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科大博士畢業後,我主動申請來南沙工作

2020-12-04 華轉網

那是2008年的秋天,我剛剛到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我的導師吳景深教授有一天和我說:「呂冬,有空去我們組在南沙的研究中心看看吧。」於是,第二天,我就奔赴南沙了。

我記得,當時我是坐大巴去的,路上花了五六個小時才到了南沙。最後,車停在了「舊鎮」。下了車有點兒傻眼,汽車站十分嘈雜,到處都是摩託車,幸虧有來過的同學同行,要不我還真挺慌。

「舊鎮」離我們研究院有4公裡左右。當時我們幾個兄弟打了摩的去的,一路上風馳電掣,後來想想應該也沒有多快,就是風大而已(哈哈)。

初到資訊科技園(霍英東研究院所在地),仿佛到了另一個世界,這裡依山傍水、風景優美,與港科大在香港清水灣的校園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居然有了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我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也可能正是為此,南沙給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印象。

之後,我頻繁往返於南沙和香港之間,在我讀博的後半期,我索性在南沙常住下來,完成了我博士論文的大部分工作。當時很多港科大的同學覺得南沙有點遠,有點偏僻。我卻自得其樂,感受著南沙給我帶來的那份平靜。博士畢業後,我主動申請到港科大在南沙的研究院工作,直至今天。

//

南沙給我最大的感覺是充滿了

生機與機遇

//

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了她獨一無二的優勢。位於中國最繁華灣區的幾何中心,南沙毗鄰廣州市區、深圳、東莞、佛山、中山,光是廣深的經濟體量都已經逼近5萬億。

如此大的體量帶給南沙海量的機會,也給我們這些科技工作者帶來了實現理想的機會。很幸運,我趕上了南沙蓬勃發展的開端時期,跟隨著南沙的發展,我也慢慢地在實現自己的職業規劃。

我是搞材料的,在南沙工作讓我有很好的資源將我們的科研成果轉化成工業化產品。由於可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實現1小時內通勤,我們迅速與廣州、東莞及深圳等城市的新材料企業建立了很緊密的合作關係及產學研體系。這幾年,我們在新材料研究、產品化開發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另外,我們也利用南沙的發展優勢大力開展新材料高端科技服務的業務,尤其是在電子封裝及其可靠性方面,已服務了大灣區數家國際知名企業,助力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我們會在南沙繼續將香港科技大學大量原創性成果產業化,在大灣區實現工業價值。

南沙近幾年飛速發展,在科技、金融、交通、航運等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尤其是交通方面,近幾年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地鐵4號線延長線的開通讓廣州市區的人們更頻繁地到南沙來,了解南沙或在南沙居住,也讓我們研究院的同事上班更便利了,普遍節省了20-40分鐘的寶貴時間。兩年後,隨著快速地鐵18號線的通車,南沙到市區的公共運輸時間將進一步縮短至30分鐘,這將大大加強南沙與廣州市區的聯繫,為吸引人才及商業活動創造了極大的可能性。

更讓人興奮的是,南沙慶盛高鐵站也開通運營了,慶盛站是廣深港高鐵中的一站,可以大大節省我們到深圳及香港的時間,為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發揮更大作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隨著南沙大橋的通車,著名的虎門大橋不再擁堵,節省的不只是時間,更增添了一份信心,讓南沙名副其實地四通八達,高效通勤。當然,南沙交通的變化絕不僅僅如此,未來還會有高鐵、深中通道、高速地鐵、高速公路引入南沙,我無比期待。

南沙中張開環抱歡迎五湖四海的有識之士,包容且貼心地讓他們在這塊熱土上奮鬥。

我常常給我的朋友介紹南沙,我把她比作廣州東南端的「希望之星」,是實現理想與夢想的地方。

時間過得真快,南沙自貿片區已經掛牌5周年了,看著美麗而現代的南沙,我覺得我沒看錯這塊地方。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希望南沙區可以進一步建設大灣區科技高地,發展一批具有世界級的高端科技服務團隊,為大灣區原創性科技進步及產業進一步升級積累寶貴資源。從全世界的角度來看,未來的20年是中國的20年,我相信,南沙會是中國那頂王冠上面最閃亮的寶石之一。

【作者】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發部總監呂冬博士

【攝影】劉偉

【整理】南方+記者 賓紅霞

【作者】 賓紅霞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港科大(廣州)千餘崗位招聘
    「我早上六點就起床從武漢坐高鐵到廣州,就為了參加南沙的推介會。」周同學是武漢大學的一名化學專業研究生,為了能了解最新南沙人才政策和崗位招聘信息,她專程從武漢趕到廣州。「我對南沙的好印象來自很多方面。我的伯伯曾經在南沙工作了三年,他介紹了南沙的政策、經濟、區位以及環境等,讓我早就想到南沙發展了。
  • 港科大(廣州)擬2022年9月開學 首六年先行招收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港科大(廣州)擬2022年9月開學 首六年先行招收碩士及博士研究生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2020-02-29 港科大(廣州)首六年將在重點交叉學科領域
  • 港科大擬2022年正式招生,先招碩士博士生,授雙學位
    一同發布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披露,港科大(廣州)計劃自 2022年開始正式招生,首六年將在重點交叉學科領域,先行招收碩士及博士研究生,最終達到10000名在校生規模,其中研究型研究生6000人,本科生4000人。
  • 香港校園 | 港科大再獲越秀集團慷慨捐款八千萬元 支持大學拓展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繼2019年獲內地大型綜合性企業越秀集團(越秀)捐贈港幣一億元後,2020年再獲慷慨捐贈港幣八千萬元,用於支持大學在「港科大一體
  • @港中大、@港科大,這才是畢業正確的姿勢!
    在場師生共同唱響國歌現場莊嚴肅穆師生以飽滿的狀態共同迎接這個盛大的日子回想起兩天前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舉行畢業典禮數百名畢業生蒙面高舉示威標語當現場奏響國歌時有學生不斷叫囂「港獨」口號侮辱國歌港中大的典禮甚至只進行了半小時就匆匆宣布結束
  • 港科大(廣州)建設有新進展,計劃明年9月投入使用!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揭牌;港科大(廣州)校園建設全面完工倒計時正式啟動。據羊城晚報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由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南沙產業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學校方共同組建而成,旨在充分發揮建設單位、港科大校方及其技術團隊、全過程諮詢等單位深度融合的優勢,實現「專業化+扁平化」管理,高效協調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期工程、慶盛區塊「七通一平」配套道路建設項目。
  •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開學
    港科大(廣州)預計2022年9月1日正式開學。  兩校學位課程不重疊  港科大校長史維表示,港科大(廣州)未來將著眼於培養跨學科人才。該校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據介紹,港科大(廣州)位於廣州南沙,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慶盛站到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只需30分鐘。兩校園間可當天往返,共享互補的實驗設備。另外,清水灣校園已有的學科不會再在廣州校園重複設置,實現雙方互補交叉。  設置四大樞紐架構  據透露,學術架構方面,港科大(廣州)將突破傳統界限、重置學術架構,爭取實現全部跨學科。
  • 港科大(廣州)校園現場建設指揮部揭牌,全面完工倒計時455天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獲批的首個具有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作辦學機構,是粵港澳大灣區文化教育交流工作的進一步深化,是國家教育戰略的重要部署,對打造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提升南沙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 港科大(廣州)校園建設有新進展,計劃明年9月投入使用!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揭牌;港科大(廣州)校園建設全面完工倒計時正式啟動;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園區管理服務中心揭牌。據羊城晚報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園建設指揮部由南沙新區產業園區開發建設管理局、南沙產業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學校方共同組建而成,旨在充分發揮建設單位、港科大校方及其技術團隊、全過程諮詢等單位深度融合的優勢,實現「專業化+扁平化」管理,高效協調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一期工程、慶盛區塊「七通一平」配套道路建設項目。
  • 港科大(廣州)首次公布辦學細節,5年全球招聘400名教師
    「在學術上,我們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國際領先的學者,他們許多人是從港科大的助理學者做起;在校友層面,許多從港科大畢業的學生取得了不錯的創業成績,將港科大的科研優勢成功轉化到市場。」史維在介紹港科大(廣州)項目前,回顧了港科大的發展史。「3、4年前,我們就開始反思高等研究與教育的趨勢,未來的港科大如何發展?學術發展與科研轉化,如何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進行融合創新。
  • 港科大(廣州)擬全部跨學科,將設這些前沿研究領域
    港科大還在清水灣校園連續3年開展「先導計劃」,試行廣州校園課程,目前共招收約260名研究生。新一年(2021-2022學年)招生正在報名進行中。預計2022年9月1日正式開學。 港科大校長史維教授表示,港科大教學未來將著眼於培養跨學科人才。港科大(廣州)位於廣州南沙,毗鄰廣深港高鐵慶盛站,距離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只需30分鐘,首階段將培養4000名研究生,計劃於2022年9月正式開學。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開放2021研究型碩士及博士入學申請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開啟2021fall研究型碩士及博士入學申請。這已經是港科大廣州校區第三年招生了,香港科技大學已經在2019-2020年先行招收了超過250名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在香港的清水灣校園授課,試行港科大(廣州)擬設的課程、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你想知道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招生計劃,小編都已經整理好了,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夢·踐行者】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希望10年後我的一半工作...
    這讓坐在旁邊的女翻譯的工作也很輕鬆。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17歲入讀中科大少年班,25歲碩士畢業,26歲創辦中國第一家大學生創業上市公司,30歲博士畢業,如今公司市值超過800億元。作為中國人工智慧語音領軍人物,劉慶峰認為,未來的人工智慧助手將輔助人類工作生活。
  •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開啟2020fall研究型碩士及博士入學申請
    香港科技大學又雙叒叕傳出新消息,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開啟2020fall研究型碩士及博士入學申請。這已經是港科大廣州校區第二年招生了,香港科技大學已經在2019年先行招收了106名研究型研究生(Research Postgraduate),在香港的清水灣校園授課,試行港科大(廣州)擬設的課程、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你想知道的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招生計劃,一起看看看吧。
  • 中科大博士畢業6年後考專科 回應:技能重於學歷
    資料圖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畢業工作六年後,朱駿(應採訪對象要求使用化名)參加了今年安徽省高職專科的分類考試,報考了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口腔醫學專業。省統考文化課滿分、校考第一名是他最終的成績,被錄取後將在這裡進行三年的全日制學習。以博士學位報考高職專科學校,這在我省還是首例。業內人士表示,這是「唯學歷唯成績」評價標準轉變的體現。「報考口腔醫學,一方面是對這個感興趣,另一方面是希望增加一個技能,未來的職業前景也多一個選擇。」對於自己的決定,朱駿說是理想與現實的雙結合。
  • 華南明星創業者都哪裡畢業的?中大、華工分庭抗禮
    企業家輩出  11月19日,逸仙電商憑藉美妝品牌完美日記,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市值122億美元,三位核心創始人,均畢業於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  在今年最火爆的兩個領域「新消費和電動汽車」,中大和華工各佔重要一席。  再往前看,廣州高校出來的A股董事長,更是一個個都耳熟能詳。  中大系中,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畢業於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公司市值近接近1千億;超圖軟體董事長鍾耳順,畢業於中山大學地理系,公司市值近百億。
  • 元聚帆茂捐贈並冠名港科大兩位教授!
    帆茂投資董事長、元聚資本董事長黃立偉表示:"優秀的硬體條件對於大學的發展至關重要,作為香港科大商學院的校友,我為能夠設立『黃立偉商學教授席』而感到驕傲。希望可以推動香港科大在國際學術交流上的成果,並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在商業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 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今天啟動
    2020年港澳青年學生南沙「百企千人」實習計劃今天啟動 2020-07-22 16:40:00來源:央廣網
  • 澳科大第4任校長人選敲定:麻省理工博士,曾是科大副校長!
    澳科大3任校長,每一任均履歷光鮮澳科大建校於2000年,對於國內許多老牌院校來講,年僅20歲的澳科大就如新生青年般年輕稚嫩。別看澳科大建校歷史如此之短,不算今年即將上任的李行偉,澳科大已經有過3任校長了。第一任校長是周禮杲,2000年正式擔任,2002年卸任,任期2年。
  • 去外伶仃島可從南沙出發!南沙客運港9月中旬新增珠海海島航線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通訊員 羅瑞嫻記者從廣東省水上公交有限公司了解到,為滿足灣區廣大人民群眾對海島旅遊的交通出行需求,進一步促進灣區互聯互通,省水上公交公司繼6月28日開通廣州南沙客運港至深圳機場碼頭航線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