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學偉人安培的少年時光註定是不平凡的。天才的才智與對科學的熱情為他日後的科研道路打下基礎。少年的安培早早展露出了在數學與科學方面的吊打我們的天賦與不凡才能,在我們大部分人還在享受美好的童年與簡單的快樂的時候,這位:
◆12歲,自學微積分
◆13歲,發表關於螺旋線的論文
◆18歲,精通拉丁語、義大利語和希臘語三種語言,且根據本人發言「他所有數學知識在18歲的時候就已經基本完成學習了」
◆不僅鑽研數學,還研究物理和化學。在化學方面,他最先預見了氯、氟、碘三種物質是元素,還獨立地發現了阿伏伽德羅定律。
◆通才,對歷史、旅行、詩歌、哲學及自然科學等多方面都有涉獵。
之後這位天才少年的履歷大概就是在各個大學之間輾轉任職,同時研究數學、發發論文,這時安培的生活和電學還幾乎毫無關聯。直到1820年,奧斯特(熟悉的名字)發現電流的磁效應,才令安培將注意力完全且迅速地投向電學的懷抱。
奧斯特與電流磁效應一圖流解釋,知道你們都沒忘()
在這一振奮人心的發現被提出後,安培馬上著手研究,並提出了大名鼎鼎(且令人頭痛)的右手螺旋定則(安培定則)。
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是還是再講一遍吧):法國科學家阿拉果8月在瑞士聽到電流磁效應被發現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後,9月初回到法國便立刻向法國科學院報告了此項發現。而善於接受新的研究成果的安培在第二天就重做了奧斯特的實驗,並於9月18日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第一篇論文,報告他的實驗成果。接著又在9月25日、10月9日提出了第二篇和第三篇實驗報告論文。在這三篇論文中,包括了電流方向與磁偏轉方向關係的右手定則;同向直線電流間互相吸引、異向直線電流間互相排斥;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磁針等效等發現。之後,他又進一步研究電流之間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安培定律(不等於安培定則)。
安培還提出了安培環路定理,這個畫風嘛…我放一張你們感受一下,有興趣的各位可以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