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孫雯
2020-02-24 17:17 來源:澎湃新聞
隨著復工的推進,上海的一座座寫字樓正在甦醒。作為承接大量人員的寫字樓,是安全復工的重點。上海中海地產商業管理公司在浦東陸家嘴、黃浦新天地板塊均有寫字樓管理,從前期的資料審核,到實際復工時的把控,到後期配套服務的升級,全維度助力寫字樓內的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在防疫阻擊戰的「第二戰場」贏得制勝一局。
建立企業或個人「資料庫」既然復工已是防疫的第二戰場,上海中海商管不打無準備之戰。在復工之前,商管公司開始「主動出擊」。從2月3日起,管理團隊開始與企業租戶溝通,對復工企業和人員進行資格審核,為復工做最後準備。
為復工建立企業員工資料庫以中海國際中心為例,項目管理團隊建立了細化到個人的「資料庫」。本著服務租戶助力復工的出發點,商管團隊大開腦洞:是不是可以建立一個「資料庫」將所有的資料匯總,集中審核後根據相關部門的需要統一提交?於是,管理團隊主動找到相關部門,收集企業員工所需提交的所有資料,包括《企業復工備案表》、《個人健康信息登記表》、《個人返滬信息登記》等,將其匯總,統一形成電子版租戶員工的「健康檔案」,實現一次填寫即滿足多項需求。,按照相關部門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在企業提交資料之後,管理團隊對資料進行二次審核,根據規定的復工條件一一進行篩查。建立了「一企一檔」,包括《防疫公約》、《企業防疫預案》、《復工人員明細表》、《重點區域人員名單》、《每日租戶企業員工體溫報表》等材料。在促進復工的同時,保障防疫的不放鬆。
多維守護樓宇安全2月10日,上海復工的大幕正式開啟。
中海上海商業公司為兩個項目分別設置了進入樓宇的動線,保證不漏掉一車一人。在每個出入口設置測溫崗、身份核驗崗、臨時辦理證件崗、閘機身份檢驗崗。所有人員必須佩戴口罩、完成身份核驗及測量體溫後,才能進入樓宇,以高標準嚴守「第一道大門」。
嚴守樓宇「第一道大門」按照防疫期間減少接觸的原則,管理團隊通過前期的溝通和建議,對有條件錯峰上下班的企業進行分流。工作人員對電梯實行臨時限流,嚴格執行每部電梯限載6人的規定。
由於進出寫字樓的人員逐漸增加,管理團隊制定了「加強版消毒計劃」,所有辦公樓加強項目公共區域每天不少於3次噴灑消毒,重點部位每隔2小時消毒。重點區域包含閘機、電梯按鍵、衛生間等。中海國際中心採用智能派梯系統,刷卡即可直達相應樓層,減少了病毒傳播點。
根據項目制定的「防疫公約」,企業租戶每天對員工體溫監測並建檔,配合政府和樓宇進行復工檢查。管理團隊的客服人員每天上門登記備案,還向租戶發布防疫小視頻和防疫小知識海報,加強防疫宣傳。
上海中海商業公司還為企業貼心準備了別出心裁的「復工禮」。除了免洗洗手液、消毒片、消毒水和口罩外,企業還獲得兩天一次的室內免費消毒服務。
關懷企業員工「吃」與「行」嚴格防疫也不忘暖心關懷。雖然在防疫期間外賣送餐人員不能入樓,但企業員工的餐飲需求也得到了有效滿足。管理團隊專門開闢了外賣區域,適量增設外賣櫃,將外賣進行統一存放,推行無接觸送餐。
中海商業多業態發展模式此時給項目莫大優勢,上海中海商業公司旗下還運營有環宇薈商業,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綜合體的優勢,聯合商場內的餐飲品牌商戶通過「專線訂餐+製作+配送+監管」模式,協助商家「無接觸配送」,提供「免配送費」、「每單外賣補貼」等優惠扶持。
考慮到疫情持續期間,不少企業員工出於自身安全考慮需選擇自駕上班,管理團隊面向訂購午餐的消費者進一步推出免費停車計劃,一口氣解決員工用餐、以及上班後的停車問題。
上海中海商業公司在防疫期間推出的一系列舉措,充分降低企業及員工與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成本,也讓租戶企業感到安心。取得顯著防疫成效的同時,更收穫政府、企業的高度讚譽。為感謝管理團隊日以繼夜的工作,有租戶送上數百個醫用口罩。
「租戶都非常感謝我們,也非常配合我們的工作。此次疫情,加深了我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讓客戶體會到專業寫字樓運營的放心、貼心。」上海商業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作為中國內地最大單一業權寫字樓發展及運營商,COOC中海商務在全國26個城市運營45個寫字樓項目。上海中海商業公司管理的寫字樓隸屬於此。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疫情下,中海充分顯示了專業資產管理團隊的響應速度、處理方案、資源調配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並以優質商辦運營管理服務充分彰顯了品牌的價值。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中海商業 環宇薈 中海國際中心