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大的蟒蛇入侵美國佛羅裡達州

2020-11-25 網易新聞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非洲最大的蟒蛇正在向美國佛羅裡達州入侵。這種蟒蛇被稱為非洲巖蟒,長達20英尺(約合6.1米),而且脾氣非常暴躁。

圖1:一隻緬甸蟒吞食短吻鱷後肚子脹裂而死。

圖2:這是在佛羅裡達州捕獲的蟒蛇,圖中左邊是緬甸蟒,中間是一條年幼的非洲巖蟒,右邊捲曲的是一條成年巖蟒。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非洲最大的蟒蛇正在向美國佛羅裡達州入侵。這種蟒蛇被稱為非洲巖蟒,長達20英尺(約合6.1米),而且脾氣非常暴躁。

自2002年以來,已經有6條非洲巖蟒在佛羅裡達州被發現。更麻煩的是,其中還有一條已經懷孕並產下兩條小蟒。這意味著這種入侵的爬行動物已經在佛羅裡達州安家了。

佛羅裡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高級爬蟲學家肯尼斯·克裡斯克(Kenneth Krysko)表示,非洲巖蟒比緬甸蟒更危險。緬甸蟒非常兇狠,經常襲擊短吻鱷,而非洲巖蟒從卵裡一孵化出來就能襲擊獵物。

迄今為止,這些巨蟒只是在邁阿密西部郊區一塊1平方英裡(約合2.6平方千米)範圍內的區域被發現。肯尼斯·克裡斯克表示,它們可能是某位寵物愛好者無意中釋放出來的。

「我們在通往大沼澤公園的路上發現了這些非洲巖蟒」,肯尼斯·克裡斯克稱,「這讓我們非常擔心,在這些區域緬甸蟒已經獵食了幾千隻當地的動物」。

來自美國地質調查局的野生動物學家羅伯特·裡德(Robert Reed)主要研究爬行物種入侵。他指出,如果加上非洲巖蟒,在佛羅裡達州已經有三種巨蟒了,另外兩種是緬甸蟒和紅尾蟒。

巖蟒主要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區域。它們通常以小型哺乳動物、羚羊、疣豬、鷺和其他動物為食。羅伯特·裡德表示,在佛羅裡達州,這種蟒蛇可能會像緬甸蟒一樣「獵食幾乎所有能吞下的溫血動物。在緬甸蟒的消化道內,研究人員發現了幾十種野生動物的遺骨,從白尾鹿到6英尺(約合183釐米)高的短吻鱷再到鳥類,幾乎包括了當地所有溫血動物。和緬甸蟒一樣,非洲巖蟒是無毒的,它主要通過纏繞而使獵物窒息的方法來捕食。

肯尼斯·克裡斯克表示,佛羅裡達州的野生動物可能不是非洲巖蟒唯一的目標。在非洲,這種巖蟒曾有襲擊過人類的記錄。「它們藏在佛羅裡達州的沼澤區裡」,他補充到,「然後對你突然發起襲擊,你甚至不知道它們在哪裡」。

羅伯特·裡德指出,非洲巖蟒已經進入大沼澤公園地區,在哪裡它們可能會遇到自己的同類「緬甸巨蟒」。如果這兩種蟒蛇進行交配,可能會產生一種新的雜交蟒蛇。根據生物學 「雜種優勢」的理論,這種雜交蟒蛇可能會更兇狠、更具有攻擊力。

羅伯特·裡德稱,「我們不排除這種可能性。從不同物種身上繼承下來的基因可能讓雜交蟒蛇更適宜在佛羅裡達州生存,甚至會向這個區域外拓展」。

對於佛羅裡達州的自然資源保護者而言,這次非洲巖蟒的生存空間的延伸可能是另一次緬甸蟒的大爆發。1994年,由於緬甸蟒等物種的入侵對其港口產生了嚴重威脅,佛羅裡達州環保局曾發出過警告,但是相關部門認為這種蟒蛇無法在野外繁殖。

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的克裡斯蒂娜(Kristina Serbesoff-King)表示,「結果15年過去了,緬甸蟒在野外大肆繁殖」。她還補充道,「目前是消滅這些蟒蛇很好的機會,它們現在活動的區域還相對較小」。

她還表示,佛羅裡達州政府應該採取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成立「蟒蛇巡邏隊」的做法。在緬甸蟒進入大沼澤公園區域後,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的「蟒蛇巡邏隊」開始尋找並捕捉這些蟒蛇以控制它們的蔓延。羅伯特·裡德和肯尼斯·克裡斯克都認為現在就得採取措施將這些蟒蛇從佛羅裡達州清除出去。

肯尼斯·克裡斯克表示,「緬甸蟒的到來對佛羅裡達州而言是最大也是最嚴重的問題」。

譯自:美國國家地理 譯:金明

本文來源:網易探索 作者:金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非洲最大無毒蛇入侵美國成惡夢,平頭哥碰見它也要繞著走
    蟒,一種無毒的大蛇,體長可達六米,大多生活在近水的森林裡,熟悉的有緬甸蟒、網紋蟒、非洲巖蟒等,非洲巖蟒並非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不過在非洲大陸,它們是體型最大的蛇了。 一份最新研究發現,非洲最大的蟒蛇正在向美國佛羅裡達州入侵。
  • 既是天堂也是地獄: 「大面積感染」入侵生物的佛羅裡達州
    在佛羅裡達州,它們除了人類和美國短吻鱷(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有時候連這倆都會成為緬甸蟒的午餐),沒什麼天敵。雖然幼體相對來說弱一些,但是仍然比當地大多數動物體型大,並且會快速地趕上成體大小,並不容易被當地動物捕食。不怎麼挑食的緬甸蟒,在佛羅裡達州可以換著花樣吃本地生物。
  • 實拍鱷魚與蟒蛇的爭鬥,鱷魚狂甩吞食長達4米的蟒蛇!
    緬甸蟒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等地方,但現在緬甸蟒已經成功在南佛羅裡達沼澤地大量繁殖,緬甸蟒在美國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雖然緬甸蟒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泛濫,但在當地短吻鱷也會反擊吞食緬甸蟒,所以經常能拍攝到鱷魚與蟒蛇的爭鬥。
  • 美國要把外來蟒蛇送上餐桌 目的是消滅入侵物種 只待安全審核批准
    據CNN新聞網報導,如果佛羅裡達的科學家們能夠確認緬甸蟒蛇(當地大沼澤地之中的一種入侵物種)可以安全食用的話,那麼這種食肉動物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人們的獵物。據悉,蟒蛇是一種無毒的蛇,主要生活在南佛羅裡達州,在那裡它們對當地野生動物構成了嚴重威脅。這種蛇並非該州的本土動物,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在大沼澤地,當時它可能是作為一種逃跑或放生的寵物引入的。FWC鼓勵居民在一年中任何時候都儘可能人道地捕殺清除蟒蛇,並向官員報告任何發現。
  • 美國蟒蛇與鱷魚大戰 蟒蛇吞下鱷魚後肚子爆裂身亡
    美國護林員發現巨型爬行動物的遺體蟒蛇和鱷魚都是讓人毛骨悚然的肉食爬行動物,二者如果相遇的話會發生什麼?據英國媒體10日報導,一條1.8米長的大鱷魚和3.9米長的巨蟒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沼澤裡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來自緬甸的蟒蛇試圖吞下它可怕的對手,最終卻落得肚子爆裂身亡的下場。這兩種巨型爬行動物的遺體近日被佛羅裡達州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的護林員發現了。護林員認為,雙方發生衝突的理由可能是「外來的緬甸巨蟒試圖挑戰鱷魚在沼澤地食物鏈中的領先地位」。
  • 探尋、獵殺巨蟒,這些狗不簡單|蟒蛇|狩獵|野生動物_網易訂閱
    佛羅裡達位於美國的東南沿海,遠伸入大海的半島地形讓這裡植被茂盛,野生動物種類豐富。由於錯誤政策引入的緬甸蟒蛇,在短短的幾十內就成了該地最大、最受關注的入侵物種。根據USGS(美國地質調查局)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97年以來,浣熊的數量下降了99.3%,負鼠98.9%,山貓的數量下降了87.5%。「沼澤兔,棉尾兔和狐狸實際上消失了,」 USGS說,「下降幅度最大的哺乳動物通常是在從大沼澤國家公園和佛羅裡達州其他地方運來的緬甸蟒蛇的肚子中定期發現的。」
  • 佛羅裡達溼地成蟒蛇天堂 專家擔心出現「超級混血巨蟒」
    泰坦蟒復原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英國《泰晤士報》10月19日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的沼澤溼地中    近來,佛羅裡達州野生緬甸蟒數量激增,數條非洲巖石蟒也相繼被發現。佛羅裡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爬行類動物專家肯尼思·凱斯科推測說:「如果這些不同種類的巨蟒互相交配,很可能產下變異後代,它們將更具攻擊性,更加強大,人類很可能淪為它們的食物。」凱斯科說:「巖石蟒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緬甸巨蟒的到來已經讓佛羅裡達窮於應付,巖石蟒將令情況更加糟糕。」
  • 蟒蛇上桌?30萬條緬甸蟒肆虐美國佛州,官方呼籲民眾吃蛇肉!
    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緬甸蟒泛濫,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為控制緬甸蟒的泛濫以保護當地生態,佛州每年都會舉辦為期一個月的狩獵緬甸蟒活動——「緬甸蟒挑戰賽」(Florida Python Challenge),其中捕殺緬甸蟒數量最多、最大、最重的人都可以獲得一筆不菲的獎金。除了這個挑戰賽之外,還有其他各種獵蟒活動,但幾乎沒看到什麼成效。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都去哪了!
    說到入侵中國最悲催的估計就是小龍蝦了,幾十年前美國的小龍蝦大規模入侵中國的稻田,結果,每天都有大量小龍蝦從村口路邊收上來運往城市的餐館。現在想在田裡看見小龍蝦那估計是有夠困難的了。麻辣小龍蝦~想想都流口水!食人鯧是公眾對一類分部於南美洲亞馬遜河魚類的統稱,也譯做水虎魚(Piranha)。
  • 敢吃蟒蛇嗎?美國佛州狂蟒成災,官方呼籲民眾將緬甸蟒搬上餐桌!
    2020-12-24 08:14:43 來源: 八兩科學 舉報   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緬甸蟒泛濫
  • 【地理視野】吉林現26800畝外來入侵物種,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
    目前正採取人工剷除,機械除根的方式,預計七月末對入侵地段剷除完。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牛蛙 獨居的水棲蛙,因其叫聲大且宏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故名牛蛙,為北美最大的蛙類。因為恐怖的外表和生腥的味道讓他在歐美一些國家橫行霸道。
  • 資訊 | 美國佛羅裡達州氣溫驟降 國家氣象局警示民眾要當心「蜥蜴雨」
    據CTWANT最新報導:美國佛羅裡達州近幾日氣溫驟降,一夜間降至華氏40度(約攝氏4.4度),國家氣象局(NWS)邁阿密分部21日發出低溫特報,同時也警示民眾,要當心外頭會下起「蜥蜴雨」。由於氣溫轉涼,大量蜥蜴當場凍僵,紛紛從樹上掉落,經常會砸中路過民眾和過往的車輛。
  • 入侵物種的另類:非洲大蝸牛,個頭拳頭大,中國吃貨也無可奈何
    近些年,物種入侵已經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中國吃貨似乎已經成了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對象。雖然我們知道這純屬調侃,但也可看出中國飲食文化的深邃。不過,在眾多入侵物種中,這種來自非洲的蝸牛卻讓中國吃貨有些犯難。
  • 全球都頭疼的入侵物種,在中國被吃成了瀕危……
    對於那些泛濫的入侵物種,到我們這過一段時間就成了瀕危動植物……真是太可惜了啊!1、小龍蝦也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小龍蝦原產於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腐食性動物,生命力極其頑強,20世紀初隨國外貨輪壓倉水等生物入侵途徑進入我國境內。
  • 長5.71米,美國捕獲最大入侵緬甸巨蟒,它最大有多大?
    美國捕獲入侵最大緬甸巨蟒名字叫「緬甸巨蟒」(緬甸蟒),那肯定也可以想到這不是分布在美國的一個物種。,然後被釋放到大沼澤地,區域為美國佛羅裡達州,所以才形成了生物種群的蔓延。而這種物種在美國是沒有天敵,這次捕獲的緬甸巨蟒是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佛州)地區,整條緬甸巨蟒長5.71米,重47公斤,這個長度遠超2013年捕獲的「緬甸巨蟒」最高紀錄,之前有一條約5.5米,還有一條5.7米的。
  • 蟒蛇能吃掉鱷魚嗎?蟒蛇能不能吃掉鱷魚呢?
    蟒蛇作為蛇類中的龐然大物,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動物都可以做到生吞活剝。那麼,蟒蛇能不能吃掉鱷魚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蟒蛇能吃掉鱷魚嗎?  蟒蛇能吃掉鱷魚。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較原始的蛇類,主要特徵是體形粗大而長,能達5~11米,最大體重在50~160千克,具有腰帶和後肢的痕跡,常以小麂、小野豬、兔、松鼠和家禽等為食,胃口大,一次可吞食與體重相等重或超過體重的動物,消化力強,除獵獲物的獸毛外皆可消化,飽食後可數月不食。
  •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
    這7種「龐然大物」,作為入侵物種所向披靡!在這世界上有許多體型遠超同類物種的生物,它們一旦因為各種原因進入其他地區以後,就會作為一種擁有無敵體型優勢的入侵物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龐然大物」吧!
  • 這五種外來物種入侵美國,破壞生態平衡,但在中國怕是有去無回!
    2011年,這種亞洲虎蝦出現在美國墨西哥灣,對當地的水生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巨型甘比亞有袋鼠:在佛羅裡達,巨大的甘比亞有袋鼠,它們給這裡帶來了災難。自從它們在2000年被寵物飼養者帶到佛羅裡達以來,它們的數量激增,對農作物構成巨大威脅。巨型蚊子:這隻巨大的蚊子比普通蚊子大很多倍。他們一天24小時都在尋找食物,不僅咬衣服、寵物和魚,還傳播疾病。
  • 4米蟒蛇生吞2米大鱷魚 蛇肚子爆裂同歸於盡(圖)
    點擊進入>>>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中國有句老話「人心不足蛇吞象」,最近,美國一個公園則上演了「蟒蛇吞大鱷魚」的真實版。但是,這條貪婪的蟒蛇實在不自量力,它在吞吃大鱷魚的過程中,肚子爆裂。結果,鱷魚死在蟒蛇腹中,蟒蛇也因肚子開裂而亡。  驚人一幕:蟒蛇活吞大鱷魚   綜合美國媒體報導,這令人震驚的一幕發生在佛羅裡達州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EvergladesNationalPark)。
  • 非洲大蝸牛多可怕?物種入侵的另類,水泥都能吃,國人也無可奈何
    人類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讓物種入侵也變成各個國家的首要生態問題。從牛蛙到小龍蝦,很多入侵物種都紛紛走上餐桌,非洲大蝸牛當然也不例外。不過,這種來自非洲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成功走上餐桌,還讓各國深受傷害。和嚇哭眾多北方漢子的南方大號蟑螂一樣,非洲大蝸牛也是蝸牛家族的巨型產品。這種蝸牛是陸的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這種蝸牛的成體殼長7-8釐米,最大可超過20釐米。它們的食譜從農作物、林木、瓜果等眾多植物,甚至還有紙張和同伴的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