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年復盤:治汙需求高企推動行業成長,PPP助力下加速發展,歷經調整重回正軌
環保十年:快速成長,集中爆發,深度調整,重回正軌
2010年-2014年9月:汙染物排放量維持高位,治汙需求高企,環保投資快速上行2014年9月-2017年5月:PPP投資火熱,項目質量良莠不齊,上市公司PPP項目數爆發式增長2017年5月-2019年6月:規範PPP項目運作,行業回歸理性發展2019年6月-至今:歷經調整後,重新步入發展軌道
二、聚焦當下:央企國企加速進場,項目趨於綜合化,子行業界限愈發模糊
環保行業現狀一:央企國企加速進場,國進民退趨勢明顯
民營環保企業去槓桿壓力大,尋求國企注資助其走出困境民營環保企業現金流壓力大,尋求國資入股國企競爭力強於民企,2019年前20強民企佔比僅10%國企進場重塑產業競爭格局,行業集中度趨於提升環保行業現狀二:項目趨於綜合化,子板塊界限漸模糊
2017年以來,環保項目趨於綜合化,固廢領域尤其明顯。環衛一體化項目開始囊括生活垃圾焚燒、餐廚垃圾處理和市政汙泥處置等內容;靜脈產業園項目的推廣使得焚燒、餐廚、糞便、沼渣、大件垃圾和園林垃圾處置等服務打包;部分生活垃圾處理配套PPP項目甚至涵蓋汙水處理等內容,子板塊界限越來越模糊。三、展望未來:政策利好頻出,內部變革深化,專項債&REITs助力
行業發展趨勢一:政策利好頻出,驅動行業成長行業發展趨勢二:部分領域進入發展期和成熟期,產業整合將加速行業發展趨勢三:生態環保領域資金支持逐漸提升四、環衛服務:市場化水平快速提升,機械化、智能化、一體化趨勢明顯,集中度有望提升
2013年開始市場化推廣,PPP推動市場化水平快速提升。
城鎮化推動環衛服務市場規模提升。目前環衛服務市場化率約51%,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預計2022年傳統環衛服務市場空間將達3000億。2019年中國環衛運營市場規模約為2,398億元。傳統環衛服務收入主要來源於道路清掃保潔服務費、垃圾清理服務費和公廁運營管理費。
行業競爭格局分散,集中度有望提升。
從2016年到2019年,參與環衛市場化項目爭奪的環衛企業從5,000家上升至10,000家。2019年,按照首年服務金額計算,環衛行業CR10僅為21%。
目前環衛服務業務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包括:僑銀環保、玉禾田、龍馬環衛、盈峰環境(環衛服務業務主體為中聯環境)、啟迪環境。2017-2019年,上述五家公司每年新增環衛服務年化服務金額均處於行業前十,競爭優勢較為穩固。
五、汙水資源化:華北地下水超採嚴重,南水北調調水量超上限,汙水資源化勢在必行
我國人均水資源短缺——人均水資源處於中度缺水邊緣。
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排名第99位,為世界上人均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之一。
2019年我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051m3/人,處於中度缺水的邊緣。
我國人均水資源短缺——京津冀地區人均水資源極度短缺。
華北地區人均水資源量低,京津冀極度缺水。根據《2018年中國各省市水資源總量排行榜》,2017年天津、北京、上海、寧夏、河北、山東、山西、遼寧、河南、江蘇、廣西人均水資源均低於500立方米,處於極度缺水的區間。
當前我國汙水回用率僅16%
我國正常年份缺水量達500億立方米,水安全已全面亮起紅燈,而我國的水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2010年,國務院批覆了《全。國水資源綜合規劃》(2010-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國廢汙水排放總量約770億立方米,汙水處理回用水量要達到400億立方米左右——即汙水回用率要達到50%以上。然而,2018年全國汙水排放量為521億立方米,汙水回用率僅16%。
城市汙水處理能力快速上升,資源化改造空間提升。
汙水資源化市場空間超千億。
六、汽車拆解:「五大總成」放開&再製造試點提升正規渠道回收利用率
「五大總成」放開,報廢汽車拆解進入新階段
汽車實際報廢率低,正規渠道拆解比例僅40%
汽車正規報廢率低,是報廢汽車回收行業的核心問題。根據我們測算,2018年,國內汽車註銷量約為328萬輛,而實際回收167萬輛,回收率僅為50.98%。若註銷汽車均得以正規渠道報廢,報廢率應為1.41%。而實際報廢率僅為0.72%。
根據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數據,我國正規渠道拆解的報廢汽車比例僅為40%,與我們的測算數據(回收率均值)接近。有多達60%的報廢汽車沒有正常報廢。
報廢率提升+零部件再製造,2025年汽車回收價值超1700億
根據Autowranglers數據,當報廢汽車零部件滿足回收再製造條件時,汽車殘值在3000元到12000元間波動。 我們假定報廢汽車中,有50%的汽車滿足回收再製造條件,單價取上述價格的均值7500元。另外50%不滿足再製造條件,因而按重量計價。到2025年,考慮回收再製造的報廢汽車市場空間將達到1749.09億元,相較於不考慮再製造時,市場空間將擴大715.46億元。
七、汽車尾氣治理:「國六」標準接軌國際水平,帶來近60億市場空間
交通業是我國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
2014年,國內空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穩定在106億噸左右,增速下降至0.58%。
在中國,交通運輸業同樣是空氣汙染的重要來源。2014年,在氮氧化物方面,道路運輸業排放769.9萬噸,佔比23.6%;在碳煙方面,道路運輸業排放23.9萬噸,佔比10%;在一氧化碳方面,道路運輸業排放1572.7萬噸,佔比8.62%;在二氧化碳方面,道路運輸業排放量為7.22億噸,佔總排放量的7.05%;在NMVOC方面,道路運輸業排放179.2萬噸,佔比6.13%。
汽車尾氣是交通業空氣汙染物的第一大來源
汽車尾氣是交通業空氣汙染物的第一大來源。從數據看,道路交通五種空氣汙染物的排放量佔比為87.41%。其中,道路交通佔碳煙排放量的比重為87.11%,佔一氧化碳排放量的比重超過99%,佔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7.26%,佔NMVOC排放量的95.29%,佔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4.53%。
根據2019年《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3.27億輛,其中汽車2.31億輛,佔機動車主導地位,低速汽車800.1萬輛,摩託車6822.8萬輛。按排放標準分,國I前標準汽車佔0.1%,國I標準汽車佔2.9%,國II標準汽車佔4.5%,國III標準汽車佔19.1%,國IV汽車佔比最大,為42.5%,國V及以上標準汽車佔30.9%。
國六標準帶來近60億市場空間——基於汽車銷量測算
根據OICA數據,2018年到2019年,全球乘用車銷量結束前十年的的增長趨勢,年銷量下降至6434萬輛。基於此,我們基於過去六年的乘用車年均銷量進行較為保守的預測,預計2025年全球乘用車年均銷量為6753萬輛;過去10年間,全球商用車年銷量穩步增加,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90%。基於此,2025年全球商用車年銷售規模將達到3398萬輛;2018年之前,中國乘用車年銷量持續增長,雖然2018和2019年有所回落,但經濟復甦後,仍有望保持增長趨勢。基於此,我們以過去1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5.06%進行測算,預計2025年中國乘用車年銷售規模將達到2882萬輛;基於全球商用車年均複合增速,2025年中國商用車年銷售規模有望將達到544萬輛。
我們假定乘用車排量為1.5L,商用車平均排量為3L。由於乘用車主要採用汽油為燃料,商用車多採用柴油為燃料,新能源車規模相對較小,我們在估算市場空間時,忽略柴油乘用車、汽油商用車以及新能源車的情況。 基於汽車銷量預測,我們預計,到2025年,全球乘用車發動機銷售總排量為1.01億升,商用車為1.02億升。中國乘用車為4324萬升,商用車為1631萬升。
基於上述測算,我們預計,到2025年,全球SCR載體需求量為2.04億升,DOC為7135萬升,DPF為1.53億升,TWC和GPF均為1.22億升。中國SCR載體需求量為3263萬升,DOC為1142萬升,DPF為2447萬升,TWC和GPF均為5189萬升。
全球蜂窩載體總需求量為6.72億升,其中中國為1.72億升,佔比25.7%。按照奧福環保2018年蜂窩陶瓷載體 33.71元/升的單價估算,全球蜂窩陶瓷市場空間約為226.29億元,中國市場空間約為58.09億元。
……
報告節選: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方正證券)
如需完整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