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編碼器原理

2021-01-19 工控維修那些事兒


增量式旋轉編碼器通過內部兩個光敏接受管轉化其角度碼盤的時序和相位關係,得到其角度碼盤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減少(負方向)。在接合數字電路特別是單片機後,增量式旋轉編碼器在角度測量和角速度測量較絕對式旋轉編碼器更具有廉價和簡易的優勢。


下面對增量式旋轉編碼器的內部工作原理(附圖)


A,B兩點對應兩個光敏接受管,A,B兩點間距為 S2 ,角度碼盤的光柵間距分別為S0和S1。

當角度碼盤以某個速度勻速轉動時,那麼可知輸出波形圖中的S0:S1:S2比值與實際圖的S0:S1:S2比值相同,同理角度碼盤以其他的速度勻速轉動時,輸出波形圖中的S0:S1:S2比值與實際圖的S0:S1:S2比值仍相同。如果角度碼盤做變速運動,把它看成為多個運動周期(在下面定義)的組合,那麼每個運動周期中輸出波形圖中的S0:S1:S2比值與實際圖的S0:S1:S2比值仍相同。

通過輸出波形圖可知每個運動周期的時序為


我們把當前的A,B輸出值保存起來,與下一個A,B輸出值做比較,就可以輕易的得出角度碼盤的運動方向,如果光柵格S0等於S1時,也就是S0和S1弧度夾角相同,且S2等於S0的1/2,那麼可得到此次角度碼盤運動位移角度為S0弧度夾角的1/2,除以所消毫的時間,就得到此次角度碼盤運動位移角速度。


S0等於S1時,且S2等於S0的1/2時,1/4個運動周期就可以得到運動方向位和位移角度,如果S0不等於S1,S2不等於S0的1/2,那麼要1個運動周期才可以得到運動方向位和位移角度了。


我們常用的滑鼠也是這個原理哦。

根據檢測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光學式、磁式、感應式和電容式。根據其刻度方法及信號輸出形式,可分為增量式、絕對式以及混合式三種。


1.1增量式編碼器
增量式編碼器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衝A、B和Z相;A、B兩組脈衝相位差90º,從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而Z相為每轉一個脈衝,用於基準點定位。它的優點是原理構造簡單,機械平均壽命可在幾萬小時以上,抗幹擾能力強,可靠性高,適合於長距離傳輸。其缺點是無法輸出軸轉動的絕對位置信息。


光電編碼器分類和選擇
 
光電編碼器是利用光柵衍射原理實現位移—數字變換的,從50年代開始應用於工具機和計算儀器,因其結構簡單、計量精度高、壽命長等優點,在國內外受到重視和推廣。近年來更取得長足的發展,在精密定位、速度、長度、加速度、振動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光電編碼器按編碼方式分為二類:增量式與絕對式。


1、增量式編碼器特點:
增量式編碼器轉軸旋轉時,有相應的脈衝輸出,其計數起點任意設定,可實現多圈無限累加和測量。編碼器軸轉一圈會輸出固定的脈衝,脈衝數由編碼器光柵的線數決定。需要提高分辯率時,可利用 90 度相位差的 A、B 兩路信號進行倍頻或更換高分辯率編碼器。


2、絕對式編碼器特點:
絕對式編碼器有與位置相對應的代瑪輸出,通常為二進位碼或 BCD 碼。從代碼數大小的變化可以判別正反方向和位移所處的位置,絕對零位代碼還可以用於停電位置記憶。絕對式編碼器的測量範圍常規為 0—360 度。
速度計與長度計一般採用增量式編碼器,以下就其參數範圍作簡要的介紹,供選型參考。


(1)光柵線數:


(2)輸出方式:
常規有五種輸出方式:

集電極開路輸出(通用型)

互補輸出

電壓輸出

長線驅動器輸出

UVW 輸出

(3)工作電壓:常規有以下幾種:
5V、12V、24V、5-24V(通用型)、5-30V
(4)防護性能:常規為防油、防塵、抗震型。
(5)彈性聯接器:編碼器軸與用戶軸聯接時,存在同軸誤差,嚴重時將損壞編碼器。要求採用彈性聯接器(編碼器廠家提供選件),解決偏心問題,一般可以做到允許扭矩 <1N.m, 不同軸度<0.2mm,軸向偏角 <1.5度。
彈性聯軸器常用規格為:


(6)安裝使用及注意事項:

編碼器屬於高精密儀器,安裝時不得敲擊和碰撞。軸端聯接避免鋼性聯接,而應採用彈性聯軸器、尼龍齒輪或同步帶聯接傳動。使用轉速不要超過標稱轉速,否則會影響電氣信號。


光電編碼器的簡單認識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在圓盤上有規則地刻有透光和不透光的線條,在圓盤兩側,安放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當圓盤旋轉時,光敏元件接收的光通量隨透光線條同步變化,光敏元件輸出波形經過整形後變為脈衝,碼盤上有之相標誌,每轉一圈輸出一個脈衝。此外,為判斷旋轉方向,碼盤還可提供相位相差90º的兩路脈衝信號,如圖所示。


根據檢測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光學式、磁式、感應式和電容式。根據其刻度方法及信號輸出形式,可分為增量式、絕對式以及混合式三種。


1、增量式編碼器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衝A、B和Z相;A、B兩組脈衝相位差90º,從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而Z相為每轉一個脈衝,用於基準點定位。它的優點是原理構造簡單,機械平均壽命可在幾萬小時以上,抗幹擾能力強,可靠性高,適合於長距離傳輸。其缺點是無法輸出軸轉動的絕對位置信息。


2、絕對式編碼器是利用自然二進位或循環二進位(葛萊碼)方式進行光電轉換的。絕對式編碼器與增量式編碼器不同之處在於圓盤上透光、不透光的線條圖形,絕對編碼器可有若干編碼,根據讀出碼盤上的編碼,檢測絕對位置。編碼的設計可採用二進位碼、循環碼、二進位補碼等。它的特點是:
(1)可以直接讀出角度坐標的絕對值;
(2)沒有累積誤差;
(3)電源切除後位置信息不會丟失。但是解析度是由二進位的位數來決定的,也就是說精度取決於位數,目前有10位、14位等多種。


3、混合式絕對值編碼器,它輸出兩組信息:一組信息用於檢測磁極位置,帶有絕對信息功能;另一組則完全同增量式編碼器的輸出信息。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角度(角速度)檢測裝置,它將輸入給軸的角度量,利用光電轉換原理 轉換成相應的電脈衝或數字量,具有體積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數位化等優點。它廣泛應用於數控工具機、迴轉臺、伺服傳動、機器人、雷達、軍事目標測定等需要檢測角度的裝置和設備中。


增量型和絕對值旋轉編碼器
 
一、增量型旋轉編碼器
軸的每轉動一周,增量型編碼器提供一定數量的脈衝。


周期性的測量或者單位時間內的脈衝計數可以用來測量移動的速度。


如果在一個參考點後面脈衝數被累加,計算值就代表了轉動角度或行程的參數。雙通道編碼器輸出脈衝A、B之間相差為90O,能使接收脈衝的電子設備接收軸的旋轉感應信號,因此可用來實現雙向的定位控制;另外,三通道增量型旋轉編碼器每一圈產生一個稱之為零位信號的脈衝(Z)。


二、增量型絕對值旋轉編碼器
絕對值編碼器為每一個軸的位置提供一個獨一無二的編碼數字值。特別是在定位控制應用中,絕對值編碼器減輕了電子接收設備的計算任務,從而省去了複雜的和昂貴的輸入裝置:而且,當機器合上電源或電源故障後再接通電源,不需要回到位置參考點,就可利用當前的位置值。


單圈絕對值編碼器把軸細分成規定數量的測量步,最大的解析度為13位,這就意味著最大可區分8192個位置+多圈絕對值編碼器不僅能在一圈內測量角位移,而且能夠用多步齒輪測量圈數。多圈的圈數為12位,也就是說最大4096圈可以被識別。總的解析度可達到25位或者33,554,432個測量步數。並行絕對值旋轉編碼器傳輸位置值到估算電子裝置通過幾根電纜並行傳送。


假設串行絕對值編碼器,輸出數據可以用標準的接口和標準化的協議傳送,同時在過去點對點的連接實現了串行數據傳送。

相關焦點

  • 旋轉編碼器原理/安裝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基於電磁感應原理的精密測量角位移的傳感器,轉子和定子中均有繞組。若在轉子繞組中通上正弦激磁電流,則轉子在定子繞組中感應出同頻率的電壓,但相位或幅值隨轉子和定子的相對位移而變化。感應電壓經鑑相或鑑幅並經A/D轉換等電子線路的處理,輸出若干位的數位訊號(絕對值型),或輸出具有一定相位差及頻率差的多相脈衝或正弦信號。
  • 磁性旋轉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及結構
  • 電容傳感器容柵旋轉編碼器原理及應用
    一、前言以旋轉容柵編碼器為例,簡述容柵傳感器的測量原理及其結構,分析容柵自身以及容柵晶片的特點,通過機械機構設計和容柵編碼器後續電路設計,大大提高了容柵傳感器的電磁兼容性和抗環境汙染能力,為容柵原理用於自動測量奠定了基礎。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原理及應用方法
    如果用光電編碼器輔助觸控螢幕作為輸入設備,必將大大增強系統的可靠性,使得人機接口更加人性化。但由於光電編碼器並不是WinCE的標準輸入設備,因此其驅動程序在嵌入式作業系統Windows CE Platform Builder中並未給出。
  • 旋轉編碼器的設計
    智能旋轉換向編碼器提供輸出選項、簡單調零、簡化BOM和基於PC的見解。雖然光學編碼器和磁編碼器歷史悠久,而且基於看似「更具體」的物理概念,但是電容式編碼器亦是基於經過全面試驗的原理,並且已經通過多年來在現場的成功實際應用中得到證明。這種不同於運動感測的數字式交替方法提供了許多益處,為利用旋轉換向編碼器的設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智能水平。
  • 編碼器原理
    編碼器原理--簡介  編碼器是將信號或數據編制、轉換為可用以通訊、傳輸和存儲之形式的設備。編碼器是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的一種裝置,是一種具有編碼功能的邏輯電路。編碼器有若干個輸入,在某一時刻只有一個輸入信號被轉換成為二進位碼。如果一個編碼器有N個輸入端和n個輸出端,則輸出端與輸入端之間應滿足關係N≤2n。
  •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
    光電旋轉編碼器的電路原理以及分類應用有哪些?光電編碼器是一種角度(角速度)檢測裝置,它將輸入給軸的角度量,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轉換成相應的電脈衝或數字量,具有體積小,精度高,工作可靠,接口數位化等優點。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衝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衝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光電編碼器的碼盤輸出兩個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碼,根據雙通道輸出光碼的狀態的改變便可判斷出電動機的旋轉方向。
  • 霍爾式膠印機旋轉編碼器設計
    分析膠印機的功能和機械傳動系統發現,膠印機的合壓、打碼、撥碼、噴粉和雙迴轉功能屬順序控制,可通過檢測收紙輥的旋轉角度,實現程序控制。考慮到膠印機存在油、墨、水和落塵汙染,又屬連續運行的苛刻應用環境,磁敏型傳感器較為適合,但對控制工位相對少的膠印機來說,選用磁旋轉編碼器又顯得價格昂貴。
  • 電動汽車編碼器原理,編碼器知識介紹
    編碼器把角位移或直線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前者稱為碼盤,後者稱為碼尺。按照讀出方式編碼器可以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兩種;按照工作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增量式和絕對式兩類。。那麼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電動汽車編碼器原理編碼器知識介紹--工作原理由一個中心有軸的光電碼盤
  • 基於ARM的旋轉編碼器採集模塊設計
    旋轉編碼器同時還對2路編碼器信號進行角速度計算,最終模塊通過CAN總線將採集到的旋轉位置值以及角速度值發送到DPU(分散處理單元),以供工業現場使用。  1旋轉編碼器  旋轉編碼器是一種測量轉動部件運動情況的傳感器,是將旋轉的機械位移量轉換為電氣信號,對該信號進行處理後檢測位置、速度等的傳感器。所謂編碼,其實就是將旋轉角度的信息轉換為單片機可讀的電信號的過程。
  • 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這三種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又存在哪些差別呢?  光電編碼器主要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構成,在伺服系統中,光柵盤與電動機同軸致使電動機的旋轉帶動光柵盤的旋轉,再經光電檢測裝置輸出若干個脈衝信號,根據該信號的每秒脈衝數便可計算當前電動機的轉速
  • 旋轉編碼器在線速度檢測控制中的應用
    線速度是由收線盤的旋轉速度決定的,如果收線電機的轉速恆定,收線盤隨著收線軸的變粗,線速度會增大,因此,為保證收線速度恆定,要逐漸降低收線電機的轉速。1 系統設計原理根據電纜的生產工藝要求,不同型號的電纜,其走線速度是恆定的。通常,電纜的運行速度是由電纜帶動旋轉編碼器來檢測的。電纜線速度測速示意圖如圖1所示。
  • 光電編碼器的原理
    由於光電碼盤與電動機同軸,電動機旋轉時,光柵盤與電動機同速旋轉,經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元件組成的檢測裝置檢測輸出若干脈衝信號,通過計算每秒光電編碼器輸出脈衝的個數就能反映當前電動機的轉速。此外,為判斷旋轉方向,碼盤還可提供相位相差90旱牧鉸仿齔逍藕擰 根據檢測原理,編碼器可分為光學式、磁式、感應式和電容式。根據其刻度方法及信號輸出形式,可分為增量式、絕對式以及混合式三種。
  • 旋轉編碼器還可以這樣設計
    智能旋轉換向編碼器提供輸出選項、簡單調零、簡化BOM和基於PC的見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8338.htm  新方法開啟新機遇
  • 如何快速感測機械軸的旋轉?答案是「旋轉編碼器」
    諸如電位計和旋轉開關之類的模擬方法正在被可將旋轉運動直接數位化的旋轉編碼器所取代,但設計人員需要能夠理解各種編碼器類型之間的差異,並準確解析編碼器的數字輸出。 本文將介紹旋轉編碼器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然後說明如何解析其信號,最後再介紹幾個編碼器解決方案及其實際應用。
  • 旋轉編碼器的編程思路
    旋轉編碼器應用於角度定位或測量時,通常有A、B、Z三相輸出。A相和B相輸出佔空比為50%的方波。編碼器每轉一周,A相和B相輸出固定數目的脈衝。
  • 對旋轉編碼器選型的認識
    社會的高速發展,促進了耐高溫,大功率以及重載機械產品和機械設備的發展,對旋轉編碼器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碼聯接兩軸,傳遞轉矩或運動外,還要求具有補償兩軸相對偏移、減振、緩衝、提高傳動效率,提高傳動精度,降低噪音、節能、改善傳動系統工作性能,並要求旋轉編碼器結構簡單,
  • 機械測量中旋轉編碼器與單片機的通用接口(07-100)
    編碼器,我們成功地開發了單片機與旋轉編碼器的最簡硬體接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92060.htm  旋轉編碼器及其工作原理  旋轉編碼器是用來測量角度的裝置。它分為單路輸出和雙路輸出兩種。
  • 基於單片機與旋轉編碼器的閉環線速度控制系統
    成纜工藝參數的穩定,直接關係到  該項目中,採用的旋轉編碼器的型號是TRDJ1000系列,旋轉一周輸出1 000個脈衝。實際應用中,將其與一加工精度極高、周長為500 mm的旋轉編碼器測量主動輪與旋轉編碼器同軸安裝,主動輪與電纜接觸。在電纜生產運動過程中,依靠摩擦力拉動測量輪旋轉,這樣就把電纜的直線位移(長度)轉化為旋轉編碼器的脈衝數位訊號輸出。
  • 讓你腦洞大開的旋轉編碼器新設計
    雖然光學編碼器和磁編碼器歷史悠久,而且基於看似「更具體」的物理概念,但是電容式編碼器亦是基於經過全面試驗的原理,並且已經通過多年來在現場的成功實際應用中得到證明。這種不同於運動感測的數字式交替方法提供了許多益處,為利用旋轉換向編碼器的設計人員提供了全新的智能水平。  智能旋轉換向編碼器提供輸出選項、簡單調零、簡化BOM和基於PC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