你已經有了一臺動力足夠在0-4賽與他人一較高下的戰車,接下來該怎麼玩呢?
素車上陣?你會遺憾地發現,永遠被那些馬力相同甚至稍小的對手踩在腳下。下面,小編做些簡單科普。
首先,減肥
普通跑車的賽道版本都以儘可能輕量化為宗旨,更別說參加比賽的改裝車。
你需要做的,是拆掉除了動力總成外一切增加重量的物件,每一克多餘的重量都會成為你比賽中的累贅:副駕、後排座椅、備胎、後備箱雜物、香水、點菸器、媳婦的絨毛玩具統統拿走、玻璃換樹脂、金屬車標最好也換成貼紙,輕量化輪轂。如果不考慮日常使用,空調和音響系統也是可以拋棄的。
杜絕滿箱油上場,多出來幾十升的油量只會為你增加額外負擔,通常在賽前保持1/4油量保證完賽為宜。
第二,空氣動力
看似簡單的幾個小部件,整個比賽過程中決定著你的車輛動態。要知道車輛行駛過程中除了地面摩擦力,需要克服最大的就是空氣阻力。前唇、側裙、擴散器,一整套裝備能讓空氣快速穿過車體,儘可能少地幹擾車身動態。近年來參賽選手甚至會將前引擎蓋的縫隙用膠帶粘起來減小風阻。
增加下壓力的GT尾翼同樣必不可少,從引擎出力的那一刻起,整體車身重量轉移,後輪的負荷增加,尾翼與擾流擴散器配合,將車的後輪牢牢釘在地上,才能保證最大限度的動力輸出,避免輪胎空轉。
第三,輪胎選擇
同樣是由於起步時重量轉移的原因,前驅車在0-4賽中通常不佔優勢。前輪附著力越小,輪胎開始空轉,動力流失,意味著你只有望塵莫及的份了。
而後輪驅動或者四驅車在直線加速上具備先天優勢,它們需要做的就是將車輛前胎更換成滾阻更小、胎面更窄的型號。
後輪則可以採用更寬規格的熱熔胎,適當調低胎壓以獲得更大著地面積,開賽前,通過燒胎、彈射等方式,將輪胎溫度和壓力調整至最佳工作範圍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選手遲遲不願上場就緒,而在練習區不停地為愛車熱身。總之,一切都是為了抓地力。
第四,彈射&換擋
配備彈射模式的原廠車自然方便多了,直接切入該模式,剎車到底,油門到底,坐等著綠燈熄滅。
沒有改裝序列式變速箱的手動擋小夥伴,操作會相對繁雜一些。駕駛者需要在預備階段,掛入一檔、轉速保持在動力輸出最佳區間,半抬離合器,在車輛有向前運動趨勢時拉緊手剎,保持蓄勢待發狀態。
與奧運會飛人大戰不同,百米賽跑會推算人類的反應時間,發令槍響後0.1秒內都算搶跑。
0-4賽則沒有這樣的規則,綠燈熄滅的那一刻即允許賽車通過起始線。在此之前,你必須完成鬆手剎、彈離合、地板油等動作,並且預留車輛傳動系統反應時間。
在比賽過程中,每一次檔位間的切換同樣需要預留出系統反應時間,轉速進入紅區時提前加擋,以免出現動力中斷。
第五,詳盡記錄
無論訓練還是比賽,利用專業儀器記錄下每次有效加速成績,同樣不能忽視天氣、溫度、溼度等客觀因素。
輪胎的搭配、換擋時機的選擇、機械傳動的時間差,細微的差異可能只有駕駛者本身通過一次次反覆練習才能最終「得道」,利用控制變量法摸索出愛車的極限。
讀完,你還會認為直線加速賽是無腦的踩油門拼馬力遊戲嗎?
最後,小編為了安全,勸誡各位愛車之人,切勿在馬路上飆車,也不要將紅綠燈作為0-4賽的發車燈。一切競速運動都應在安全的封閉場地進行。其實,國內已有相對成熟的配套場地和直線加速賽相關賽事,歡迎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去賽車場一較高下!(文/車友號 車叫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