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桂冠獎公布,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首張黑洞照片變影片;武大華科...

2020-12-01 健康界


科睿唯安公布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表彰「諾貝爾獎級別」的科學家


2020年全國水下機器人大賽(大連)暨人工智慧與水下機器人高峰論壇圓滿結束


Nature:武大學者在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可控合成方面取得突破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21471118、91545205、91622103、21971199)等資助下,武漢大學鄧鶴翔教授、昝菱教授團隊聯合上海科技大學的寺崎治(Osamu Terasaki)教授團隊,將二氧化鈦(TiO2)置於金屬有機框架(MOF)的介孔(2-50nm)孔道中,構築TiO2-in-MOF「分子隔間」(molecular compartment),實現了單波長光還原CO2等當量釋放O2,表觀量子產率達11.3%。

該研究成果以「二氧化鈦在金屬有機框架中介孔的填充及二氧化碳光還原(Filling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esopores with TiO2 for CO2 photoreduction)」為題,於2020年9月9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期刊。


Science:華科學者在低成本高效液態熱化學電池領域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51672097)資助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周軍教授團隊提出熱敏性晶體材料誘導可持續離子濃度梯度的科學思想,成功開發出低成本、高效液態熱化學電池,用於低品位熱能轉換。

研究成果以「熱敏性結晶提升液態熱化學電池用於低品位熱收集(Thermosensitive-crystallization boosted liquid thermocells for low-grade heat harvesting)」為題,於2020年9月11日在線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上。


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怎樣的人才?西湖大學榮譽董事杜建英談「私心」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


深圳先進院等構建出同軸3D列印高強度小口徑微管


黑洞的第一張圖像現在變成了一部電影

科學家們將過去觀測得到的圖片加以組合,使這個空洞在過去十年中的劇烈演化得以顯現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717-3

加重的毛毯可以減輕失眠的嚴重程度

加重毛毯是治療失眠的一種安全有效的幹預方法。研究人員發現,患有精神障礙的失眠患者在使用加重毛毯時,失眠的嚴重程度會降低,睡眠質量會得到改善,白天的嗜睡也會減少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23124740.htm

產前接觸大麻與兒童中期不良後果相關

據報導,近些年懷孕期間大麻的使用「暴漲」。研究表明,產前接觸大麻可能會影響兒童日後的行為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23143550.htm

腸道微生物在睡眠調節中起重要作用

睡眠呼吸暫停小鼠的移植細菌引起了受體小鼠的睡眠變化。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OSA)影響著全球超過10億人。有證據表明,OSA可以改變腸道微生物群(GM),並可能促進OSA相關的共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和認知問題。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了與OSA相關的睡眠障礙是如何影響老鼠體內的腸道微生物群的,以及將這些腸道細菌移植到其他老鼠體內會如何改變受體老鼠的睡眠模式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23124804.htm

人工智慧和自動化能夠幫助研究COVID-19抗病毒藥物麼?

研究人員打賭,這些新工具可以把藥物發現時間從5年縮短到6個月
https://spectrum.ieee.org/artificial-intelligence/medical-ai/can-ai-and-automation-deliver-a-covid19-antiviral-while-it-still-matters

診斷自閉症的人工智慧工具可以給憂心忡忡的父母一個快速的答覆
https://spectrum.ieee.org/the-human-os/biomedical/diagnostics/cognoa-ai-autism-diagnostic-seeks-fda-clearance

物理學家認為,大爆炸產生的黑洞可能就是暗物質

這是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的老觀點:看不見的「原始」黑洞可能是隱藏的暗物質。這一理論失寵了幾十年,但一系列新的研究顯示了這一理論是如何運作的。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black-holes-from-the-big-bang-could-be-the-dark-matter-20200923/

史上最長的鯨魚潛水記錄是將近4個小時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55044-the-longest-whale-dive-ever-recorded-clocks-in-at-almost-4-hours/

天文學家可能在另一個星系發現了第一顆行星

在一個很遠很遠的星系中,一顆巨大的行星可能正在繞著一個雙星系統運行。如果這顆行星是真的,它將是我們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遙遠的世界——在另一個星系發現的第一顆行星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55431-astronomers-may-have-found-the-first-planet-in-another-galaxy/

一個名叫科莉(Curly)的機器人在冰壺運動中擊敗了頂尖的運動員

冰壺是世界上最精確的運動之一。一個能飛冰扔石頭的機器人剛剛掌握了這項技能,來認識一下打敗了專業選手的冰壺機器人吧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55021-a-robot-called-curly-beat-top-ranked-athletes-at-curling/
https://www.wired.com/story/meet-curly-the-curling-robot-that-beats-the-pros/

為了讓人工智慧更加公平,物理學家們窺探了它的黑匣子

在重新利用面部識別和深度偽造技術來研究星系和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之後,物理學家們認為,他們可以幫助塑造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應用
https://www.wired.com/story/to-make-fairer-ai-physicists-peer-inside-its-black-box/

COVID-19加速了巴西可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由於消費者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感到擔憂,2020年第二季度電子設備的銷量增長了21%
https://www.zdnet.com/article/pandemic-accelerates-wearables-market-in-brazil/

研究表明,大腦中睪丸激素向雌激素的轉化對於男性性慾至關重要

研究人員發現選擇性破壞雄性小鼠大腦中的芳香酶會導致性行為的急劇下降。
https://www.psypost.org/2020/09/new-research-suggests-the-conversion-of-testosterone-to-estrogen-in-the-brain-is-crucial-for-male-sexual-desire-58028

研究人員查明了解離體驗背後的大腦迴路

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確定了在稱為解離的神秘體驗中起作用的大腦迴路,在此過程中,人們會感到自己與身體和現實脫節
https://med.stanford.edu/news/all-news/2020/09/researchers-pinpoint-brain-circuitry-underlying-dissociation.html

新工具模仿人類皮膚,可以詳細研究蚊子的叮咬行為

工具使用人造血粉和模仿人類皮膚的表面,可提供對血液餵養的詳細了解,而無需將人類受試者當作誘餌。它也可以方便地裝入背包中,從而可以在實驗室和自然環境中研究蚊子。
https://elifesciences.org/for-the-press/cdf249aa/new-tool-mimics-human-skin-to-allow-detailed-study-of-mosquito-biting

沒有氧氣,地球的早期微生物依靠砷維持生命

地球上的許多生命都依賴於氧氣的存在,但是在我們的藍色星球上存在氧氣之前,生命形式很可能會使用砷。
https://today.uconn.edu/2020/09/without-oxygen-earths-early-microbes-relied-arsenic-sustain-life/

沙漠蝗蟲、饑荒和氣候變化:第八次瘟疫不是由上帝而是由人發出的。

在整個東非廣闊的地區,中東和亞洲的聖經中按比例劃分的沙漠蝗蟲蜂群不斷破壞土地,造成嚴重的糧食短缺和生計損失。
https://www.environy.co.uk/post/desert-locusts-famine-and-climate-change-the-eighth-plague-sent-not-by-god-but-by-man

特斯拉將提供在線機器學習服務,新超級計算機將挑戰英特爾和AMD

根據執行長埃隆·馬斯克的最新評論,特斯拉計劃通過其新的「 Dojo」超級計算機將機器學習培訓作為Web服務提供。
https://electrek.co/2020/09/21/tesla-offer-machine-learning-training-as-web-service-dojo-supercomputer/

飼餵某種類型的海藻會抑制甲烷的產生

用一種名為FutureFeed的海藻補充劑餵養牲畜,可同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從而幫助確保全球糧食安全和應對氣候變化。
https://www.csiro.au/en/Research/AF/Areas/Food-security/FutureFeed#:~:text=The%20Asparagopsis%20species%20of%20seaweed,more%20than%2080%20per%20cent .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確保強大的網絡安全

新興技術的採用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網絡安全風險。AI和ML可以在早期階段有效地檢測和分析網絡安全威脅。
https://www.itweb.co.za/content/RgeVDvPYZxL7KJN3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獎風向標「引文桂冠獎」出爐: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9月2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六個國家的24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貝爾獎級別」。其中包括華人學者、史丹福大學化學系教授戴宏傑。2020年度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 獲獎名單生理學或醫學領域Pamela J. Bjorkman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和生物工程教授(David Baltimore Professor)Jack L.
  • 最新「引文桂冠獎」出爐!華人教授戴宏傑入選
    來源|科睿唯安9月23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0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六個國家的24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科睿唯安旗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的分析表明,他們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貝爾獎級別」。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導讀:「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就在2020年9月份,戴宏傑還獲得了「引文桂冠獎」。而獲得該獎項的得主,多半會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據悉截至2020年9月,54人在獲得「引文桂冠獎」後榮獲諾貝爾獎,其中29人在獲得該獎項後2年內榮獲諾貝爾獎的。
  • 「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導讀:「引文桂冠獎」頒布:華裔教授戴宏傑入選,成為諾貝爾獎潛在得主。 一個強大的國家,必然是重視人才,更應具有強大的包容基因。 他出生於中國湖南,在1994年獲得美國哈佛博士學位,之後成為了史丹福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清華校友戴宏傑入選
    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授予他們「引文桂冠獎」。這一獎項以研究論文被全球同行引用的頻次和引文影響力為主要標準,獲獎人很有可能成為當年或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迄今為止,已經有 54 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網站截圖引文桂冠獎是是湯森路透通過對Web of ScienceTM資料庫平臺(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臺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月23日,擁有Web of Science、InCites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共有24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生理學或醫學領域4人獲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
    ,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授予他們「引文桂冠獎」。這一獎項以研究論文被全球同行引用的頻次和引文影響力為主要標準,獲獎人很有可能成為當年或未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迄今為止,已經有 54 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由於今年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因為疫情停發,因此「引文桂冠獎」可能會成為 2020 年諾貝爾獎更具參考價值的預測名單。
  • 2020年「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癌症、免疫、神經領域大熱
    2002 年以來,科睿唯安每年都會基於 Web of Science 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授予他們「引文桂冠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變天文學獎?三學者研究黑洞獲獎,天體物理學10年5次折桂,華人科學家戴宏傑遺憾陪跑
    安德裡亞·蓋茲也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第4名女性得主,包括今年三位最新得主在內,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有216名獲獎者,但僅有4位女科學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備受矚目的華人科學家戴宏傑遺憾陪跑,無緣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第7位華人得主。
  • 湯森路透發布2016諾獎預測,兩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引文桂冠獎」是湯森路透官方根據文章引用率、成果認可度、諾獎評委會及往屆諾獎分析等因素提出的諾貝爾獎預測,自2002年以來已成功預測39名諾獎得主。今天公布的引文桂冠獎包括引力波探測、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究人員;另有兩位華人科學家獲獎。
  • 追逐黑洞20餘年,參與拍攝黑洞照片,華科教授帶你了解2020年諾獎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高翔 賈法雷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授予天文領域的研究者。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同樣授予天體物理學,為何天文領域的研究者屢屢摘得諾獎桂冠?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舉行了科普講座,該校天文系教授吳慶文為學生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會後他接受了楚天都市報記者採訪。
  • 今年又有華人獲諾獎?機構公布諾獎預測名單兩位華人在列
    9月22日消息,每年湯森路透發布的2016年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得主名單已經出爐。自2002年以來,每年發布的引文桂冠獎已成功預測了39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引文桂冠獎名單這次再推24位科研精英,值得注意的是,有兩位華人科學家位列席上。
  • 2020諾獎預測出爐,這位華人學者有望獲獎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擁有Web of Science、InCites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2020年「引文桂冠獎共有24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