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控制十幾萬個攝像頭,涉及多個國。誰來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

2020-12-05 小草笑看世界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家庭攝像頭現在可以連接到網際網路,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登錄進行遠程監控。然而,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它也面臨著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一旦家庭攝像頭被破解和控制,攝像頭下的個人隱私將被完全暴露。

近年來帶攝像頭的掃地機器人、負責監控家裡小孩或寵物的監護器越來越多。智能家居設備進入家庭的同時,一些安全漏洞頻頻被爆出。

在一些不法分子手裡

,他們通過破解軟體或IP位址輕易地入侵並控制這些智能家電攝像頭,將鏡頭對向臥室或衛生間等私密場所,窺探個人隱私的問題常常被爆出。

近日警方調查發現,智能攝像頭變「偷窺狂」的背後,存在一個倒賣個人隱私的黑色產業。在一些社交群,攝像頭破解軟體和攝像頭IP位址居然被放到網上公然售賣,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不得不說現在的不法分子膽子真是越來越肥了。

除了窺探隱私以外,賣家還將將偷錄的私密視頻當作色情視頻在網上售賣。

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一些智能相機的安全漏洞窺探他人的私人家庭生活,並在錄製後在網際網路上公開出售。

簡直在公然挑戰法律的底線。在警方的攻擊下,「上帝之眼」被「破解」,背後的操作者實際上是廣西柳州的一名大專畢業生。

透過別人的相機偷窺

巫小成生於1991年。2018年4月,他開始運行「上帝之眼」應用程式。《上帝之眼》的推廣非常誘人:「家庭相機可以破解並看到最真實的照片來滿足你的偷窺欲望……」

2018年6月,朱偉(化名)看到有人從QQ群發送廣告,通過手機軟體觀看淫穢色情內容。他添加了那個人的QQ,然後這個人共享了一個二維碼。朱偉通過手機下載並安裝了「上帝之眼」應用。

朱偉的證詞稱:「應用程式是安裝在一些人家中的攝像頭的監控畫面。我買了一個會員六個月,花了368元。我能看到16張照片。我無聊的時候可以看著他們。」

90後大學生控制著超過10萬臺相機,並出售他們的會員偷窺!家庭攝像頭信息安全亟待解決90後大學生控制10多萬臺攝像頭,出賣會員偷窺!家用相機信息安全亟待解決

(軟體下載網站上的「上帝之眼」下載頁面介紹)

「上帝之眼」很快在「宅男」中傳播開來。幾個月後,吳程瀟停止了運營。他承認,「因為這個應用伺服器掛在國外,成本有點高,而且因為這個軟體在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力,很多人試圖破解我的伺服器,並想和我做同樣的事情。因此,在2018年11月,我將「上帝之眼」中相機的所有數據轉移到了「藍眼睛」。"

2018年11月,蘇真(不是他的真名)在微信朋友圈和幾個街景中看到了「藍眼睛」APP的口號「回家看世界」。之後,他在酒店旁邊的浴室裡看到了「藍眼睛」應用的推廣。出於好奇,蘇振華99元買下了連接和邀請碼,並在手機上註冊。

「後來,我進去看了看。它展示了四個鏡頭,包括超市收銀機、嬰兒車、沙發和白色牆壁。我知道這個軟體正在偷窺別人的相機。」蘇真作證。

「後來,我用APP埠收取400元成為會員。我可以看8張照片,觀看時間不受限制,但我只能看外國視頻。後來,我花了599元成為svip,這樣我就可以看中文視頻,達到50張圖片。」他說。吳程瀟也承認,「蘋果有超過1萬名註冊用戶。根據充值會員的收費情況,有68、368和668個級別。普通會員一次可以看到4張圖片,高級會員可以看到8張圖片,最高級會員一次可以刷掉16張圖片,淨利潤超過50萬元。」

判決書中披露的證據顯示,「上帝之眼」和「藍眼睛」涉及18萬多臺攝像機,分布在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比利時等國家。

巫小成非常清楚,許多顧客只是通過相機看別人的私人照片。「我建立了一個QQ群來吸引客戶,客戶錄製的內容將被放在這個群中。」

初始密碼可以用來入侵攝像機。

巫小成是如何控制這麼多國家的家用攝像機的?

判決中披露的操作異常簡單。吳程瀟承認,「藍眼睛」APP中有一個資料庫,APP中的數據是他通過反編譯軟體從別人的APPs中獲得的,主要是品牌相機的用戶名和密碼。「在此基礎上,我構建了自己的應用程式,數據中的用戶名和密碼可以通過入侵和控制相關攝像頭的指令來檢索。」

12月11日,巫小成因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被北京市朝陽區法院判處5年監禁和10萬元罰款。

有這技術本應是大號前程,可惜沒用到正途上,為了點利益而把自己的大好前程給毀了

相關焦點

  • 90後大專生控制十幾萬個攝像頭、出售會員供人偷窺!家用攝像頭信息...
    原標題:90後大專生控制十幾萬個攝像頭、出售會員供人偷窺!家用攝像頭信息安全待解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家用攝像頭如今已能夠聯網,供人在手機登陸遠程監控。
  • 家用攝像頭廠商請注意!隱私安全技術你家在做嗎?
    近日,90後大專生巫小成因控制十幾萬個攝像頭、出售會員供人偷窺,被北京市朝陽區法院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罰金人民幣十萬元。此事件又引發了幫尼菌對市場輿論影響的擔憂!通過別人的攝像頭進行偷窺巫小成生於1991年,2018年4月,他開始經營「上帝之眼」APP。
  • 男子自製APP控制18萬個攝像頭,偷窺隱私販賣!獲刑5年
    來源標題:男子自製APP控制18萬個攝像頭,偷窺隱私販賣!獲刑5年通過自製APP,巫某控制了某品牌在多個國家實際使用中的18萬餘個攝像頭,將這些攝像頭實時拍攝到的信息提供給購買會員的用戶,並允許用戶對他人隱私視頻進行收藏、錄製,共獲利80萬餘元。
  • 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我們的瀏覽記錄和網購記錄,都被各網絡系統捕捉、記錄和統計下來,然後藉此向我們推薦各種資訊和廣告。其實,這種行為涉嫌侵犯隱私權。希望法律和相關部門,能管一管。大數據時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作者:卡爾赫林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數據如何保護?
  • AI是否會濫用我們的隱私和個人數據?我們該如何防止這些濫用
    比如,AI創作的內容,智慧財產權應該歸誰?是這個AI的使用者嗎?還是AI的開發者?又或者,AI生產的內容不應該受智慧財產權保護呢?這個問題,將會決定我們未來所接觸到的精神產品,會具有怎樣的品味和質量。
  • 針孔攝像頭變偷窺神器,騰訊手機管家推「偷拍檢測」保護用戶隱私安全
    但是,面對「無孔不入」的針孔攝像頭,普通用戶很難通過肉眼辨別,對此,騰訊手機管家推出「偷拍檢測」新功能,幫助用戶一鍵檢測周圍可疑攝像頭,預防被偷拍,助力保護個人隱私安全。其實,在隱私保護方面,騰訊手機管家一直密切關注用戶需求,在推出偷拍檢測之前,便已推出「隱私照片檢測」和「帳號洩露查詢」功能,助力解決用戶生活中隱私洩露痛點。
  • 被控制的攝像頭:智能家電變「偷窺狂」
    在一些不法分子手裡,他們通過破解軟體或IP位址輕易地入侵並控制這些智能家電攝像頭,將鏡頭對向臥室或衛生間等私密場所,窺探個人隱私。智能攝像頭變「偷窺狂」的背後,存在一個盜賣個人隱私的黑色產業。在一些QQ群,攝像頭破解軟體和攝像頭IP位址被公開售賣,數十元至數百元不等。
  • APP自動打開攝像頭麥克風問題頻發 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保護隱私?
    來源:中國經營報APP不請自「開」,網際網路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戎麗娟近日,網際網路大佬周鴻禕的一席話引發網民的深深不安。他說,有的軟體會打開用戶的攝像頭,或打開麥克風錄音,從中找一些關鍵詞,來試圖匹配用戶第二天的興趣愛好。其實,這不是周鴻禕一個人遇到的問題,甚至也不是新近出現的問題。早在兩年前,就有用戶發現,自己在打開某瀏覽器時,手機攝像頭卻自動升起了。甚至有網友反映,自己連手機都沒使用,晚上睡覺時偶然發現手機攝像頭竟然升起了,簡直就是「夜半驚魂」。
  • 到處都是人臉識別,我們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其實暴露我們隱私的遠不止這些,手機定位、指紋解鎖、免費WIFI、各種問卷調查、朋友圈投票、砍一刀減價、辦理信用卡、微信語音通話等都有可能在收集著我們的數據,只是我們察覺不到。各大新聞媒體不止一次的做過相關報導,但似乎並沒有阻止各大門戶網站或app伸向用戶隱私的「黑手」。對此,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公眾隱私權真的還掌握在個人手裡嗎?
  • 谷歌Android P革新:再不用怕個人隱私保護洩露+攝像頭數量無上限
    谷歌在三月放出最新的Android P(Android 9.0)的開發人員預覽版,正式版本將於2018年Q3推出,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搶先看看有些什麼值得期待的功能吧。此外,Android P還會大幅增強個人隱私保護,加強對後臺應用程式的限制,尤其是針對麥克風、攝像頭和傳感器等敏感部分的訪問權限。之後,還會引入Android網絡加密功能,MAC地址也將會在每次登陸隨機化,避免被伺服器跟蹤。
  • 黑客控制家庭賓館攝像頭 偷拍他人隱私刺探情報
    前幾天,麗水警方公布消息,他們打掉一個傳播破解入侵軟體的犯罪團夥,已有近萬個家庭攝像頭被入侵。這件事引起軒然大波。昨天,龍灣網警也公布了一起典型案例,涉案的遠程控制軟體,不僅能控制攝像頭,還能控制整個計算機系統,用戶的每次瀏覽和點擊都會被記錄,毫無隱私可言,溫州也有一些買家用來幹見不得人的勾當。
  • iOS 14 多項隱私新功能:如何保護我們手機上的隱私?
    蘋果公司近年來面對競爭,試圖將隱私作為區別於其他公司的一個關鍵因素。蘋果CEO蒂姆·庫克在去年也宣稱隱私是一項「基本人權」。智慧型手機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不可替代,手機裡幾乎涵蓋了所有關於個人的信息。
  • 家庭活動變現場直播 攝像頭成洩露隱私「黑洞」
    近日,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人民法院審理了此例新型網絡「黑客」犯罪案,判決被告人王某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程序、工具罪,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和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數罪併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3萬元。  隨著智慧型手機等網際網路工具的廣泛應用,價格實惠的攝像頭也被一些人連接到手機上,用於看護家人或者防盜。
  • 隱私計算:拿什麼保護我們的數據安全?
    我們到底把多少隱私信息留在了網上,留給了多少平臺,恐怕多到連自己都記不清了。而我們對於這些數據最終的去向、用途和安全性幾乎一無所知。近年來,我國在公民的個人數據和隱私保護上已經開始了相關立法,比如《網絡安全法》《民法典》,當中都有相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規定。而《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也處於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的過程中。
  • 陳根:隱私保護之痛下,隱私計算將成數據價值釋放突破口
    訪問控制技術通過制定信息資源的訪問策略以保證只有被授權的主體才能訪問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隱私保護。近年來,多個基於訪問控制的隱私保護方案相繼提出。信息混淆技術是基於特定策略修改真實的原始數據,使攻擊者無法通過發布後的數據來獲取真實數據信息,進而實現隱私保護。
  • 攝像頭被非法控制下,你的隱私可能正被他人大量窺探
    【案件概述】陝西男子巫某通過購買或檢索等方式學得攝像頭的破解方法,非法控制攝像頭18萬多個,破解的攝像頭遍布了中國、日本、韓國、美國、比利時等多個國家,竊取他人隱私之後,通過租賃伺服器,搭建APP,創建網站,組建QQ群等方式,以淫穢視頻截圖吸引網民,發展註冊用戶一萬餘人,將視頻交由他人觀看並非法獲利80多萬元。
  • 團夥入侵上萬家庭攝像頭拍隱私視頻 專挑對床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智能攝像頭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標配」,連上WiFi,即便出門在外也可以時時監控家裡的情況。然而,最近就有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盯上了家用智能攝像頭的安全漏洞。
  •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對洩露個人隱私零容忍 2021年01月16日 07:11:13來源: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李嬌儼   浙江在線杭州1月15日訊 (見習記者 李嬌儼)記者從我省第六十一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
  • 攝像頭被「破解」 煙臺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控制計算機系統案
    煙臺市公安局牟平分局供圖中新網煙臺12月1日電 (王嬌妮 張倩)記者12日從煙臺公安部門獲悉,近日,煙臺牟平警方破獲一起非法控制計算機系統案,該案涉及民眾隱私視頻及照片上千條,入侵攝像頭ID300餘個。
  • 注意,你的攝像頭可能正在暴露你自己的隱私!
    雖然智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利用,智能的好也許會變成壞,就在最近,浙江溫州就破獲了一起非法控制家用攝像頭案,犯罪嫌疑人起初因為好奇加入一個售賣他人監控帳號密碼及視頻的群。群裡的人總會發出些涉及他人隱私的視頻,更有甚者還會在群裡互相交換帳號密碼,犯罪嫌疑人本人進群一段時間後,拿取了不少帳號密碼,便自己也建了個群,尋找有心人,販賣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