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旋轉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2021-01-14 編碼器

磁性旋轉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磁性編碼器利用永磁鐵和相應的感應元件確定位置角度速度。磁性編碼器的解析度通常低於光電式編碼器,但磁性編碼器具有很高的堅固性,耐用性以及緊湊性。與光電式編碼器相比,磁性編碼器具有簡單的機械結構和更高的環境耐受能力 ,並且由於尺寸緊湊,它們可以應用於安裝空間非常有限的場合



圖:磁性編碼器的掃描原理




在磁性旋轉編碼器的設計中,編碼器通常由一個磁碟一個磁敏傳感器以及相應的信號處理電路組成。磁碟已被磁化為多個磁極。絕對值位置信息是通過感應元件上方的一個磁體軸向旋轉而獲得的。如圖所示。所使用的感應元件通常是正交雙軸霍爾效應晶片或磁敏傳感器,如磁阻元件。當磁碟旋轉時,感應元件檢測旋轉的磁碟上沿周向均勻布置的多極磁磁通變化,獲得增量脈衝信號或交變磁通信號,後續經過信號處理電路進行插值或細分處理,即得所需要的絕對值解析度輸出。


圖:感應電壓與角度換算(反正切)



採用磁性感應技術的編碼器對於工業環境中常見的灰塵、油脂、水汽和其它汙染物具有極強的耐受力,對於衝擊和振動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旋轉編碼器原理
    在接合數字電路特別是單片機後,增量式旋轉編碼器在角度測量和角速度測量較絕對式旋轉編碼器更具有廉價和簡易的優勢。下面對增量式旋轉編碼器的內部工作原理(附圖)A,B兩點對應兩個光敏接受管,A,B兩點間距為 S2 ,角度碼盤的光柵間距分別為S0和S1。
  • 編碼器原理
    2.編碼器原理--光學編碼器  光學編碼器由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其上有環形通、暗的刻線,當圓盤旋轉一個節距時,在發光元件照射下,光敏元件得到A,B信號為具有90度相位差的正弦波,這組信號經放大器放大與整形,得到的輸出方波。
  • 【產品升級】簡談磁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今天給大家簡單科普一下磁編碼器及原理。
  • 上海磁性編碼器哪家好
    磁性編碼器經常也被稱為磁電式編碼器,是一種新型的角度或者位移測量裝置,其原理是採用磁阻或者霍爾元件對變化的磁性材料的角度或者位移值進行測量。磁性材料角度或者位移的變化會引起一定電阻或者電壓的變化,通過放大電路對變化量進行放大,通過單片機處理後輸出脈衝信號或者模擬量信號,達到測量的目的。
  • 旋轉編碼器原理/安裝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精密測量角位移的傳感器,轉子和定子中均有繞組。若在轉子繞組中通上正弦激磁電流,則轉子在定子繞組中感應出同頻率的電壓,但相位或幅值隨轉子和定子的相對位移而變化。感應電壓經鑑相或鑑幅並經A/D轉換等電子線路的處理,輸出若干位的數位訊號(絕對值型),或輸出具有一定相位差及頻率差的多相脈衝或正弦信號。
  • 電容傳感器容柵旋轉編碼器原理及應用
    一、前言以旋轉容柵編碼器為例,簡述容柵傳感器的測量原理及其結構,分析容柵自身以及容柵晶片的特點,通過機械機構設計和容柵編碼器後續電路設計容柵編碼器是以脈衝數字量來表示容柵傳感器敏感元件間相對位置信息,本文研究的容柵旋轉編碼器將容柵全部的結構密封在金屬殼內
  • 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這三種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又存在哪些差別呢?  光電編碼器的碼盤輸出兩個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碼,根據雙通道輸出光碼的狀態的改變便可判斷出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增量式編碼器是光電編碼器的一種,其主要工作原理也是光電轉換,但其輸出的是A、B、Z三組方波脈衝,其中A、B兩脈衝相位差相差90度以判斷電動機的旋轉方向,Z脈衝為每轉一個脈衝以便於基準點的定位
  • 奧地利微電子推出新14位磁性編碼器晶片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模擬IC設計者及製造商奧地利微電子公司(SIX股票代碼:AMS)日前宣布推出一款14位的磁性編碼器晶片AS5048,其全新特性可為基於單片機的應用帶來比以往更方便的精確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原理及應用方法
    然而,由於嵌入式計算機的專用性,系統的硬體、軟體結構千差萬別,其輸入設備也不再像通用計算機那樣單一。嵌入式計算機的輸入沒備一般有滑鼠、鍵盤、觸控螢幕、按鈕、旋鈕等,而光電編碼器(俗稱「單鍵飛梭」)作為一種輸入設備,由於其具有輸入靈活,簡單可靠等特點,因此特別適合應用在嵌入式儀器和手持式設備上,整個系統可以只用一個鍵作為輸入。
  • 如何快速感測機械軸的旋轉?答案是「旋轉編碼器」
    諸如電位計和旋轉開關之類的模擬方法正在被可將旋轉運動直接數位化的旋轉編碼器所取代,但設計人員需要能夠理解各種編碼器類型之間的差異,並準確解析編碼器的數字輸出。 本文將介紹旋轉編碼器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然後說明如何解析其信號,最後再介紹幾個編碼器解決方案及其實際應用。
  • 旋轉編碼器的設計
    智能旋轉換向編碼器提供輸出選項、簡單調零、簡化BOM和基於PC的見解。雖然光學編碼器和磁編碼器歷史悠久,而且基於看似「更具體」的物理概念,但是電容式編碼器亦是基於經過全面試驗的原理,並且已經通過多年來在現場的成功實際應用中得到證明。這種不同於運動感測的數字式交替方法提供了許多益處,為利用旋轉換向編碼器的設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智能水平。
  • 編碼器工作原理和選型方法
    絕對脈衝編碼器:APC  增量脈衝編碼器:SPC  兩者一般都應用於速度控制或位置控制系統的檢測元件.  旋轉編碼器是用來測量轉速的裝置。
  • 霍爾效應磁性編碼器在加油機系統中的應用
    基於加油機系統的安全性要求,需要設計一個防爆、防作弊、全密封的編碼器裝置,並且可以工作在惡劣的油氣環境中,這就使得光電編碼器的應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Avago AEAT-6600-T16磁性編碼器的解析度高達16位,可在360度整周範圍內進行精確的角度測量。
  • 基於ARM的旋轉編碼器採集模塊設計
    旋轉編碼器同時還對2路編碼器信號進行角速度計算,最終模塊通過CAN總線將採集到的旋轉位置值以及角速度值發送到DPU(分散處理單元),以供工業現場使用。  1旋轉編碼器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測量轉動部件運動情況的傳感器,是將旋轉的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氣信號,對該信號進行處理後檢測位置、速度等的傳感器。所謂編碼,其實就是將旋轉角度的信息轉換為單片機可讀的電信號的過程。
  • 乾貨 旋轉編碼器精華解讀,不信你都知道
    Ams的AS5145 12位可編程磁旋轉編碼器就是這類非接觸式磁性編碼器,作為一款片上系統,它在單顆器件內整合了集成霍爾元件、模擬前端及數位訊號處理功能,同時還配備了可用的評估/演示板。作為基本變壓器繞組,採用這類設計的編碼器堅固耐用、可靠,並且可以在寬溫範圍內保持一致性,但它需要激勵和解調電路,因此需要的電源要高於光電編碼器。
  • 【E課堂】編碼器工作原理及作用說明
    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它是一種將旋轉位移轉換成一串數字脈衝信號的旋轉式傳感器,這些脈衝能用來控制角位移,如果編碼器與齒輪條或螺旋絲槓結合在一起,也可用於測量直線位移
  • 編碼器工作原理
    導讀:編碼器,就是一種可用於編碼的儀器,那麼問題來了,編碼器工作原理是什麼呢?↓↓↓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920.htm一、編碼器工作原理- -簡介  編碼器,英文名稱為encoder,是一種轉換信號形式的設備。編碼器將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我們將前者稱為碼盤,後者稱為碼尺。編碼器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為增量式編碼器和絕對式編碼器。
  • 江蘇多維科技推出TMR3101絕對位置旋轉編碼器產品
    -- TMR 傳感器技術實現高速工作、高穩定性、出色的抗抖動性,適用於各類電機控制、速度檢測的應用 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和中國江蘇省張家港市2016年8月2日電 /美通社/ -- 專業的隧道磁阻 (TMR) 磁傳感器領先供應商江蘇多維科技有限公司 (MultiDimension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光電編碼器是一種角度(角速度)檢測裝置,它將輸入給軸的角度量,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轉換成相應的電脈衝或數字量,具有體積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數位化等優點。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衝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衝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光電編碼器的碼盤輸出兩個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碼,根據雙通道輸出光碼的狀態的改變便可判斷出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 編碼器技術的利弊權衡
    碼盤旋轉時,LED 光路被碼盤上間隔排列的線或槽阻斷,從而產生兩路典型的方波 A 和 B 正交脈衝,可用於確定軸的旋轉和速度。 圖 1:光學編碼器的典型 A 和 B 正交脈衝,包括索引脈衝(圖片來源:CUI Devices ) 儘管光學編碼器應用廣泛,但仍有幾點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