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狼狽為奸」,蜜獾被蟒蛇纏住,胡狼前來救援

2020-11-22 綜藝心資訊

現實版「狼狽為奸」,蜜獾被蟒蛇纏住,胡狼前來救援

大自然的所有生物不是吃別的動物就是被吃,儘管非常的殘酷,但這就是大自然制定的生存法則,只有這樣相互制約才能保證生態始終處於平衡的狀態。它們都有各自的本領抓捕獵物。

見到比自己大的動物時,打不過的時候只能選擇跑,這頭水牛被一隻獅子追捕,幸好水牛的水性比較好,跑到河邊直接跳到河裡,但是令水牛沒想到的是又被鱷魚給盯上了,這下跑都來不及了。

只能乖乖地去迎接死神了,而在另一處的陸地上,上演著現實版「狼狽為奸」,蜜獾被蟒蛇纏住,胡狼前來救援,出現了什麼畫面呢?我們來看一下吧。蜜罐是出了名的惹事生非,誰都敢惹。

因為蜜罐的眼睛很獨特,它們看什麼動物都是比自己小的,所以就天不怕地不怕的。這隻蜜罐就栽倒了一條蟒蛇身上,被蟒蛇纏住了,這時來了一隻小胡狼,在小胡狼的支援下,蟒蛇鬆開了蜜罐。

最後淪落到被吃的境地,胡狼以為自己應該也能賺個便宜,可是蜜罐太霸道了,獨自把蟒蛇拖走了,只剩下胡狼自己在風中凌亂。大家在現實當中有沒有見過蜜罐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蜜獾被蟒蛇死死纏住奄奄一息 兩隻豺狼加入後結局讓人傻眼
    近日,一段「蟒蛇死纏蜜獾」的視頻曝光:一隻蜜獾被蟒蛇死死纏住奄奄一息,兩隻豺狼到來後一頓操作,結局大變讓人傻眼。豺狼的加入讓蜜獾得到解脫,不過蜜獾還是不打算放棄將蟒蛇作為盤中餐,最後,蜜獾成為贏家。
  • 非洲一蜜獾捕食大蟒蛇,卻被胡狼得利,兩胡狼合力搶走蜜獾的獵物
    在食物鏈中,有一種天敵的關係,一種動物專門捕食另一種天敵,而蜜獾就是蛇類的天敵之一,面對有毒的毒蛇,或體型更大的蟒蛇,蜜獾都有優勢。而近日在非洲波札那丘比國家公園內,攝影師Kerjosse就拍攝到一場動物混戰的情景:一條大蟒蛇首先不敵蜜獾,接著又有兩隻胡狼加入戰局,最終讓大蟒蛇沒有一點逃跑的機會。
  • 平頭哥被蟒蛇纏住勇猛脫身 「手撕」蟒蛇報仇
    上個月,60歲的羅斯琳·克爾喬塞(Roselyne Kerjosse)在波札那的丘比國家公園遊獵時,拍攝到了一場壯觀的戰鬥——一隻蜜獾(綽號:平頭哥)從蟒蛇的纏繞中脫身,隨後與兩隻豺狼合力「手撕」了這條蛇。
  • 在野外被蟒蛇纏住後,生還的概率有多大?
    一般情況下,生物被蟒蛇纏住後很難脫身,但人不一樣,只要找到訣竅,即使被蟒蛇纏住也能夠很輕易地脫身。 被蟒蛇纏住怎麼辦? 雖然電影中有許多巨蟒,但現實生活中很少有超過5米的蟒蛇,一般情況下蟒蛇體型在3米左右。 除了養殖戶之外,我們在野外很少能遇到蟒蛇,這是因為蟒蛇生活的環境比較原始,而且它們數量較少,除非是故意尋找蟒蛇,否則在野外很難會遇到它們。
  • 大蜜獾與蟒蛇什麼仇什麼怨,專治各種蟒!
    ,很多動物遇到蟒蛇,都會被蟒蛇纏繞致死,只是再冷血動物,大自然中都會出現另一種天敵來克制,比如蟒蛇遇到這種蛇類剋星——大蜜獾,往往只有死路一條!     蟒蛇遇到大蜜獾,只有一個選擇,同蜜獾拼命,蜜獾個性的就是只有拳腳見高下,只有戰鬥分勝負,只有蜜獾亡,蟒蛇才有機會逃生,只是結果往往是大蜜獾勝!
  • 天作之合:神奇的動物指路鳥,和無所畏懼的動物蜜獾
    比如狼狽為奸,比如小丑魚和海葵互相保護,比如一些鳥類吃鱷魚身上的寄生蟲,比如牛椋鳥提醒食草動物食肉動物靠近讓逃跑還吃它們身上的跳蚤等,不過牛椋鳥更喜歡喝血見到有傷口就順便吸血甚至還會用喙將傷口弄大。但指路鳥的共生合作關係,仍然是別具一格。指路鳥是響蜜鴷(liè),一般為灰色小鳥,有很多自然界少見的行為。
  • 假如被蟒蛇纏住,用小刀猛刺蛇身,蟒蛇是馬上鬆開還是越纏越緊?
    如果蟒蛇把人纏住了,手裡有利刃,猛刺蛇頭傷其大腦,蛇會馬上鬆開還是會繼續纏緊?對於毒蛇來說,在捕食的過程中主要是將毒液注入到獵物的體內,使其中毒而亡然後再慢慢的進食,而對於無毒蛇類來說,主要是悄悄地接近獵物並快速地將獵物咬住,然後迅速地將其纏住,憑藉身體強有力的肌肉將獵物勒住使其窒息而亡。
  • 「平頭哥」蜜獾的天敵有哪些?
    專家發現小型食肉目只能作為蜜獾的獵物,而中型食肉目中,唯有黑背胡狼能對蜜獾造成威脅,有三次捕食小蜜獾的記錄。黑背胡狼對蜜獾幼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威脅,有四次,母蜜獾(窩裡有不到一個月大的幼崽)被觀察到氣勢洶洶地把胡狼驅趕到離窩80-100米遠的地方。
  • 孩子們救出被蟒蛇纏住的狗狗,太「勇敢」了!引發異議?
    在動物世界中,所有的動物都會面臨著危險,有一天在一片茂的森林邊緣,一條小狗正在慢悠悠地散步,當它走到一片草叢的時候,突然從草叢裡衝出了一條蟒蛇,由於蟒蛇是突然襲擊,狗狗沒有反應過來,被蟒蛇緊緊纏住了身子!
  • 當蜜獾擁有雄獅那麼大的體積,天下誰敢為敵?
    蜜獾——作為自然界膽量最大的動物,殺蟒蛇,戰群獅;挑胡狼,懟豹子;宰豪豬,把毒蛇當零食……蜜獾的勇氣和可愛給它帶來了大量的粉絲,不少網友把蜜獾的名字、外號和照片作為網名和頭像。很多人都曾設想:如果蜜獾擁有雄獅那麼大的體積,會發生什麼呢?
  • 如果人被蟒蛇纏住,給他一把匕首,能順利脫身嗎?結果讓人意外
    根據資料顯示,常見的蟒蛇大約是3-5米,但是他們卻能夠10-15公斤重的山羊、豬等動物,靠的就是它們強大的纏繞力。在東南亞地區,存在一種大型蟒蛇種類,其名為網紋蟒,體長一般為8-9米,最大的可以達到12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長的蟒蛇,又被稱為霸王蟒蛇。
  • 蜜獾-「最大膽的動物」
    蜜獾遭遇獅子圍攻安然無恙蜜獾與胡狼的搏鬥性格兇猛、好鬥,捕獵效率很高,蜜獾的獵物約有60種,從小昆蟲到小兔子,它們都能吃。蜜獾喜歡吃蜂蜜,它與響蜜鴷(liè)結成了十分有趣的「夥伴」關係。響蜜鴷一見到蜜獾就會不停地嗚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著響蜜鴷的叫聲跟著它走,同時也發出一系列的回應聲。
  • 一條巨蟒,一隻蜜獾,兩隻豺狗,進行一場激烈戰鬥,結果真想不到
    近距離鏡頭顯示,一場激烈的3方戰鬥,參與的有一條巨蟒,一隻彈力蜜獾,還有兩隻堅韌不拔的豺狗。儘管兩隻豺狼勝算似乎更大,但戰鬥的結果卻令人很感意外。60歲的克爾喬塞拍攝的這段視頻,一開始,巨蟒纏住了那隻又黑又大的蜜獾,要盡力將它擠死,以便吃掉,蜜獾像是在苦苦掙扎。
  • 福建男子上山採藥,被3米長蟒蛇纏住腳,1個半小時後……
    「警察同志快來幫幫我,我被蛇纏住了腿。」「我在南安柳城街道柳城施坪村的山裡,但不清楚具體位置。」「這條蟒蛇可能有3米長,手臂粗,現在只是纏著我的腿,沒有咬到我,我嚇得半身都麻了,你們快點來,我就在施坪山洋坑半山腰上,附近有條水溝。」
  • 蜜獾真的無所畏懼嗎?它不是莽夫,而是智勇雙全的生存大師
    蜜獾可謂是名噪一時的網紅動物,曾被《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世界最無所畏懼」的動物,它能把毒蛇當辣條吃,敢去招惹蟒蛇和豪豬,敢掏蜂窩,敢在獅子、花豹、獵豹面前「耍橫」。上圖是蜜獾的體重數據,辛巴威的雄性蜜獾平均體重可以達到11.7千克,雌性蜜獾可以達到11.55千克,而亞洲的蜜獾非常少見,體型也是最小的。蜜獾背部毛髮黑白混雜,不同亞種黑白毛髮的面積也不相同。蜜獾的爪子非常尖利,擅長挖洞。
  • 毒蛇被三大獵蛇高手圍住,最終會被蜜獾、胡狼還是老鷹獵殺?
    首先發現毒蛇蹤跡的一隻蜜獾,蜜獾會將毒蛇當辣條啃食,見到毒蛇都不會放過毒蛇,所以蜜獾很快和毒蛇大戰起來,其它動物還畏懼毒蛇的毒性,只是蜜獾自帶免疫系統,毒蛇的毒對它起不了殺傷,蜜獾和毒蛇纏鬥在一起,佔據絕對上風。
  • 在野外遇到蟒蛇,應該如何自救?
    在野外情況下,如果人類遇到蟒蛇,最好選擇逃跑,因為蟒蛇強有力的肌肉能夠把人類也緊緊地纏住。如果被蟒蛇纏住,那麼體型在3米以內的蟒蛇,只要掌握好技巧,憑藉自己的力量是能夠解開的。但是3米以上的蟒蛇憑藉著個人力量很難解開,如果此時有隊友在旁邊,可以請他拎著蟒蛇的尾巴反方向解開。當然也可以用堅硬的物體捅一下蟒蛇的肛門,此時蟒蛇就會受痛而離開。
  • 蜜獾(平頭哥)勇猛不懼蛇毒,原因都在這裡
    蜜獾(有一個響亮的外號:平頭哥),它平均體長在91到98釐米之間,雄性體形與雌性之間差距比較大,幾乎相差了兩倍。蜜獾的獵食範圍廣泛,包括蚯蚓、白蟻、蠍子、體型較小的豪豬、野兔,甚至更大的獵物,如烏龜、約一米長的鱷魚以及蛇(包括蟒蛇和毒蛇)。
  • 豺狼幫助蜜獾擺脫巨蟒後反遭驅趕
    據英國《鏡報》12月11日報導,上個月,60歲的Roselyne Kerjosse隨旅行團在波札那的丘比公園(Chobe Park)狩獵旅行時,見證了一場「適者生存」的遊,一隻蜜獾,一條巨蟒和兩隻豺狼在野外展開了激烈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