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平安VIP俱樂部舉行了南極行分享會
群裡好不熱鬧,小夥伴們專心聆聽了達人分享
辣麼沒趕上進群、被其他事情牽走了的小夥伴腫麼辦?
別怕!
平安君已經幫大家整理好
分享會的乾貨!
我們先來聽聽主講人林建勳對南極的印象吧!
第一環節
主持人與嘉賓訪談(精粹版)
Q: 南極是怎樣改變了您的生活呢?
A: 這個改變不是很劇烈,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很喜歡旅行的人,在去南極之前,也一直在旅行,或者說,我從小就在外面旅行,在去南極之前,我有大量的時間在背包,或者在國外學習,或者去出國考察。
到了南極之後突然發現這個目的地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一樣,沒有人,只有動物,只有風雪,只有冰山和冰川,然後它那種純淨,我覺得其他地方是不可能有的。
另外一個剛才提到的,與企鵝的近距離接觸,我們都會發現,不光是我,很多人都發現,南極的企鵝它們的要求都很低,但它們非常的快樂,它們安居樂業,它們有自己的情感,它們有自己的家庭生活,很多人都在感慨,其實是不是我們也不用那麼多的物質的訴求,也可以活得更好。
這方面我覺得目前來講,去的次數越多,影響我越多,我們真的要那麼多的東西在自己的腰包裡、在自己的家裡嗎?還是說你可以很安靜又很簡單地生活,用很樸素的方式,去完成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覺得這是對我改變最大的,目前我自己的生活也越來越求簡樸,越來越求簡單,然後越來越求直接,然後更多時間的把握,這是我最大最大的改變。
Q: 聽說您在之前南極裸跑,而且還跟一幫朋友下水遊泳,在天氣這麼寒冷的地方,這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是什麼讓您有這個衝動呢?
A: 我試過幾次在南極,南大洋裡遊泳,但實際上要說寒冷吧,還好,水的溫度大概在零度,還沒結冰,空氣的溫度在零度到零上十度都經歷過,的確是比較冷,當身體進入水的那一霎那間,你會感覺到是一千支一萬支針扎著腿,非常的冷,我想有過冬泳經驗的人,可能都會有同樣的感受,但是為什麼我要做這種事情呢?
我們來自於自然,應該以這種形式去擁抱自然,這是一種讓自己的心能夠敞開的一種外在的方式,我自己很喜歡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很真實,我跟我的朋友講,別把自己包掩得太嚴實,那你就與世界隔斷了。
把自己捂得太嚴實了,那你就與別人失去了聯繫,與世界失去聯繫。打開心扉,打開自己的內心,你就會擁有整個世界。
Q: 我知道您帶了很多朋友去南極,同時跟您一起去過南極的人也成了您的好朋友,那您覺得南極怎麼改變了他們呢?
A: 我很難說是南極改變了誰,我更多地用一個詞,叫「去南極」,這讓我發現了自己。
比如說去南極見了一次雪崩,感覺到大自然的力量,那種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電視裡面、或者在我們的想像裡面,都是沒有辦法去尋找到的,但是現場,當你感觸這個之後,你突然發現了,原來自己非常的渺小,這個很難講是改變,應該是一個發現,因為有的人對此可能絲毫不敏感,他會想當然的認為他就是這樣的,他們並沒有去尋找到自己心中對應的部分,但是有的人,對此非常敏感,再後來,他們回到國內之後,可能做夢、可能在聊天時, 屢次提到了這個冰川崩塌的那一霎那的時間的震撼,是因為他們就此事件在尋找了自己內心中的那個對應,所以他就會覺得自己的渺小。
Q: 那麼多人去南極,對南極的生態環境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
A: 南極有一千四百萬平方公裡大,大概相當於中國的一倍半,這一片土地上,每一年來的遊客是四萬人次,開玩笑講,我自己去的星巴克,一年下來接待的客人可能也有四萬人,那就放在南極來講,其實人類所能影響的區域是非常非常小的,或者影響的負面的東西也非常非常少,我們不排棄它,但我們必須理性去看它,南極自身對這種影響的包容是足夠的。我們經常去的地方是南極半島,人去了之後,我們還有另外一種辦法,在基於它自身的這種包容之外,我們努力把影響消到最小,比方說我們乘坐的郵輪是環保郵輪,它的排水排廢物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我們人類去登陸南極大陸的時候也有一個約定,大概是什麼也不能帶走,什麼也不要留下,帶走的只能是記憶,留下的只能是腳印,即使是腳印,我們也要去把它抹平,因為怕影響到企鵝的生存。
第二個原則是我們要離企鵝保持一定的距離,離海豹啊其它的動物也要保持一定的距離,離企鵝最少最少都要五米遠,這樣的話就儘量地減少了對企鵝的幹擾,這些都是使我們對南極大陸的影響降到了最小,那麼我們又從南極得到了很多能量回來,很多正能量回來,那麼這個整個過程,它是基於一種保護的、或者是負責任的旅遊方式,來使我們的旅行得到了升華。整體來講,我認為去南極旅遊是比較積極的。
▲老林在船上住的房間
Q: 在去南極旅遊的過程中,在船上會度過很多時光,那大家通常會做些什麼呢?
A: 去南極旅遊,確實,在南極船上的時光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每天是這麼度過的:因為都是極晝,所以意味著二十四個小時都是白天,如果你不想睡覺的話呢,隨時都有光線,你隨時都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我們睡八個小時,如果再有一點自己的私人時間兩個小時,剩下的其實十四個小時,每個人都在不停地參與著各種活動,比方說每天大概有四個小時的來回登陸和裝備整飭的時間。
然後,餘下在船上的時間,我們有安排講座,這些講座包括名人的講座,我們邀請了梁文道老師、吳曉波老師跟我們同船,他們在船上可能會講中國經濟方面的主題,可能會講每個人的讀書心得,講自己生活上的一些活動的實施等內容。
我們還邀請了船上的探研專家,比方說有人是動物專家,有人是企鵝類的專家,有人是冰山冰川的專家,也有人是南極探索歷史的專家,在船上每天都有講座,讓遊客們在旅行的過程中每天都有新鮮的內容吸收。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娛樂活動,比方說我們看電影,南極的一些故事片,一些紀錄片,看一些船方安排的演出,也有一些音樂沙龍。
當你沒有辦法看手機的時候,你抬起頭來,跟別人交流,去看看外部的漂亮的景色的時候,生活突然之間變得特別的美好。特別的簡單!
Q: 去南極需要辦一些什麼類型的證呢?
A: 現在目前來看至需要辦阿根廷的籤證,就可以飛到阿根廷,然後再飛到它的最南端——烏斯懷亞上船去南極就好了,現在手續非常簡單。
Q: 需要準備一些什麼裝備呢?
A: 因為我們去的時候南極是夏天,就是我們這邊是冬天南極是夏天,它的溫度在零度的上下,所以不是特別冷,對比同期的北京呢是要溫暖,所以用不著像在北京穿那麼多的衣服,連厚的羽絨服都不用,所以一般我個人去的時候,一件衝鋒衣,一件羽絨的背心,再加一個滑雪褲,其實這是我最重要的裝備,其他的都是很簡單的,一個中型箱就夠了。
▲裝備一覽表
Q: 有沒有要準備雪靴之類的?
A: 不用,我們會有專門的膠鞋,也就是向我們國內用的雨靴這樣的膠鞋,便於上岸之前清洗,也便於上岸歸來清洗,我們不希望把人類身體的病菌帶給企鵝,當然也不希望把南極企鵝身上的一些病毒帶回船裡,所以都會有大量的清洗工作,所以有專門的膠鞋給我們。
Q: 從哪裡登船,從哪裡進入呢?
A: 我們從美洲的最南端烏斯懷亞登船,大概經歷四十個小時,穿越德雷克海峽,到達南極半島,在南極半島呆大概六到七天,然後再重新穿越德雷克海峽向北,回到南美最南端烏斯懷亞,這整個過程是十一天左右,但這是一個行程,但是有時候我還會去到另外一個長線行程,還會去到南喬治亞島,以及福克蘭群島,那個行程就是更長一點,十六天的行程,兩個都是最經典的行程,一長一短。
第二環節
嘉賓與用戶互動問答
Q: 南極行有年齡限制嗎?
A: 8歲以上都可以,今天船上好多75歲以上的老人。
Q: 對身體條件有沒有要求?癌症患者、心臟病患者可以去嗎?
A: 基本沒有太多限制,但醫生證明是必須的。只要醫生說可以遠行,藥帶足,我認為沒問題。
Q: 從阿根廷出發,一共要多少天?
A: 往返17-22天,船上11天。
Q: 費用要多少?
A: 大概是12.5萬起
Q: 請問去南極都是極晝期間去,那極光是否就看不到了?
A: 這個季節沒有極光,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Q: 船票需要提前半年到一年的預定,請問是有什麼原因?
A: 全世界人民都在搶票,當然是搶好船的票。
平安VIP俱樂部下期分享會預告
主題:「穿行在安第斯之間」——秘魯線上分享會
嘉賓:張金鵬(小鵬)
時間:1月20日21:00
環節:1.嘉賓分享
2.互動時間
3.搶定製攻略
文字、語音由@旅人林建勳 親述,圖片、視頻來自@旅人林建勳,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