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價值」吳軍老師-網際網路+訓練營 筆記圖文分享-交大安泰EMBA

2021-01-09 問道MBA劉澤龍

【引言】

我們一直都在說頂級商學院是一個寶庫,但是到底這個寶庫裡都有什麼寶藏呢?

為了更好地幫助解開這座寶庫的神秘面紗,我們將逐步開帖挖坑,以我親身經歷過的MBA/EMBA資源為起步,抱著帶大家「窺斑見豹」的心態,近距離地了解MBA/EMBA圈中的各方學習/體驗資源,從而幫助大家建立MBA價值的感性認知。

吳軍老師的大名,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如雷貫耳了,作為得到大V,前谷歌高級科學家、騰訊副總裁,《態度》《格局》《數學之美》《浪潮之巔》《大學之路》等諸多暢銷書的作家,吳軍老師深受當代年輕人的喜愛。

和吳軍老師的首張自拍合影

乾貨滿滿 - 課堂速記ing

【吳軍老師課堂速記】

2019.04.20 上午-上半場

●2015年網際網路+訓練營第一期開始,今年下半年第十期。

●王延峰老師,主策劃,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副院長,上交蘇州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

●馬文玉老師,上交安泰EMBA中心主任

●吳軍老師昨天晚上就開始授課了,剛剛從舊金山到北京到上海

●深藍科技的商業和營業模式?

●除了幾個巨頭之外,目前創業的AI公司都還沒有實現盈利

●計算機視覺、語音交互,你最看好哪個賽道?

●一上午的時間,把人類1萬年的科技發展歷史講清楚

●人工智慧有沒有泡沫,無人駕駛有沒有泡沫?

●未來10年,會不會有爆發?

●我們需要一個線索,一個抓手

●我這個人做事兒,站的比較高,境界比較高,王永慶講人有多大境界,能做多大事情

●三句話

● 思維方式的更新,獲得一個「可複製的成功」

● 在座的有打高爾夫球的嗎?有一個「一桿進洞」的情況,職業選手7000次有一次,普通人10000次有一次。這是運氣好,但不是可複製的。

● 你和泰格伍茲打,你一桿進洞了,他沒進,不代表你水平比他高

● 你辦企業不希望今年很好掙了2億,明年就剩5000萬了

● 我看一個報導,某汽車廠商去年賣11萬量,今年只賣3萬,這就不太好了

● 可疊加的進步,今天的你,要比昨天更好

● 電晶體之後,在這個基礎上發明集成電路,intel在小規模集成電路基礎上,做成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 如果我們今天來做創新,還要從電晶體開始做,那我們進步就太慢了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是什麼?

● 要想用什麼標準來衡量這是一個偉大事件?

● 英國已故的,很有名的經濟學家邁克遜,做了很多記錄,在公元元年,羅馬帝國人均GDP,大概600美元,到了18世紀,瓦特發明蒸汽機之前,800美元,經歷了1800年,沒有本質的變化,雖然有很多大帝,但是都沒有什麼影響。

● 中國一樣,西漢末年,450美元

● 經歷了幾個太平盛世,短暫達到人均600美元

● 1950年:450美元左右,中國打完仗被日本人欺負了一下,2000年基本上清零了。

● 1979年:800美元/200美元,情況不樂觀

● 我們看央視的百家講壇什麼明君,什麼名臣,其實都是白費的。

● 不僅收入不高,人均壽命也不高

● 1949年,中國人均壽命39歲

● 現在基本上已經翻一番了

● 上一次翻一番,從20歲不到,到40歲,其實過了1萬奶奶

● 我們今天能坐到教室裡上課,其實是運氣,祖宗170代的運氣,3400年,40年不打仗,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找不到,唐朝、宋朝其實邊境都在打仗。

● 第一,你帶上了170代的運氣。第二,你趕上了這40年,中國經濟的騰飛,現在人均GDP9000美元,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 我們在這裡有多少學工程的?不多啊?我還以為交大的課程,工程人比較多。

● 怎麼算這個速度?AI的發展比這個複雜多了

● 其實很簡單,只要記得這個公式就可以了,我們看一頭一尾,出來是什麼就什麼,中間的細節都可以過濾掉

● 看一個高管的水平,接手的時候是什麼樣,交班的時候是怎麼樣,你就知道他的水平了,不用關心他是不是996的。

● 在這本新書中,我寫了兩個線索,一個是能量,一個是信息。

● 世界發展歷史上,誰獲取能量?

● 為什麼人類文明靠水靠海,因為便於獲取能量。

● 為什麼中國古代發展好?因為我們農耕文明獲取能量更聰明。

● 英國人超車,是因為蒸汽機獲取能量

● 一直到19世紀末,信息的重要性空前,誰掌握信息,誰如魚得水。

● 房地產老闆,本質上是獲取能力強

● 還有二馬,本質上是獲取信息厲害。

● 圖片-科技是唯一可疊加進步的文明動力

● 我在一家非常大的國有企業當顧問,他們也想科技好不好,後來發現短期來說,我找領導批下兩塊地,比什麼科技都厲害。

● 但是,你今天找領導批兩塊地,明天再找,你的進步是線性的。

● 世界上像科技這樣可疊加的因素不多,醫術也是。

● 你很難超過莎士比亞、貝多芬。但是今天任何一個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都有信心說,我的水平超過50年前一個世界頂級醫生的水平,因為醫術可以疊加。

● 今天沒有哪個中 醫敢說自己的醫術超過李時珍,因為他沒法獲得可疊加的進步。

● 我們在做企業的時候,不想只依靠996,你要思考,我今天這個事情,是不是未來的鋪路石,如果不是,你不要做。

● 中國將近20年,網際網路的複合增長率是20%,這是非常可怕的。

● 意味著,如果你做網際網路,只是平均水平,你拿到20%的增長。

● 有一個金融大鱷和我說,我不知道馬雲還能富多少,之前我們沒有這麼大差距,現在我只有馬雲不到1%。

● 我說你只滿足於做一個掙錢的小局,你是線性增長,你不讀書不學習,你這就不錯了。

● 現在徐家匯,12萬一平,一個100平的房子1200萬。一個大學生,我們多算,20萬的年薪,房子每年增長3%,他永遠買不起。

● 一個班畢業出來,有人三年還是20萬,有人幾年之後就過百萬。

● 如果徐家匯的房子還在漲,說明有人買得起,誰買了呢?有人成長更快,他們對上海的貢獻超過其他人,他就買得起。

● 所以我和上海政府的人說,你們不用搞廉租房,你要做好人才扶持政策,大家就會各歸其位。

● 我們右邊這個圖,幾個皇帝都不錯,出個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中間都影響了一下,但是幾十年之後就歸零了,不管除了多少偉大皇帝偉大君主,GDP都沒有實質增長。

● 但是科技的東西一旦形成了,就不會往下走。(思考:棘輪效應?)

● 從偶然性的成功,走向必然性的成功

● 有的時候,偶然蒙一下的偶然成功,比必然失敗還要糟糕

●古代希臘有一個天文學家,你知道他有什麼優勢嗎?他眼神好,天生稟賦。

●在瓦特之前,發明很多都是偶然的,大家簡單改進改進

●世界上最偉大的變化就是工業革命,以瓦特發明蒸汽機為標誌

●有人說瓦特是改進,也對,因為之前就存在

●但是之前是固定的礦井上的蒸汽機,效率很低,瓦特發明的是萬用蒸汽機

●瓦特是一個工匠,特殊的工匠,負責修大學裡的設備。

●瓦特家裡還蠻富有的,只是父親做生意失敗了上不起大學,但是他有機會讀書,數學和物理都不錯。

●他有一套改進的力學和動力學的方法論。他和其他工匠都不一樣,他發明蒸汽機之前,就知道這個蒸汽機怎麼發明。

●你可以通過你的管理實踐來積累經驗,但是來交大EMBA讀書,就快很多。

●這個故事很長,在書裡有。

●有一個理論來知道他的發明,這在之前是沒有的。

●在他之前,是以牛頓為代表的力學理論。

●有一套思維方式,叫「機械思維」 —— 把世界上的很多變化,都理解為一種機械運動/凡事可預測

●和牛頓同時代,有一個科學家叫哈雷,當時他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的理論,預測這顆彗星73年後會回來,之前沒人敢做這個預測,後來真回來了,大家就用他來命名。

●瓦特的貢獻在於思想上的變革 —— 我這麼這麼做,就一定能行。所以在瓦特之後,大量的機械設備都被發明出來。

●圖片 ——先驅者和受益者

●月光社

● 瓦特、博爾頓、韋奇伍德、老達爾文、拉瓦錫、富蘭克林、傑弗遜....

● 韋奇伍德:將蒸汽機用於瓷器

● 從供不應求到供大於求

● 新的商業模式

●瓦特遇到很多事兒:中年老婆死了,一堆孩子要養活。比你辛苦多了。

●俄國只有兩個大帝:彼得大帝、葉侃琳娜大帝,葉大帝邀請瓦特來,沒成功,英國有一套讓發明家發財的機制。

●瓦特發明的是一種動力,這個是全世界都稀缺的。在這之前,都是用牛羊人力來做動力。

●韋奇伍德發現了高嶺土,就能做出瓷器了。韋奇伍德彎道超車,秘密武器就是蒸汽機,之前都是人工做,一個是產量不行,一個是不標準化。

●中國發明了瓷器,中國有沒有一個瓷器大王?沒有

●後來韋奇伍德和老達爾文家接了親家。

●韋奇伍德既是達爾文的親外公,也是達爾文老婆的親爺爺,你算算這個關係。

●讓各位去做AI,估計你做不過下午我們要去參訪的AI獨角獸,但是你可以用。

● 讓你去做瓦特不容易,但是你可以去做韋奇伍德。

●圖片 - 歷次工業革命誰受益

● 今天70%的產業,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前就有了

● 但是有了電之後,整個產業的形態就不同了

● 我們的城市,是往天上發展的,不是長安洛陽,是鋪大餅。

● 因為我們有電了,可以有電梯,城市發展就變成三維的,之前是二維的。

● JP摩根投資眼光特別好,不僅投資了愛迪生,還投資了競爭對手特斯拉,後來特斯拉不爭氣他還迅速止損,他還投資了特斯拉的對手,馬可尼,老馬後來還得了諾貝爾獎

● 為什麼他不支持特斯拉的無線輸電,而去支持馬可尼搞無線傳輸?

● 他看到了電除了能傳輸能量,還可以傳輸信息。

● 旁邊的人,叫杜邦,開創了現代化學產業。

● 有了化肥農藥,人類才吃飽了肚子。

● 人類學家馬爾薩斯,預測地球養不活這麼多人,因為他沒有預見到農業會變成工業。

● 計算機受益者,比爾蓋茨,賽文斯。

● 巴菲特很厲害了,但是賽文斯,扣除所有管理費之後,投資人拿到的回報率是37%

● 金融危機那年,「文藝復興」投資公司的回報率是86%,他就是用IT能力來做投資

● 成為發明家不容易,但是成為使用發明的大咖,你們是有希望的。

2019.04.20 上午 - 下半場

●圖片:空間也是疊加的

●大帆船和蒸汽船,大帆船成本低使用普遍但是問題是逆風逆流的時候是不好用的,蒸汽船就沒有這個問題

● 拿破崙那個時候就像把英國給滅掉,但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為是逆風逆流的。

● 蒸汽船是怎麼打敗大帆船的呢?因為它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機械革命的結果,都疊加到了蒸汽船上,這些結果對大帆船沒有什麼幫助。

● 大概半個世紀,蒸汽船就把大帆船踢出了歷史舞臺

●圖片:白雪公主

● 白雪公主:IBM

● 七個矮人,加起來市場份額也沒有IBM額度的一半,所以這個市場的規則,就是IBM定的。

● 你看到的這個圓盤一樣的磁帶機,就是之前的計算機,很蠢的。

● HP做小型機,3萬美元當時,是很貴的。

●圖片摩爾定律

● 到了70年代,出了一個小怪物,只要700美元包安裝,如果你自己裝,400美元

● 很多按鍵,撥半天,按一個回車,二進位計算,只有發燒友會用。

● 後來有一個小夥子,叫比爾蓋茨,和他的合作夥伴,一起開始折騰,就是保羅艾倫,他們分工,艾倫打入了這家公司。

● 後來生意越來越大,蓋茨就從哈佛退學了,大家搞清楚這個邏輯,蓋茨是生意成功了才從哈佛退學的,可不是反過來。

● 當時沒有人能想到,這個小東西能打敗IBM

● 因為摩爾定律代表這個時代。

● 半導體技術的任何進步,都能幫助到PC機和比爾蓋茨,但是對IBM沒有什麼幫助

● IBM的組裝非常複雜,做不到快速封裝,但是PC可以做到。

● 2017年底蘋果出了iPhone10,十年過去了,風10速度是風1的大概100倍。

● 前幾天有一個公司,說我用一千分之一的數據就能計算,你看我多牛,我說這是逆潮流而行,沒有前途。

● 數據這個東西,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是瓶頸,今天所有的技術,都是在想,怎麼用大量的數據來做事,當下的任何技術進步都能幫助你,你不用數據來做事,在當下,任何技術進步都幫不到你。

● 幾個結論:

● 下一個微軟,做的一定不是作業系統。下一個Google一定不是做搜索

● 任何一個新技術,做顛覆式創新,在一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個初生的嬰兒,不漂亮像小老頭

● 但是他有他的特點,又小又貴又不可靠,不要看不起他,在這個時代,任何技術進步,都可以幫助他。

● 你把別人的東西都砸爛了是沒有意義的,你要創造出來一個東西,你能否吸取日月之精華,把這個時代的精華都吸收進來?

● 大企業不可能覆蓋所有的死角。很多大企業都是從髒活累活開始做起來的,從一個不起眼的●iche market入局。

● 企業家成功,不是你能幹,是因為時代在幫你。

● 瓦特厲害的地方,就是能夠主動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指導創新。

● 你在交大,學什麼專業不重要,五年之後,都過時了,關鍵是學會這個學習的方法。

●圖片:什麼是科學

● 李約瑟謎題 —— 其實他在偷換概念

● 科技這個說法其實有點問題,科學和技術其實是分開的

● 科學分狹義上的和廣義上的

● 狹義上的,來自古希臘,基於實業的可以證實可以證偽的,可以自洽的知識體系。

● 廣義上的,其實是博物學。李世珍的《本草綱目》其實是博物學。

● 科學和非科學的區別是什麼?不在於能夠證實,而在於可以證偽。任何絕對正確的結論,都不是科學結論。

● 上海明天一定下雨。這是一個科學結論,只要你有方法證明我錯。

● 科學結論, 是不能和「正確」畫等號的。

● 科學家是很悲催的職業,當你提出一個理論之後,你就等著別人來證偽。如果你不能被證偽,你就不是科學。

● 轉JY有害/無害,都是科學結論。但是如果你說轉JY就是無害,我是科學家,這個就不對了。

● 當你做一個產品的時候,它一定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它一定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 有人說,我的模型沒有錯,是市場錯了。這不對,市場永遠不會錯。

● 證偽之後,把你拿到的數據拿取改進,你就進步了。

● 比如無人駕駛,有一天下雨了,地上有反光,裡面有樓,車子就不敢開了,這不是路錯了,而是你車子的算法錯了。

● 圖片:笛卡爾方法論

●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還重要

● 進行實驗

● 得到結論和解釋:解釋就是理論

● 將結論推廣並且普遍化

● 在實踐中找出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

● 去年我的朋友張首晟教授,他去世了,他的太太找到我,希望我寫點東西。

● 楊振寧教授,教給了張首晟「科學的品味」,這是非常有意思的,注意,是taste

● 你說吃東西有品味,科學的品味是什麼?

● 通過讀論文培養這個品味,你能感受到這個問題很重要,這個品味決定你去做什麼研究,不做什麼研究。

● 頂級的科學家,厲害的地方在於善於提出問題。

● Google說,在沒有數據之前,產品經理不應該得出任何結論

● 賈伯斯這樣的天才產品經理,這是不可複製的,我們要可複製的。

● 你看屏幕的時候,自然注意力焦點在哪裡?實驗出來之後,我們的廣告就該放在這個區域。

● 如果今天做這件事,你要做一套實驗,明天又要做一套實驗,那效率太低了。

● 很多公司,比如Intel,它有一套設計半導體的規範。

● 有人說Intel比較蠢,這個規範就放在咖啡桌上,AMD的人進來就拿走了。。。

● 這就是理論,可以推廣,可以普遍化

● 如果屏幕越來越大,焦點變化了,不是屏幕錯了,是你的理論被證偽了,怎麼辦?完善你的理論,開始分類討論,更加嚴謹。

● 笛卡爾方法論,我的這本書裡已經有了。

●圖片: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

●中 Y 和西 Y 的分水嶺,不在中西方,而是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的區別

●全世界醫學論文的30%來自中國醫生

●現在醫學的方法,讓大家獲得一個可重複的成功。

●分水嶺在哈維,他強調實驗和邏輯的重要性。

●哈維很厲害,他用邏輯的方式想清楚,蓋倫說的一定是錯的。

●他通過豬來進行人對應體量的推論,人血液如果不循環,一天要好幾噸的血,不可能,所以一定是循環的,然後他就發現了血液循環。

●結論不重要,關鍵是他思考問題的這個過程。

●這個照片,是西班牙馬德裡的皇宮,裡面的一個藥房,每個單元是一個小瓶子。是蒸餾瓶,西方化的中藥鋪,草根、牛皮啥都有。

●說明什麼?說明蓋倫之前的時代,中西方是一樣的,都是一個路數。

●你在醫學院學會做盲腸炎手術,那麼一定可以重複,你可以微創新做微創,但是中藥就不一定,一會兒行一會兒不行,你就不敢用,一個手機,一會兒能打一會兒不能打,再便宜你不敢用。

●凱鵬華盈在中國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在矽谷做的很好

●他融資了200億,換給了投資人8000億,40倍。他們換了3屆掌門人,他們不是靠人,靠的是一個系統的方法論。

●其實也很簡單

●比如如果們現場每桌給你們100萬,過了6個月,我們看你們是否達到預期,如果達到,double,給你們200萬,然後不斷循環,上市前再追加2000萬,這是一個系統的方法論,堅持不容易。

●我們散戶炒股票怎麼幹的?如果漲了落袋為安,但是割肉這事兒是不願意幹的,有的時候還要追加投資,攤薄成本,最後留在手裡的都是垃圾股。

●圖片:發明是從0到n的過程

●《從0到1》這個書在中國特別火爆,原因是什麼呢?我們都在分析。

●之前中國很多創新都是模式創新,現在我們強調技術創新,指望從0到1的技術殺手鐧。

●世界上從來不缺從0到1,缺的是從0到n

●你以為矽谷是發明地嗎?不是的

●矽谷是DIY文化

●弗萊明偶然的發現,他培養皿的細菌被殺死了,度假回來他發現了,產生了思考。

●弗萊明是發現,不是發明。

●追究第一個發明人沒有意義,中國唐朝就有裁縫知道把發黴的大醬抹在傷口上,就能防止破傷風。

●圖片: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 英國醫生弗洛裡,這個人,天生有企業家的素質,很了不起。

● 弗萊明的功勞在於10年沒做出來,但是依然不停培養菌落

● 弗洛裡的組織能力很厲害,把牛津周圍的女孩子都找來,養黴菌,培養皿都不夠,尿壺也拿來用。

● 他把牛津變成了一個發黴之城。

● 小白鼠實驗,50隻老鼠,25隻用藥,另外對比。

●圖片:光靠....

● 弗洛裡找葛羅素等英國藥廠幫忙 —— 企業家素質

● 他發小光靠學術能力是不夠的

● 後來他發現英國力量不夠,就帶錢恩去美國

● 在美國發現玉米漿培養效率高。

● 後來又發現只在表面長黴不行,這是二維的

● 後來一個護士發現一個發黴的哈密瓜,是三維的

● 後來又通過射線照射提高產量,把濃度提高了1000倍

●圖片:二戰的加速作用

● 四處遊說

● 最後用半個美國的藥,人體試驗,救活了一個人

● 後來找到工程師們,看如果快速提高產量

● 這是當時在美國,僅次於曼哈頓計劃第二重要的計劃

● 諾曼第登陸的時候,已經能夠保證每一個受傷的士兵用上青黴素

●圖片:故事還沒結束

● 幾個人接力,合成出青黴素,人類就不用養黴菌了

● 上一張圖的三個人得到了諾貝爾獎

● 霍奇金髮現了分子結構也得到了諾貝爾獎

●圖片:發明的榮譽永遠給最後一個發明者

● 本茨,是Benz那個

●圖片:戴姆勒表示不服

● 爭了好久,直到合成了一家公司,戴姆勒奔馳

●圖片:尋找第一個發明人沒有意義

● 很多小公司在做這樣沒有意義的追溯

●圖片:總結

記錄人:

劉澤龍Chandler

問道MBA 創始人

復旦MIT 國際MBA校友

Day1 掠影 - 吳軍老師授課

Day 1 掠影 - 組內討論

Day 1 掠影 - 和吳軍老師的大合影

Day 1 掠影 - 參訪深蘭科技

- End of Day 1-

Day2 掠影 - 代表小組Presentation - 榮獲第一名

Day2 掠影 - 代表小組Presentation - 榮獲第一名

Day2 掠影 - 王延峰院長點評

Day2 掠影 - 吳軍老師點評

Day2 掠影 - 結業儀式上和吳軍老師的合影

我的首張交大Certificate

Day 2 筆記整理中,晚些發布。

歡迎關注,學習路上,同行問道,一起加油!

To Be Continued

相關焦點

  • 【招生簡章】2021年上海交大安泰EMBA歡迎您
    【MBA中國網訊】《交大安泰EMBA2021年招生簡章》項目背景①背景介紹;②項目介紹;③課程設置二、報考條件及培養方案④歷經十餘年砥礪前行,5800餘位來自業界的傑出校友構成了中國最具影響力與價值的全球菁英校友網絡,交大EMBA已成為優秀企業家系統學習的最優平臺。
  • 海納百川|交大安泰EMBA「知行天下」海口站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作為上海交大服務於實體經濟發展一線深耕於企業家隊伍的商學院,經過多年的探索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國內乃至全球培養高素質高層次工商業人才的搖籃,綜合排名連年佔據亞洲商學院榜首。而交大安泰EMBA項目在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成為中國首批獲準開辦的EMBA教育項目。
  • 深度解密上海交大安泰新銳EMBA招生項目
    交大安泰EMBA課程教授孟憲忠表示,「從一個窗戶看不到完整的世界,管理學是一門綜合學科,還有心理學、文化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問題,所以要從不同角度聚焦和豐富管理研究。從商學院本身出發,我們需要取向未來,對話世界,創新實踐,並承擔使命。」孟老師本人除了是經濟學博士外,也是一位哲學博士生導師。
  • 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上海交大Global MBA躍居全球EMBA 25強
    法國馬賽KEDGE商學院-上海交大 Global MBA《金融時報》2015 Executive MBA排名躍升至全球第23位 法國馬賽 KEDGE 商學院(KEDGE Business School)-上海交大
  • 遨遊學海 乘風破浪|交大安泰EMBA雲返校活動濃情綻放
    豐富多彩、亮點紛呈的活動中,有:4個年級,24個班級的1200餘位校友返校1個線上主會場,9個線下分會場(2個異地分會場)5位教授分享嘉賓,6位校友分享嘉賓通過在線平臺參與: Zoom10大會場;小鵝通2000+人;雲圖9000+人;積極雲捐「安泰發展基金」雲漫遊、雲連線、雲分享、雲點評、雲捐贈、雲慶生……行業乾貨,校園感悟,走心分享,思想碰撞
  • 【MBA院校:交大篇】上海交大安泰MBA報考指南
    上海交大安泰MBA項目介紹 交大安泰MBA項目致力於培養具有品行正、視野寬、基礎實、創新力強、人文底蘊深厚的商界領袖和業界精英最新公布的2020年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全球MBA排名中,交大安泰MBA項目位列37位,就業率連續七年問鼎100%,薪資增長率連續七年位列全球三甲。安泰MBA還分別在FT全球女性MBA排行榜和全球金融MBA排行榜位列第1位和第15位。
  • 上 交大安泰和南洋理工聯合打造國際合作EMBA項目
    交大安泰和南洋理工全力打造的國際合作EMBA項目,不用參加聯考、權威認證,專為傲嬌的你設計,快到交大碗裡來!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秉承交大「敢為人先」的基因,以全球產業與管理實踐為經、以國際前沿管理理論為緯,秉承「頂天立地」的辦學理念,致力於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管理者。新加坡作為「一帶一路」的關鍵樞紐,是交大安泰與南洋商學院共同合作邁向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環,「南洋EMBA項目」的升級將進一步完善交大國際化聯合辦學體系。
  •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2021年入學MBA招生簡章
    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和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中,上海交大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和工商管理碩士MBA均位列A+。在《金融時報》發布的亞太商學院排行榜中,交大安泰連續兩年蟬聯第一位寶座。在2008年和2011年交大安泰分別獲得了AMBA、EQUIS和AACSB三項國際頂級權威管理教育體系認證,是中國內地首家同時獲得三項國際權威認證的商學院。
  • 英國《金融時報》2020年EMBA百強榜發布 上海交大安泰EMBA位居全球...
    2020年10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下簡稱FT)2020年EMBA百強榜發布,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EMBA項目回歸自參排以來的最好成績,位居全球第6名。作為全球公認的商學院教育權威排名,FT自2001年起每年一次推出全球EMBA百強榜。
  • 我和我的交大 | 給你多一個選擇安泰EMBA的理由(一)
    獎學金計劃會給他們帶來哪些變化,報考交大安泰對於他們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呢?小E挑選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考生。從他們的視角帶大家了解「致遠獎學金計劃」。首先我們邀請到的是上海交通大學本科校友Anita 陳海波同學。「同根同源」現在是她身上最具特色的新標籤。
  • 你會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的第二大腦嗎?
    今天,我們邀請@歡喜老師,來給你分享如何用印象筆記打造「知識管理+行動系統」第二大腦的方法,讓知識原料成為知識資產,讓行動效率快如閃電。    其實,構建知識管理系統的最大難點,從來不是「用什麼工具」,而是做到「知行合一」。
  • 為愛奔跑,擁抱光明|上海交大安泰EMBA新生公益跑圓滿完成
    上海交大安泰EMBA戶外跑團2020年級公益賽,自2020年8月1日正式開啟,2020年8月31日結束,為期1個月。所有2020級交大安泰EMBA學生及所在班級班主任可通過自願方式參與,加入本次公益跑打榜活動。每跑3公裡,就可以為甘肅貧瘠黃土高原的孩子們換取1盒光明牛奶,同時根據各個班級最終兌換牛奶數量評比出公益賽團體獎及個人獎。
  • 2020交大安泰EMBA學費貸款銀行方案
    在校生提供有效學生證複印件3、收入證明,以下擇一即可:1)近6個月工資入帳銀行流水手機截屏,或近半年公積金繳費記錄,或近半年(上年度)繳稅稅單(推算月收入須可以覆蓋借款人每月全部負債)2)本市或外省市房產證(房產個人淨資產需要雙倍覆蓋授信本金)4、申請表:填寫完整並本人籤名確認的中國銀行信用卡申請表中國工商銀行交大安泰
  • 核聚考霸訓練營學習筆記【16課】
    他說思考的「思」字,上面是一個田字,田是田字格的意思,也就是說思考是一定要有框架的。沒有框架根本無法思考,而思維編程就是給我們搭建思維框架。一個美人,外在美,美的不是皮肉,而是骨架。畫人畫皮難畫骨,一個人物肖像繪畫者,最開始學習的是解剖知識。思維方式,就好比一個人的骨骼,如果不能學習思維方式,所有的知識無法懸掛。所以,高效學習者,一定是思維方式的學習者。
  • 安泰MBA校友會受邀參訪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探討合作交流
    2020年10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MBA校友會(以下簡稱「校友會」)受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交大科技園」)盛情邀請,由校友會副會長周國來帶隊,秘書長蔣悅煒、副秘書長楊怡、常務理事孫崇理、高翔以及秘書處辦公室吳璟怡、羅湘一行前往科技園閔行園區—創想600座談交流。
  • 交大安泰EMBA名列FT全球第6名 科技驅動新商學新生態
    中國網財經10月27日訊 10月26日,英國《金融時報》(以下簡稱FT)2020年EMBA百強榜發布,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以下簡稱「交大安泰」)EMBA項目位居全球第6名。打造精品直播IP:安泰視界在疫情期間,安泰教授們積極建言獻策,輸送知識力量。14位教授和5位校友在線分享前沿洞見,打造全新開放式直播IP交大安泰EMBA「安泰視界」。據相關數據顯示,直播觀看量近2550萬,平均播放量超過163萬。
  • 黑龍江交大EMBA總裁班
    黑龍江交大EMBA總裁班,先後有10000多名企事業單位學員在此接受培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交通、食宿費用自理。學員修完全部課程且考核合格者,由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學頒發《上海交大教育集團高淨值總裁班》結業證書。證書可在上海交大教育集團學籍管理系統查詢。
  • 上海交大:MBA升級「四位一體」提升體系 力求改革與創新
    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市場辦學發展辦公室主任,MBA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建科以下為全程直播的實錄內容:一、上海交大學院院校概況主持人:有請陳老師給大家詳細地介紹一下上海交大的院校性質陳建科:我們交大安泰MBA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其實一直走在全國商學院的最前列。
  • 「重磅AI課程」京東NLP企業項目實戰訓練營
    基於先進的AI技術和強大項目實戰能力,為培養更多專業人工智慧人才,京東經過長時間打磨麵向大眾學員推出「真企業級項目實戰訓練營」,讓每一位學員切切實實接觸到企業級的AI項目資源,從實戰中提升自己。京東NLP企業項目實戰訓練營首期班正式定檔啦,6月1日不見不散!
  • 【小貼士】交大安泰EMBA在線報名系統流程
    一、用戶註冊登陸網站:www.emba.sjtu.edu.cn點擊「在線報名」,進行「用戶註冊」。設置「登錄密碼」。注意:手機預報名的同學,在完成用戶註冊並手機驗證激活帳號後,請回到PC端EMBA官網主頁www.emba.sjtu.edu.cn點擊「考生登錄」,使用「手機預報名表」中您填寫的手機號碼或郵箱地址及密碼登錄,進行正式報名表的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