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三十而立,名字載入史冊。耄耋之年,依舊筆耕不輟。教書育人一甲子,無欲無求無悔。為科學真理立說,為莘莘學子解惑。大師之大,在大學問,更在大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忘初心,不改本色。還記得《高數筆談》這本書嗎?還記得東大「網紅」教授,事跡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報導,入選「感動瀋陽人物」的老教授嗎?他,就是東北大學「資深男神」——理學院退休教授 謝緒愷
32歲用「謝緒愷判據」驚豔國際控制學界,他沒有選擇「隱逸江湖」,而是退而不休,筆耕不輟,堅持為學生編著「一看就懂」的,高數學習輔導教材《高數筆談》。
如今,手寫25萬字書稿,手繪100多張圖表,10餘次校稿,時隔兩年,《高數筆談》的姊妹篇,《工數筆談》出版啦!「一看就懂」系列第二彈。
其實,謝老在寫完這本《工數筆談》,依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高數三部曲」之三,有關線性代數的學習參考書,已經完成了1/3。
2015年,已年屆90的謝緒愷,深感現行高等數學教材內容偏重演繹推理,學生學起來倍覺吃力。他有一個樸素的心願:寫一本通俗易懂的高數參考教材,讓學生儘快手握高等數學這塊工科「敲門磚」。
手寫22萬字書稿,手繪100多張圖表,10餘次校稿……2016年12月,《高數筆談》出版了,讓人感覺沉甸甸的。而正當此書在各大書店、網上書城都供不應求之際,謝緒愷教授又悄悄開始了《高數筆談》姊妹篇《工數筆談》的寫作。
低調的謝老,其實有著高調的過去。他畢業於重慶中央大學無線電專業,說起來,還是曾任東北工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鍾武教授的學長。
早在1957年全國第一屆力學學術會議上,他的學術成果就得到了錢學森等學術巨擘的認可;32歲時提出的「謝緒愷判據」,讓國際自動化學界第一次出現了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研究成果。現代控制理論方面的第一本中文教材《現代控制理論基礎》也是由他撰寫的。
或許,正是這種「跨界」的思維和學科交叉的經歷,造就了謝老寬廣的學術視野。在長達55年的教學歷程中,謝老認為,學生一定要全面發展,學知識是一方面,做人更重要。「做學問要先做人,一個人要懂得學習不完全是為了自己,要想著為國家為人民作貢獻,不能把個人利益放在首位,要卸下名韁利鎖。」
對於自己在90歲以後仍然用手寫的方式不停地著書立說,謝老總是笑著說:
謝老說,自己過得很充實,很快樂,以非常享受的心態,看待手中所做的事情。「我沒有發愁的事,心情愉快,身體也就更健康。改革開放40年了,國家取得的成就非常了不得,我還能為國家做點事。一個人的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是最大的幸福。我做得越多,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那我就更快樂,更幸福。」
「高數三部曲」的第三部關線性代數的學習參考書,謝老已經寫完了5本稿紙,他預計自己要寫完16本稿紙能夠截稿。生命不息,奮鬥不止,謝老一直在路上,他志在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