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印象中的安培,是在初中物理電學中,電流的單位強度以安培命名,對他的了解也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其實他還是個數學家、化學家,連麥克斯韋都稱讚他是「電學中的牛頓」,可見其在電學方面貢獻之大。
安德烈·瑪麗·安培出生於法國裡昂,從小就表現的聰明靈慧,他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拉丁文,他喜歡數學父親轉而教他學習數學,在他18歲的時候已經學習完了所有的數學知識。26歲的時候被博各學院聘為物理學與化學教授,次年在布雷斯地區布爾格中央學校任物理學和化學教授,兩年後在巴黎科技工藝學校任職,任職三年後成為數學教授,1808年被任命為法國帝國大學總學監,此後一直擔任此職。1824年擔任法蘭西學院實驗物理學教授,十二年後在法國去世。
在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後,引起了安培的注意,他之前一直信奉庫倫的電與磁之間沒有關係,經過兩周時間的精心研究提出了磁針轉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係及從右手定則的報告——直線電流的安培定則用右手握住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一致,那麼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環形電流的安培定則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形電流的方向一致,那麼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形電流中心軸線上磁感線的方向。這就是之後以他命名的安培定則。他發現電流在線圈中流動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磁性和磁鐵相似,創製出第一個螺線管,在這個基礎上發明了探測和量度電流的電流計。他還提出分子電流假說,他認為磁體中存在分子電流,通常情況下磁體分子的分子電流取向是雜亂無章的,它們產生的磁場互相抵消,對外不顯磁性。當外界磁場作用後,分子電流的取向大致相同,分子間相鄰的電流作用抵消,而表面部分未抵消,它們的效果顯示出宏觀磁性。他通過運用高度的數學技巧總結出電流元之間作用力的定律,描述兩電流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同兩電流元的大小、間距以及相對取向之間的關係,這就是後來到安培定律。數學方面他曾研究過概率論和積分偏微方程,化學方面他幾乎與H戴維同時認識元素氯和碘,導出過阿伏伽德羅定律,論證過恆溫下體積和壓強之間的關係,還試圖尋找各種元素的分類和排列順序關係。
安培經常因思考問題太過專注鬧出不少笑話。一次他在河邊思考問題,撿起一塊石頭裝進口袋,過了一會他把口袋石頭扔掉,回到教室才知道扔掉的是懷表。還有一次他在街上走著突然想到問題,沒有黑板直接把馬車車廂當做黑板在上面計算,馬車走了他還跟著小跑,直到馬車停下來他才停下來,使街上的人笑的前仰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