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角度編碼器晶片入門精講一(收藏版)

2021-01-14 麥歌恩

磁性角度編碼器晶片經過10多年時間的發展和推廣,已被廣泛應用於消費、工業和汽車等行業中,目前國內磁編碼器晶片的需求量已經超過了每年5000萬顆,並且依然在以每年20%~30%的幅度增長。


早期國內的磁編碼器晶片市場被歐美以及日本廠商所壟斷,2016年,上海麥歌恩微電子推出了第一代自主研發的基於AMR磁阻技術的磁編碼器晶片MT6801,經過多年的持續研發和積累,麥歌恩微電子已先後推出了三代磁編碼器晶片產品,最新一代的MT6825晶片性能已經達到了業界的頂尖水平。


作為一顆傳感器類晶片,磁編碼器晶片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有配套的外部磁路,比如磁鐵、磁環等,而且在絕大部分應用中,磁編碼器晶片參與整個系統的閉環控制,它的性能會顯著影響整個閉環系統的表現。在過去幾年中,我們得到很多客戶的反饋,他們在初次使用磁編碼器晶片的時候,對於磁編碼器晶片的性能參數以及如何定義其在系統中的參數要求覺得無從入手。接下來我們會在此逐一的和大家分享如何理解磁編碼器晶片核心性能以及應用中的一些常見問題。


首先我們來了解和認識一下磁編碼器晶片的噪聲、解析度和積分非線性INL(或者絕對角度精度)這幾個關鍵性能指標。

噪聲是所有電子系統在設計時無法繞開的基礎問題,晶片的噪聲主要來自內部各類有源和無源器件的噪聲,比如電阻和MOS電晶體的熱噪聲、電阻和MOS電晶體的1/f噪聲等,另外信號在傳輸過程中如果受到了某些幹擾,其中有些也會以毫無規律的噪聲形式表現在最終的輸出上。幸運的是雖然噪聲源有很多,但是得益於持續發展的電路和信號處理技術,對於用戶來說,磁編碼器晶片的噪聲主要以電阻和MOS的熱噪聲為主,而別的形式的噪聲基本都被專門的電路「處理」掉了。因此當有部分高端用戶利用單獨磁敏感元件以及分立的運放、AD轉換器和MCU等器件搭建一套磁編碼器系統(一般為17位的磁編碼器系統)的時候,如何確認各個環節的噪聲並抑制他們,將是首先要面對的問題。

噪聲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我們能夠分辨的最小角度即解析度。我們考慮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把普通的直尺,最小刻度是1mm,假設每一個1mm的刻度都能被清晰的分辨出來,我們就認為這把尺的解析度為1mm(但是請注意,這裡在談論解析度的時候,我們並不關注刻度所代表的長度是否精準,比如13mm的刻度是否真的是13mm);如果由於加工的精度不夠,導致有些相鄰的1mm刻度重疊了,那麼顯然這把尺的有效解析度就達不到1mm了,這就是說一把標稱解析度是1mm的尺,由於加工得不好,導致它的有效解析度可能只有2mm,有效解析度比標稱的解析度差了一倍。

回到我們的磁編碼器晶片,系統噪聲是影響磁編碼器晶片能實現的有效解析度的最大障礙,過大的噪聲將使得相鄰的步進變得無法分辨,從而降低了實際的有效解析度。目前市面上的磁編碼器晶片,增量式ABZ輸出的有效解析度一般不超過14位,絕對值角度的有效解析度一般不超過15位。麥歌恩微電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角度編碼器晶片MT6825,基於AMR技術的高靈敏度,可提供有效解析度14位(4096線)的ABZ增量式輸出,如圖1所示;以及有效解析度17位的(數據解析度為18位)絕對值輸出,如表1 所示。

圖1. MT6825在AB=2500線解析度,轉速=600轉/分鐘下實測的ABZ輸出噪聲


表1. MT6825 18bit絕對值輸出在固定角度點連續讀取10000次測試得到的噪聲

在初步理解了噪聲和解析度的關係之後,我們再回到前面關於刻度尺的例子。對於最小刻度1mm的尺子,正常情況下每個1mm刻度都應該是清晰可區分的,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每個1mm的刻度準確不準確呢?假如尺子量出來是5mm的長度,那麼這個5mm到底多精確呢?這就涉及到了INL積分非線性(或者叫絕對精度)的概念了,它定義整個量程內任意一個點和該點的理想值的偏差。比如一把20cm的尺,我們已知1mm一個刻度,總共有200個mm刻度,經過和標準尺的對比測量,我們發現這200個刻度中,第47個刻度點實際長度是46.2mm,偏差了-0.8mm,第128個刻度點實際長度是129.8mm,偏差了+1.8mm,以上2個點是所有刻度點裡偏差最大的,因此這把尺的INL=1.8-(-0.8)=2.6mm(峰-峰值)或者INL=±1.3mm(峰值)。

所以對於角度編碼器晶片的輸出INL積分非線性的理解也和上面的刻度尺一樣,如圖2所示。目前磁編碼器晶片的INL普遍只能做到±0.5°~±1°左右,即使在裝配完成後進行一次額外的在線校準,INL目前也只能提高到±0.05°~±0.1°左右(相當於12~13位左右的精度),目前各大廠家都在努力探索各種新的便捷的非線性校準的方法來提升磁編碼器晶片的INL性能。

圖2. MT6825的一個典型INL特性曲線,此顆樣品的INL=±0.125°(峰值)

磁編碼器晶片在實際使用中能達到的INL不僅取決於晶片本身,還取決於磁鐵的性能、磁鐵的安裝精度等多種因素。關於磁鐵的選型和要求,請參考www.magntek.com.cn關於磁鐵的應用筆記(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由於絕大部分磁編碼器晶片是配合一對極充磁磁鐵在軸(同軸)工作的,因此如果磁鐵安裝位置有偏差(磁鐵中心位置沒有對準晶片的感應中心),以及磁鐵和晶片的間隙(AG:Air Gap)有差別,都會對最終的INL性能造成影響,如圖3所示。對於由磁鐵和晶片的裝配所帶來的偏差(在一定範圍內),可以在裝配完成後,對晶片進行一次重新校準來消除這些影響。一般來說對於12位及以下的應用,確保磁鐵選型和裝配能夠達到晶片產品手冊的要求,可以不用進行額外的校準。而對於12位以上的應用,一般建議晶片和磁鐵裝配完成後,需要進行一次額外的校準,INL才能更好的滿足系統要求,比如常見的2500線解析度的伺服電機控制應用,INL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伺服電機的速度波動性能。

圖3. 磁鐵安裝的偏心和間隙,對最終INL性能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手持雲臺火遍大江南北。手持雲臺中的轉動控制就是磁編碼器的一個典型應用。每個手持雲臺需要3顆磁編碼器晶片來控制XYZ三個軸的轉動。這一應用相比於步進伺服電機應用而言轉動速度要低很多;自拍杆的長度一般在1米以內,以拍攝人像、景物等為主,因此角度控制精度INL<±2°對於用戶體驗就已經足夠好了;至於解析度的選擇,出於用戶控制轉動時候平順性的體驗,10~12位的解析度足以讓用戶沒有頓挫感。因此,一款解析度10~12位,INL<±2°的磁編晶片就可以勝任這一應用要求了,如果追求小體積,那麼可以選擇一款QFN的小封裝體晶片即可。

下一期,我們將談談磁編碼器晶片和速度有關的一系列問題,敬請關注!!!



磁技術帶來美妙變革

Magnetic Tech Makes Magic Change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獲取

《磁編碼器晶片磁鐵選型和安裝指南》


相關焦點

  • 奧地利微電子推出新14位磁性編碼器晶片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IC設計者及製造商奧地利微電子公司(SIX股票代碼:AM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14位的磁性編碼器晶片AS5048,其全新特性可為基於單片機的應用帶來比以往更方便的精確
  • 磁性旋轉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 霍爾效應磁性編碼器在加油機系統中的應用
    基於加油機系統的安全性要求,需要設計一個防爆、防作弊、全密封的編碼器裝置,並且可以工作在惡劣的油氣環境中,這就使得光電編碼器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vago AEAT-6600-T16磁性編碼器的解析度高達16位,可在360度整周範圍內進行精確的角度測量。
  • 上海磁性編碼器哪家好
    磁性編碼器經常也被稱為磁電式編碼器,是一種新型的角度或者位移測量裝置,其原理是採用磁阻或者霍爾元件對變化的磁性材料的角度或者位移值進行測量。磁性材料角度或者位移的變化會引起一定電阻或者電壓的變化,通過放大電路對變化量進行放大,通過單片機處理後輸出脈衝信號或者模擬量信號,達到測量的目的。
  • 【產品升級】簡談磁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與光學編碼器相比,利用磁場和霍爾感應產生信號的磁編碼器,對環境適應性更強,系統集成晶片的反饋也更為精確。而磁編碼器不依靠光源,磁對極產生的磁場不受汙染物影響,碼盤極其堅固,因而使用壽命往往是光學編碼器的數倍。
  • 論磁性編碼器與光電編碼器的當下和未來
    本文整理自12月20日「2020智能製造&中國運動控制/直驅行業發展高峰論壇——運動控制技術應用分論壇」,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項彬的發言,談論了禾川磁編碼器與光編碼器的設計現狀與未來研發追求
  • 江蘇多維科技推出TMR3101絕對位置旋轉編碼器產品
    ., MDT) 日前推出了市場上第一款基於 TMR 技術的磁性旋轉編碼器 TMR3101。TMR3101 是10位高速磁編碼器,具備多種絕對式和增量式輸出接口,適用於各種馬達控制、角度和速度檢測應用,包括機器人、無人機、智能表計、液位計、智能門禁、電機驅動、電動玩具等。在確保輸出角度準確的前提下,這款產品降低了對旋轉機械結構的要求,為用戶帶來更高的投資回報率。
  • 空心軸不帶內置軸承的角度編碼器
    本文主要介紹用於帶空心軸的驅動電機的模塊式編碼器的研究動態以及該編碼器的特徵和與其它設計的對比。 精度和掃描原理 旋轉編碼器和角度編碼器的精度定義為一圈內及一個信號周期內的位置偏差如(圖 1)。模塊式編碼器在一圈內的位置偏差主要是由刻度盤相對於掃描頭的徑向跳動和刻度本身的誤差引起的。
  • 編碼器原理
    編碼器原理--簡介  編碼器是將信號或數據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之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的一種裝置,是一種具有編碼功能的邏輯電路。編碼器有若干個輸入,在某一時刻只有一個輸入信號被轉換成為二進位碼。如果一個編碼器有N個輸入端和n個輸出端,則輸出端與輸入端之間應滿足關係N≤2n。
  • 編碼器技術的利弊權衡
    碼盤由塑料或玻璃製成,上面間隔排列著一系列透光和不透光的線或槽。碼盤旋轉時,LED 光路被碼盤上間隔排列的線或槽阻斷,從而產生兩路典型的方波 A 和 B 正交脈衝,可用於確定軸的旋轉和速度。 磁性編碼器 磁性編碼器的結構與光學編碼器類似,但它利用的是磁場,而非光束。磁性編碼器使用磁性碼盤替代帶槽光電碼盤,磁性碼盤上帶有間隔排列的磁極,並在一列霍爾效應傳感器或磁阻傳感器上旋轉。碼盤的任何轉動都會使這些傳感器產生響應,而產生的信號將傳輸至信號調理前端電路以確定軸的位置。
  • HDMI高清視頻編碼器快速入門
    快速入門手冊HDMI高清視頻編碼器在您正式使用本產品之前,建議您仔細閱讀本產品使用說明書。為確保您的人身安全及避免設備受到物理或電氣損傷,請嚴格遵照本說明書的指導或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安裝使用本產品。09 RTSP連接編碼器編碼器默認開啟RTSP流媒體服務協議。所有支持標準RTSP傳輸協議、支持H.264解碼的產品(如本公司的KV-DC系列解碼器、PC端軟體)均可連接到編碼器並獲取編碼後的視頻和音頻。
  • 答案是「旋轉編碼器」
    增量編碼器讀取角度位移的變化,而絕對編碼器讀取編碼軸的絕對角度。它們是使用了三種常用技術來實現的,即光學、機械或磁性技術。 光學編碼器採用編碼圓盤構造,碼盤具有透光和遮光區段,可讓光透過特定區域。 機械編碼器通常是最便宜的編碼器類型。它們在電子前面板上通常作為用戶接口設備,用來取代電位計。 磁性旋轉編碼器使用了一塊多極圓形磁鐵。通過霍爾效應或磁阻傳感器來檢測交替的南北磁極,隨著磁鐵轉動而產生正交電輸出。
  • 霍爾式膠印機旋轉編碼器設計
    引 言 實現膠印機印刷工藝過程的程序控制系統(PLC)需用多個傳感器對紙張位置、旋轉角度進行檢測,傳感器數量的增多給安裝、調試和使用造成諸多不便,使設備的可靠性降低,電氣控制系統的成本增加
  • Biss磁編碼器
    它定義了適用於致動器和傳感器(如旋轉編碼器或位置編碼器)的數字雙向串行接口。BiSS允許單向或雙向模式(被稱為BiSS-C連續模式)下的串行同步數據通信。BiSS接口與串行同步接口(SSI)硬體兼容。       BiSS磁編碼器的電氣接口是基於開放的BiSS Line和BiSS-C通訊標準的。
  • 單晶片編碼器實現精確運動控制
    現在來介紹另一種單晶片編碼器解決方案(如圖2所示)。這個設計方法是使用一顆編碼器晶片及現成的解決方案。由於這是一款高集成度的單晶片編碼器晶片,只需要晶片本身再加上幾個分立器件便可以達到所有的要求。此外,參考電路板設計和布局通常可以從編碼器IC製造商處得到。
  • 三種編碼器技術詳解:各有利弊,如何選擇?
    磁性編碼器的結構與光學編碼器類似,但它利用的是磁場,而非光束。磁性編碼器使用磁性碼盤替代帶槽光電碼盤,磁性碼盤上帶有間隔排列的磁極,並在一列霍爾效應傳感器或磁阻傳感器上旋轉。碼盤的任何轉動都會使這些傳感器產生響應,而產生的信號將傳輸至信號調理前端電路以確定軸的位置。
  • 光電軸角編碼器的細分誤差快速測量系統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5575.htm  光電軸角編碼器,又稱光電角位置傳感器,是一種集光
  • 步進電機有沒有編碼器?步進電機如何加編碼器
    步進電機工作原理   當電流流過定子繞組時,定子繞組產生一矢量磁場。該磁場會帶動轉子旋轉一角度,使得轉子的一對磁場方向與定子的磁場方向一致。當定子的矢量磁場旋轉一個角度。轉子也隨著該磁場轉一個角度。每輸入一個電脈衝,電動機轉動一個角度前進一步。
  • 磁性位置傳感器,已在功耗問題上大幅改善
    磁性位置感測強固性佳 功耗問題已有大幅改善 除了光學編碼器之外,還有一種可以實現非接觸式感測的方式,亦即磁性位置感測。然而,以往對功耗要求較為嚴格的應用,大多不喜歡採用磁性位置傳感器,因為這類組件給人功耗很高的刻板印象。從磁性位置傳感器的運作模式來說,這樣的刻板印象並沒有錯,但是隨著技術進步,這樣的看法現在已經過時了。
  • 基於ARM的旋轉編碼器採集模塊設計
    旋轉編碼器同時還對2路編碼器信號進行角速度計算,最終模塊通過CAN總線將採集到的旋轉位置值以及角速度值發送到DPU(分散處理單元),以供工業現場使用。  1旋轉編碼器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測量轉動部件運動情況的傳感器,是將旋轉的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氣信號,對該信號進行處理後檢測位置、速度等的傳感器。所謂編碼,其實就是將旋轉角度的信息轉換為單片機可讀的電信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