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腦電波操控機器,科幻電影變現實,腦控技術誕生了!

2021-01-09 一哈視野科技篇

用腦電波玩遊戲,相信這是很多小夥伴的夢想,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黑科技只存在電影,不過最近這種技術出現了,根據消息指出在2018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開發出了全球首套適用於,在軌環境下的腦一機交互系統,通過腦電波採集,實現操控電腦或者機器。

根據研發團隊的韓錦介紹,所謂的腦控就是,腦電波監測採集並識別,人眼注視所誘發的特定腦電波,並在放大腦電波和消除噪音後,分析出人的意圖,然後利用計算機處理腦電波,將人的想法轉為機器的控制指令,最後將指令傳送給機器,從而實現人腦對機器的直接控制,在國際上這種技術名叫BCI,早在多年前西方就在研發此類技術,並且在多領域都有不小的成就。

此次天津大學研發的系統,相對於電影中的黑科技來說,雖然還不算很厲害,但對於國內來說已經很成功了,根據西方的數據顯示,腦控技術一直是西方科技的重點之一,這類技術的好處就在於,人類可以使用大腦遠程控制機器人,進行一些危險的工作,能很大程度避免人員受傷。

但根據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腦控技術想要走進生活,對我們來說還有些遙遠,不過有生物學家曾經指出,腦控或許會影響人類大腦,造成不可修復的腦損傷,但因為目前沒有任何案例指出,腦控的實際案例,因此也沒有機構下過結論,關注人工智慧趨勢,關注最新科技諮詢,這裡是一哈視野,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腦控作戰「心有靈犀」新奇裝備從科幻走向現實
    隨著該技術的發展成熟,美軍將通過對士兵腦電波信號的採集處理,構建以腦控無人機為代表的意念作戰模式,一場基於人腦遠程控制的戰爭新模式正加速形成,並將深刻改變未來戰場裝備操控與攻防對抗,一大批「心有靈犀」的腦控作戰新「殺手」正呼之欲出。隨心而動 無人機遇上腦電波作為認知科學的研究前沿,腦科學正日益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國際腦研究組織宣布,21世紀是「腦科學時代」。 視點聚焦 人腦的智能 科學源於幻想,這話有一定道理。電影《阿凡達》男主角是一位坐在輪椅上的殘障人士。然而,他卻可以用思維去控制一具人造「外星人」軀體,演繹了一場「心靈感應」的神奇。
  • 使用意念駕駛汽車成為現實?馬斯克腦控公司實現猴子大腦操控電腦
    其原理主要是通過腦電波檢測器識別人類大腦的信號,然後通過識別及轉化為計算機語言,輸送給控制器後控制汽車。據說南開大學這次的腦控開車實現了汽車的前進、後退、剎車、鎖車、解鎖等操作,不過測試過程對於信號的識別率還不算高,控制不穩定或者是誤判時有發生,估計後續還需要大量的測試及優化。
  • 異體操控實現 猴子用腦電波控制另一猴子(組圖)
    未來,癱瘓者有望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在實驗中,一隻猴子成功用其他猴子的手,上下移動光標  「阿凡達」異體操控成真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  脊髓損傷會阻礙大腦指令信息向軀體的傳遞,導致運動能力受損甚至癱瘓。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 阿凡達電影場景成現實?清華研發用腦電波控制機器
    腦袋接上外部儀器,就可以通過腦電波來控制機器。這種只在科幻大片裡出現的場景,如今在科學工作者的努力下正逐漸變成現實。不久前結束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一場用腦電波打字的比賽就讓觀眾感到神奇不已。比賽所採用的,是清華大學研發的「腦機接口」技術。作為中國腦科學計劃的一部分,以腦機接口為基礎的相關研究成果,未來也將有望運用在助老助殘等多種場景之中。
  • 「腦控」技術會重塑未來戰爭圖景嗎
    石海明供圖  「C-H-I-N-A」,電腦屏幕上,英文單詞「中國」被精準打出,但電腦前的測試員卻沒有敲擊鍵盤,而是通過頭上戴的與屏幕相連的「黑頭罩」,運用「腦電波」打字;電動輪椅上的測試員也戴著黑色腦電帽,沒有進行任何操作,只憑「意念」就完成了輪椅的行進、轉彎操控……日前召開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展示的場景令人驚嘆。  什麼是「腦控」技術?
  • 別再期待腦控汽車了
    在採訪中,馬斯克也透露未來通過腦機,人可以利用意念操控特斯拉。在社交網絡上,也有一批媒體開始渲染腦控開車等等的新聞,仿佛我們很快就可以通過意念開車,徹底解放手腳。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麼?腦機的歷史不算短腦機和車的故事早就開始了。而人類研究腦機設備,也已經有了幾十年的歷史。1973 年,第一臺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就已經被研發出來。
  • 科學網—AI+腦控:萬物隨心所動
    所謂意念控物就是通過腦電檢測設備採集腦電波,然後用計算機對腦電波進行解讀,提取腦電波特徵形成控制信號,進而實現對物的控制,這些物既可以是設備、裝置,也可以是生物體。 近日,謝松雲團隊將腦控技術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實現了對腦電波更精準的提取和控制,該技術有望應用於無人救援和無人駕駛中。
  • 腦機接口技術讓科幻成為現實
    最近大腦-計算機對接的進展正在將腦間直接傳遞思想的科學幻想變成現實。過去幾年發表的一系列研究宣告了動物之間、人之間甚至人鼠之間腦活動的直接傳輸。這種「腦腦對接」(BBI)通過連接兩個個體的大腦實現了腦活動的實時直接傳遞。雖然目前的腦機接口技術與科幻作品中的描述無法比擬,但通過意念簡單操縱機器,正一點一點走進現實。
  • 國防科大研發出腦控機器人 腦控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據長沙晚報報導,電影《阿凡達》中,受傷的退役軍人傑克靠意念遠程控制其替身在潘多拉星球作戰。在國防科技大學,也有這麼一支研究大腦的創新團隊,他們近期研發出腦控機器人(300024),使科幻逐步走向現實。
  • 解開「腦電波控制」的虛偽面紗
    如果能夠通過一個設備精準捕捉並破譯腦電波,轉化為具體的控制指令,就可以實現我們期待許久的「意念控制」。這種想像,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體現。關於腦電波控制,有兩個著名的科幻電影橋段:電影《阿凡達》:在潘多拉星上,下身癱瘓的的前海軍戰士傑克·薩利躺在密封艙中,通過頭上戴著的複雜設備,利用意念操控人造的混血阿凡達。
  • 大學生研發腦控居家機器人 像「阿凡達」那樣操控輪椅和餐桌
    吳迎年說,通過檢測腦電波信號來感知人的意念,從而支配驅動機械設備,這在技術上原理上已經可行,關鍵是要設計出可靠且高效運行的算法程序和控制系統,來完成腦電波信息與實體設備的匹配,從而準確執行大腦的命令,「這也是最鍛鍊大學生的地方。」說幹就幹,幾名本科生組成團隊很快投入行動。他們買來了輪椅、腦電波傳感器等設備,開始設計、改造、組裝、調試,用時近一年才得以完成。
  • 「腦控機器人」大腦操控生活不是夢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會讀心思感知「主人」腦電波操控輪椅在腦控打字的實驗場景中,信號反應、傳輸等後續步驟都建立在「看清屏幕按鍵」的前提之上。先不說屏幕看久了眼睛會累,那些本身眼神就不好的人該怎麼辦?在華南理工大學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展位,這個問題得到了解答。
  • 開車就別亂想了:日產 「腦控」駕車很科幻
    2018 CES上日產就帶來了最新的「腦控」駕駛,真的挺科幻的。其實自主品牌此前也有類似的技術嘗試,只是功能更簡單一些:用「腦控」將車開走2015長城科技節體驗■腦電波控制先前主要用於殘障人士康復人類對於腦電波的基礎研究實際上時間已經很長了
  • 一分鐘教你學會精神控制,帶你了解腦控武器
    ,人類大腦都會產生腦電波,腦控武器在研究時呢,會從所有的腦電波庫中。對獲取的腦電波進行大數據分析,這個操作就好比找到了打開心靈之門的鑰匙,通過專門的翻譯軟體一翻譯,你想說啥就全部都懂,義大利的一部電影《夫妻之間》裡面的男主人公,就研製出來了這樣一部,能讀懂對方思想的機器,不過他研製的初衷是為了能更好地給病人治病,而不是用於戰場,腦控武器不但需要讀懂實驗者的思維,還需要植入意識,讀懂思維就是解開實驗者發出的腦電波,反過來植入思維
  • 「腦控+AI」讓人用「本能」駕駛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腦控+AI」,讓人用「本能」駕駛劉新科/攝「左打,左打,左啊,我叫你往左!」「踩!踩!踩死剎車啊!」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就像電影《阿凡達》裡所演繹的那樣,雖然身有殘疾,卻能通過腦控讓另一個「自己」肆意生活。
  • 「腦控+AI」,讓人類用「本能」駕駛
    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謝松雲教授實驗室致力研究的「腦控+AI」結合實驗,足以讓我們對未來自動駕駛的實現充滿信心。據介紹,「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只需要念頭一動,機械或設備就已經按照你的想法運轉。
  • AI+腦控:賦予無人駕駛「雙保險」—新聞—科學網
    少導聯可攜式腦控機器人 腦控,即用腦電波來操縱機器設備,這一直是人類數百年來的夢想。 謝松雲介紹,所謂的「意念控物」是通過腦電檢測設備採集腦電波,然後用計算機對腦電進行解讀,提取腦電特徵形成控制信號,進而實現對「事物」的控制,這些「事物」可以是設備裝置,甚至可以是生物體。至於腦電波,其實很早就被人類所認識和獲取,人腦神經元活動時就會產生電信號,這些信號相疊加,就形成了腦電波。
  • 看得見的腦電波有多神奇?《極客出發》揭秘「腦控技術」
    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極客出發》上周日在央視財經頻道首播後,節目中所展現的VR黑科技讓觀眾大開眼界,本周日晚的第二期節目將聚焦更為神秘的腦控技術,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高博與央視名嘴撒貝寧分別帶領兩支頂尖腦控技術團隊,通過神秘黑屋、腦控購物、家電改造三個環節全面破解「腦控」的秘密。
  • 美國首次實現動物異體操控
    科幻電影《阿凡達》中,人通過腦電波控制可以掌控克隆外星人「阿凡達」的軀體(見圖)。美國科研人員1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在猴子身上實現了這種異體操控,這一成果有助於未來幫助癱瘓者重新控制自己的身體。目前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通過模擬腦電波信號對受傷脊髓進行電刺激,使傷者的軀體能重新接收運動指令。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實驗中使用了兩隻猴子,一隻作為發出指令的「主體」,另一隻則是接收指令、完成動作的「阿凡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