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到幾萬年吧,現在人類的航天以化學燃料推動飛船效率還比較低,飛行速度要達到16.7km/s的第三宇宙速度要靠引力彈弓,而一光年等於9.5萬億公裡,剩下就是計算題了。
都知道現在飛行最遠的人類飛行器是旅行者1號和2號,大約飛出去了200多億公裡,這個距離還不到1光天,飛處一光年需要的時間大約是它們已經飛行的時間的400倍,算下來至少也一萬多年了。而旅行者1號、2號是靠行星的引力彈弓加速才達到第3宇宙速度的,人類歷史上曾經製造的太空飛行器最快飛行記錄是每秒70多公裡,這個速度是靠太陽的引力實現的,這個速度飛出1光年也需要數千年,而人類目前以化學燃料推進的探測器不能直接達到這個速度,是因為探測器本身攜帶的燃料不多,而主要承載燃料的火箭的作用只是將探測器送上地球軌道。
現代地球軌道外的太空飛行器都是靠地球的引力而運動,太空飛行器做繞中央行星做橢圓運動,行星位於橢圓的一個焦點上,近地點和遠地點的重力勢能差是太空飛行器動力來源之一,在近地點時飛行速度最快。所謂的引力彈弓效應就是在太空飛行器在近地點或者遠地點的時候啟動探測器的推進器,改變探測器的運行參數,使得探測器獲得更高的速度藉以突破地球的引力限制,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由於木星、土星的引力限制,探測器不能獲得像繞太陽運行時的速度,現在的人類還沒有談論跨光年旅行的資格,太空飛行器的速度和人類的壽命都不足以支撐。
人類要想通向星際時代,最關鍵的就是要擺脫化石或者化學能源,尋找到另一種更高效的能源獲取方式,比如可控核聚變,當掌握可控核聚變後人類可利用的能源的規模就十分可觀,跨光年旅行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