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305 年 - 公元前 30 年,埃及被託勒密王朝所統治。此時的埃及以財富聞名於世,但期間也發生過許多起重大的內亂,原因也許是埃及人不滿被外族人所統治。但根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認為叛亂部分可能與地球另一端的火山爆發引發的連鎖反應有關。
古埃及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收成攸關生死,一年一度的尼羅河洪水能帶來富含營養的水澆灌莊稼和飲用。尼羅河對埃及的經濟十分重要。
火山噴發釋放出的灰燼、塵埃和其它顆粒會導致地球表面溫度下降,溫度下降會導致蒸發的水氣減少,這意味著更少的雨,更少的洪水。
託勒密王朝多起大規模叛亂都發生在火山活動增加之後。雖然引發叛亂的因素有很多,歷史學家 Francis Ludlow 及其同事認為,火山噴發和反抗託勒密王朝的叛亂之間存在不可否認的相關性。其他科學家則對這一結論表示謹慎。
託勒密王朝(希臘語:Πτολεμαϊκὴ βασιλεία)(公元前305-公元前30年),或稱託勒密埃及王國。是在古代馬其頓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託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統治埃及和周圍地區。
託勒密王國建立者託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05年自立為國王並宣稱自己是埃及法老。託勒密王朝統治埃及直到前30年埃及女王克利奧帕特拉七世(埃及豔后)兵敗自殺為止,歷經275年。
亞歷山大港是託勒密王國的首都,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託勒密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為是法老。
在公元前221年,託勒密三世逝世並把王位傳給託勒密四世,託勒密四世是個昏庸且沉迷於享樂的君主,王國因而開始衰弱。他即位之初就殺了母親和其他王室成員,他輕易就聽信那些受他寵愛之人的言語,還讓他們把持政府的朝政。在他統治期間,政治衰敗而使埃及人發動叛亂,讓王國更為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