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如何攻擊獵物
蟒蛇是一種大型蛇類,它們在捕獵時,會悄悄地靠近獵物,等到獵物進入到自己的攻擊範圍內時,它們會突然發起攻擊,通過肌肉強有力的收縮來使獵物窒息。
在野外情況下,如果人類遇到蟒蛇,最好選擇逃跑,因為蟒蛇強有力的肌肉能夠把人類也緊緊地纏住。如果被蟒蛇纏住,那麼體型在3米以內的蟒蛇,只要掌握好技巧,憑藉自己的力量是能夠解開的。但是3米以上的蟒蛇憑藉著個人力量很難解開,如果此時有隊友在旁邊,可以請他拎著蟒蛇的尾巴反方向解開。當然也可以用堅硬的物體捅一下蟒蛇的肛門,此時蟒蛇就會受痛而離開。
蟒蛇能夠感知到獵物的心跳和體溫,為了獵食方便,它們會等到獵物窒息後再鬆開獵物,之後會選擇將它們整個吞下。如果獵物只是昏迷,等到在蟒蛇肚子中時再甦醒,那麼此時的它們也無法逃生,因為蟒蛇肚子中的肌肉非常緊,能夠牢牢地貼著獵物的每一寸皮膚。
如果在野外不幸遇到蟒蛇時,如果兩者之間的距離大於3米,那麼逃生機率較高,可以直接逃生。如果不幸被蟒蛇纏上併吞食胳膊時,當隊友解救你時,一定要先將自己胳膊往蟒蛇嘴巴中伸一下,然後再小心避開蟒蛇尖銳的牙齒。蟒蛇的牙齒都是向內生長,雖然這些牙齒不具備咀嚼功能,但是它能夠防止獵物從嘴巴中逃脫,如果不小心避開牙齒,很可能會導致獵物皮開肉綻。
蟒蛇的食物
蟒蛇一般會進食比自己體型要小的食物,但它們也能夠攻擊比自己體型要大的獵物,有時也會吃比自己體型較大的食物。
在《小王子》中,小王子畫了一幅畫,被人稱之為「帽子」,但小王子卻說,這是一隻蟒蛇吞了一頭大象,大象在蟒蛇肚子中隆起的樣子。雖然現實中蟒蛇吞不了大象,但當蟒蛇進食體型較大的生物時,獵物就會在它們肚子中隆起。這是因為蟒蛇沒有可以咬碎獵物的牙齒,只能整個將對方吞掉。
當蟒蛇吞食掉較大的獵物時,此時蟒蛇身體會比較虛弱,它們行動困難,有時會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地待上好幾天,用於消化食物。如果此時它們遇到危險,它們也有可能會將獵物從體內吐出,然後迅速躲避。
蟒蛇的消化能力非常強,科學家們曾經用X光觀測了一隻吞下鱷魚的蟒蛇,短短7天之內,蟒蛇就將鱷魚連皮帶骨頭全部消化,就連鱷魚堅硬的鎧甲都被消化的連渣都沒剩下。
不過,蟒蛇雖然能夠吞下體型較大的獵物,但它們更喜歡的仍舊是小型動物。這是因為體型較大的動物很可能會將它們的身體撐破,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一隻巨蟒在吞下一條大鱷魚後,身體被撐爆而死亡。
還有,蟒蛇吞食體型較大的生物時,進食速度會非常慢,一般需要花費5小時以上才能艱難吞下大型獵物,而在此期間,它們極易遭受大型食肉動物的攻擊。
蟒蛇的孵化行為
蟒蛇具有明顯的發情期,在發情期之後,雌蛇會將蛇卵產於巢穴之內,並且守護著蛇卵。有時,雌蛇還會讓自己曬太陽,將體溫曬高之後再返回巢穴,將溫度傳遞給蛇卵。
當小蛇出生之後,雌蛇還會守護它們一段時間。雖然蛇不屬於哺乳動物,但是小蛇們有雌蛇的保護,成活率要提高不少。
儘管如此,蟒蛇的成活率依舊非常低,大約100條蛇中,只有不到5條能夠成活到成年。
蟒蛇曾經在東南亞非常常見,但在過去10年間,蟒蛇部分物種的數量下降超過80%,蟒蛇在全球範圍內的數量下降了至少30%。
導致蟒蛇減少的原因,除了人類獵殺之後,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棲息地的喪失。蟒蛇體型較大,對能量的需求也較大,需要棲息地內有一定數量的動物生存。但由於人類不斷侵佔野生動物生存空間,獵殺野生動物,使得蟒蛇缺乏能量來源,以至於物種數量不斷減少。
根據蟒蛇的現有數量,以及棲息地環境,《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其列為易危生物,在全球很多地方,蟒蛇都屬於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